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神学
推荐评论
命定神学 关闭
【查經】民數記 36章 - 好好管理你所得的產業

2018-10-20 28,321 民數記 管理 產業 有道 擔起責任 敢於提問 難題

相关经文

民数记36章-承业女子结婚的条例
  • 1 约瑟的后裔,玛拿西的孙子,玛吉的儿子基列,他子孙中的诸族长来到摩西和作首领的以色列人族长面前,说:
  • 2 “耶和华曾吩咐我主拈阄分地给以色列人为业,我主也受了耶和华的吩咐将我们兄弟西罗非哈的产业分给他的众女儿。
  • 3 她们若嫁以色列别支派的人,就必将我们祖宗所遗留的产业加在她们丈夫支派的产业中。这样,我们拈阄所得的产业就要减少了。
  • 4 到了以色列人的禧年,这女儿的产业就必加在她们丈夫支派的产业上。这样,我们祖宗支派的产业就减少了。”
  • 5 摩西照耶和华的话吩咐以色列人说:“约瑟支派的人说得有理。
  • 6 论到西罗非哈的众女儿,耶和华这样吩咐说:她们可以随意嫁人,只是要嫁同宗支派的人。
  • 7 这样,以色列人的产业就不从这支派归到那支派,因为以色列人要各守各祖宗支派的产业。
  • 8 凡在以色列支派中得了产业的女子必作同宗支派人的妻,好叫以色列人各自承受他祖宗的产业。
  • 9 这样,他们的产业就不从这支派归到那支派,因为以色列支派的人要各守各的产业。”
  • 10 耶和华怎样吩咐摩西,西罗非哈的众女儿就怎样行。
  • 11 西罗非哈的女儿玛拉、得撒、曷拉、密迦、挪阿都嫁了他们伯叔的儿子。
  • 12 她们嫁入约瑟儿子、玛拿西子孙的族中;她们的产业仍留在同宗支派中。
  • 13 这是耶和华在摩押平原、约旦河边、耶利哥对面,藉着摩西所吩咐以色列人的命令、典章。

民數記查經列表

引言

人活在世上,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其實我們都有一份責任。但是有的人活著活著責任越來越大,有的人活著活著責任越來越小。曾經有一位弟兄,小時候做班長,做著做著班長就被拿掉了;工作的時候做經理,做著做著經理就被拿掉了,這位弟兄自己感到做什麼都越做越小。

《民數記》36章之前都在講通過爭戰得勝,得地為業,然後再進行抓鬮分配,好不容易得到的地啊。但是,地是分到你手裡了,問題的關鍵是你會不會管理?如果你不會管理,即使得到又有什麼用呢?如果你繼承了一個家族產業,做著做著就給做黃了,哎呀,老祖宗在墳裡都會傷心落淚啊。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你不會管理啊。那管理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來看看《聖經》當中,神是怎麼說的。

我們讀《聖經》是為了在悟性上滿心認識神,《創世記》中神創造了亞當、夏娃,吩咐他們要生養眾多、治理這地,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神把整個伊甸園都交給了亞當、夏娃去管理,亞當和夏娃得到非常大的產業。可惜的是亞當、夏娃還沒有生養眾多的時候就犯罪,失去了全地。

神當初對亞當、夏娃的旨意,今天仍然存在,就是讓我們管理這地,因為我們身上都有神榮耀的形象。神的榮耀是你在管理的過程中被彰顯出來的,因為你在管理中要學會去創造、創新和做新事,把事情做的井井有條、各從其類,恢復神的屬性。

很多基督徒迷信於"信耶穌,是為了死後可以上天堂",這句話讓我產生了既美好又危險的感覺,當我仔細查考《聖經》後發現,信耶穌最重要的事,其實並不是上天堂,而是與神進入完整的合一

敢於提問

管理真的非常重要,在這一章《聖經》中提到的都是跟管理有關的東西,管理跟責任和權限有關,責任和權限實際上就是你的地盤。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好好管理你的產業"這個題目。那管理的特點之一就是:敢於提問,不要不懂裝懂。

