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 如何讀書(1)-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筆記範本,僅供參考

如何讀書

  1. 讀書讀的好不好是方法問題,方法正確事半功倍,方法不正確事倍功半。
  2.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屬於個人提升類書籍,這類書通常講人的習慣,人的行為,人的思想。讀這類書的關鍵是要應用在自己身上。
  3. 對事物的認知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1%開始,然後5%,20%,50%,70%。。。
  4. 學習其實是一件屬靈的事,最要命的壞習慣是急於求成,總想從0%-100%,如果到不了100%,就停留在0%。這背後是屬靈的轄制
  5. 寫寫畫畫是頭腦的運用,頭腦越用越靈活,寫寫畫畫是一個人學習的好習慣。

建立框架

  1. 讀書先讀目錄,這樣才能帶著問題讀書。
  2. 千萬不要一個字一個字的讀,要先建立框架,對這本書有整體的概念。
  3. 目錄就是框架,讀書要先看目錄,把能搞明白的先搞明白,不能明白的慢慢再搞明白。
  4. 讀書的人,要讀出寫書的人的寫法,寫書人怎麼寫,我們就怎麼讀。按著作者寫書的方式讀書,事半功倍。
  5. 個人提升類書的最前面部分通常是書的整體,每章的最前面是那一章的整體,每段的最前面是那一段的主題句。

積極主動

  1. 積極主動的習慣,是帶著問題去讀書,連蒙帶猜,把自己的理解和書中的教導相互融合,然後成為自己的東西。

以終為始

  1. 我們常常要以目標為導向,目標導向很重要。
  2. 發現自己離目標越來越遠,證明自己整錯了,一定要清楚自己要幹啥。

關鍵詞

  1. 建立框架
  2. 個人提升
  3. 積極主動
  4. 以終為始
  5. 讀書習慣
  6. 讀書方法

引言

我發現讀書是一個方法問題,很多人從小就不會學習,也不會讀書,結果做事常常事倍功半。無論是讓他幹活、讀書、還是學習,都很費勁,學得簡直是屁滾尿流。同樣的事情,別人半個小時就可以做完,他卻需要四個小時才能做完,所以弄來弄去,結果弄得非常的辛苦。

我們這次講課的參考書叫做《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的作者是Stephen Covey(史蒂芬.柯維)。 Stephen Covey把人的習慣總結出了七點,其實遠遠不止這七個好習慣,有的人說應該是八個好習慣,還有人說應該是九個好習慣。其實幾個好習慣已經不重要了,學好這七個好習慣卻是非常的重要。

大家可以告訴我,你拿到這本書後,打算先從書的哪一部分看起呢?是否有人拿到書之後,從這本書的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呢?有人說先看目錄,先看目錄這個習慣非常好,因為目錄非常的重要。但是看完目錄之後看什麼呢?要看提綱和序言。提綱和序言都看完了,還看什麼呢?直接看正文。我覺得大家都非常棒,都知道拿到一本書之後首先看這本書的目錄,但是看完目錄是否可以看到一個規律呢?這個規律就是,我們從目錄當中,可以看到每本書的作者是如何寫書的。

打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目錄,第一章是由內而外全面造就自己,第二章是七個習慣的概論。也就是說,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把整本書做了一個概論,如果讓你給這本書寫一個摘要的話,其實寫的就是第一章和第二章的概論。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內容有一百多頁,而目錄只佔了二三十頁,所以在讀第一章之前,就有一份關於七個習慣的簡要定義和架構圖。所以從這些事當中你會發現,寫書的人有一個先做整體介紹的習慣,然後再一章一章的講給你聽。如果你已經養成了一個讀書的習慣,當你拿出了一本亂寫的書的時候,你會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應該不太會寫書。

當看到目錄之後,你會發現其實這本書的第一部分,就是整本書的概要。第一部分是從第四十九頁到第九十九頁,當然前面還有一些關於七個習慣的簡要定義和架構圖,第四十一頁寫的是如何使用本書,所以寫書的人是照著寫書的規矩寫的。大家上中學時候學的知識,到現在應該都還給老師了。咱們當中如果有學文科的,可以幫我補補課,如果我們把書分類的話,圖書可以分多少類?

