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神学
推荐评论
命定神学 关闭
【課程】- 如何學習(3)- 《人的成長就是養成好習慣的過程》

2021-08-27 7,124 Y136課程 - 如何學習 識別善惡 價值 習慣 成熟 資源 依賴

筆記範本,僅供參考

引言:上節回顧

  1. 我們不能改變環境,只有從內在改變自己,才是最有回報的事情。

  2. 人的生命是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不要急於求成,一點一點的進步,一件事一件事的整明白。

  3. 要解決問題就解決根本問題,思想問題是根本問題,承認無知,是成長的第一步。

  4. 人的無知是一個致命的問題,沒有用的事情不要幹。控制不了的事兒別控制,管不了的事兒別管。

人的成長就是養成好習慣的過程

  1. 人的思想決定他的行動,行動決定他的習慣,習慣決定他的品德,品德決定他的命運!

  2. 人的不同習慣成就了人的不同命運,養成一個好習慣非常辛苦,形成一個壞習慣卻非常容易。

  3. 什麼叫習慣:知識,技巧,意願,結合在一起叫習慣,高效能的人士一定是一個有知識,有技巧,有意願的人!

  4. 如何形成一個習慣:我要做什麼?我為什麼要做這個事?我怎麼做這個事?我得想要做這個事!

  5. 人的成熟跟人的習慣緊密相關,一個人成熟的過程,就是養成七個好習慣的過程。

  6. 人的成長是無止境的,無論如何都要對付自己的惡習,養成好的習慣,成為一個高效能人士。

關鍵詞

  1. 養成好習慣

  2. 習慣成就命運

  3. 知識

  4. 技巧

  5. 意願

  6. 人的成熟

  7. 人的成長

引言

大家好,我們來繼續分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第二章,我經常看到那些活了好幾十歲還很不成熟的人,怎麼能看出來人是否成熟呢?就要看人裡面的習慣,人是否成熟與習慣緊密相關。也就是說:人如果擁有某些初級習慣,就能代表他是一個基本成熟的人,然後繼續探索尋求,擁有了更多的習慣,代表人更加的成熟,然後不停學習,不停改變自己的習慣,人就成了非常棒的一個人。所以,一個人在成熟的過程中,實際上就是養成一個習慣的過程。當然成熟還有其他的方面,比如:生理、心理等方面,這些需要大家自己去解讀。

我們人出生後,一定要經歷從小長到大的過程,沒有一個人一生下來就說:我自己買張機票,我要飛去加拿大!小孩一生下來都很嬌嫩柔弱,怎麼可能“啪”的一下,長得挺老大個呢?除非生出來的是個哪吒,或者是個妖精。所以生命都是需要一點一點地成長,我們拿小孩子的成長過程舉例子:小孩一開始都是依賴父母才得以存活,沒有父母的小孩很難活下去。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反對那些孩子跟父母識別善惡,其實孩子根本沒有資格這麼做。

一個人從依賴別人活著,進到能夠獨立做事,這個過程叫做第一個成熟的階段,也就是人從依賴期到獨立期。比如:小孩出生的時候都是家長餵奶,後來長大一點,可以幫忙打醬油了,這小孩是不是獨立了一點了?是啊,因為他可以幫父母乾點事了。再後來,小孩讀了大學,找到一份工作,可以賺薪水自食其力了,他就變成了一個獨立的人,完成從依賴到獨立的蛻變。不過變成一個獨立的人,也只是一個人能夠完成任務,成熟的第二個階段是從獨立期到能夠相互依賴,意思就是可以和別人一起,建立一個團隊,在一起展開有效的合作。經過這兩個階段,人會變得越來越成熟。

高效能人士要有的七個習慣

這本書一共講了幾個好習慣呢?一共有七個。第一:積極主動,第二:以終為始,第三:要事第一。有了這三個好習慣,你就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接著再有雙贏思維,知彼解已,統合綜效,這三個好習慣,你就可以成為一個能夠跟別人展開合作的人。我們每章都會講一個好習慣,這些好習慣放在一起可以看出一個模式:先從依賴期到獨立期,再從獨立期到相互依賴,最後第七個習慣:不斷更新,就能把這所有的圈在一起。

有人可能會能說:這些東西跟咱們過去學的怎麼這麼像呢?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其實這些我們都學過,怎麼可能沒學過呢?畢竟我是跟人家學的,再過來教大家。咱們可以看到,人家在書上畫了一個人成長模型,現在問問你自己,你目前在哪個階段呢?可能有好些人,只有歲數漲,什麼也不漲,更氣人的是,除了歲數什麼也不漲,甚至還退化。你說這不鬧心嗎?所以這七個習慣對我們的成長很重要,如果這七個習慣都能建立起來,那麼你肯定是一個高效能的人士