約瑟的後裔,瑪拿西的孫子,瑪吉的兒子基列,他子孫中的諸族長來到摩西和作首領的以色列人族長面前,說: "耶和華曾吩咐我主拈鬮分地給以色列人為業,我主也受了耶和華的吩咐將我們兄弟西羅非哈的產業分給他的眾女兒。 她們若嫁以色列別支派的人,就必將我們祖宗所遺留的產業加在她們丈夫支派的產業中。這樣,我們拈鬮所得的產業就要減少了。 到了以色列人的禧年,這女兒的產業就必加在她們丈夫支派的產業上。這樣,我們祖宗支派的產業就減少了。" (《民數記》 36:1-4 )

從這幾節經文中,我們看到女人得產業的事讓男人產生了不少困惑啊,按以色列人的慣例,女人是沒有繼承產業的權利的。但在這裡西羅非哈的女兒卻打破了傳統的慣例,分得產業了。因為西羅非哈的女兒敢於在摩西面前提問,就得著產業,無論什麼年代,沒有產業都不是什麼好事。在這裡我們要學到一個功課,就是不僅要敢於提問,還要會問好的問題。

西羅非哈的女兒提出的是管理產業的問題,提的都是好問題。外國孩子經常提問題,但是華人的孩子經常悶著不提問,這是我們華人在教育上的毛病。所以,我鼓勵大家要學會問問題,還要學會問好問題,不要在那悶著。

前幾天我去看裝修現場,在門坎上出現一個電線,那門怎麼安裝呢?最要命的是負責裝修的弟兄姐妹雖然看出不妥,但是卻悶著不問也不說。 我就問:"那你咋不說呢"?回答:"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說。"你不提問題,那電線給你裝到門上了,那怎麼辦呢?今天我們要知道,如果事情看起來有點毛病,那就多問一下,"這地方是門呀,怎麼會有電線?"不愛問問題是個惡習。

在管理神給的產業時,能問出問題的,那是厲害的人。提出好問題,是管理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那我就考驗一下弟兄姐妹,你身上的問題是啥?如果你不知道,那你怎麼成長?你的問題就是你的成長點。

比方說,中國的領導人,他必須經常思考這國家的經濟該怎麼成長,過去舊的經濟成長點,不能再拿來用了。所以這些年中國就搞"供給側改革",因為消費側的改革,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還有城市化進程,城市群等問題,將來人們的需要是什麼?人才該怎麼塑造?可問的問題多了去了。

我們需要關心一個問題,如果一個孩子被老師說成是自閉症,或者被說成是學習障礙,這個症那個症的,那你怎麼辦哪?你不能說我們學校注重的是升學率,這個孩子我們不管了,那能行嗎?今天我們問一個問題,這該怎麼解決?我就喜歡啃這種硬骨頭。解決好了,就是好好管理神給你的產業。

每個問題好好的提出來,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那些問題都會成為你寶貴的資產,會成為我們所擁有的知識產權。這市場需要什麼?我在哪個地方可以成長?我需要什麼樣的技能?我將來要幹什麼呀?這些都是好問題呀!人家瑪拿西,西羅非哈家的幾個孩子,真的是厲害。別問一些很沒水準的問題,聽起來土到掉渣,很low。好好的管理你的產業,第一點就是敢於提問。

清楚你的產業不能減少

管理的特點之二:要清楚知道你的產業不能減少。神喜歡心裡面裝有一種神聖的不滿足感的人。神給你的產業不僅不能減少,還得擴大。要知道我們的神喜悅擴張,不喜歡減少;只能前進,不能退後;只能成長,不能衰敗。因為興盛是神的旨意啊。

耶穌這麼說的,給你一千兩銀子,兩千兩銀子,五千兩銀子,去吧。結果以後回來,拿兩千兩那個人靠做生意賺了兩千,耶穌說: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啊,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那個拿五千兩的人也賺了五千兩,耶穌也這麼說。剩下那個拿一千的,什麼都沒做,還是那一千,被神狠狠地訓了一頓,主人不喜歡這樣的人。

我們的神喜歡擴張,我們的神喜歡做生意,因為有回報啊。你今天問一問自己,過去半年你擴張了什麼?你成長了什麼?但是也要知道,有些時候人的成長就像孩子成長一樣,吃很多也不見長,但突然在短短的時間內就五釐米、十釐米的長起來了。

有的時候,人成長需要鋪墊,需要積蓄。不管怎樣,我們要清楚,人活著要不斷成長,我們的產業不僅不能減少,還要學會擴張。你要知道,凡是有這種神聖不滿足感的人,神都會給他加添。

