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
答疑引言
大家好!《使徒行傳》的第十五章,我講的是福音的真理仍存在我們中間!這句話在如今這個世代仍然很重要。很多人信了一個規條,其實那不是福音,既看不見神的作為,也看不見神的榮耀,那就是一個悲劇!華人命定神學在過去這些年裡所堅持的,就幹成了一件事:堅持福音的真理仍存在我們中間。
可能你會問:在我們當中真的有福音的真理嗎?就算是一開始沒有,就憑著我們裡面這樣的性格,神也會啟示給我們。華人命定神學得著很多的啟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尋求,是因為我們認為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有很多,所以我們願意去尋求。神坐在祂的寶座上,就是在看地上有沒有尋求的人!如果有尋求的,神就必讓你尋見。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我們從一開始就覺得自己整對了,如果我們是這麼認為的話,那我們學什麼呢?什麼也別學了!可能會給大家帶來一些困惑,因為我講的添油加醋。但是我所講的絕對不是在福音的真理上添油加醋。我是在當時所處的那種環境、那種光景,我講的就好像一部小說一樣,把它講的透徹一些。
Q1:老師:守安息日是不是就是守摩西律法?可是守安息日的信徒又說他們是信耶穌基督的,該怎麼理解呢?
這不難理解。因為守安息日的人覺著他們是信耶穌的,法利賽教門的基督徒也覺得他們是信耶穌的。但是這些人到底是信耶穌基督的話,還是摩西的話?這個問題就大了。守摩西律法的安息日實際上是十誡的第四誡。守安息日重要呢?還是每天都守比較重要?每天都守重要!千萬不要到了安息日才是基督徒,然後不是安息日,就變成了一個暴徒。就算不是暴徒也是一個糊塗蟲。
所以你問我:要不要守安息日?我們把生命都獻給神了!每天都是安息日!所以保羅就在書信裡頭寫: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那日比這日強。其實這是一個很荒謬的邏輯,這是一個規條。咱們弟兄姐妹,我們應該怎麼樣呢?我們應該將自己的身體獻上當做活祭,我們這樣的獻上乃是理所當然的!天天都守安息日,我們能不能夠抓住神的心意?那些守安息日的人,如果抓不到神的心意,就算守完了也是白守。
因為過去的以色列人就算國破家亡了也還在那守,就是不知道神的心意。所以神找到了大衛是合神心意的人。如果神也找到你,成了合神心意的人,那不就好辦了嗎?所以說守安息日容易,天天守著神的話語,抓到神的心意,那是很難的!法利賽人守安息日,但是他們卻把耶穌釘了十字架。這些守安息日的基督徒,要不要把耶穌再釘一次十字架呢?
Q2:老師,面對有名望的人,怎麼開始變得不卑不亢有智慧?
這不很簡單嗎?他有他的名望,但是跟我有什麼關係呢?有個人跟我說過:劉牧師,如果你能把這個人的病給治好了,那就會有很多人來信主的,因為那個人比較有名。我聽了之後就覺得特別的噁心。因為我服侍過的人,我不管這個人是有名望的還是沒名望的,掃地的還是大官,其實對我來講,我根本沒圖他什麼,我只圖能夠祝福這個人。
我們面對有名望的人,千萬不要圖人家點什麼東西,如果你不圖什麼,只圖祝福他就好辦了。你拿什麼祝福他呢?拿神的話祝福他。所以你們要不斷的提升自己,進到神的心意裡,你就什麼好處都不缺!那些有名望的人,還缺你能給他的好處。能不能變得有智慧、不卑不亢?能!這一次保羅去見雅各和彼得,到了耶路撒冷的時候,保羅不卑不亢,該講的講,而且講得明白。保羅把利害關係,每個人的核心利益,每個人所關注的東西都想得明明白白,講完就解決了問題。
Q3:老師,為什麼外邦人不能行割禮呢?
歷史已經證明了行割禮是無效的。如果一個人沒有信心,行什麼禮都沒用。人就是把自己變成了個太監也沒用,因為心裡頭還是骯髒。人不知道行割禮到底是為了什麼,行割禮的意思是割去屬肉體的邪情私慾!如果你要行割禮,那你別在生殖器上割,也別在別的地方割,你對付掉自己裡面的邪情私慾就是耶穌基督的門徒,是一個對付肉體的門徒!
Q4:老師,大衛娶老婆這件事讓我對淫亂的定義有點模糊,麻煩請老師再講解一下。
我沒聽明白,好像是在說大衛娶了幾個老婆就變淫亂了嗎?如果說拔士巴有老公的時候,她和大衛發生關係叫做淫亂;拔士巴的老公死了以後,大衛把她娶過來就不叫淫亂了。
Q5:老師,《舊約》也是神的話,我們要謹守遵行神的話,但不能僵化地遵行摩西律法,是嗎?
我們不知道耶穌基督的話超越了摩西律法的話。摩西律法是獻牛、獻羊、殺牛、殺羊、獻的是牛羊的血。《新約》耶穌基督是要我們把自己獻上。哪一個層次更高?耶穌基督福音的要求高。耶穌基督的福音不是把律法降低了,耶穌來了是要成全律法。但是耶穌基督怎麼成全律法呢?是讓你有信心、對神有信心。不是靠著肉體去行律法,是憑著信心,神給你力量能夠行出神的心意。信心是從神那裡支取能力,耶穌基督的福音是大有能力的!《舊約》也是神的話,我們不是《舊約》、《新約》這麼分的,我們是說神的話,神的心意。
Q6:老師,我第一次聽西拉這個名字,剛才講到西拉的性格是神所喜悅的,能再多介紹一下西拉嗎?
西拉後來跟著保羅建造建會,吃了很多的苦,從不退縮。有一次甚至跟保羅一起做了監牢,捱了揍,出來之後也沒有亂解釋,那西拉是不是猶太人?他是猶太人,但是西拉身上卻有保羅的這種性格,他後來成為了保羅的一個很重要的同工。所以大家不要以為人在乎自己的性命,就能保住性命,西拉是一個不在乎性命的人。他在耶路撒冷教會,如果接觸了外邦人,他有可能被猶太人的基督徒給幹掉。西拉要是在乎福音、又在乎自己的性命,那就沒辦法做一個猶太人,同時又能夠做外邦人的使徒。
Q7:老師,“但是要寫信吩咐他們禁戒偶像所玷汙的東西、血和勒死的牲畜,禁戒淫亂。”(《使徒行傳》 15:20),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守這些,像我家裡,血是堅決不碰的,這是屬於宗教的儀式嗎?那到底守還是不守呢?
這句話是雅各講的。這個雅各沒有聽過耶穌基督的教導,他對耶穌基督的教導幾乎是處於無知的狀態。耶穌說:肉體是無益的,叫人活著的乃是靈!入口的不能汙穢人,出口的才能汙穢人。所以我們信的這些到底是什麼?你信了一個雅各給外邦人的建議。如果你要是真正地去讀使徒保羅的書信和耶穌基督的話,你再來看這句話,你就會發現很奇怪。
耶穌關心的事,根本就不在乎入口不入口,吃還是不能吃,耶穌根本沒在乎過這事。那我們為什麼會在乎這些東西呢?比如說:我們在外面的店裡吃過飯,吃了飯回來以後,心裡頭難受。這飯是不是他家拜過偶像的嗎?如果有的話,你就被吃的東西給絆倒了。
有一天,我帶著一個弟兄去吃飯,他要了一個鴨血。我雖然沒吃,但我也沒在乎那個玩意。吃不吃不重要,重要的是合神的心意。你能不能抓到神的心意呢?你能不能認識到耶穌基督的福音呢?你知道耶穌基督的心意和教導嗎?我就不希望大家在悟性是不通透的。
大家一定要在悟性上滿心認識神,那東西有什麼了不起的?什麼也不算!有些人說:這個不能碰!還有一些人趕完了鬼以後還要做一個潔淨禱告。我在《聖經》裡沒有看到耶穌服侍完了去潔淨,我不希望大家在這些事情上跌倒,那不是福音!你要是願意守就守吧,保羅怎麼教導的呢?他說:如果你吃,你就憑著信心吃;你不吃,就憑著信心不吃!