我很努力地在做一件事,大家真的要體諒我,我所努力的就是天天期盼著我們弟兄姐妹成長。如果你目前生命成長的階段好像是一個嬰兒,我就要推你有積極主動;如果你有了積極主動這個習慣,我就推動你以終為始;如果你有了以終為始這個習慣,我就推動你要事第一。在這之後,你可以在個人的領域成為很有效的人士,完成了從依賴期變成獨立期的成長,不再需要人的帶領,自己可以完成任務,可以獨擋一面。接下來我就可以推動你建立雙贏思維這一習慣,然後學會知彼解已、統合綜效,使你能夠處理更深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問題。

剛才我不是講了一個小小的例子嗎,當我還是一個小小的校領,在管理一個小團隊的時候,就得知道別人的需要。你光是關心自己,沒有知彼解已,怎麼可以建造一個有效的團隊呢?不可能的。另外,不但如此,我們還得推著人往前走。凡是在職場上能混成一個小官的人,大概都有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這三個好習慣,其實在獨立期的這個階段的人特別多。然後開始做一個小官,管理一個團隊,就需要學習雙贏思維、知彼解已、統合綜效這些習慣了。與此同時,我們還要不斷地強化學習這六個習慣,不斷地更新自己,我們就會越來越厲害,越來越有能力。

這個本書講了習慣,又講了一個人成熟的模型,現在大家能聽明白了吧?一共有七個好習慣,它們連在一起就建立了一個從依賴期到獨立期,從獨立期再到互賴期的不斷更新的模型。所建立的這個模型,能讓我們很輕鬆地記住一個人分別在個人領域和公眾領域的成功。從一個很好的個人到一個很好的領袖,就是這麼一個關係。這書是不是寫得不錯,大家給作者一個掌聲。然後願意給我一個掌聲的話,我也可以順便沾點光。其實都是人家史蒂芬·柯維寫得好。漸漸地學習、擁有好習慣以後,人就進入了一個螺旋式的上升階段,就成了一個有效能的人士。

成為高效能人士有豐盛的回報

有人說這是我吃飽了撐著的,閒的沒事就喜歡幹這個。可是我在乾的是一件什麼事呢?是一件使人成長的事情。那這可不是吃飽了撐著,這七個習慣能幫助大家成長,然後慢慢地,大家就都成了有效能的人士,那你說我是不是一個得人如得魚的人呢?得人,就是人願意跟著我。為什麼願意跟著我呢?因為跟著我可以成長啊,跟著我可以得著效能!過去這麼多年咱們都沒學過相關概念,不知道怎麼成為一個高效能人士。那我們的學校幹什麼呢?什麼也沒幹,該教的都沒教。所以說這教育也需要改革呀!

我們所做的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把一個人從天天不高興的人,變成偶爾不高興的人,然後再把他變成天天高興的人;把一個很懶的人變成一個很勤勞的人;把一個很笨的人變成一個很聰明的人;把一個沒有價值的人變成一個很有價值的人。大家說:做這事的回報高不高?回報老高啦!

所以大家要知道,有高效能的人能從裡往外散發出耶穌基督的香氣。所以這效能一定是有回報的:你一定會得著在財務上的回報,你一定會得著在健康上的回報,你一定會得著在人際關係上的回報,你也一定會在很多難以想象的事當中得著回報,將來你也一定會像我一樣,成為一個得人如得魚的人。你想一想看,高效能的人豈不是人類裡面的精華嗎?因為你們會進入到一個不斷成長的一個環境當中,這很不得了啊!

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要使人成長,最關鍵的是你得有那個資源。大家都知道資源好啊,沒有資源是很要命的。在所有的資源當中,最重要的就叫做人力資源。在我們以前做工時叫人事部,翻譯成英文的叫Personnel,這個Personnel說不好聽的就是整人的、整事的,這話聽起來挺鬧心的。但是後來隨著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不斷地推進,腦力勞動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人當牛做馬也做不過拖拉機啊。所以後來人們慢慢琢磨:不行啊,我應該看重人頭腦的智慧,把我招的人搞好!