有的人說他的書和我的書不太一樣,這沒關係,你可以看下目錄。目錄當中有推薦信、致父親、前言、如何使用本書,以及七個習慣的簡要定義和架構圖。第一部分是重新探索自我;第二部分是個人領域的成功,從依賴到獨立;第三部分是公眾領域的成功,從獨立到互賴;第四部分是自我提升和完善,所以內容都是一樣的。

有人說,書分成經、傳、著、書,那我們就稍微粗略地分一下,像《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這本書屬於個人提升、個人激勵類的書,這一類的書不是小說。如果我們把書進行分類的話,我們會分成小說、傳記,這些是講故事的書。還有一種就是個人成長,self-improvement,也就是個人提升的書。個人提升類的書,通常是講人的習慣、行為、思想這一類。除了這幾類以外,我想各類的書都有不同的讀法,今天主要來講個人提升類的書籍該如何閱讀。讀小說是另外一種讀法,跟我們讀這類書籍是完全不一樣的。還有讀數學,讀物理的,也不能照著這個方法讀,因為各個學科有各個學科的特點和分類。

我們來講個人提升類的書籍的讀法,其實我今天教大家如何讀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個小顧慮的,就是擔心大家一下子把它給泛化了,會應用到所有其他的地方,那就麻煩了。所以說,小說有小說的讀法,個人提升類書籍有個人提升的讀法。因為個人提升類的書籍,最重要的就是應用在自己身上,也就是落實的部分。

我們有很多電子版的書,但今天為什麼我會在平板上寫呢?因為我想給大家樹立一個好的習慣,就是寫寫畫畫的習慣。我自己喜歡寫字,所以買了一個平板電腦以後,首先看的是筆在平板上寫出來的字是否好看,寫的有沒有筆鋒,有沒有壓力感,以及能不能藏鋒、收鋒。我愛寫字,有的時候也喜歡秀一秀,所以就養成了一個寫字的習慣。不知道寫字寫的不好的弟兄姐妹有沒有發現一件事,你寫完了以後,當你再去看的時候,你就會很鬧心。如果你寫完字後看著鬧心,你就會不愛寫字。

為什麼寫字寫的不好呢?因為寫出來的字不是橫平豎直,看起來好像全是木頭棍子寫出來的一樣,那你寫出來的字不可能好看。所以說從小到大沒讀過書的人,寫出來的字不可能好,看著也會很難受。但是沒關係,可以開始揣摩人家的字是怎麼寫出來的。然後你看我寫字的時候,你會發現字不再是木頭棍子,而是有筆鋒的。

還有人不認識字,沒關係,但我覺得養成寫寫畫畫的習慣其實還是很重要的,人類最重要的就是有傳承,那怎麼傳承呢?從我們老祖宗那時候就開始透過寫字傳承了,所以寫字、認識字幾乎是不可或缺。有人說從小沒讀過書、不認識字,沒關係,咱們當中有教認字的、教寫字的、教讀書的。

我的意思是,希望大家能夠開始學著沒事的時候,拿一個筆寫寫畫畫,你要知道,寫寫畫畫的人,會學到很多東西的。我看到我們當中不認識字的一個歲數挺大的姐妹開始寫作業了,挺棒的。我給大家稍微地講一下寫寫畫畫,你沒事的時候就可以拿個筆在紙上慢慢學畫線。一開始畫的話,肯定沒有我畫的直,但是我也是慢慢練出來的。

所以你會發現我有寫寫畫畫的習慣,如果你也養成這個寫寫畫畫的習慣,你就會覺得挺好,就會越寫越愛寫,越畫越愛畫。如果你一開始不知道寫什麼畫什麼,不要緊,先開始養成這個習慣,總比沒養成這個習慣好。你會發現寫寫畫畫本身就是一個頭腦的使用,頭腦越運用越靈活,所以養成寫寫畫畫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習慣。