我的心思意念裡就有一個特點,就是半年不折騰點什麼新玩意的話,我心裡就發癢。後來我發現我這一輩子就愛折騰,我喜歡彰顯神的榮耀。有種人就不愛成長,看到人家擴張了還負面,那就麻煩了。

大家一定要有不能減少的心態,不能減少就得好好管理;怎麼管理呢?要拿來投入,別老藏在手裡。我們老一輩的人就喜歡把錢捆起來埋在地裡,過幾年拿出來沒爛掉,也買不了多少東西了,因為不懂得投資理財呀。

今天我們一定要有投資理財的觀念。小氣的人是不會投資理財的,小氣的人什麼都不敢投。我們所說的這個投資也不是單指產業,你可以投資你的成長啊,是不是。不要光會攢錢,跟老一代似的。三十年前在中國,一萬塊錢是多少啊,那是很大的一筆錢,那年代兩萬塊在我的家鄉就可以買一套房子了,更別說二十萬了。如果用二十萬投資產業,到今天動遷的話,那就得變成600萬了,所以說投資理財很重要。

有人說,我不投資那玩意兒,我要投資在自己身上,那也很好,自己的成長,那也是產業呀,對不對。你以前月薪一千,成長後月薪一萬,再過一段時間,月薪漲到十萬,甚至是一百萬,因為你乾的活可以創造價值呀!

有的人做著做著把責任做沒了,因為裡面窮啊!他不投資,他在那裡坐吃山空啊,這多傻啊。今天開始我們都要投資在我們的成長上,好好思考一下,我的責任,我的地盤,我的產業,有沒有在減少?我可以做什麼來擴張?你要是想活出精彩,今天就開始擴張自己。

但是你不要聽完我說的這些話,就把根本給忘了,根本是愛神啊!最好的成長是牧養神的羊。當你牧養神的羊,你一定會成長。今天不明白問一些問題,明天不明白又問一些問題,你總有一天會把牧養這事弄透。如果你能使別人成長,你怎麼可能不成長呢?這是第二點。

管理要有道

管理的第三個特點:好好管理得有道。什麼是有道呢?第五節,摩西照耶和華的話吩咐以色列人說:"約瑟支派的人說得有理。"你做一個東西如果沒有理,那能有道嗎?我曾經見過一些人,他裡面沒有道,解決問題就很費勁。比方說大人把小孩揍一頓,一問"你為什麼要揍他呀?"說不清楚,孩子就會覺得你個人蠻不講理,連孩子都看不起你。因為你沒有道,你一講話孩子就煩。

我們不管是牧養神的羊還是教導自己的孩子,管理的時候一定要有道啊,沒有道的管理是很要命的。所以後來人們就形成了科學管理的概念,最早期的科學管理是為了提高生產力。

比如福特汽車公司,他就通過企業管理把生產線整的很厲害。早期的資本家比如馬克思、恩格斯年代,他們管理工人都是拿鞭子抽啊,沒有道,後來發現這樣管理不行。整著整著無產階級就聯合起來把資本家給推翻了。

建立了新的政治體制,後來資本家學精明瞭,他們明白不能拿鞭子這麼抽了,那麼就形成了中產階級,後來人們發現中產階級是一個國家、一個政權穩固的堅實基礎。因為中產階級得過日子呀,他不太喜歡鬧事,鬧事也挺累啊。資本家在管理的過程中發現不能沒有道,後來他們就發明了科學管理,之後又發明人性化管理,為什麼呢?

因為你會發現企業工人做工是用手做工的,這可以量化計算,可是科學家、科研人員要用腦袋做工,用腦袋做工這咋算呀,那怎麼辦呢?那就要有人性化管理,企業管理就越來越人性化。所以現在很多國家,歐洲、美國企業工人還活得有滋有味的。

我從小就學到一句話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們這個年代都不聽這話了,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得道"的人,"有道"的人會有很多人跟著他,那沒有"道"的人,跟從他的人就很少了,這不就麻煩了嗎?所以說凡事都要有道。

這裡摩西講的是啥呢?他說的是有道理的,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女人一嫁出去,我們祖宗的產業就少了,如果各個支派的女人都得了產業,然後你嫁我,我嫁你,那整個以色列就亂套了。哪一塊屬於哪個支派都說不清楚了,產業、疆界說不清楚這不要命嗎?所以管理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要"各從其類",一混亂了就麻煩了,人家問這問題是有道的。