新加坡這個彈丸之地,什麼資源也沒有,但它有一個獨特的資源,就是人力資源。這是因為新加坡在早期做對了一件事,就是它要將老百姓都建造起來,全民都要受教育,人力資源在新加坡是最重要的資源。所以任何國家的崛起都跟教育、跟人力資源分不開。資源大致分三種,包括金融資源,就是有錢;物資資源,就是有房、有車、能出租。但是這兩種都比不上最後一種,就是人力資源。

大家想想看,拖拉機能幹什麼呀?拖拉機能耕地。可是拖拉機能夠編程序嗎?不能,編程序的還得是人吶。人得怎麼才能編程序呢?人得學習、受教育。有人會說:那錢也很重要啊,人沒錢也不行!可是錢自己不會生錢,錢放在那裡只會生鏽。但是如果有人來管理這些錢,有人來管理這些拖拉機,有人來管理這些房子,有人來管理這些設備,有人來管理這些工廠,這些資源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也就是說,通過人力資源,我們可以將其他所有的資源都結合在一起啊!所以大家得知道,造就人的事,就是得人如得魚的事,是好得無比的!

將來我巴不得我們的弟兄姐妹都能站到領導的崗位上,都在企業裡擔起領導的職份,成為一個管理人員。我有一位外甥三十好幾歲了,你說他沒有成績吧,也搞出一點成績來。搞裝修搞得有點年頭,也搞出一點成績來。然後我就給他出一個主意,我說:你得學習管理人。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人從依賴期到獨立期,所要學習的大概就是管事。比如:裝修方面,工序工法他都會,可是做大了之後,還是要學會管理人吶。有關裝修的事情他可能能說得清楚,但裝修工人他不一定會管得好。有的工人可能給你幹,但是他不一定給你好好幹,那不就麻煩了嗎?

所以會管事又會管人,這叫企業管理。又能管事,又能管人,還會管錢,這個人就是一個管理人才。所以人力資源部、財務部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都是很重要的。那麼管人和管事靠的是什麼呢?能管好事,靠的是個人領域的成功;等到了公眾領域的成功,你就能管好這個人。還要記住,如果不會管事,管起人來是很難的。比如你說:好好幹!別人就要問了:老闆,怎麼幹?你總不能說:我也不知道。這樣管理是很麻煩的。

因為我會管事,所以我會管理,而且我管得非常細膩。那技術人員經常跟我鬧到臉紅脖子粗。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技術人員很堅持他在技術上的看法,但是我在技術上有我自己的一套邏輯。所以一般是我研究和探索了以後,說:這事應該這麼幹。技術人員就說:老闆我不同意,幹不了!我經常遇到這種狀況。這沒關係,我們倆就掐。因為我會管事,我能給他掰扯明白,所以說著說著最後他就承認:哎呀!老闆,還是你這想法厲害。

比如:我們想做一個軟件,但是自己卻什麼也不懂,全靠底下的人瞎寫。那寫完了以後,投入了幾千萬,最後換回來的代碼全是亂碼。這不鬧心嗎?但到我這裡來就不會出現這種狀況。你在我這裡可以試試,我對事情管理得相當細緻。有的人就會說:你眼睛怎麼這麼銳利呢?一眼就能看到問題!你得知道我是幹啥的,我就管理這群人的,如果我看不出問題,不就只能任憑被別人忽悠嗎?

對付惡習,不斷成長

講到這裡,我把從依賴期到獨立期,從獨立期再到互賴期,都給演繹了一下。是不是比作者講得更清楚一點呀?在咱們當中的弟兄姐妹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好環境。因為你有資源吶!你有一大堆的專家!我訓練了一大堆人去幹這些事。那你不得好好利用你的資源嗎?可有的人就是傻,他跟他的牧者差了十萬八千里,但就因為他牧者身上有一個小毛病,他就開始跟他的小牧者識別善惡,還看不起人家。你有什麼好看不起的?誰身上都有毛病,但是如果我們能把人家好的繼承下來,我們不就成了聰明人嗎?

所以大家知道了吧?不管那個人有多爛,他身上的好東西我得給他學過來;不管那東西具體好在哪裡,我都要先把它給學過來。希望大家能夠體諒我的一片苦心,我一點一點地建造,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你們就是我最好的見證,等我來到神面前,你們也是我最好的推薦信。

等我到了神面前,我可以對神說:神吶,你看,某某人成長了多少。他以前值一千塊錢,現在值一萬啦!神吶,你看!這個人以前值一萬,現在值五萬啦!這就是得人如得魚,我有很多這種故事。有好多弟兄姐妹在群裡打字說:是!我絕對可以做你的推薦信。是的,你真的成長了很多,拍拍胸脯問一問自己,你的確成長了很多,當然我們還有很多問題要去對付,但成長也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在不斷地對付自己的惡習當中,不斷地成長。感謝神,你們都是我的推薦信!

