《答疑解惑》
Q1:老師,為什麼大衛不把洗巴殺了,而是讓他和米非波設平分家產?
你問的是後面的內容,現在提出來,咱就說一下吧。你得知道,洗巴幹了一件什麼事?他備上驢來給大衛送吃的。這件事要是讓押沙龍知道了會不會殺掉他?會啊!洗巴這小子可聰明瞭,他算了一筆很有趣的賬,就是他知道大衛一定會回來做王,所以他就把寶押在大衛身上,沒有押在押沙龍身上。為什麼押在大衛身上?雖然洗巴是個不感恩的人,但是他知道大衛是個感恩的人,他心裡很清楚:我一定要把這恩典放在大衛身上,現在他落難了我幫他,這絕對是最划算的明智之舉!
大衛是一個感恩的人,他很感謝洗巴冒著生命危險備上驢給他送糧食,多不容易啊!牆倒眾人推,更何況現在大衛是在逃亡。大衛逃亡的這些日子就像一把篩子、一面鏡子、一下子就把人心給照出來了。洗巴回去以後,大衛就把掃羅的一半家產給了他,為什麼呢?因為那東西本來就不是米非波設的,是大衛給米非波設的。米非波設這個人很愚蠢,被他的僕人耍了,這是他自己活該,天天跟大衛吃飯,傻不拉幾的,到現在還沒整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米非波設裡面有一種剛強的性格,應該也不至於這樣。如果他骨子裡是說:就是腿瘸了,我也要整上車去,我用兩個胳膊也要爬上去。這不就解決問題了嗎?問題是他骨子裡的自卑和軟弱,就是認定自己不行,這不是悲劇嗎?所以大家都得變聰明!洗巴這個人厲害,雖然他貪婪人家的財產,身上還有很多的毛病,但是他在選擇幫助大衛這件事上還是很聰明的。
我有一個同學很聰明,我從骨子裡佩服他。要考大學了,不管考什麼大學,只要考上個大學就行,要知道有大學文憑和沒有大學文憑是本質的差別。體育學院能考上是不是大學?是大學!他是我家鄰居,我跟他的關係還不錯,他平時也不練,結果一上來就跑的挺快,肌肉很結實。
他知道自己的水平,考理工科那是扯犢子,那就乾脆挑個體外考吧,貧窮人家的孩子,結果他考了個體外,肌肉練得很發達,找單位也找了個好單位。人要是笨的話,連寶都押不對,不知道那頭重那頭輕,也不知道感恩是一個極其聰明的選擇。
我解決了大家的困惑了沒有?我說的是不是這麼回事?因為我琢磨很多關於這類的事。基督徒聰明的沒幾個,笨的多!你要是問我做生意要不要跟基督徒一起合夥?不要。那跟佛教徒呢?應該比基督徒好;那回教徒呢?也比基督徒好點;那普通人呢?那應該也比基督徒好點。為什麼呢?基督徒愚蠢啊!我要做的是一件非常挑戰的事,就是把基督徒變聰明。
Q2:老師,不懂得感恩的底層邏輯是什麼?我們平時要如何鍛鍊自己變得聰明,會解決問題?
這問題問得挺好。我做過很多嘗試,我覺得人要變聰明好像是這麼幹的,我跟誰學的呢?我最近跟這些整人工智能的人聊天,他們都在說怎麼讓這些GPT變聰明?就是讓它大量的吸收知識,吸收也得一件事一件事的做,你不教它的話,它怎麼可能知道呢?我總結出來的結果是,這個思路好像是跟訓練人工智能的機器人差不多。就是讓你大量的學習知識,人就會知道遇到問題應該如何處理。那應該怎麼做呢?彆著急,一件事一件事地學,不會的就去學,不就完了嗎?不會的還不學,連會的也慢慢地變得生疏了,那不是越來越笨了嗎?