Q8:老師,如何培養一個有保羅身上這種性格的孩子?
這個是有辦法培養的嗎?我看你還是先培養你自己吧!你自己都沒有這個性格,你還能培養誰?人們常常說:我培養他。結果發現自己卻不行!所以你還是先從自己開始。一個人之所以能有保羅的性格,首先得是一個看透生死的人,一個人看不透生死,就會被活著這些事所纏累,想活出保羅的性格太難了!比如說考大學,沒考好就要死要活的;考試沒考好,回來也是要死要活的,那就是一個廢物。考上大學或考不上大學都決定不了你的命運,你的性格才決定你的命運!
願神祝福大家,弟兄姐妹再見!
引言
大家好!我們來看《使徒行傳》的第十五章。在過去的這些年裡,《使徒行傳》第十五章對我的影響很深。之所以建立了命定神學,或者叫華人命定神學,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從保羅這裡來的,也是受了這一章的影響。這一章我把主題名為叫福音真理仍存在我們中間,這句話在《加拉太書》的第二章當中描述得比較清楚。
過了十四年,我同巴拿巴又上耶路撒冷去,並帶著提多同去。我是奉啟示上去的,把我在外邦人中所傳的福音對弟兄們陳說;卻是背地裡對那有名望之人說的,惟恐我現在或是從前徒然奔跑。但與我同去的提多,雖是希臘人,也沒有勉強他受割禮,因為有偷著引進來的假弟兄,私下窺探我們在基督耶穌裡的自由,要叫我們作奴僕。我們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沒有容讓順服他們,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們中間。(《加拉太書》2 : 1-5)
就是這幾句話描述了這段歷史,我給大家再梳理一下。到底發生什麼事了呢?保羅在服侍的路上面臨了一個巨大的挑戰。
保羅面對的挑戰
其實我們在服侍的過程當中常常面對挑戰,以前教會小得就好像一隻隨時要被碾死的螞蟻一樣,現實是很殘酷的。你行還是不行都是別人說了算,當時保羅就面臨這樣的狀況,在教會的地位不穩。彼得和雅各只要寫一封信給保羅讓他退下去,就沒有保羅的事了。當時的耶路撒冷教會還是很正規的,因為福音是從那裡出來的。彼得是耶穌的大門徒,雅各是耶穌的弟弟,所以保羅是沒法跟他們比的,而且這個時候有幾個猶太人下來,在耶路撒冷教會唱不同的調。
有幾個人從猶太下來,教訓弟兄們說:“你們若不按摩西的規條受割禮,不能得救。”(《使徒行傳》15 : 1)
人家有這個邏輯,耶穌也受了割禮,那你要不要效法耶穌呢?可是如果效法耶穌到守割禮那裡,那就麻煩了。這幫人質疑保羅這種小人物竟然還敢說自己手裡有福音的真理,保羅如果沒有一點智慧是幹不了這個活的。保羅當時地位不穩,雖然是奉啟示到耶路撒冷,然而他到了耶路撒冷,接下來要做的事卻是非常挑戰的!保羅不想讓使徒彼得和使徒雅各下不來臺,就在背後給當時有名望、有光環的人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保羅為了存留福音的真理,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外邦人一旦受了割禮,你和我都失去了純正的福音,不但信耶穌也要信摩西。
保羅說唯恐現在或過去徒然奔跑,意思就是白跑了。只要一封信發過去,就好像中央紅頭文件一樣,保羅就會被免職了,我們要知道當時的政治環境有多麼地艱難。所以保羅分析了當時歷史狀況和所面臨的挑戰,還有當時所有的機遇。保羅為了叫福音真理仍存留在我們中間,那可是絞盡了腦汁!巴拿巴就問保羅為什麼整天愁眉不展,保羅分析現在的局勢不太好,可能他們過去和現在的服侍都是徒然奔跑,這時候保羅就開始迫切禱告。
保羅、巴拿巴與他們大大地分爭辯論;眾門徒就定規,叫保羅,巴拿巴和本會中幾個人,為所辯論的,上耶路撒冷去見使徒和長老。於是教會送他們起行,他們經過腓尼基,撒瑪利亞,隨處傳說外邦人歸主的事,叫眾弟兄都甚歡喜。到了耶路撒冷,教會和使徒並長老都接待他們,他們就述說神同他們所行的一切事。(《使徒行傳》15 : 2-4)
禱告歸禱告,保羅還得琢磨接下來該怎麼辦。如果去耶路撒冷,那裡的人主動開口事情就好辦了。只要他們說外邦人不用守摩西的律法,那不能吃血、不能偷盜、不能殺人都行,做點好事也沒關係。只要保羅拿到他所要的,不吃血就不吃,拜偶像的東西不吃也沒關係,關鍵是從此以後保持福音的真理,不再需要摩西的律法。
“所以據我的意見,不可難為那歸服神的外邦人,只要寫信吩咐他們禁戒偶像的汙穢和姦淫,並勒死的牲畜和血。(《使徒行傳》15: 19-20)
那為什麼我們還要查舊約《聖經》呢?因為《舊約》也是神的話!大家得知道當時摩西的律法沒有問題,是人們自己給讀偏了,以為守摩西律法就能得救。其實摩西的律法和《舊約》的先知們,所指向的都是耶穌基督和後來的榮耀教會。摩西自己寫的摩西五經,他們都沒讀明白,但是耶穌和保羅讀明白了。保羅太有智慧了,去到耶路撒冷只要那些人開口,事情就好辦了。
大家要知道就算辦世上的事,也要在私下裡跟有地位和有名望的人先商量好,然後再開大會。即便在私下沒有商量好就開大會,那也不能隨意發言。保羅厲害就厲害在這,先去做彼得和雅各的思想工作。這時候不能讓人家沒面子,等以後地位穩固了再說。當前為了純正的福音先忍一忍,保羅絕對有智慧,夠聰明。
惟有幾個信徒是法利賽教門的人,起來說:“必須給外邦人行割禮,吩咐他們遵守摩西的律法。”(《使徒行傳》15: 5)
保羅私下裡跟彼得和雅各做思想工作,可是彼得和雅各也面臨極大的挑戰,因為彼得和雅各建立了一間相對民主的教會。其實是法利賽教門的信徒在教會里非常有影響力,也就是說如果他們投票的話,有可能會把彼得和雅各都選下去了。我揣測就這麼爭論了好幾天,保羅和巴拿巴講神是如何眷顧外邦人,然而那些法利賽教門的信徒只講一句話:必須守摩西的律法,要不然就不能得救。這些人的態度非常地堅決,然而不能得救是這些人說了算的嗎?神都救了他們了,他們說的又算什麼呢?人要是固執,就會傻成這樣。