有一位憂鬱症患者很辛苦,在好些年前我服侍過他。那時候咱們教會還是小貓兩三隻,每一次來了電子郵件我都讀,來了一個微信我也都讀。現在沒有這個體力了,現在人多了,靠我自己整不了。那人經過我的服侍,他患的憂鬱症好了,再之後我就繼續訓練他,讓他找了一份工作,從試用期不能過,訓練到能過;訓練期過了以後,我說:這份工作一直做下去,五年之後你的薪水能拿多少呀?他說:七千。

大家可能覺得七千還算不少,但在深圳那個地方消費水平高啊,人每月拿七千塊錢可能真的不知道怎麼活。我說:咱不幹啦!來我這兒受訓!訓練完了之後,他接著出去找工作。疫情期間他參加了面試,還不是那種面對面的面試,只是線上的面試,結果怎麼著?給他定的薪水兩萬多。你說:有這好事?哎呀,我們要相信,人成長是無止境的!

我是看著他成長起來的,他的牧者經常跟我分享他的成長,我也很關心他。但是如今我沒有那個體力了。我真的巴不得能夠跟大家說點心裡話,也想跟大家打一通電話,在那嘮點家常,說些心裡話什麼的,但是一通電話肯定不能打三分鐘就掛掉,時間是真的不夠用啊。講他的例子是為了告訴大家,這個市場上最缺的就是人才。

我在做企業管理的時候,我的下屬年薪都是五十萬人民幣。但五十萬人民幣還是招不到人吶!老闆其實很難找到能幹的人,想要找合適的人也是很辛苦的。所以大家不要以為老闆是不是瞎了眼才找到你,其實比你爛的有大把,他能找到你就謝天謝地了。大家要理解,無論如何都要對付自己身上的惡習,無論如何都要在自己身上建立起好的習慣,因為這個世界,還有這個市場,還有我們的神,一定會給你極豐厚的回報。

我有一次幫著一個企業招工,面試了一個不行,面試了又一個不行,哎!我這個鬧心吶!全是跑龍套的,全是扯淡的,沒真會幹活的。大家能理解嗎?人家企業不在乎錢吶。在心裡要確切地知道,這市場上有很多空缺等著你去填,薪水都是很高的。如果你在深圳工作,拿著三千、四千的工資,那你需要改造自己,問問自己:我的工資能不能變成七千、八千?

如果你拿七千、八千的工資,也要問問自己:能不能對付自己的問題,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然後變成一個高效能的人士?讓自己的薪水從七千、八千變兩萬,從兩萬變五萬!變吧,就這樣變下去吧!我幫助了很多企業訓練了不少人,咱們弟兄姐妹也都是這麼訓練過來的。經過訓練,人調整過來以後,就到了企業不識別善惡,埋頭苦幹,態度又好,又善解老闆的心,一心一意整天創造價值。你說在這市場上,找你這樣的人多難啊?

如果你是個家庭主婦,難道沒有成長的空間嗎?以前做一個家務要用三個小時、五個小時,磨磨唧唧才做完,現在能不能訓練自己,半個小時就都幹完?那這不也是成長了嗎?如果半個小時不行,那一個小時能不能幹完?以前一個小時才能幹完的家務,現在半個小時能不能幹完?以前煮的飯連狗都不願意吃,現在煮的飯人都搶著吃。皇上吃了你煮的,都想把你請到宮裡做御廚,那你不就厲害了嗎?所以你說你成長的空間有多少?成長的空間老多啦!不要因為自己是家庭主婦,就以為自己沒有成長的空間。能不能別天天拿著個小板凳,在門口扯犢子?咱該成長的成長。

你說我是一個癱瘓的,該怎麼成長?那也沒關係,生理上殘疾,但是我們心理上健康,可不可以學點技能呢?整個電腦,學編程,在家裡其實都攬點活,能不能?能!學習給人家做網頁,在這市場上都老多需要啦。或者也可以學我,學習訓練人,幫助人成長。其實不管是什麼理由,都沒辦法攔阻我們成長。剛才我看到有一位姐妹打字,想起了她的見證。她來的時候,哎喲!那個窮啊,不過目前據說在財務上老好了,我也不知道好到了什麼程度。咱們做造就人這一行,回報是極其豐厚的啊!

從今以後只做一件事,就是讓我們的裡面徹底地被改造,凡是使我們糾結的,使我們浪費時間的,使我們沒事找事的,使我們犯渾的,使我們扯淡的……都一個一個給它對付掉,然後做一個不成長都難的人!把自己的價值從一千變五千,五千變兩萬,兩萬變五萬,聽著是不是就挺好?但有些人就偏說:唉,哪有這事?要不要咱們當中坐著的,幫我寫一封推薦信,這個主日好好的講一講,讓他們好好地改造改造,不斷的向前邁進,成為一位高效能的人士,這市場太缺你們了!