你問我不懂得感恩的底層邏輯。這個詞好像是我常用的,這個底層邏輯叫愚蠢。其實有一些人在學習上不一定那麼聰明。但是這些人裡面有感恩的心,雖然不一定是百分百的感恩,最起碼有百分之七、八十,百分之八、九十,那也是聰明。
你們得知道我修理人的原因。如果你是個感恩的人,那你得整明白這事。如果你不是個感恩的人,我就會說:弟兄啊,姐妹啊,耶穌愛你,我也愛你,神會看顧你,神一定會在你前面的路上引導你,這些都是官話。有的人打開《聖經》閉上眼睛用指頭一摁,就說:這是神的啟示!我說:你可千萬別唸到猶大自殺那段經文,你要是念到哪段是哪段,這純粹就是愚蠢,悟性不通。
咱們弟兄姐妹可得知道,我遇到那些愚蠢的人,你知道我怎麼處理的嗎?不知道感恩的愚蠢人不是說你做事愚蠢,感恩不感恩是人骨子裡的東西。如果我遇到一些不感恩的人,我就特別地小心,我只說官話,到最後就是想幹什麼就去幹什麼吧。為什麼呢?太危險了!我碰那玩意兒做什麼呢?感恩是很難學的,但是聰明是可以學的,感恩是骨子裡很深層的邏輯,不能碰的東西叫作核心利益。
Q3:老師,我一開始沒有看出來米非波設的回答有問題,現在才知道這個人的情商實在太低了,如何才能懂得人情世故、提高情商呢?
提高情商,我剛才不是跟你講了嗎?這人的情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情商是因為我們把某些事看得太重,一碰那些事我們的神經就緊繃、情緒就出來了。如果你把人看的重一點,把事看的淡一點就好辦了。我告訴你,企業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把人管好,如果人管不好,那事就不可能管好,這邏輯是通的。所以你一旦把事看得很重以後,你就會被這些事轄制。
大家得知道我是幹啥的,我是專門修理人的!我要把人給修理好,使他成為一個有用之才。有人說:你看到我做的那些愚蠢的事,你的情緒就上來了。那我得給你來點重口味,不然解決不了你的問題。其實我早就知道你身上的那幾個問題,只是通過給你加點重口味這件事,讓你無可辯白。如果我們整了一件具體的事,你還不肯承認,那沒有具體的事,你還不得剪尖了指甲來撓我嗎?
大家知道怎麼提高情商嗎?提高情商就是別把事看得太重。前段時間有個光頭哥把人給打了,那個光頭哥跟前面那輛車的司機產生了衝突,一拳打下去就把那女的打得滿地找牙。就是因為他情緒一上來就變得很衝動。結果不但被拘留了,還要賠人家醫藥費。不要以為智商高情商就低,也不要以為智商高情商就高。其實情商不高就是智商不高!有聰明、有智慧的人,智商和情商兩樣都高。
給你舉個例子,如果遇到一件事我有方法並且會處理,我還會抓狂、會激動嗎?當然不會。就是因為不知道怎麼處理才激動啊。而且也算不清楚這一拳打出去值多少錢,一拳打出去賠人家一萬,也有可能一拳打出去賠人家十萬,這都是明明可知的,那你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你要是手癢了就在自己家裡找一塊磚頭貼在牆上打,就是把自己的手打爛了也不用賠錢,那多好啊!所以情商低、智商低,都是因為人裡面聰明智慧的東西太少了,遇到問題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Q4:老師,請問如何才能快點變聰明?
一定要會學習,千萬不能圖快,想要一下子變聰明是不可能的。學東西一定是一點一點地學,做事也是一件事一件事的把它整對,悟性上要通透、把事情整明白。這就是人通常說的:悟出來了!那就是突然間心裡明白過來了。有些人坐禪不是坐在那瞎想就能明白的,而是在實踐當中不斷的去認識和了解事物的本質,才能算清楚打人家這一拳得損失多少錢,那你就明白了。
那為什麼當時就腦子不好使沒控制住呢?因為沒有處理問題的能力才導致的,如果你清楚打人的後果,就沒有必要為那點小事大打出手了。一件事一件事地弄明白,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習慣。
Q5:老師,若是員工比老闆聰明厲害,因擔心管不好,就最好不要用這樣的能人了嗎?
錯了,最好是把自己弄成能人不就完了嗎?一個愚蠢的人帶著一個愚蠢的團隊,一個愚蠢的豬帶著一群愚蠢的豬,這不還是一群豬嘛?能力很強不是問題,能不能管得了才是問題的關鍵。你能不能管得了一群傻瓜蛋子?腦袋尖尖的、眼睛距離寬寬的,好像還沒進化好似的。即使你能管好他們又能怎麼樣呢?大家得知道聰明人好管,我以前在實體教會的時候,那些牧師管我可好管了。因為我從來不給他們製造麻煩,有什麼問題自己心裡明白就完了。大家要知道,下面的人比老闆聰明、厲害不是問題,老闆聰明、厲害才是關鍵。你得學會做人,你要是不會做人就麻煩了。
Q6:老師,米非波設這樣的人能被牧養嗎?