直到現在,華人命定神學也在竭力地叫純正的福音仍存在我們中間。有一些人覺得主日是禮拜六,禮拜六主日就比禮拜天厲害,就喜歡搞這些一大堆沒用的事。弟兄姐妹要知道,我們腦袋裡有些東西需要清理掉。過去在這樣的教會環境當中,沾染了多少傳統的觀念是不合乎《聖經》的?不要覺著法利賽教門的信徒讀懂了《聖經》,其實這些人只懂得規條,卻不懂得神的心意。咱們得回到神的心意裡,要知道神的心意到底是什麼。保羅分析了當前的狀況,明白彼得和雅各面對這個狀況都是什麼態度;耶路撒冷教會的光景又是什麼;人家關心的點是什麼,機會就是這麼弄出來的。我給大家先快快地講一下,然後再來細說。
保羅一看,一開始神要興起彼得做外邦人的使徒,讓他第一個傳福音給外邦人。但是彼得不想再碰這個燙手的山芋,不想爭這事。彼得就想傳福音給猶太人,免得這些人整天跟蒼蠅和蚊子似的來攪擾自己。雅各更不願意碰這個燙手的山芋,在他看來外邦人不潔淨,不能碰。所以保羅有談的餘地,彼得和雅各不關心把福音傳到耶路撒冷,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就想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待著,天天禱告仰望神。
那這就好辦了,保羅把耶路撒冷教會的光景,政治勢力分析得很清楚。保羅用自己的智慧贏得了他要得著的東西,就是叫福音的真理仍存留在我們中間。至於能不能存在彼得和雅各中間,因為雅各在保羅的上面,雅各自己要守摩西的律法,這個跟保羅沒什麼關係。但是神呼召保羅來做外邦人的使徒,這是神給他的職分,保羅要讓福音的真理存留在我們中間。弟兄姐妹要知道,華人命定神學不想改變別人,但我們要知道必須讓福音真理存在我們中間。只要是我們帶領的人,就要讓他們明白神的話
彼得的態度
大家討論了半天,彼得卻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置身事外。彼得覺著自己之前傳福音給外邦人哥尼流一家,傳完了就被抓進了監牢。彼得出來以後跑到很遠的地方待了好幾年,後來才偷偷地回到耶路撒冷。很多人給彼得分析當初被抓的原因,很大可能是因為傳福音給外邦人造成的。當然這是我自己猜的,分析的也不一定準確。只不過後來彼得見到外邦人就開始躲,尤其有法利賽教門的人出現的時候,他就躲得更遠,因為心裡有點障礙。
辯論已經多了,彼得就起來,說:“諸位弟兄,你們知道神早已在你們中間揀選了我,叫外邦人從我口中得聽福音之道,而且相信。(《使徒行傳》15 : 7)
彼得說神在眾人中間早已揀選了他,叫外邦人從他的口中得聽福音之道,而且要相信。其實彼得也挺明白的,可他把自己撇得很乾淨。彼得覺得自己已經派保羅做外邦人的使徒了,這麼一句話把燙手的山芋給甩了出去,但還要申明一開始神是呼召他的,保羅只不過是自己的一個下屬、助手,相關事宜找保羅。
知道人心的神也為他們作了見證,賜聖靈給他們,正如給我們一樣;又藉著信,潔淨了他們的心,並不分他們、我們。現在為什麼試探神,要把我們祖宗和我們所不能負的軛放在門徒的頸項上呢?我們得救乃是因主耶穌的恩,和他們一樣,這是我們所信的。” (《使徒行傳》15:8-11)
彼得其實什麼都明白,只不過抱著這事跟他沒關係的態度,他只是安排人寫信給外邦人。至於外邦人不守摩西律法也沒關係,但是他自己是絕對守的。這也應該是保羅跟彼得私下談妥的,至於究竟談了什麼,你和我永遠無法知曉,只能透過我們的猜測,你們也得允許我可能會猜錯。
只不過彼得不再做外邦人的使徒這事值得我們研究,後來彼得到了安提阿,保羅請他吃飯。安提阿有很多外邦人信主,都跟他坐在一個桌子上吃飯。彼得一看到從雅各那邊來的人,心裡就慌了,馬上就解釋自己是在跟保羅說話。保羅是猶太人,跟他說話沒問題,保羅跟外邦人在一起,那就跟彼得沒什麼關係了。
彼得的態度就是他自己不再做外邦人的使徒,只要一看到外邦人就腳底抹油,趕緊溜了。周圍沒有雅各那邊來的人還好,飯還可以接著一起吃。但是雅各那幫人一來,彼得就趕緊說自己是過來檢查一下這些外邦人有沒有吃拜偶像的東西。另外,彼得不但把外邦人這事給推了,還把耶路撒冷教會老大的位置讓給了雅各,至於怎麼讓的沒有記載。我一直挺好奇的,我很想知道這裡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就禱告求問神:彼得怎麼就成老二了呢?神一直懶得離我,我還總問,有一天神給了我一個默示,就跟《使徒行傳》第十五章有關係。
當時彼得被抓到監牢裡,被天使救出來以後,他去了一個人的家裡。在彼得離開之前,把耶路撒冷的管理權交給了雅各。等彼得回來再想做老大的時候就做不了了,雅各把基本盤都做得非常地牢固,就是法利賽教門的基督徒。之所以耶路撒冷教會後來被神離棄,不是因為雅各是耶穌的弟弟,也不是因為彼得放棄外邦人使徒的名號。
而是因為耶路撒冷教會已經走了遵守摩西律法的路,而沒有走在純正福音的路上。這個福音根本就不是耶穌基督的福音,雖然他們也尊稱耶穌為主,但是他們還是以守摩西律法為根本,這當然也是雅各的態度所造成的。我講這些就是因為彼得和雅各的態度在教會里面很有市場,其實現在的教會跟當時的耶路撒冷教會差不多。
雅各的態度
雅各里面有一種優越感,覺得自己是猶太人。就好像遇到上海人,會發現上海人很有優越感。北京的本地人也有優越感,一聽你講話帶著東北口音,他們就當笑話聽。雅各在肉身上也很有優越感,說起來出自名門,他是耶穌的弟弟,他的媽媽是馬利亞,那也是耶穌的媽媽。
伊利莎白一聽馬利亞問安,所懷的胎就在腹裡跳動。伊利莎白且被聖靈充滿, 高聲喊著說:“你在婦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 我主的母到我這裡來,這是從哪裡得的呢? 因為你問安的聲音一入我耳,我腹裡的胎就歡喜跳動。 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為主對她所說的話都要應驗。”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路加福音 》1:41-48)
雅各的這種優越感絕對是屬肉體的態度,那我們是怎麼知道他裡面有這種優越感的呢?