總結

以上就是我對第二章的講解,中間我講了很多自己的經歷。希望大家聽完了以後都好好改造:做媽媽的變成一個有效的媽媽,做孩子的變成一個有效的孩子。財務上的事都是很小的事,人成長了之後,想不興盛都難吶!群裡有人問我:七十多歲的人怎麼成長?其實七十多歲的人也可以成長啊,比如:開始練唱歌,把它越唱越好,不斷提升!

人都有很多成長的空間,成長所帶來的喜樂遠遠超過吃一頓好吃的,成長所帶來的回報和滿足遠遠超過其他的任何東西。人是上帝造的,凡上帝造的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成長難受,所以現在我們就要開始進到成長的裡面!讓我們裡面都開始期盼,期盼一個更加美好的自己!願神祝福大家!

為您推薦
关闭

大家好,我们来继续分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第二章,我经常看到那些活了好几十岁还很不成熟的人,怎么能看出来人是否成熟呢?就要看人里面的习惯,人是否成熟与习惯紧密相关。也就是说:人如果拥有某些初级习惯,就能代表他是一个基本成熟的人,然后继续探索寻求,拥有了更多的习惯,代表人更加的成熟,然后不停学习,不停改变自己的习惯,人就成了非常棒的一个人。所以,一个人在成熟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养成一个习惯的过程。当然成熟还有其他的方面,比如:生理、心理等方面,这些需要大家自己去解读。 我们人出生后,一定要经历从小长到大的过程,没有一个人一生下来就说:我自己买张机票,我要飞去加拿大!小孩一生下来都很娇嫩柔弱,怎么可能“啪”的一下,长得挺老大个呢?除非生出来的是个哪吒,或者是个妖精。所以生命都是需要一点一点地成长,我们拿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举例子:小孩一开始都是依赖父母才得以存活,没有父母的小孩很难活下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反对那些孩子跟父母识别善恶,其实孩子根本没有资格这么做。 一个人从依赖别人活着,进到能够独立做事,这个过程叫做第一个成熟的阶段,也就是人从依赖期到独立期。比如:小孩出生的时候都是家长喂奶,后来长大一点,可以帮忙打酱油了,这小孩是不是独立了一点了?是啊,因为他可以帮父母干点事了。再后来,小孩读了大学,找到一份工作,可以赚薪水自食其力了,他就变成了一个独立的人,完成从依赖到独立的蜕变。不过变成一个独立的人,也只是一个人能够完成任务,成熟的第二个阶段是从独立期到能够相互依赖,意思就是可以和别人一起,建立一个团队,在一起展开有效的合作。经过这两个阶段,人会变得越来越成熟。

这本书一共讲了几个好习惯呢?一共有七个。第一:积极主动,第二:以终为始,第三:要事第一。有了这三个好习惯,你就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接着再有双赢思维,知彼解已,统合综效,这三个好习惯,你就可以成为一个能够跟别人展开合作的人。我们每章都会讲一个好习惯,这些好习惯放在一起可以看出一个模式:先从依赖期到独立期,再从独立期到相互依赖,最后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就能把这所有的圈在一起。 有人可能会能说:这些东西跟咱们过去学的怎么这么像呢?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其实这些我们都学过,怎么可能没学过呢?毕竟我是跟人家学的,再过来教大家。咱们可以看到,人家在书上画了一个人成长模型,现在问问你自己,你目前在哪个阶段呢?可能有好些人,只有岁数涨,什么也不涨,更气人的是,除了岁数什么也不涨,甚至还退化。你说这不闹心吗?所以这七个习惯对我们的成长很重要,**如果这七个习惯都能建立起来,那么你肯定是一个高效能的人士**。 我很努力地在做一件事,大家真的要体谅我,我所努力的就是**天天期盼着我们弟兄姐妹成长**。如果你目前生命成长的阶段好像是一个婴儿,我就要推你有积极主动;如果你有了积极主动这个习惯,我就推动你以终为始;如果你有了以终为始这个习惯,我就推动你要事第一。在这之后,你可以在个人的领域成为很有效的人士,完成了从依赖期变成独立期的成长,不再需要人的带领,自己可以完成任务,可以独挡一面。接下来我就可以推动你建立双赢思维这一习惯,然后学会知彼解已、统合综效,使你能够处理更深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问题。