所以神就做了一個安排:如果你這個女兒她不承受產業,你愛嫁到哪就嫁去哪吧;如果你承受了產業,那就不能隨著你亂來,你不能亂嫁人了,要嫁就要嫁給本支派的人。這就是一個人的道,我講的是什麼意思?我講的是你要承受產業,你要管理你所得到的產業,你得有道。

比如說管孩子,孩子的教育得有道,沒有道你管不了。前一段時間,有個媽媽帶著一個孩子來看我,我說:你怎麼把孩子管成這樣了?那個孩子來的時候,臉上撞得左一塊傷右一塊傷的。這個媽媽說孩子調皮,說了也不聽,自己撞傷的。唉,管教孩子也是要有道他才會聽你的。

後來這個媽媽走的時候,我送給她一個棍子,這棍子是我裝修剩下來的一個木條。我說:這木條你拿著,為什麼呢?因為這小孩看到了這個東西就好像看到了我,是專門管這個小孩用的。這小孩看我那眼睛都不是個眼睛了,因為我要揍他,那打人也要有打人的道啊,我當然不是亂打,對吧。其實也不用老抽,老是抽也不是辦法,關鍵還是要有道,有道他服啊,對不對。在中國發明出虎媽,狼爸的名詞,就是指管教孩子可兇了,可你別說,人家虎媽有虎媽的道啊。

什麼叫有道啊?就是要允許人家問問題。有些人一問問題,你就說人家不順服,完了,人家下次不敢問了。你做領袖的要有道,人家問的問題,是個好問題還是個壞問題,你得分得清楚。人家問的是好問題,就拿過來研究。我有一個特點,如果你問我,我答不上來,我會告訴你這事我沒有整明白。

比如有一個人問我,天堂是啥樣的?我說咱沒去過啊,老兄,那你去過嗎?他說他也沒去過,說咱們有一天去看一下?我說去看了那我們回不來了,那也不能隨便進,這道門沒票咋整啊?地獄是啥?咱們也沒去過,沒去過就說沒去過,別瞎整,沒去過好像去過似的,還振振有詞,那怎麼行啊?稍微有點道的人聽了就難受。是不是?你不能瞎說。

什麼叫做道呢?就是事情都有優先順序。比如女人出嫁,是個問題,女人承受產業可不可以?可以呀!女人又出嫁又承受產業那怎麼辦呢?這又是一個問題啊。那哪一個優先順序在前呢?如是女人出嫁是更重要的,承受產業是次要的,那她嫁人的話產業就跟著她走了。如果優先順序是承受產業,那這塊地是瑪拿西支派的,嫁人嫁到別的支派產業就沒了。所以有些人為了愛情就會犧牲產業了,總有這樣的事。

所以女人出嫁是個問題,女人承受產業也是個問題。就跟今天我們所說的很多東西一樣,不能武斷。有些人信著信著就不允許人問問題了,你們一問問題那不是難為我嗎?所以我們在牧養的時候要開放,允許人家問問題,別把人家的問題給塞回去,塞回去那不麻煩了嗎?藏在肚子裡可以發酵,發酵然後就釀成苦毒,等你知道那心裡能不撥涼撥涼的麼。問的問題有好的問題,咱好好回答,不好的問題,使這個問不好的問題的人,看到他問這個問題的本質,然後解決。有道的東西是很重要的,所以孫子兵法把爭戰得勝的第一要素叫做道。

你如果家裡有孩子,那你更需要掌握道,沒有道你老慘了,今天糾結,明天糾結,老師發個信息,打個電話就糾結了。很多老師可會整家長了,把家長整的難受得要死,說你孩子不行了,你孩子這樣那樣啦,老師這麼整,他也是沒道。

遇到的難題總能夠找到解決的辦法

管理的第四特點:要相信遇到的難題總能夠找到解決的辦法,這是個信心。女人要嫁人,女人又要承受產業,那怎麼樣呢?很簡單,你要嫁就嫁給本族的人。形成了案例,形成了先例,形成了典章,然後透過這事,明白了神的心意,神的心意是不能夠容忍混亂。我們的神是有章法的,我們的神不但有道,還有章法。所以弟兄姐妹,遇到難題要尋求神,在我們的神那裡,沒有不能夠解決的問題,多好啊!好好信靠神,好好尋求,總能夠找到。

你知道我最近喜歡啥了嗎?我開始迷上一件事----迷上教育這事。我心裡頭有一股力在推著我去做教育這件事,那你說我有沒有這個資格,我覺得我還是有點資格的。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呢?是一個難題啊。今天的教育真的要仔細地逐磨一下,我們這些孩子的家長們都要仔細地逐磨一下,你們這一代人三十多歲的人可能聽到的事不多,我那代人天天都學毛主席的語錄知識:"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這話講的老好了,現在肯定有人問:我們這會兒不是正在查《聖經》嗎?怎麼跑題講毛主席語錄去了?