“所以據我的意見,不可難為那歸服神的外邦人。(《使徒行傳》15:19)
大家聽出優越感了嗎?所以我們信主不要論肉身,肉身產生的優越感是沒什麼用的。什麼不要難為歸服神的外邦人,這句話其實是說給雅各的下屬們聽的。言下之意就是他們是猶太人,不要難為那些不是猶太人的人。這種話好使,他並不是真的想給保羅他們背書。雅各就覺得自己守摩西的律法很優越,並不覺得信耶穌優越。
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這就是雅各的態度。保羅把雅各的事分析得清清楚楚,雅各的意思是他們自己守摩西的律法,別難為外邦人。那都是二等人,他們猶太人才是上等人,那些二等人守不守摩西律法沒關係。然而保羅不在乎,只要保持福音的真理存在他們中間就行。
只要寫信,吩咐他們禁戒偶像的汙穢和姦淫,並勒死的牲畜和血。因為從古以來,摩西的書在各城有人傳講,每逢安息日在會堂裡誦讀。”(《使徒行傳》15:20-21)
雅各說摩西的書每逢安息日在會堂裡誦讀,給人的感覺這個才是標準。給那些二等人的標準不用那麼高,但摩西律法是福音嗎?只不過保羅不在乎這個,他只想得著自己要得著的,怎麼樣都行。等到保羅寫《加拉太書》的時候,他在教會的影響力已經非常厲害了,那時候誰也動不了保羅。《加拉太書》把彼得和雅各的真實面目都暴露無遺,此一時彼一時。因為那時候保羅的地位已經穩固了,他是外邦人的使徒,在外邦人教會里是老大。
如果有人說:據他的意見,不可難為誰。這樣的話我們要特別地小心。比如說:關於奉獻我不難為你,你可以奉獻,也可以不奉獻,說這種話的人是很難持守純正的真理。我們要小心這種態度,那為什麼雅各會有這種態度呢?因為他體貼人的意思,也沒有辦法改變耶路撒冷教會信徒的想法。如果我是耶穌的弟弟,那不行,霸道就得霸道在你們都得信耶穌!我們得知道摩西律法不行,過去這些年守摩西的律法都守到以色列人國破家亡,直到現在還是個殖民地。
然而在過去的歷史上,沒有幾個人是合神心意的。那我們真的合神心意嗎?神派下祂的兒子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讓我們可以靠著耶穌基督得救,不是靠在生殖器上做一個小手術來得救。我們就得對付自己的肉體,揹著我們的十字架,做耶穌基督的門徒,而不是做摩西的門徒。雅各的裡面的這種態度,我覺得他好像是信耶穌,又好像不是。雅各說摩西的話在各城傳講,但是他根本不知道耶穌的話才是神的話。耶穌已經升級了,結果他還留在摩西那裡。人無知就會有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把傳統當做真理,這就是雅各的態度。
很多人聽我這麼說就會受不了,如果你聽完受不了那是很正常的,但是我這麼分析,你也找不出什麼毛病。其實就連上一代人的解經專家大衛.鮑森都說雅各寫的《雅各書》有點亂,大家有沒有聽過這話?大衛.鮑森的影響力比我們的大,但是咱們弟兄姐妹得知道,我們所論述的福音觀點,有好多都已經超越了那個年代大衛.鮑森對神的話的認識。雅各寫的《雅各書》,有很多人都讀不懂,大衛.鮑森沒讀明白,我也沒讀明白。因為雅各沒寫明白,其他人又怎麼能夠讀明白呢?
我說的話大家要慢慢地琢磨,當然如果你想要挑戰一把,覺得自己就能讀明白,認為我這麼說雅各不對。如果你真的能讀明白,解釋的很清楚,那我聽你的。其實雅各知道的好像不多,我猜雅各小時候對神的話的認識就不是那麼的充足。雅各從來沒有接受過耶穌,耶穌在傳道的過程當中,他們還看不起耶穌,還讓耶穌別整事了,回家好好做木匠。
耶穌還對眾人說話的時候,不料,他母親和他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他說話。有人告訴他說:“看哪,你母親和你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你說話。”他卻回答那人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就伸手指著門徒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馬太福音》12: 46-50)
耶穌這段話裡實際上是話裡有話,你們聽出來了嗎?只有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是耶穌的弟兄姐妹和母親,很明顯是馬利亞和雅各沒有遵行。雅各那裡的人整天在保羅建立的教會里面製造麻煩,雅各要麼是管不了,要麼就是不管,縱容這些人給保羅的教會製造麻煩。這一次又是這樣,保羅來耶路撒冷做了很多的工作,背後說的話都不能說。
過了十四年,我同巴拿巴又上耶路撒冷去,並帶著提多同去。我是奉啟示上去的,把我在外邦人中所傳的福音,對弟兄們陳說。卻是背地裡對那有名望之人說的。惟恐我現在,或是從前,徒然奔跑。(《加拉太書》2:1-2)
能把《加拉太書》和《使徒行傳》讀得像我這麼透的人不多,也沒人像我這麼查。很多人都以為雅各講得挺好,雅各的態度很明顯,他是摩西的門徒,根本不是耶穌的門徒。耶穌怎麼說,要怎麼做的,聖靈又是怎麼做的,我們都要弄得很清楚。聖靈已經告訴他們要一起向外邦人傳福音,那幾個法利賽教門的人想製造麻煩,就應該讓他們滾出去。然而這些法利賽人在雅各眼裡都是寶貝,雅各是不會讓他們離開的,還得做好思想工作來安撫這些人。
所以據我的意見,不可難為那歸服神的外邦人。只要寫信,吩咐他們禁戒偶像的汙穢和姦淫,並勒死的牲畜,和血。因為從古以來,摩西的書在各城有人傳講,每逢安息日,在會堂裡誦讀。那時,使徒和長老並全教會,定意從他們中間揀選人,差他們和保羅,巴拿巴,同往安提阿去。所揀選的,就是稱呼巴撒巴的猶大,和西拉,這兩個人在弟兄中是作首領的。(《使徒行傳》15:19-22)
言下之意,這些法利賽人和雅各都是猶太人,信耶穌也要守摩西律法,但是不要難為別人了。這態度有點問題,當然如果你覺得沒問題也行,自己慢慢地琢磨。
耶路撒冷教會的光景
耶路撒冷教會這個地方起碼有超過一半的人都是在守摩西律法,法利賽人的影響不但在《舊約》的聖殿裡有強大的影響力,在耶路撒冷教會的影響也大到乾脆可以改名為法利賽教會,充滿了假冒為善的人。摩西律法他們守不了,還要傳講摩西律法,結果扭曲了福音。雖然雅各是耶穌基督肉身的弟弟,但是他根本沒把耶穌基督的福音當做是福音。雅各整天在聖殿禱告,膝蓋都磨成了老駱駝的膝蓋,卻一輩子都沒做耶穌所做的事。
耶穌基督的心意是把福音從耶路撒冷傳到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雅各卻沒照做,他所做的都是聽摩西的,建立的是猶太人的會堂而不是耶穌基督的教會。後來歷史有記載,雅各和猶太會堂聖殿裡的人關係很好,因為他們都是一脈相承。
那耶路撒冷這種教會的光景,耶穌看著會不會心寒?如果不心寒就不會啟用保羅這個備胎,就是把耶穌釘在十字架的法利賽人,後來又把耶路撒冷的教會帶到了法利賽人的光景中。那是怎麼來的呢?耶路撒冷教會就是五旬節聖靈降臨,三千人信主,五千人或者更多人信主。這些人帶著宗教的情節信的耶穌,信耶穌之後,裡面傳統的根卻很難改。
即便是現在,你要跟福音派的人講耶穌基督都很困難,我寧願跟十個不信主的人講福音,也不願意跟一個福音派的人講,因為沒法溝通,就算講了也會很累。所以我一聽我們當中有些弟兄姐妹說他們的父母都是基督徒,我的心就涼了半截。預料之中他們都會被告知我們是異端,因為他們覺得只有自己是正端。
傳統成了信仰,明顯就是把耶穌基督的福音給更改了。也就是說耶路撒冷教會已經喪失了純正的福音,最後被神離棄。但是在這個光景下,保羅要得著他所要得著的,神的靈已經去了外邦人的教會。讓真正的福音存在我們中間,保羅的性格起了關鍵作用。
保羅的性格起了關鍵作用
保羅這時候不是在耶路撒冷教會的遮蓋下,如果他地位穩固的話,那他早就寫《加拉太書》了,把耶路撒冷的彼得,雅各這些人扒得乾乾淨淨。 然而保羅的性格是能屈能伸,很有智慧。既然神呼召了他,這個時候該低頭就低頭,該他要得著的就會得著,目標非常清楚。什麼吃不吃血都不重要。
雖然很多話聽起來很難聽,但是也不和人爭論,根本沒有關係。保羅非常尊榮雅各和彼得,去了之後行右手交叉之禮,也就是左手握右手,右手握左手。只要堅持外邦人不用守摩西的律法就可以,這就是精明。有的時候我真的感謝神,我身上有保羅的這種精明,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都很清楚。
保羅不但有智慧,還有知識。雖然沒有跟過耶穌,而是耶穌昇天之後才呼召他。但是保羅的腦袋裡對整本《聖經》的認識不僅僅只是超越雅各一點點,而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保羅用《創世記》講解的時候特別多,他查的《創世記》和我們查的應該差不多。大家稍微原諒我一下,就容忍我在這裡抬舉自己一下。保羅在當時對神的話和摩西律法的認識都是天花板級別的,如何指向耶穌基督,還有耶穌基督的福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都描述的非常清楚。