刚才我不是讲了一个小小的例子吗,当我还是一个小小的校领,在管理一个小团队的时候,就得知道别人的需要。你光是关心自己,没有知彼解已,怎么可以建造一个有效的团队呢?不可能的。另外,不但如此,我们还得推着人往前走。凡是在职场上能混成一个小官的人,大概都有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这三个好习惯,其实在独立期的这个阶段的人特别多。然后开始做一个小官,管理一个团队,就需要学习双赢思维、知彼解已、统合综效这些习惯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强化学习这六个习惯,不断地更新自己,我们就会越来越厉害,越来越有能力。 这个本书讲了习惯,又讲了一个人成熟的模型,现在大家能听明白了吧?一共有七个好习惯,它们连在一起就建立了一个从依赖期到独立期,从独立期再到互赖期的不断更新的模型。所建立的这个模型,能让我们很轻松地记住一个人分别在个人领域和公众领域的成功。从一个很好的个人到一个很好的领袖,就是这么一个关系。这书是不是写得不错,大家给作者一个掌声。然后愿意给我一个掌声的话,我也可以顺便沾点光。其实都是人家史蒂芬·柯维写得好。渐渐地学习、拥有好习惯以后,人就进入了一个螺旋式的上升阶段,就成了一个有效能的人士。

有人说这是我吃饱了撑着的,闲的没事就喜欢干这个。可是我在干的是一件什么事呢?是一件使人成长的事情。那这可不是吃饱了撑着,这七个习惯能帮助大家成长,然后慢慢地,大家就都成了有效能的人士,那你说我是不是一个得人如得鱼的人呢?得人,就是人愿意跟着我。为什么愿意跟着我呢?因为跟着我可以成长啊,跟着我可以得着效能!过去这么多年咱们都没学过相关概念,不知道怎么成为一个高效能人士。那我们的学校干什么呢?什么也没干,该教的都没教。所以说这教育也需要改革呀! 我们所做的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把一个人从天天不高兴的人,变成偶尔不高兴的人,然后再把他变成天天高兴的人;把一个很懒的人变成一个很勤劳的人;把一个很笨的人变成一个很聪明的人;把一个没有价值的人变成一个很有价值的人。大家说:做这事的回报高不高?回报老高啦! 所以大家要知道,有高效能的人能从里往外散发出耶稣基督的香气。所以这效能一定是有回报的:你一定会得着在财务上的回报,你一定会得着在健康上的回报,你一定会得着在人际关系上的回报,你也一定会在很多难以想象的事当中得着回报,将来你也一定会像我一样,成为一个得人如得鱼的人。你想一想看,高效能的人岂不是人类里面的精华吗?因为你们会进入到一个不断成长的一个环境当中,这很不得了啊!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使人成长,最关键的是你得有那个资源。大家都知道资源好啊,没有资源是很要命的。在所有的资源当中,最重要的就叫做人力资源。在我们以前做工时叫人事部,翻译成英文的叫Personnel,这个Personnel说不好听的就是整人的、整事的,这话听起来挺闹心的。但是后来随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断地推进,脑力劳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人当牛做马也做不过拖拉机啊。所以后来人们慢慢琢磨:不行啊,我应该看重人头脑的智慧,把我招的人搞好! 新加坡这个弹丸之地,什么资源也没有,但它有一个独特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这是因为新加坡在早期做对了一件事,就是它要将老百姓都建造起来,全民都要受教育,人力资源在新加坡是最重要的资源。所以任何国家的崛起都跟教育、跟人力资源分不开。资源大致分三种,包括金融资源,就是有钱;物资资源,就是有房、有车、能出租。但是这两种都比不上最后一种,就是人力资源。 大家想想看,拖拉机能干什么呀?拖拉机能耕地。可是拖拉机能够编程序吗?不能,编程序的还得是人呐。人得怎么才能编程序呢?人得学习、受教育。有人会说:那钱也很重要啊,人没钱也不行!可是钱自己不会生钱,钱放在那里只会生锈。但是如果有人来管理这些钱,有人来管理这些拖拉机,有人来管理这些房子,有人来管理这些设备,有人来管理这些工厂,这些资源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也就是说,通过人力资源,我们可以将其他所有的资源都结合在一起啊!所以大家得知道,造就人的事,就是得人如得鱼的事,是好得无比的!