弟兄姐妹,查《聖經》也不能夠把人家的話給否定了啊,我自己是認同的。人家毛主席厲害啊,那真是把一些事整得非常清楚。他說的是對的,但是後來他落實這事有偏差,那是另外一回事。

總結

今天咱們就做一個總結。你能不能夠擔起你的責任,不要讓你的產業不斷地縮小,要不斷地擴張你的產業,讓你的責任越做越多,越做越大,然後你不斷的掌握了神的道、神的章法、神的律例、典章、誡命,知道神在你生命中的美好旨意。

神在你生命中的美好旨意是不能被廢棄的,神需要你看透人生所有的一切,因為看透了,所以壓力就小了。不是壓力小了就遊山玩水去了,周遊世界去了,不是這些,而是開始擔起責任,不斷地提升你自已的眼光,不斷提升你自已的管理能力,不斷地追尋神的話,擴張你的境界,然後彰顯神的榮耀。

願神祝福大家!

為您推薦
关闭

人活在世上,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其实我们都有一份责任。但是有的人活着活着责任越来越大,有的人活着活着责任越来越小。曾经有一位弟兄,小时候做班长,做着做着班长就被拿掉了;工作的时候做经理,做着做着经理就被拿掉了,这位弟兄自己感到做什么都越做越小。 《民数记》36章之前都在讲通过争战得胜,得地为业,然后再进行抓阄分配,好不容易得到的地啊。但是,地是分到你手里了,问题的关键是你会不会管理?如果你不会管理,即使得到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你继承了一个家族产业,做着做着就给做黄了,哎呀,老祖宗在坟里都会伤心落泪啊。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不会管理啊。那管理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来看看《圣经》当中,神是怎么说的。 我们读《圣经》是为了在悟性上满心认识神,《创世记》中神创造了亚当、夏娃,吩咐他们要生养众多、治理这地,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神把整个伊甸园都交给了亚当、夏娃去管理,亚当和夏娃得到非常大的产业。可惜的是亚当、夏娃还没有生养众多的时候就犯罪,失去了全地。 神当初对亚当、夏娃的旨意,今天仍然存在,就是让我们管理这地,因为我们身上都有神荣耀的形象。**神的荣耀是你在管理的过程中被彰显出来的,**因为你在管理中要学会去创造、创新和做新事,把事情做的井井有条、各从其类,恢复神的属性。 很多基督徒迷信于"信耶稣,是为了死后可以上天堂",这句话让我产生了既美好又危险的感觉,当我仔细查考《圣经》后发现,**信耶稣最重要的事,其实并不是上天堂,而是与神进入完整的合一**。

管理真的非常重要,在这一章《圣经》中提到的都是跟管理有关的东西,管理跟责任和权限有关,责任和权限实际上就是你的地盘。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好好管理你的产业"这个题目。那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敢于提问,不要不懂装懂。 **约瑟的后裔,玛拿西的孙子,玛吉的儿子基列,他子孙中的诸族长来到摩西和作首领的以色列人族长面前,说: "耶和华曾吩咐我主拈阄分地给以色列人为业,我主也受了耶和华的吩咐将我们兄弟西罗非哈的产业分给他的众女儿。 她们若嫁以色列别支派的人,就必将我们祖宗所遗留的产业加在她们丈夫支派的产业中。这样,我们拈阄所得的产业就要减少了。 到了以色列人的禧年,这女儿的产业就必加在她们丈夫支派的产业上。这样,我们祖宗支派的产业就减少了。" (《民数记》 36:1-4 )** 从这几节经文中,我们看到女人得产业的事让男人产生了不少困惑啊,按以色列人的惯例,女人是没有继承产业的权利的。但在这里西罗非哈的女儿却打破了传统的惯例,分得产业了。因为西罗非哈的女儿敢于在摩西面前提问,就得着产业,无论什么年代,没有产业都不是什么好事。在这里我们要学到一个功课,就是不仅要敢于提问,还要会问好的问题。 西罗非哈的女儿提出的是管理产业的问题,提的都是好问题。外国孩子经常提问题,但是华人的孩子经常闷着不提问,这是我们华人在教育上的毛病。所以,我鼓励大家要学会问问题,还要学会问好问题,不要在那闷着。