怎麼不能?他很謙卑啊!只是大衛太忙了沒時間整他,讓他去學習,他自己不學。人不學習是一個非常要命的事,只要願意學習的人什麼都好整。不願意學習的人都不好整,自以為是的人最難整。人一自以為是就覺得自己沒問題!沒錯怎麼整呢?那就沒法學習了,沒法成長了。你要是跟我近距離相處一段時間,我一定會把你整到一種讓你知道自己常常犯錯的狀態。那種狀態是我要營造的,要不然我還整不明白你的問題在哪,你也不明白自己的問題在哪,那咱倆在幹啥呢?難道是在這玩小孩的遊戲?捉迷藏、跳跳繩、跳皮筋,那不是扯淡嗎?
我們最重要的是在牧養當中解決人身上的問題,看是在哪個地方需要學習、需要進步。如果我不能證明你在哪個地方需要學習和進步,那我怎麼使你成長起來呢?咱們得慢慢琢磨這事,如果我笨的像頭豬似的,那你們得成啥了?教會就不可能吸引你們這些聰明的人,而是吸引了一群啃豬頭的人,我就被你們啃了。你們在原來的教會一看那裡的狀況不太好,不都跑過來了嗎?
Q7:老師,洗巴在大衛落難的時候給他送吃的,是因為知道大衛懂得感恩,所以洗巴這樣做是為了將來有回報,這種算不算是真心幫助大衛?即使大衛知道他的心思依然應該報答他嗎?
那當然了,他聰明啊!只有做出來的才算數,至於人家是這麼算計還是那麼算計,算計對了,是人家厲害!所以我通常不要求人順服我。人家願不願意順服,那不重要。整完了以後,人家要是願意這麼做,那是聰明啊!誰不想活得好啊!我做完了這件事我活得不好,我信主信完了,信得很慘了,你要不要?我是不要!你如果沒算計過這事,這不是傻瓜蛋子嗎?沒算計過這事就照著人本來的心態,那不是有智慧的方式,而是照著自己屬肉體的邏輯體系。
Q8:老師,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存有感恩的心,但如果遇到那種特別討人厭,身上特別多違背神旨意的人,我們對這種人要存有感恩的心嗎?
你得學會感恩!你怎麼做是你的事,人家怎麼領受是人家的事,你可以照著人家能領受的感恩。
Q9:老師,說話太直接,不會轉彎,容易得罪人,怎麼變聰明?
那得教你學中國話了,學中國話你得多看點小品,跟著趙本山、範偉、馬大帥他們學,他們話講的老好了。那得天天練腦筋急轉彎啊!“樹上七隻猴,打掉一隻猴,還剩幾隻猴?”人說話太直接、不會轉彎、容易得罪人,這叫凡事不知道,照著結果走。你想想:我得罪這個人做什麼呢?閒著沒事招人嫌!要是我牧養他,得罪一把也無妨,得幫他解決問題。
所以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我先給你出一個主意,人在這社會上有四種關係:一種是跟上面人的關係,一種是跟下面人的關係,一種是跟左面人的關係,一種是跟右面人的關係。跟上面的人,下面的人怎麼說話。左面和右面的人跟你是平級的,你怎麼說話,你自己多琢磨思考。
比如你跟上司講:過來,跟我倒杯水!如果你這麼說的話,那你明天就不用來上班了,這就是你不知道分寸。如果你跟下面的人點頭哈腰的,這樣行嗎?那就是王子走路,奴才騎馬,地都會震動。所以我們得分清關係是什麼?該說什麼話?這不就變聰明瞭嗎?有一些人像炕頭王似的,就會跟家裡人耍橫,廣東人叫“門檻猴”。
Q10:老師,智慧和聰明是天生的多一些,還是後天學習得來的多一些?