保羅骨子裡還有一種不妥協的性格,他的標準也很高。比如馬可當初跟著巴拿巴和保羅出去,走到半路要回耶路撒冷,保羅從此不打算再帶著他。而這次馬可又要跟著保羅和巴拿巴,保羅卻堅持說不行,除非馬可能夠解釋清楚上一次是怎麼掉鏈子的。
過了些日子,保羅對巴拿巴說:“我們可以回到從前宣傳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們景況如何。”巴拿巴有意,要帶稱呼馬可的約翰同去,但保羅因為馬可從前在旁非利亞離開他們,不和他們同去作工,就以為不可帶他去。於是二人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巴拿巴帶著馬可,坐船往塞浦路斯去。(《使徒行傳》15:36-39)
我身上也有這種習慣,當然我自己脾氣也不太好。比如給你一個事工小班長或者助教的職分,你不好好做,結果掉鏈子了。給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這次又來要求做助教,那你之前都做什麼了?得把之前掉鏈子的事解釋清楚!服侍神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做得那麼隨性可以去耶路撒冷,彼得、雅各那裡什麼人都要,但是到了保羅這裡就不行。要想玩就去找巴拿巴和雅各。在我們這裡整天混是不行的,混到和我們的緣分都沒有了。我就是這麼寫的,再掉鏈子我們的緣分就沒了。
保羅這種不妥協的性格很厲害,福音真理就是真理,要求就是要求,標準不能降低,這樣的人才能把真正的福音傳下來。保羅的性格起了關鍵作用,有智慧並且堅持,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什麼吃不吃血不重要,不吃也沒關係,關鍵在於不要把摩西的律法當做福音,只有耶穌傳的才是福音。
巴拿巴的性格也是流露得淋漓盡致,他因為要帶著馬可和保羅起了爭執,就是因為他非常理解馬可的軟弱,其實所謂理解萬歲並不見得就好。巴拿巴和保羅吵完架之後,就帶著馬可和保羅分道揚鑣。保羅帶著西拉,因為西拉的裡面有和馬可截然不同的性格,就是為了耶穌基督的名不顧性命。弟兄姐妹服侍神得有這種性格,這決定了人這一輩子為人處世的態度。不能今天標準降一點,明天降一點,後天再降一點,過段時間就沒有標準了,那能行嗎?
保羅揀選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們把他交於主的恩中。他就走遍敘利亞,基利家,堅固眾教會。(《使徒行傳》15:40-41)
從此以後,使徒保羅就成為外邦人的使徒,開始堅持純正的福音。不管從哪裡來的,哪怕是雅各那裡來的也不好使。其實雅各和彼得都沒看得起外邦人教會,就和當初很多人看不起我們一樣,質疑我們根本不行。
我們聽說有幾個人,從我們這裡出去,用言語攪擾你們,惑亂你們的心。(有古卷在此有你們必須受割禮守摩西的律法)。其實我們並沒有吩咐他們。所以我們同心定意揀選幾個人,差他們同我們所親愛的巴拿巴和保羅往你們那裡去。這二人是為我主耶穌基督的名不顧性命的。我們就差了猶大和西拉,他們也要親口訴說這些事。(《使徒行傳》15:24-27)
這裡說得多好,猶大和西拉為了福音不顧性命,這就是人裡面的性格。
西拉的性格
西拉的性格,是為了福音不顧性命,把命放在一邊,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為了福音的真理仍然存在我們中間,只有這樣才不再體貼肉體,也不用在乎自己的死活。如果你跟著我信主,想在我們當中得著恩典,我給你一個最好的建議就是不顧性命。從此以後將生死置之度外,以服侍神為我們的命定。人之所以得這樣、那樣的病,原因很簡單,就是怕死。怕死的沒辦法走這條路,人受點罪正常,像《使徒行傳》的第十四章,使徒保羅差點被石頭打死,那也沒什麼,又站起來拍拍塵土走了。
總結
大家都要做一個有性格的人,告訴自己要效法保羅的性格、西拉的性格、耶穌基督的性格。將生死置之度外,看透生死,為了福音真理仍然存在我們當中,堅持走這條十字架的路。我們不是把重擔放在人家身上,自己一根指頭都不動。我們是自己把自己釘在十字架上,對付自己的肉體,做一個合神心意的祭司,合神心意的門徒。做一個有性格的人,你的性格可以震動天地,可以將耶穌基督的能力從神的寶座那裡帶下來,因為性格的核心就是信心。
願神祝福大家!
大家好!我们来看《使徒行传》的第十五章。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使徒行传》第十五章对我的影响很深。之所以建立了命定神学,或者叫华人命定神学,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从保罗这里来的,也是受了这一章的影响。这一章我把主题名为叫福音真理仍存在我们中间,这句话在《加拉太书》的第二章当中描述得比较清楚。
过了十四年,我同巴拿巴又上耶路撒冷去,并带着提多同去。我是奉启示上去的,把我在外邦人中所传的福音对弟兄们陈说;却是背地里对那有名望之人说的,惟恐我现在或是从前徒然奔跑。但与我同去的提多,虽是希腊人,也没有勉强他受割礼,因为有偷着引进来的假弟兄,私下窥探我们在基督耶稣里的自由,要叫我们作奴仆。我们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没有容让顺服他们,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们中间。(《加拉太书》2 : 1-5)
就是这几句话描述了这段历史,我给大家再梳理一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保罗在服侍的路上面临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实我们在服侍的过程当中常常面对挑战,以前教会小得就好像一只随时要被碾死的蚂蚁一样,现实是很残酷的。你行还是不行都是别人说了算,**当时保罗就面临这样的状况,在教会的地位不稳。**彼得和雅各只要写一封信给保罗让他退下去,就没有保罗的事了。当时的耶路撒冷教会还是很正规的,因为福音是从那里出来的。彼得是耶稣的大门徒,雅各是耶稣的弟弟,所以保罗是没法跟他们比的,而且这个时候有几个犹太人下来,在耶路撒冷教会唱不同的调。
有几个人从犹太下来,教训弟兄们说:“你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使徒行传》15 : 1)
人家有这个逻辑,耶稣也受了割礼,那你要不要效法耶稣呢?可是**如果效法耶稣到守割礼那里,那就麻烦了。**这帮人质疑保罗这种小人物竟然还敢说自己手里有福音的真理,保罗如果没有一点智慧是干不了这个活的。保罗当时地位不稳,虽然是奉启示到耶路撒冷,然而他到了耶路撒冷,接下来要做的事却是非常挑战的!保罗不想让使徒彼得和使徒雅各下不来台,就在背后给当时有名望、有光环的人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保罗为了存留福音的真理,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外邦人一旦受了割礼,你和我都失去了纯正的福音,不但信耶稣也要信摩西。
保罗说唯恐现在或过去徒然奔跑,意思就是白跑了。只要一封信发过去,就好像中央红头文件一样,保罗就会被免职了,我们要知道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多么地艰难。所以保罗分析了当时历史状况和所面临的挑战,还有当时所有的机遇。保罗为了叫福音真理仍存留在我们中间,那可是绞尽了脑汁!巴拿巴就问保罗为什么整天愁眉不展,保罗分析现在的局势不太好,可能他们过去和现在的服侍都是徒然奔跑,这时候保罗就开始迫切祷告。
保罗、巴拿巴与他们大大地分争辩论;众门徒就定规,叫保罗,巴拿巴和本会中几个人,为所辩论的,上耶路撒冷去见使徒和长老。于是教会送他们起行,他们经过腓尼基,撒玛利亚,随处传说外邦人归主的事,叫众弟兄都甚欢喜。到了耶路撒冷,教会和使徒并长老都接待他们,他们就述说神同他们所行的一切事。(《使徒行传》15 : 2-4)
祷告归祷告,保罗还得琢磨接下来该怎么办。如果去耶路撒冷,那里的人主动开口事情就好办了。只要他们说外邦人不用守摩西的律法,那不能吃血、不能偷盗、不能杀人都行,做点好事也没关系。只要保罗拿到他所要的,不吃血就不吃,拜偶像的东西不吃也没关系,关键是从此以后保持福音的真理,不再需要摩西的律法。