前几天我去看装修现场,在门坎上出现一个电线,那门怎么安装呢?最要命的是负责装修的弟兄姐妹虽然看出不妥,但是却闷着不问也不说。 我就问:"那你咋不说呢"?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说。"你不提问题,那电线给你装到门上了,那怎么办呢?今天我们要知道,如果事情看起来有点毛病,那就多问一下,"这地方是门呀,怎么会有电线?"不爱问问题是个恶习。 在管理神给的产业时,能问出问题的,那是厉害的人。**提出好问题,是管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那我就考验一下弟兄姐妹,你身上的问题是啥?如果你不知道,那你怎么成长?你的问题就是你的成长点。 比方说,中国的领导人,他必须经常思考这国家的经济该怎么成长,过去旧的经济成长点,不能再拿来用了。所以这些年中国就搞"供给侧改革",因为消费侧的改革,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还有城市化进程,城市群等问题,将来人们的需要是什么?人才该怎么塑造?可问的问题多了去了。

我们需要关心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孩子被老师说成是自闭症,或者被说成是学习障碍,这个症那个症的,那你怎么办哪?你不能说我们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这个孩子我们不管了,那能行吗?今天我们问一个问题,这该怎么解决?我就喜欢啃这种硬骨头。解决好了,就是好好管理神给你的产业。 每个问题好好的提出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些问题都会成为你宝贵的资产,会成为我们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这市场需要什么?我在哪个地方可以成长?我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我将来要干什么呀?这些都是好问题呀!人家玛拿西,西罗非哈家的几个孩子,真的是厉害。别问一些很没水准的问题,听起来土到掉渣,很low。好好的管理你的产业,第一点就是敢于提问。

管理的特点之二:要清楚知道你的产业不能减少。神喜欢心里面装有一种神圣的不满足感的人。神给你的产业不仅不能减少,还得扩大。要知道**我们的神喜悦扩张,不喜欢减少;只能前进,不能退后;只能成长,不能衰败**。因为兴盛是神的旨意啊。 耶稣这么说的,给你一千两银子,两千两银子,五千两银子,去吧。结果以后回来,拿两千两那个人靠做生意赚了两千,耶稣说:又忠心又良善的仆人啊,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个拿五千两的人也赚了五千两,耶稣也这么说。剩下那个拿一千的,什么都没做,还是那一千,被神狠狠地训了一顿,主人不喜欢这样的人。 我们的神喜欢扩张,我们的神喜欢做生意,因为有回报啊。你今天问一问自己,过去半年你扩张了什么?你成长了什么?但是也要知道,有些时候人的成长就像孩子成长一样,吃很多也不见长,但突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五厘米、十厘米的长起来了。 有的时候,人成长需要铺垫,需要积蓄。不管怎样,我们要清楚,人活着要不断成长,我们的产业不仅不能减少,还要学会扩张。你要知道,凡是有这种神圣不满足感的人,神都会给他加添。 我的心思意念里就有一个特点,就是半年不折腾点什么新玩意的话,我心里就发痒。后来我发现我这一辈子就爱折腾,我喜欢彰显神的荣耀。有种人就不爱成长,看到人家扩张了还负面,那就麻烦了。