天生的全是沒用的。我問你,哪個字不是你學來的?哪個是你發明的?如果是你自己發明的,考試的時候算錯別字,這錯別字就是你發明的。所以大家要知道,咱們從小生下來都是學來的,只不過有些人學壞了,有些人學聰明瞭,有些人學笨了。為什麼會學笨呢?這個事跟天生有點關係。天生他有這個喜好,比如喜歡吃,拼命吃,變成大胖子。有的人不太喜歡吃,當爺爺奶奶的天天在那兒使勁喂,但是怎麼吃也不胖,把爺爺奶奶急得夠嗆。
咱們得知道天生的有一點傾向,後天學的才重要。所有的東西都是跟後天學的有關係,只不過學同樣的東西有的費點勁,有的省點勁。就拿踢足球來說,我天生就踢不好,但是如果我能苦練的話,我也能夠練出來。要多學習,千萬別指望天生的,因為天生那東西不好使。
Q11:老師,要怎麼學習管理知識?我沒有管理的智慧,我想學習如何管,知道什麼事能管,什麼事不能管。我現在做生意一直沒敢請員工。
首先要知道管理到底是啥?管理就是管人、管事。管事是管啥?就是把事做對,你得很清楚的知道這件事是怎麼做的。比如說你是個會計,會計這賬你得會做。將來你升職了,下面這個會計你得管理好,讓他把這個活幹好。管理怎麼學習呢?先從做事開始。一個業務不通的人不可能會管理的,你管的人是把那事做好。你自己做那事都做不好,你管的人就能把那事做好嗎?不可能。你如果不懂那個業務,就被那個人給忽悠了,反正你也不懂。像人工智能,我不懂,人家就可以忽悠我,忽悠完了,我也不知道,我還得邀請人家繼續忽悠我。
雖然人工智能裡面的算法我不是太清楚,但是裡面的哲學和概念我得清楚。他講的偏了,不上道我應該是清楚的。所以大家要知道,管理就是管人和管事,最重要的就是那個事,如果你不能清楚那個事是什麼?你怎麼管呢?你都不知道這個人乾的好不好,你怎麼能夠拿到一個好的結果呢?他拿一個壞的結果給你,那不就把你給忽悠了嗎?
所以管人管事是我的最基本的管理哲學。比如說:我請了一個只值一千塊錢的人,後來我把他訓練成能幹兩千塊錢的活,我就賺一千。我如果請來一個值一萬塊錢的人,如果我不會管他,他只會幹五千塊錢的活,我不是賠五千嗎?我得跟大家講一件事,管理這東西,如果你想管好人的話,你首先得回答一個問題:人家憑什麼跟你好好幹?然後你再邀請人家忽悠你,瞎整一通,讓底下的人看笑話,沒有人告訴你,這就是皇帝的新衣,傻了。
Q12:老師,如何理解忘恩負義?比如說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時候,走進了一間靈恩教會,也確實得著了一些恩典,但是後來知道教會有問題就出來了,很多人就說我忘恩負義。
這題把我難倒了。難道你在那兒就不叫忘恩負義了?我們在那兒也好,不在那兒也好,都可能是個忘恩負義的人,也可能是個感恩的人。但這些人也不能道德綁架你吧?反正我是不道德綁架人,好像非得讓人家跟咱們在一起似得。
咱們當中有一些人,我說的非常直白,你們願意自己出去幹的,我不會說你是忘恩負義,我還會說你有命定呢。咱們逐漸的開始瞭解,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君子報恩十年晚嗎?也不晚,一直在心裡記著呢。大衛那些年也離開掃羅了,忘恩了嗎?沒有。十三年以後大衛做王了,他忙得也沒時間照顧米非波設,他忘恩了嗎?沒有。是因為他沒這個體量。後來大衛有空了能騰出手來,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其實他心裡有數。
所以說離開了就叫忘恩負義,我不覺著這個邏輯是對的。你們離開我也不說你忘恩負義,我還說你曾經為教會做過了巨大的貢獻。其實我說句實話,有時候很想請他們吃頓飯,因為在教會很艱難的時候他們跟我走過來了,雖然後來離開教會了,但我真的很想謝謝他們。人各有志,這很正常。離不離開我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引言