人都是一點一點進步的

我們來講如何讀這本書,讀書最要命的就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還生怕漏掉一個字。其實人的知識都是怎麼來的呢?你對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東西的認識,都是從認識一點開始的。比如:我認識百分之一之後,就可以認識到百分之五,認識到百分之五以後,就可以認識到百分之十,認識到百分之十以後,就可以認識到百分之三十,然後到百分之七十,最後到完全認識。所以一個人對事物的認知,大概就是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提升。在這個認識的過程當中,人最要命的一個壞習慣,就是想從百分之零一下子到百分之百,如果不能到百分之百就停留在百分之零,所以這是一個惡習。

假如我知道百分之一,然後告訴自己進步了;然後再知道百分之二,我又進步了;然後我就會知道百分之五,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習慣。有的人發現自己知道的不是百分之百,他就不能夠原諒自己,他就會很痛苦。所以讀個人提升的書,一定是從讀一點明白一點開始。為什麼人會養成不是百分之百,就停留在百分之零的習慣呢?原因很簡單,這背後是一個屬靈的黑暗權勢,學習是一件非常屬靈的事。你會發現有的人如果畫不了這麼美,他就不畫了,然後他就永遠畫不了這麼美。永遠畫不美就會永遠停留在畫不美的階段,直到進了棺材,你看,這輩子活得是多麼辛苦。

但如果你照著我說的去做,從百分之一開始,畫歪一點沒關係,一天進步一點,然後會越畫越直。我們讀這些書的時候,千萬不要一個字、一個字的讀,要先建立框架,建立框架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得知道這本書要講是什麼。第一章,由內而外全面造就自己,字大家都能聽得懂。我們常常講造就人,一定要先造就自己。由內而外全面造就自己,下面還有一行字叫付諸行動。我們腦子裡頭首先記住——是由內而外,由內而外的意思很簡單,連傻子都知道,所以你讀到這裡的時候,是不是已經知道了百分之一了呢?然後再看目錄,目錄的第一頁,還是由內而外,然後全面造就自己,這就是第一章。

第二章是七個習慣概論,然後再看第三章,是習慣一,第四章是習慣二,然後是習慣三、習慣四、習慣五、習慣六、習慣七。這個時候看到了第一章第二章後,我們裡面就提出問題來,七個習慣是什麼呢?然後再看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原來七個習慣的字我們都認識,沒有什麼難的,英文版也是一樣,概論就是粗略地論述一下。也就是說我們每讀一本書的時候,這些字我們都知道的話,你有沒有讀到百分之一呢?肯定有,有了百分之一接下來我們能不能進到百分之五呢?很容易的,就這點東西,所以你常常聽我說就這麼點東西。

那七個習慣是什麼呢?往下一看,第一個習慣叫積極主動。積極主動這事我們知道,所以讀到這裡,你是不是知道百分之二了呢?第二個習慣是以終為始,是以終點為開始,叫目標導向也可以,這個好像不太知道,但是沒關係;第三個習慣要事第一,就是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第四個習慣叫做雙贏思維,就是你好我也好;第五個習慣叫知彼解己,知彼知己我們知道,知彼解己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

有一些東西我們知道,有一些不知道。那不知道的我們就可以去讀,知道的可以去對比一下跟我們想的是不是一回事,因為我們腦子裡自以為是的東西太多了。如果看到跟我們知道的不是一回事,可以把我們的想法拿掉,把別人的想法的放進來。第六個好習慣叫統合綜效,這個我不知道。

這麼一看,我們有三個不知道,三個知道。第七個叫做不斷更新,這個我們知道。有的人問我是不是沒有讀過這本書,我確實沒有讀過,但是我可以跟大家一起讀。很多年前,我跟大家年齡差不多的時候,讀過英文版的。今天已經翻譯成中文版的了,雖然翻譯的不是特別好,但是沒有關係。

第一個好習慣:積極主動

第一個習慣是積極主動,第二個習慣是以終為始,好像知道了一半。第三個習慣是要事第一,這個我們知道。第四個好習慣是雙贏思維,好像不知道;第五個習慣知彼解己,好像也不知道;統合綜效,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第七個習慣是不斷更新。然後腦袋裡就有了一個大概的概念,就知道這個書到底要講什麼了。像我帶著大家這麼讀書的話,叫積極主動。積極主動很重要,積極主動就是我們開始主動的去嘗試。我知道什麼,我不知道什麼,腦袋裡頭開始有了問號以後,然後帶著問題去讀。