将来我巴不得我们的弟兄姐妹都能站到领导的岗位上,都在企业里担起领导的职份,成为一个管理人员。我有一位外甥三十好几岁了,你说他没有成绩吧,也搞出一点成绩来。搞装修搞得有点年头,也搞出一点成绩来。然后我就给他出一个主意,我说:你得学习管理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人从依赖期到独立期,所要学习的大概就是管事。比如:装修方面,工序工法他都会,可是做大了之后,还是要学会管理人呐。有关装修的事情他可能能说得清楚,但装修工人他不一定会管得好。有的工人可能给你干,但是他不一定给你好好干,那不就麻烦了吗? 所以会管事又会管人,这叫企业管理。又能管事,又能管人,还会管钱,这个人就是一个管理人才。所以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很重要的。那么管人和管事靠的是什么呢?能管好事,靠的是个人领域的成功;等到了公众领域的成功,你就能管好这个人。还要记住,如果不会管事,管起人来是很难的。比如你说:好好干!别人就要问了:老板,怎么干?你总不能说:我也不知道。这样管理是很麻烦的。

因为我会管事,所以我会管理,而且我管得非常细腻。那技术人员经常跟我闹到脸红脖子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技术人员很坚持他在技术上的看法,但是我在技术上有我自己的一套逻辑。所以一般是我研究和探索了以后,说:这事应该这么干。技术人员就说:老板我不同意,干不了!我经常遇到这种状况。这没关系,我们俩就掐。因为我会管事,我能给他掰扯明白,所以说着说着最后他就承认:哎呀!老板,还是你这想法厉害。 比如:我们想做一个软件,但是自己却什么也不懂,全靠底下的人瞎写。那写完了以后,投入了几千万,最后换回来的代码全是乱码。这不闹心吗?但到我这里来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你在我这里可以试试,我对事情管理得相当细致。有的人就会说:你眼睛怎么这么锐利呢?一眼就能看到问题!你得知道我是干啥的,我就管理这群人的,如果我看不出问题,不就只能任凭被别人忽悠吗?

讲到这里,我把从依赖期到独立期,从独立期再到互赖期,都给演绎了一下。是不是比作者讲得更清楚一点呀?在咱们当中的弟兄姐妹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好环境。因为你有资源呐!你有一大堆的专家!我训练了一大堆人去干这些事。那你不得好好利用你的资源吗?可有的人就是傻,他跟他的牧者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就因为他牧者身上有一个小毛病,他就开始跟他的小牧者识别善恶,还看不起人家。你有什么好看不起的?谁身上都有毛病,但是如果我们能把人家好的继承下来,我们不就成了聪明人吗? 所以大家知道了吧?不管那个人有多烂,他身上的好东西我得给他学过来;不管那东西具体好在哪里,我都要先把它给学过来。希望大家能够体谅我的一片苦心,我一点一点地建造,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你们就是我最好的见证,等我来到神面前,你们也是我最好的推荐信。 等我到了神面前,我可以对神说:神呐,你看,某某人成长了多少。他以前值一千块钱,现在值一万啦!神呐,你看!这个人以前值一万,现在值五万啦!这就是得人如得鱼,我有很多这种故事。有好多弟兄姐妹在群里打字说:是!我绝对可以做你的推荐信。是的,你真的成长了很多,拍拍胸脯问一问自己,你的确成长了很多,当然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要去对付,但成长也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在不断地对付自己的恶习当中,不断地成长。感谢神,你们都是我的推荐信!

有一位忧郁症患者很辛苦,在好些年前我服侍过他。那时候咱们教会还是小猫两三只,每一次来了电子邮件我都读,来了一个微信我也都读。现在没有这个体力了,现在人多了,靠我自己整不了。那人经过我的服侍,他患的忧郁症好了,再之后我就继续训练他,让他找了一份工作,从试用期不能过,训练到能过;训练期过了以后,我说:这份工作一直做下去,五年之后你的薪水能拿多少呀?他说:七千。 大家可能觉得七千还算不少,但在深圳那个地方消费水平高啊,人每月拿七千块钱可能真的不知道怎么活。我说:咱不干啦!来我这儿受训!训练完了之后,他接着出去找工作。疫情期间他参加了面试,还不是那种面对面的面试,只是线上的面试,结果怎么着?给他定的薪水两万多。你说:有这好事?哎呀,我们要相信,人成长是无止境的! 我是看着他成长起来的,他的牧者经常跟我分享他的成长,我也很关心他。但是如今我没有那个体力了。我真的巴不得能够跟大家说点心里话,也想跟大家打一通电话,在那唠点家常,说些心里话什么的,但是一通电话肯定不能打三分钟就挂掉,时间是真的不够用啊。讲他的例子是为了告诉大家,这个市场上最缺的就是人才。