大家好,咱們來講《撒母耳記下》的第九章,第九章的內容雖然短,但是這裡頭所提出來的問題還是非常尖銳的。其實整本《撒母耳記》,不管是上、還是下,都在講這幾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一個角色是老以利,老以利和撒母耳這兩個人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第二個是掃羅和大衛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這一章的主題:大衛是個感恩的人!為什麼不是施恩,而是感恩?約拿單保護了大衛,大衛沒有說:感謝神!然後就什麼也不做了,相反他卻記念這個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倆是好兄弟,有人說他們是同性戀,或說他們是多性戀,這個咱們不知道也不能瞎說,反正我們知道的就是這哥倆的關係特別好。在東北的話,如果哥倆相處特別好的,他們就會一起去洗澡,在澡堂裡一邊搓澡一邊聊天。南方人可能不太習慣也不接受這個,但在東北的習慣就是這樣的。我說的意思就是大衛和約拿單之間的關係是好哥倆,好兄弟,親密無間、情同手足。
大衛沒有忘記好兄弟約拿單
大衛和約拿單這兩人心心相印!他們的關係超越了我們的想象。好到什麼程度呢?本來約拿單可以繼承他父親的王位,但是他不看重王位。因為他知道神已經把這個恩膏給了大衛,他們的關係超越了朋友更超越了利益,而是為了朋友願意兩肋插刀不顧性命的關係。
如果你是大衛,這一輩子能交到一個像約拿單這樣的好兄弟那真是不幸中的萬幸!然而在約拿單死了以後,你是否還能記得起這個好兄弟?大衛做了王以後,很多公事非常忙,即使這樣他仍然沒忘記他的好兄弟約拿單。不像有的人做了個小律師,整天忙得一塌糊塗;有人做了個會計,也忙得一塌糊塗;還有的人經營一個小生意更忙得一塌糊塗。自己的事都還忙不完呢,哪有功夫思想什麼好朋友、好兄弟和神呢?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大衛過去的這些日子不容易,一生爭戰,到這時候才終於安定下來了,但是他沒有忘記他的好朋友約拿單。大衛最先關心的是:他在希伯侖做王的時候,經常跟掃羅他們家爭戰,這伊施波設是約拿單的弟弟,就是米非波設的叔叔,伊施波設和押尼珥跟大衛爭戰,爭戰了七、八年。哪有時間管約拿單的兒子?伊施波設是約拿單兒子的皇叔,幸虧跟了這個皇叔,至少他不會缺吃少穿了。
過了一段時間,以色列其他的支派都歸順了大衛。兩家公司的整合很複雜,光這些賬就夠他們忙的,就開始整合立領袖,誰做財政部長?誰做省長?管哪個省?都是很複雜的工作,忙得暈頭轉向的。稍微安靜下來,他就把神的約櫃運到了耶路撒冷,又把當地的耶布斯人給趕出去了。在運約櫃的過程中,烏撒被神擊殺了,大衛心裡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什麼滋味都有。大衛這一輩子不容易,整完了這些以後就開始安定下來,他就開始考慮神的殿。
一安定下來他就想到自己的好朋友約拿單,他也想知道米非波設的狀況,結果就把掃羅家的僕人洗巴給叫來了。洗巴這個人很厲害,掃羅家的產業都被他吞了,因為他有十五個兒子要養活,《聖經》也沒講他有幾個老婆,但是他有十五個兒子。我們知道雅各有四個老婆,才生了十二個兒子。洗巴有幾個老婆不太好算,起碼差不多有五個,我這數算得還挺明白的。洗巴被叫來,大衛就問他掃羅家有其他人沒有?其實大衛只關心他好朋友約拿單的兒子,洗巴很會察言觀色:
王說:掃羅家還有人沒有?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洗巴對王說:還有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撒母耳記下 》9:3 )
洗巴知道大衛王跟約拿單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就直接說:還有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瘸腿了就是因為當時給摔的。洗巴說話極其聰明,他才不會說掃羅的其他後代,要不然他怎麼可能貪得那麼多產業?他有錢,還養著20個僕人。假如你家裡養20個女傭,養得起嗎?養不起。按現在的生活水平,在上海、北京請一個家政要1萬,20個人一個月就要發20萬的薪水。就算是5000,每個月還得發10萬,洗巴這個老厲害了,他很聰明:
王說:他在哪裡?洗巴對王說:他在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裡。(《撒母耳記下》 9:4 )
聽著奇怪嗎?洗巴是掃羅家的僕人,怎麼把米非波設整到別人家裡去了?也可能是洗巴霸佔了掃羅家的土地,就把他家的孫子給整到別人家去了。幸好他還知道是在瑪吉的家裡,或許也可能是洗巴自己整的,好讓米非波設在那裡養老。大衛很厲害,其實他不需要問洗巴,他的情報機構早就把情況摸清楚了。實際上大衛問洗巴,只是走了一個過場而已。
這就證明了一件事,大衛很感恩,沒有忘記自己的半條命是約拿單給的。當然了,很可能是神安排好的,透過約拿單來幫助他,約拿單就成了他的恩人。約拿單不但是他好朋友,也是他的恩人。約拿單曾經跟大衛說:你答應我,以後要恩待我的後人。大衛就向天發誓,答應了他。大衛說到做到,如果光說不做就成了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了。弟兄姐妹要知道,忘恩負義的人是神所痛恨的。感恩的人是神所喜悅的人,可是現在能遇到感恩的人卻很少。
我告訴大家我裡面的想法,在我們當中的領袖每一個都是忠心的。當時的教會很荒涼,可能是我釋放的異象和夢想太漂亮了,那餅畫得太美好了。在那樣的狀況下,他們願意跟我走到現在,這八、九年一路走過來,我很感恩。雖然我服侍他們的時候,我的脾氣大了一點,但我很感恩,我服侍他們,就像服侍神一樣。感恩又忠心的人不好找,為什麼作者在《撒母耳記下》這裡寫到大衛幹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真的是微不足道嗎?
這裡突出了大衛為人處世的基本風格,這個風格就是感恩。感恩是一個非常討神喜歡的素質。有些人年齡不大,但那忘恩負義的心卻非常大。我告訴你:神不但痛恨忘恩負義的人,神還痛恨不忠心的人。你和我也要痛恨這種東西,這種東西很難改的。你什麼時候看見一個忘恩負義的人變成一個感恩的人了?改不了。我就跟我的同工分享:狗永遠改不了吃屎,你不要以為它這段時間沒吃,它就真的不吃了,那只是它沒得吃了,都被馬桶沖走了,而不是它改變了。
所以我們不要做一個忘恩負義的人,有這種性格、有這種屬性的人,活著老難了。放眼望去,每次看到咱們當中的弟兄姐妹我就感恩,因為你們都是感恩的人。不管你們把事做好了,還是做壞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都有感恩的素質。
所以我服侍你們就如同服侍神一樣。但你們要小心,看看在自己牧養的人中,如果遇到忘恩負義的人一定要特別小心,還有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我不叫孝順,我叫孝敬,因為孝順有點麻煩,光順服就忘了造就。那都是忘恩負義的人,你想想看他跟他爸、他媽都忘恩負義,跟我能不忘恩負義嗎?鼓勵大家都做一個孝敬的人,因為孝敬父母是十誡裡的第五誡,很重要。於是大衛就把米非波設找來,給米非波設做了一個最好的安排。
大衛給約拿單兒子的安排
於是大衛王打發人去,從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裡召了他來。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來見大衛,伏地叩拜。大衛說:米非波設!米非波設說:僕人在此。大衛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撒母耳記下》9:5-7)
大衛為什麼給約拿單的兒子這樣的安排呢?是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慈愛、施恩典。因為約拿單在大衛的身上有這樣的恩典,所以大衛感恩。大衛給約拿單的兒子是怎麼安排的呢?第一:掃羅家的田地全歸米非波設。但是米非波設是個瘸子,那得有人給他種地。所以就安排了掃羅家的僕人洗巴,只不過這個人有點貪腐,把自己整得挺富有。大衛一看米非波設的管理能力有點弱,就吩咐他:你到我這來吃飯。就讓洗巴和他的兒子去管理米非波設的產業。