“所以据我的意见,不可难为那归服神的外邦人,只要写信吩咐他们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使徒行传》15: 19-20)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查旧约《圣经》呢?因为《旧约》也是神的话!大家得知道当时摩西的律法没有问题,是人们自己给读偏了,以为守摩西律法就能得救。其实摩西的律法和《旧约》的先知们,所指向的都是耶稣基督和后来的荣耀教会。摩西自己写的摩西五经,他们都没读明白,但是耶稣和保罗读明白了。保罗太有智慧了,去到耶路撒冷只要那些人开口,事情就好办了。
大家要知道就算办世上的事,也要在私下里跟有地位和有名望的人先商量好,然后再开大会。即便在私下没有商量好就开大会,那也不能随意发言。保罗厉害就厉害在这,先去做彼得和雅各的思想工作。这时候不能让人家没面子,等以后地位稳固了再说。当前为了纯正的福音先忍一忍,保罗绝对有智慧,够聪明。
惟有几个信徒是法利赛教门的人,起来说:“必须给外邦人行割礼,吩咐他们遵守摩西的律法。”(《使徒行传》15: 5)
保罗私下里跟彼得和雅各做思想工作,可是彼得和雅各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因为彼得和雅各建立了一间相对民主的教会。其实是法利赛教门的信徒在教会里非常有影响力,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投票的话,有可能会把彼得和雅各都选下去了。我揣测就这么争论了好几天,保罗和巴拿巴讲神是如何眷顾外邦人,然而那些法利赛教门的信徒只讲一句话:必须守摩西的律法,要不然就不能得救。这些人的态度非常地坚决,然而不能得救是这些人说了算的吗?神都救了他们了,他们说的又算什么呢?人要是固执,就会傻成这样。
直到现在,**华人命定神学也在竭力地叫纯正的福音仍存在我们中间。**有一些人觉得主日是礼拜六,礼拜六主日就比礼拜天厉害,就喜欢搞这些一大堆没用的事。弟兄姐妹要知道,我们脑袋里有些东西需要清理掉。过去在这样的教会环境当中,沾染了多少传统的观念是不合乎《圣经》的?不要觉着法利赛教门的信徒读懂了《圣经》,**其实这些人只懂得规条,却不懂得神的心意。咱们得回到神的心意里,要知道神的心意到底是什么。**保罗分析了当前的状况,明白彼得和雅各面对这个状况都是什么态度;耶路撒冷教会的光景又是什么;人家关心的点是什么,机会就是这么弄出来的。我给大家先快快地讲一下,然后再来细说。
保罗一看,一开始神要兴起彼得做外邦人的使徒,让他第一个传福音给外邦人。但是彼得不想再碰这个烫手的山芋,不想争这事。彼得就想传福音给犹太人,免得这些人整天跟苍蝇和蚊子似的来搅扰自己。雅各更不愿意碰这个烫手的山芋,在他看来外邦人不洁净,不能碰。所以保罗有谈的余地,彼得和雅各不关心把福音传到耶路撒冷,撒玛利亚、直到地极,就想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待着,天天祷告仰望神。
那这就好办了,保罗把耶路撒冷教会的光景,政治势力分析得很清楚。**保罗用自己的智慧赢得了他要得着的东西,就是叫福音的真理仍存留在我们中间。**至于能不能存在彼得和雅各中间,因为雅各在保罗的上面,雅各自己要守摩西的律法,这个跟保罗没什么关系。但是神呼召保罗来做外邦人的使徒,这是神给他的职分,保罗要让福音的真理存留在我们中间。弟兄姐妹要知道,华人命定神学不想改变别人,但我们要知道必须让福音真理存在我们中间。只要是我们带领的人,就要让他们明白神的话
**大家讨论了半天,彼得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置身事外。**彼得觉着自己之前传福音给外邦人哥尼流一家,传完了就被抓进了监牢。彼得出来以后跑到很远的地方待了好几年,后来才偷偷地回到耶路撒冷。很多人给彼得分析当初被抓的原因,很大可能是因为传福音给外邦人造成的。当然这是我自己猜的,分析的也不一定准确。只不过后来彼得见到外邦人就开始躲,尤其有法利赛教门的人出现的时候,他就躲得更远,因为心里有点障碍。
辩论已经多了,彼得就起来,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神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了我,叫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使徒行传》15 : 7)
彼得说神在众人中间早已拣选了他,叫外邦人从他的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要相信。其实彼得也挺明白的,可他把自己撇得很干净。彼得觉得自己已经派保罗做外邦人的使徒了,这么一句话把烫手的山芋给甩了出去,但还要申明一开始神是呼召他的,保罗只不过是自己的一个下属、助手,相关事宜找保罗。
知道人心的神也为他们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正如给我们一样;又藉着信,洁净了他们的心,并不分他们、我们。现在为什么试探神,要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呢?我们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 (《使徒行传》15:8-11)
彼得其实什么都明白,只不过抱着这事跟他没关系的态度,他只是安排人写信给外邦人。至于外邦人不守摩西律法也没关系,但是他自己是绝对守的。这也应该是保罗跟彼得私下谈妥的,至于究竟谈了什么,你和我永远无法知晓,只能透过我们的猜测,你们也得允许我可能会猜错。
只不过彼得不再做外邦人的使徒这事值得我们研究,后来彼得到了安提阿,保罗请他吃饭。安提阿有很多外邦人信主,都跟他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彼得一看到从雅各那边来的人,心里就慌了,马上就解释自己是在跟保罗说话。保罗是犹太人,跟他说话没问题,保罗跟外邦人在一起,那就跟彼得没什么关系了。
彼得的态度就是他自己不再做外邦人的使徒,只要一看到外邦人就脚底抹油,赶紧溜了。周围没有雅各那边来的人还好,饭还可以接着一起吃。但是雅各那帮人一来,彼得就赶紧说自己是过来检查一下这些外邦人有没有吃拜偶像的东西。另外,彼得不但把外邦人这事给推了,还把耶路撒冷教会老大的位置让给了雅各,至于怎么让的没有记载。我一直挺好奇的,我很想知道这里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就祷告求问神:彼得怎么就成老二了呢?神一直懒得离我,我还总问,有一天神给了我一个默示,就跟《使徒行传》第十五章有关系。
当时彼得被抓到监牢里,被天使救出来以后,他去了一个人的家里。在彼得离开之前,把耶路撒冷的管理权交给了雅各。等彼得回来再想做老大的时候就做不了了,雅各把基本盘都做得非常地牢固,就是法利赛教门的基督徒。之所以耶路撒冷教会后来被神离弃,不是因为雅各是耶稣的弟弟,也不是因为彼得放弃外邦人使徒的名号。
而是因为耶路撒冷教会已经走了遵守摩西律法的路,而没有走在纯正福音的路上。这个福音根本就不是耶稣基督的福音,虽然他们也尊称耶稣为主,但是他们还是以守摩西律法为根本,这当然也是雅各的态度所造成的。我讲这些就是因为彼得和雅各的态度在教会里面很有市场,其实现在的教会跟当时的耶路撒冷教会差不多。
**雅各里面有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是犹太人。**就好像遇到上海人,会发现上海人很有优越感。北京的本地人也有优越感,一听你讲话带着东北口音,他们就当笑话听。雅各在肉身上也很有优越感,说起来出自名门,他是耶稣的弟弟,他的妈妈是马利亚,那也是耶稣的妈妈。
伊利莎白一听马利亚问安,所怀的胎就在腹里跳动。伊利莎白且被圣灵充满, 高声喊着说:“你在妇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怀的胎也是有福的! 我主的母到我这里来,这是从哪里得的呢? 因为你问安的声音一入我耳,我腹里的胎就欢喜跳动。 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为主对她所说的话都要应验。”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路加福音 》1:41-48)
雅各的这种优越感绝对是属肉体的态度,那我们是怎么知道他里面有这种优越感的呢?