我在做企业管理的时候,我的下属年薪都是五十万人民币。但五十万人民币还是招不到人呐!老板其实很难找到能干的人,想要找合适的人也是很辛苦的。所以大家不要以为老板是不是瞎了眼才找到你,其实比你烂的有大把,他能找到你就谢天谢地了。大家要理解,无论如何都要对付自己身上的恶习,无论如何都要在自己身上建立起好的习惯,因为这个世界,还有这个市场,还有我们的神,一定会给你极丰厚的回报。 我有一次帮着一个企业招工,面试了一个不行,面试了又一个不行,哎!我这个闹心呐!全是跑龙套的,全是扯淡的,没真会干活的。大家能理解吗?人家企业不在乎钱呐。在心里要确切地知道,这市场上有很多空缺等着你去填,薪水都是很高的。如果你在深圳工作,拿着三千、四千的工资,那你需要改造自己,问问自己:我的工资能不能变成七千、八千? 如果你拿七千、八千的工资,也要问问自己:能不能对付自己的问题,养成一个好的习惯,然后变成一个高效能的人士?让自己的薪水从七千、八千变两万,从两万变五万!变吧,就这样变下去吧!我帮助了很多企业训练了不少人,咱们弟兄姐妹也都是这么训练过来的。经过训练,人调整过来以后,就到了企业不识别善恶,埋头苦干,态度又好,又善解老板的心,一心一意整天创造价值。你说在这市场上,找你这样的人多难啊?

如果你是个家庭主妇,难道没有成长的空间吗?以前做一个家务要用三个小时、五个小时,磨磨唧唧才做完,现在能不能训练自己,半个小时就都干完?那这不也是成长了吗?如果半个小时不行,那一个小时能不能干完?以前一个小时才能干完的家务,现在半个小时能不能干完?以前煮的饭连狗都不愿意吃,现在煮的饭人都抢着吃。皇上吃了你煮的,都想把你请到宫里做御厨,那你不就厉害了吗?所以你说你成长的空间有多少?成长的空间老多啦!不要因为自己是家庭主妇,就以为自己没有成长的空间。能不能别天天拿着个小板凳,在门口扯犊子?咱该成长的成长。 你说我是一个瘫痪的,该怎么成长?那也没关系,生理上残疾,但是我们心理上健康,可不可以学点技能呢?整个电脑,学编程,在家里其实都揽点活,能不能?能!学习给人家做网页,在这市场上都老多需要啦。或者也可以学我,学习训练人,帮助人成长。其实不管是什么理由,都没办法拦阻我们成长。刚才我看到有一位姐妹打字,想起了她的见证。她来的时候,哎哟!那个穷啊,不过目前据说在财务上老好了,我也不知道好到了什么程度。咱们做造就人这一行,回报是极其丰厚的啊!

从今以后只做一件事,就是让我们的里面彻底地被改造,凡是使我们纠结的,使我们浪费时间的,使我们没事找事的,使我们犯浑的,使我们扯淡的……都一个一个给它对付掉,然后做一个不成长都难的人!把自己的价值从一千变五千,五千变两万,两万变五万,听着是不是就挺好?但有些人就偏说:唉,哪有这事?要不要咱们当中坐着的,帮我写一封推荐信,这个主日好好的讲一讲,让他们好好地改造改造,不断的向前迈进,成为一位高效能的人士,这市场太缺你们了!

以上就是我对第二章的讲解,中间我讲了很多自己的经历。希望大家听完了以后都好好改造:做妈妈的变成一个有效的妈妈,做孩子的变成一个有效的孩子。财务上的事都是很小的事,人成长了之后,想不兴盛都难呐!群里有人问我:七十多岁的人怎么成长?其实七十多岁的人也可以成长啊,比如:开始练唱歌,把它越唱越好,不断提升! 人都有很多成长的空间,成长所带来的喜乐远远超过吃一顿好吃的,成长所带来的回报和满足远远超过其他的任何东西。人是上帝造的,凡上帝造的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成长难受,所以现在我们就要开始进到成长的里面!让我们里面都开始期盼,期盼一个更加美好的自己!愿神祝福大家!
景渝
老师,末日决战这本书很好,只是有不明白的地方,能不能有时间讲讲这本书,或者答疑解惑也好啊。谢谢。
命定小助手
留言:老师,末日决战这本书很好,只是有不明白的地方,能不能有时间讲讲这本书,或者答疑解惑也好啊。谢谢 回复:可以把你读那本书的问题记下来,老师可以为你答疑。
@景渝: 老师,末日决战这本书很好,只是有不明白的地方,能不能有时间讲讲这本书,或者答疑解惑也好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