大家一定要有不能减少的心态,不能减少就得好好管理;怎么管理呢?要拿来投入,别老藏在手里。我们老一辈的人就喜欢把钱捆起来埋在地里,过几年拿出来没烂掉,也买不了多少东西了,因为不懂得投资理财呀。 今天我们一定要有投资理财的观念。小气的人是不会投资理财的,小气的人什么都不敢投。我们所说的这个投资也不是单指产业,你可以投资你的成长啊,是不是。不要光会攒钱,跟老一代似的。三十年前在中国,一万块钱是多少啊,那是很大的一笔钱,那年代两万块在我的家乡就可以买一套房子了,更别说二十万了。如果用二十万投资产业,到今天动迁的话,那就得变成600万了,所以说投资理财很重要。 有人说,我不投资那玩意儿,我要投资在自己身上,那也很好,自己的成长,那也是产业呀,对不对。你以前月薪一千,成长后月薪一万,再过一段时间,月薪涨到十万,甚至是一百万,因为你干的活可以创造价值呀! 有的人做着做着把责任做没了,因为里面穷啊!他不投资,他在那里坐吃山空啊,这多傻啊。今天开始我们都要投资在我们的成长上,好好思考一下,我的责任,我的地盘,我的产业,有没有在减少?我可以做什么来扩张?你要是想活出精彩,今天就开始扩张自己。 但是你不要听完我说的这些话,就把根本给忘了,**根本是爱神啊!最好的成长是牧养神的羊**。当你牧养神的羊,你一定会成长。今天不明白问一些问题,明天不明白又问一些问题,你总有一天会把牧养这事弄透。如果你能使别人成长,你怎么可能不成长呢?这是第二点。

管理的第三个特点:好好管理得有道。什么是有道呢?第五节,摩西照耶和华的话吩咐以色列人说:"约瑟支派的人说得有理。"你做一个东西如果没有理,那能有道吗?我曾经见过一些人,他里面没有道,解决问题就很费劲。比方说大人把小孩揍一顿,一问"你为什么要揍他呀?"说不清楚,孩子就会觉得你个人蛮不讲理,连孩子都看不起你。因为你没有道,你一讲话孩子就烦。 我们不管是牧养神的羊还是教导自己的孩子,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有道啊,没有道的管理是很要命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形成了科学管理的概念,最早期的科学管理是为了提高生产力。 比如福特汽车公司,他就通过企业管理把生产线整的很厉害。早期的资本家比如马克思、恩格斯年代,他们管理工人都是拿鞭子抽啊,没有道,后来发现这样管理不行。整着整着无产阶级就联合起来把资本家给推翻了。

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后来资本家学精明了,他们明白不能拿鞭子这么抽了,那么就形成了中产阶级,后来人们发现中产阶级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稳固的坚实基础。因为中产阶级得过日子呀,他不太喜欢闹事,闹事也挺累啊。资本家在管理的过程中发现不能没有道,后来他们就发明了科学管理,之后又发明人性化管理,为什么呢? 因为你会发现企业工人做工是用手做工的,这可以量化计算,可是科学家、科研人员要用脑袋做工,用脑袋做工这咋算呀,那怎么办呢?那就要有人性化管理,企业管理就越来越人性化。所以现在很多国家,欧洲、美国企业工人还活得有滋有味的。 我从小就学到一句话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们这个年代都不听这话了,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得道"的人,"有道"的人会有很多人跟着他,那没有"道"的人,跟从他的人就很少了,这不就麻烦了吗?所以说凡事都要有道。

这里摩西讲的是啥呢?他说的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女人一嫁出去,我们祖宗的产业就少了,如果各个支派的女人都得了产业,然后你嫁我,我嫁你,那整个以色列就乱套了。哪一块属于哪个支派都说不清楚了,产业、疆界说不清楚这不要命吗?所以管理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各从其类",一混乱了就麻烦了,人家问这问题是有道的。 所以神就做了一个安排:如果你这个女儿她不承受产业,你爱嫁到哪就嫁去哪吧;如果你承受了产业,那就不能随着你乱来,你不能乱嫁人了,要嫁就要嫁给本支派的人。这就是一个人的道,我讲的是什么意思?我讲的是你要承受产业,你要管理你所得到的产业,你得有道。 比如说管孩子,孩子的教育得有道,没有道你管不了。前一段时间,有个妈妈带着一个孩子来看我,我说:你怎么把孩子管成这样了?那个孩子来的时候,脸上撞得左一块伤右一块伤的。这个妈妈说孩子调皮,说了也不听,自己撞伤的。唉,管教孩子也是要有道他才会听你的。 后来这个妈妈走的时候,我送给她一个棍子,这棍子是我装修剩下来的一个木条。我说:这木条你拿着,为什么呢?因为这小孩看到了这个东西就好像看到了我,是专门管这个小孩用的。这小孩看我那眼睛都不是个眼睛了,因为我要揍他,那打人也要有打人的道啊,我当然不是乱打,对吧。其实也不用老抽,老是抽也不是办法,关键还是要有道,有道他服啊,对不对。在中国发明出虎妈,狼爸的名词,就是指管教孩子可凶了,可你别说,人家虎妈有虎妈的道啊。