“所以据我的意见,不可难为那归服神的外邦人。(《使徒行传》15:19)
大家听出优越感了吗?所以**我们信主不要论肉身,肉身产生的优越感是没什么用的。**什么不要难为归服神的外邦人,这句话其实是说给雅各的下属们听的。言下之意就是他们是犹太人,不要难为那些不是犹太人的人。这种话好使,他并不是真的想给保罗他们背书。雅各就觉得自己守摩西的律法很优越,并不觉得信耶稣优越。
虽然听起来很奇怪,但这就是雅各的态度。保罗把雅各的事分析得清清楚楚,雅各的意思是他们自己守摩西的律法,别难为外邦人。那都是二等人,他们犹太人才是上等人,那些二等人守不守摩西律法没关系。然而保罗不在乎,只要保持福音的真理存在他们中间就行。
只要写信,吩咐他们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因为从古以来,摩西的书在各城有人传讲,每逢安息日在会堂里诵读。”(《使徒行传》15:20-21)
雅各说摩西的书每逢安息日在会堂里诵读,给人的感觉这个才是标准。给那些二等人的标准不用那么高,但摩西律法是福音吗?只不过保罗不在乎这个,他只想得着自己要得着的,怎么样都行。等到保罗写《加拉太书》的时候,他在教会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厉害了,那时候谁也动不了保罗。《加拉太书》把彼得和雅各的真实面目都暴露无遗,此一时彼一时。因为那时候保罗的地位已经稳固了,他是外邦人的使徒,在外邦人教会里是老大。
如果有人说:据他的意见,不可难为谁。这样的话我们要特别地小心。比如说:关于奉献我不难为你,你可以奉献,也可以不奉献,说这种话的人是很难持守纯正的真理。我们要小心这种态度,那为什么雅各会有这种态度呢?因为他体贴人的意思,也没有办法改变耶路撒冷教会信徒的想法。如果我是耶稣的弟弟,那不行,霸道就得霸道在你们都得信耶稣!我们得知道摩西律法不行,过去这些年守摩西的律法都守到以色列人国破家亡,直到现在还是个殖民地。
然而在过去的历史上,没有几个人是合神心意的。那我们真的合神心意吗?**神派下祂的儿子耶稣基督,死在十字架上,让我们可以靠着耶稣基督得救,不是靠在生殖器上做一个小手术来得救。我们就得对付自己的肉体,背着我们的十字架,做耶稣基督的门徒,而不是做摩西的门徒。**雅各的里面的这种态度,我觉得他好像是信耶稣,又好像不是。雅各说摩西的话在各城传讲,但是他根本不知道耶稣的话才是神的话。耶稣已经升级了,结果他还留在摩西那里。人无知就会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把传统当做真理,这就是雅各的态度。
很多人听我这么说就会受不了,如果你听完受不了那是很正常的,但是我这么分析,你也找不出什么毛病。其实就连上一代人的解经专家大卫.鲍森都说雅各写的《雅各书》有点乱,大家有没有听过这话?大卫.鲍森的影响力比我们的大,但是咱们弟兄姐妹得知道,我们所论述的福音观点,有好多都已经超越了那个年代大卫.鲍森对神的话的认识。雅各写的《雅各书》,有很多人都读不懂,大卫.鲍森没读明白,我也没读明白。因为雅各没写明白,其他人又怎么能够读明白呢?
我说的话大家要慢慢地琢磨,当然如果你想要挑战一把,觉得自己就能读明白,认为我这么说雅各不对。如果你真的能读明白,解释的很清楚,那我听你的。其实雅各知道的好像不多,我猜雅各小时候对神的话的认识就不是那么的充足。雅各从来没有接受过耶稣,耶稣在传道的过程当中,他们还看不起耶稣,还让耶稣别整事了,回家好好做木匠。
耶稣还对众人说话的时候,不料,他母亲和他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他说话。有人告诉他说:“看哪,你母亲和你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你说话。”他却回答那人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就伸手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马太福音》12: 46-50)
耶稣这段话里实际上是话里有话,你们听出来了吗?只有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是耶稣的弟兄姐妹和母亲,很明显是马利亚和雅各没有遵行。雅各那里的人整天在保罗建立的教会里面制造麻烦,雅各要么是管不了,要么就是不管,纵容这些人给保罗的教会制造麻烦。这一次又是这样,保罗来耶路撒冷做了很多的工作,背后说的话都不能说。
过了十四年,我同巴拿巴又上耶路撒冷去,并带着提多同去。我是奉启示上去的,把我在外邦人中所传的福音,对弟兄们陈说。却是背地里对那有名望之人说的。惟恐我现在,或是从前,徒然奔跑。(《加拉太书》2:1-2)
能把《加拉太书》和《使徒行传》读得像我这么透的人不多,也没人像我这么查。很多人都以为雅各讲得挺好,**雅各的态度很明显,他是摩西的门徒,根本不是耶稣的门徒。**耶稣怎么说,要怎么做的,圣灵又是怎么做的,我们都要弄得很清楚。圣灵已经告诉他们要一起向外邦人传福音,那几个法利赛教门的人想制造麻烦,就应该让他们滚出去。然而这些法利赛人在雅各眼里都是宝贝,雅各是不会让他们离开的,还得做好思想工作来安抚这些人。
所以据我的意见,不可难为那归服神的外邦人。只要写信,吩咐他们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因为从古以来,摩西的书在各城有人传讲,每逢安息日,在会堂里诵读。那时,使徒和长老并全教会,定意从他们中间拣选人,差他们和保罗,巴拿巴,同往安提阿去。所拣选的,就是称呼巴撒巴的犹大,和西拉,这两个人在弟兄中是作首领的。(《使徒行传》15:19-22)
言下之意,这些法利赛人和雅各都是犹太人,信耶稣也要守摩西律法,但是不要难为别人了。这态度有点问题,当然如果你觉得没问题也行,自己慢慢地琢磨。
耶路撒冷教会这个地方起码有超过一半的人都是在守摩西律法,法利赛人的影响不但在《旧约》的圣殿里有强大的影响力,在耶路撒冷教会的影响也大到干脆可以改名为法利赛教会,充满了假冒为善的人。摩西律法他们守不了,还要传讲摩西律法,结果扭曲了福音。虽然雅各是耶稣基督肉身的弟弟,但是他根本没把耶稣基督的福音当做是福音。雅各整天在圣殿祷告,膝盖都磨成了老骆驼的膝盖,却一辈子都没做耶稣所做的事。
**耶稣基督的心意是把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到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雅各却没照做,他所做的都是听摩西的,建立的是犹太人的会堂而不是耶稣基督的教会。**后来历史有记载,雅各和犹太会堂圣殿里的人关系很好,因为他们都是一脉相承。
那耶路撒冷这种教会的光景,耶稣看着会不会心寒?如果不心寒就不会启用保罗这个备胎,就是把耶稣钉在十字架的法利赛人,后来又把耶路撒冷的教会带到了法利赛人的光景中。那是怎么来的呢?耶路撒冷教会就是五旬节圣灵降临,三千人信主,五千人或者更多人信主。这些人带着宗教的情节信的耶稣,信耶稣之后,里面传统的根却很难改。