大衛對約拿單兒子的安排,讓他能夠跟王一起吃飯那是極大的恩典。就像某國元首來了,那是國宴伺候,還要一起吃飯,那都是了不得的事。跟王一起吃飯,隨時隨地都可以用一句話來解決他所有的問題。像大衛這種感恩方式,我覺得做得特別好。
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
約拿單的兒子得知道一件事,就是為什麼大衛王安排他一起吃飯?難道是為了家裡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嗎?不是!那到底在一起吃飯是為了什麼呢?其實就是要米非波設學習大衛的精明。因為大衛是有史以來最厲害和少見的管理人才。每一頓飯其實都是在學習。因為大衛的每一頓飯肯定都是在安排公事,米非波設在旁邊肯定不是坐小板凳,就算是坐小板凳你也得好好地聽。因為大衛宴請的都是一些國王,安排米非波設在一旁陪同。
席間他們也許和大衛談論說:哎,你怎麼整個瘸子跟我們一起吃飯?大衛就會說:這是我好朋友約拿單的兒子,我要向他施恩。當年約拿單怎麼恩待他,他要怎麼報恩,說完後就會接著和他們談正事。其實吃飯的時候,要談的事都很重要,中國人談事情基本上都是在吃飯時候談的。中國人和以色列人很像,一起吃個飯,再喝杯酒,事很快就能拍板了。所以米非波設得知道他家的僕人洗巴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應該經常請教大衛應該怎麼管理洗巴。因為洗巴比米非波設聰明,如果僕人比王聰明,就像《傳道書》上記載的:
我見過僕人騎馬,王子像僕人在地上步行。(《傳道書》10:7)
如果你有一個很聰明的下屬,但你卻是一個很笨的上司,那肯定夠你喝一壺的,因為管不了。所以你要慢慢琢磨這事,你到底能管得了什麼樣的人?如果管不了這樣的人就別管了。後來洗巴在管理米非波設產業的事上,把米非波設的家給架空了。雖然這一章沒寫,但是下一章寫了,米非波設被洗巴架空了、耍了,就是在大衛逃亡的時候,把主人給出賣了。
所以你要問問自己,我們到底是不是聰明人?你天天跟大衛在一起卻不聰明,那不成悲劇了嗎?哪怕給大衛說一聲:我不會,請你教教我,大衛家裡有的是老師!所以我就感概!你若做主人卻不聰明,你就做不了;你管理企業,你不聰明也管不了,你以為你會管,你能管得了嗎?人家憑什麼給你好好幹活?人家不忽悠你就不錯了,你被忽悠了不活該嗎?因為你不聰明。後來米非波設就被架空了,但米非波設在大衛面前表現出來的反應是聰明的:
米非波設又叩拜說:僕人算什麼?不過如死狗一般,竟蒙王這樣眷顧。(《撒母耳記下》9:8)
其實這句話是有毛病的,他得知道大衛這樣對他的來源是什麼?來源就是約拿單和大衛是好朋友,不是你米非波設的功勞,你是不是死狗講完了也沒用。如果你是一個感恩、聰明又忠心的人,大衛如果說:我因米非波設的緣故恩待米非波設,那你就可以說:我不過是一條死狗。但此時應該說:我幸虧是我爸的兒子,我真的很感恩,我有這麼一個爸爸,而且我爸爸跟你還有過命之交,現在我就是你的兒子!
死狗不死狗不重要,你竟然紀念我爸爸並施恩與我,現在我就在你面前做你的兒子!這才叫正確的反應。千萬別說:我是死狗,我這麼笨。這個時候把關係拉近才是最重要的。米非波設可以說:這是我爸的恩典!王啊,你能夠收納我做你的兒子,這是何等的恩典!我們不都是神所收納的兒女嗎?來到神面前,別說自己是死狗。你是死狗,神在乎嗎?神在乎的是我們這些人在祂面前,要做一個感恩、忠心的人。
從現在開始要把嘴巴練對,除掉心思意念裡的垃圾。人不會說話,因為腦袋裡的東西髒。腦袋裡裝的東西是愚蠢的,你怎麼能開口說聰明的話呢?我想告訴大家我的心意,多少年來,我就希望咱們弟兄姐妹都能成為一個聰明人。大家要知道,愛神、感恩是聰明的決定,因為神喜悅。
神一喜悅多好啊!為什麼非得要討神憤怒呢?你只要來到咱們當中,我就希望你能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有價值,越來越活得興盛!大家是不是覺得米非波設的回應有問題?他應該說:哎呀,我幸虧是我爸的兒子,雖然我爸死了,但是你們之間的關係竟然讓我得著如此的恩典,我得學我爸!