什么叫有道啊?就是要允许人家问问题。有些人一问问题,你就说人家不顺服,完了,人家下次不敢问了。你做领袖的要有道,人家问的问题,是个好问题还是个坏问题,你得分得清楚。人家问的是好问题,就拿过来研究。我有一个特点,如果你问我,我答不上来,我会告诉你这事我没有整明白。 比如有一个人问我,天堂是啥样的?我说咱没去过啊,老兄,那你去过吗?他说他也没去过,说咱们有一天去看一下?我说去看了那我们回不来了,那也不能随便进,这道门没票咋整啊?地狱是啥?咱们也没去过,没去过就说没去过,别瞎整,没去过好像去过似的,还振振有词,那怎么行啊?稍微有点道的人听了就难受。是不是?你不能瞎说。 什么叫做道呢?就是事情都有优先顺序。比如女人出嫁,是个问题,女人承受产业可不可以?可以呀!女人又出嫁又承受产业那怎么办呢?这又是一个问题啊。那哪一个优先顺序在前呢?如是女人出嫁是更重要的,承受产业是次要的,那她嫁人的话产业就跟着她走了。如果优先顺序是承受产业,那这块地是玛拿西支派的,嫁人嫁到别的支派产业就没了。所以有些人为了爱情就会牺牲产业了,总有这样的事。 所以女人出嫁是个问题,女人承受产业也是个问题。就跟今天我们所说的很多东西一样,不能武断。有些人信着信着就不允许人问问题了,你们一问问题那不是难为我吗?所以我们在牧养的时候要开放,允许人家问问题,别把人家的问题给塞回去,塞回去那不麻烦了吗?藏在肚子里可以发酵,发酵然后就酿成苦毒,等你知道那心里能不拨凉拨凉的么。问的问题有好的问题,咱好好回答,不好的问题,使这个问不好的问题的人,看到他问这个问题的本质,然后解决。有道的东西是很重要的,所以孙子兵法把争战得胜的第一要素叫做道。 你如果家里有孩子,那你更需要掌握道,没有道你老惨了,今天纠结,明天纠结,老师发个信息,打个电话就纠结了。很多老师可会整家长了,把家长整的难受得要死,说你孩子不行了,你孩子这样那样啦,老师这么整,他也是没道。

管理的第四特点:要相信遇到的难题总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是个信心。女人要嫁人,女人又要承受产业,那怎么样呢?很简单,你要嫁就嫁给本族的人。形成了案例,形成了先例,形成了典章,然后透过这事,明白了神的心意,神的心意是不能够容忍混乱。我们的神是有章法的,我们的神不但有道,还有章法。所以弟兄姐妹,遇到难题要寻求神,在我们的神那里,没有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多好啊!好好信靠神,好好寻求,总能够找到。 你知道我最近喜欢啥了吗?我开始迷上一件事\-\-\--迷上教育这事。我心里头有一股力在推着我去做教育这件事,那你说我有没有这个资格,我觉得我还是有点资格的。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一个难题啊。今天的教育真的要仔细地逐磨一下,我们这些孩子的家长们都要仔细地逐磨一下,你们这一代人三十多岁的人可能听到的事不多,我那代人天天都学毛主席的语录知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这话讲的老好了,现在肯定有人问:我们这会儿不是正在查《圣经》吗?怎么跑题讲毛主席语录去了? 弟兄姐妹,查《圣经》也不能够把人家的话给否定了啊,我自己是认同的。人家毛主席厉害啊,那真是把一些事整得非常清楚。他说的是对的,但是后来他落实这事有偏差,那是另外一回事。

今天咱们就做一个总结。你能不能够担起你的责任,不要让你的产业不断地缩小,要不断地扩张你的产业,让你的责任越做越多,越做越大,然后你不断的掌握了神的道、神的章法、神的律例、典章、诫命,知道神在你生命中的美好旨意。 神在你生命中的美好旨意是不能被废弃的,神需要你看透人生所有的一切,因为看透了,所以压力就小了。不是压力小了就游山玩水去了,周游世界去了,不是这些,而是开始担起责任,不断地提升你自已的眼光,不断提升你自已的管理能力,不断地追寻神的话,扩张你的境界,然后彰显神的荣耀。 愿神祝福大家!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