即便是现在,你要跟福音派的人讲耶稣基督都很困难,我宁愿跟十个不信主的人讲福音,也不愿意跟一个福音派的人讲,因为没法沟通,就算讲了也会很累。所以我一听我们当中有些弟兄姐妹说他们的父母都是基督徒,我的心就凉了半截。预料之中他们都会被告知我们是异端,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自己是正端。
传统成了信仰,明显就是把耶稣基督的福音给更改了。也就是说耶路撒冷教会已经丧失了纯正的福音,最后被神离弃。但是在这个光景下,保罗要得着他所要得着的,神的灵已经去了外邦人的教会。让真正的福音存在我们中间,保罗的性格起了关键作用。
保罗这时候不是在耶路撒冷教会的遮盖下,如果他地位稳固的话,那他早就写《加拉太书》了,把耶路撒冷的彼得,雅各这些人扒得干干净净。 然而**保罗的性格是能屈能伸,很有智慧。**既然神呼召了他,这个时候该低头就低头,该他要得着的就会得着,目标非常清楚。什么吃不吃血都不重要。
虽然很多话听起来很难听,但是也不和人争论,根本没有关系。保罗非常尊荣雅各和彼得,去了之后行右手交叉之礼,也就是左手握右手,右手握左手。只要坚持外邦人不用守摩西的律法就可以,这就是精明。有的时候我真的感谢神,我身上有保罗的这种精明,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都很清楚。
**保罗不但有智慧,还有知识。**虽然没有跟过耶稣,而是耶稣升天之后才呼召他。但是保罗的脑袋里对整本《圣经》的认识不仅仅只是超越雅各一点点,而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保罗用《创世记》讲解的时候特别多,他查的《创世记》和我们查的应该差不多。大家稍微原谅我一下,就容忍我在这里抬举自己一下。保罗在当时对神的话和摩西律法的认识都是天花板级别的,如何指向耶稣基督,还有耶稣基督的福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都描述的非常清楚。
**保罗骨子里还有一种不妥协的性格,他的标准也很高。**比如马可当初跟着巴拿巴和保罗出去,走到半路要回耶路撒冷,保罗从此不打算再带着他。而这次马可又要跟着保罗和巴拿巴,保罗却坚持说不行,除非马可能够解释清楚上一次是怎么掉链子的。
过了些日子,保罗对巴拿巴说:“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但保罗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不和他们同去作工,就以为不可带他去。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塞浦路斯去。(《使徒行传》15:36-39)
我身上也有这种习惯,当然我自己脾气也不太好。比如给你一个事工小班长或者助教的职分,你不好好做,结果掉链子了。给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这次又来要求做助教,那你之前都做什么了?得把之前掉链子的事解释清楚!服侍神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做得那么随性可以去耶路撒冷,彼得、雅各那里什么人都要,但是到了保罗这里就不行。要想玩就去找巴拿巴和雅各。在我们这里整天混是不行的,混到和我们的缘分都没有了。我就是这么写的,再掉链子我们的缘分就没了。
保罗这种不妥协的性格很厉害,福音真理就是真理,要求就是要求,标准不能降低,这样的人才能把真正的福音传下来。保罗的性格起了关键作用,有智慧并且坚持,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吃不吃血不重要,不吃也没关系,关键在于不要把摩西的律法当做福音,只有耶稣传的才是福音。
巴拿巴的性格也是流露得淋漓尽致,他因为要带着马可和保罗起了争执,就是因为他非常理解马可的软弱,其实所谓理解万岁并不见得就好。巴拿巴和保罗吵完架之后,就带着马可和保罗分道扬镳。保罗带着西拉,因为西拉的里面有和马可截然不同的性格,就是为了耶稣基督的名不顾性命。弟兄姐妹服侍神得有这种性格,这决定了人这一辈子为人处世的态度。不能今天标准降一点,明天降一点,后天再降一点,过段时间就没有标准了,那能行吗?
保罗拣选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他就走遍叙利亚,基利家,坚固众教会。(《使徒行传》15:40-41)
从此以后,使徒保罗就成为外邦人的使徒,开始坚持纯正的福音。不管从哪里来的,哪怕是雅各那里来的也不好使。其实雅各和彼得都没看得起外邦人教会,就和当初很多人看不起我们一样,质疑我们根本不行。
我们听说有几个人,从我们这里出去,用言语搅扰你们,惑乱你们的心。(有古卷在此有你们必须受割礼守摩西的律法)。其实我们并没有吩咐他们。所以我们同心定意拣选几个人,差他们同我们所亲爱的巴拿巴和保罗往你们那里去。这二人是为我主耶稣基督的名不顾性命的。我们就差了犹大和西拉,他们也要亲口诉说这些事。(《使徒行传》15:24-27)
这里说得多好,犹大和西拉为了福音不顾性命,这就是人里面的性格。
我们听说有几个人,从我们这里出去,用言语搅扰你们,惑乱你们的心。其实我们并没有吩咐他们。所以我们同心定意拣选几个人,差他们同我们所亲爱的巴拿巴和保罗往你们那里去。这二人是为我主耶稣基督的名不顾性命的。我们就差了犹大和西拉,他们也要亲口诉说这些事。(《使徒行传》15:24-27)
这里说得多好,犹大和西拉为了福音不顾性命,这就是人里面的性格。西拉的性格,是为了福音不顾性命,把命放在一边,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为了福音的真理仍然存在我们中间,只有这样才不再体贴肉体,也不用在乎自己的死活。如果你跟着我信主,想在我们当中得着恩典,我给你一个最好的建议就是不顾性命。从此以后将生死置之度外,以服侍神为我们的命定。**人之所以得这样、那样得病,原因很简单,就是怕死。怕死的没办法走这条路,人受点罪正常,像《使徒行传》的第十四章,使徒保罗差点被石头打死,那也没什么,又站起来拍拍尘土走了。
大家都要做一个有性格的人,告诉自己要效法保罗的性格、西拉的性格、耶稣基督的性格。将生死置之度外,看透生死,为了福音真理仍然存在我们当中,坚持走这条十字架的路。**我们不是把重担放在人家身上,自己一根指头都不动。我们是自己把自己钉在十字架上,对付自己的肉体,做一个合神心意的祭司,合神心意的门徒。**做一个有性格的人,你的性格可以震动天地,可以将耶稣基督的能力从神的宝座那里带下来,因为性格的核心就是信心。
愿神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