掃羅家的僕人洗巴
這件事很有意思。掃羅家的僕人洗巴是個有錢人。洗巴好像是掃羅家的管家,管著、管著就把掃羅家的東西都管到自己名下去了。是不是忠心?不忠心。後來整了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僕人。哪來的錢呢?都是掃羅家的。掃羅當年不太聰明,沒管好這個僕人。
我們也不知道約拿單有沒有管這件事,反正到了米非波設的年間,米非波設跑到了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裡,被收留,在那裡養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掃羅家的產業被洗巴給“私有化”了。現在的詞叫“私有化”。手續都沒辦,就完事了。這就證明了洗巴這個人沒有感恩和忠心。從人的角度看,洗巴是個很聰明的人;但是從神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受咒詛的人。他貪戀別人的財產,那是“十誡”裡要命的事。
洗巴貪戀別人的財產,現在大衛說:你把所有掃羅家的產業歸給米非波設。你之前就管這攤事,現在接著管是替米非波設管。這個時候,你想想胳膊能擰得過大腿嗎?如果他在大衛王面前再嘚瑟一下,大衛王碾死他就像碾死只螞蟻似的:你這個臭小子,既不感恩又不忠心,我現在給你安排一份工作,你給我好好幹。你和你家二十個僕人的工作就是伺候米非波設。這招厲害啊!你好好幹!至於米非波設,就在我這兒吃飯。你要小心,米非波設如果奏你一本,就夠你喝一壺的。
但是,這米非波設差點兒火候。米非波設沒管好。洗巴的心能平衡嗎?不平衡,整天想著如何報仇,鬧心。做得心裡頭直糾結。到田裡幹活,一邊鋤地,一邊罵人。他的感覺是非常不好的。以前覺得終於混到上層人了,現在又成僕人了。上哪兒混去?怎麼混?以為有錢了,成了暴發戶了,現在又被打回原形,回到解放前了。天然的不忠心和忘恩負義,將來會變得忠心嗎?只是時候不到,後來他又把主人給出賣了。
咱們弟兄姐妹可得小心!小心什麼呢?小心你牧養的人。我牧養的人,我一下子就會知道他到底是個什麼鳥人。反正在我這兒,好聽的話不多。知道為啥嗎?我告訴大家一個底兒:人忘恩負義是常態,感恩的人是稀有的寶貝。一噸沙子裡能淘出5克金子,那5克金子是寶貝,一噸沙子是常態。不管是什麼樣,你們要常常小心,抓一把,裡頭有多少金子?金子不多。比如養了三個孩子,有多少個是金子?我見過很多父母養的孩子,鬧心!養的孩子天天惦記著父母的產業,哪有時間養父母、孝敬父母?我就感慨!你以為那是聰明?那不是聰明,那是笨。
這種忘恩負義的人,不管是兒女也罷,還是大街上的路人,這都是常態。咱們就是要把稀有的寶貝給淘出來,不但要做一個像大衛一樣感恩的人,而且也要做一個對神忠心的人。咱們教會走到現在才整了這麼點人,其中有一小半還在慢慢地篩。反正我是想明白了,我不想整多。
《士師記》裡的基甸整了三萬人要去打仗。神說:不行!整一群爛貨。不要說別的,只要有點風吹草動,這些人就先跑。一跑,大家都跟著跑,把鬼都吸引過來了。後來篩成兩萬,兩萬篩成一萬,一萬篩出了三百人。結果這三百人戰無不勝!如果你問我,是要三萬人呢還是要三百人?當然三萬人的奉獻多,但是三百人的忠心多,我要奉獻做什麼呢?我只要忠心。
弟兄姐妹們得知道,忠心、感恩,那是一種精明,不精明的人做不到。當然你做個木工,手笨一點,那不重要。但是感恩和忠心是一種聰明。在神面前,這和木工的聰明不是一個層次,那完全不是一回事。因為神所喜悅的是有忠心、懂得感恩的人。
我們要通過洗巴這個人開始重新認識這世上有多少人是這樣的?就是嘴裡喊忠心,骨子裡不忠心。其實骨子裡忠心才是寶貝。如果你問我在幹啥,我就是在篩這個。有的時候說話重一點,不正常嗎?說完了以後,看到這樣、那樣的反應。咱們當中大大小小的牧者都得學。首先做一個感恩的人,然後再學習能不能識別出感恩的人。大衛是個感恩的人。不是一忙就忘記,而是就算再忙也不會忘記,因為那是我們曾經所答應過的事。
願神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