很多人都是瞎讀,不是帶著問題去讀,結果讀著讀著連自己在幹什麼都忘了。積極主動還有一個什麼特點呢?我讀東西喜歡連蒙帶猜,這個詞挺起來好像不大好,其實這是個好習慣。積極主動我們一聽,就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書大概會講積極主動,但是到底是不是講這些,我們不知道。具體看的時候,人家講的積極主動和我們想的可能不大一樣,但是沒關係,把他的和我的糅合起來,就形成了自己的東西,相當於把積極主動的概念重新陶造了一次,所以積極主動很重要。

積極主動就是帶著問題,帶著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可以是連蒙帶猜的,如果和我想的一樣,就不用讀了。現在問題來了,前面講的是建立框架,那這一整堆的東西就是框架,可是寫這種書的人和寫小說不一樣。小說跟講相聲一樣,常常放一個包袱,再打開留一些懸念,那是另外一套東西。寫這種書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書的最前面那部分是書的整體,每一章的最前面那部分是那一章的整體概述。所以讀書費勁嗎?不費勁!讀完了目錄,相當於讀完了七個習慣,雖然其他很多都還沒讀,那也沒關係。

如果第一章的前面,讀了三五十頁,那就算是讀完了,所以剩下的根本不用讀了。如果說是讀完了書的最前面的那部分,每一章的最前面那部分我也讀完了,這不就解決問題了嗎?我這麼一說,大家以後知道怎麼寫作業了吧?就跟人家寫書一樣,每一段的最前面那一部分,是那一段的整體。所以說讀書很簡單,先讀目錄,然後再讀書的最前面的那一小段。

有的書鋪墊比較長,有的書鋪墊的少,但是鋪墊大概佔書的百分之十或者百分之二十,所以讀這段要好好讀。有的內容佔書的百分之一,有的章節大概佔書的百分之十。用英文講,每一段開始那部分叫做Topic sentence,就是主題句。一看到主題句,它在主題句上不斷的往下擴展,就是那一段要寫的東西。就是論點或者論據,然後就是論據下面的展開。

我教大家怎麼讀書,你應該這麼讀。先讀這本書的那一部分,如果讀到那一章,咱們就把那一章讀了,讀那一段,咱就把那一段讀了,簡單吧?簡單。大家理解為什麼要這麼讀嗎?第一是因為我們一個字一個字讀的話,慢;第二是因為一個字一個字的讀,很容易忘記在做什麼,學習好的人肯定不是這麼讀的。我說的是這種書的寫法,因為我寫的書大概就是個人提升的這一類書,我基本上都是這麼寫的。先介紹一下,然後展開,再介紹一下再展開。我們當中如果你是沒有讀過書的,我再稍微擴展一下書是怎麼寫的,我們讀的時候就應該怎麼讀,我們得照著人家寫書人的方法讀。

寫書的人都是先寫書最前面的那一點,然後再寫書第二章最前面的那一點、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每一章前面的那一點。寫完了以後,他再寫下面的那一些。要記住,每一段都是先寫最前面的那一段,就是那一句話,先不寫下面的,因為下面的東西,它是在作者的腦袋裡的。然後再寫第二章前面的那一段,接著再寫第三章前面的那句話,最後再往上添內容。

這不但是寫書的方式,這還是寫程序的方式。寫書和讀書就像硬幣的兩面,寫軟件和讀人家寫的軟件也是這麼一回事。所以邏輯非常的清楚,你就照著人家要寫的意思給讀出來,就好辦了。但是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寫,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教養這麼做。我給大家試一下,當我教完了你,你去YouTube上聽牧師講道,你根本聽不了。為什麼?原因很簡單,我說的是一個耙子,箭都射在這個耙心上,這是寫書的目標,我要幹什麼,一下子就能讓人看得清清楚楚。

七個好習慣,什麼好習慣?《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這書名就寫的是這個,書中每一章都在論述這件事,每一章都有這個關係。你如果去網上聽,你會聽到很多牧師講道他們有一個特點,立好了耙子,把主題立好了,然後射的箭都不在耙子上,也不知道射到哪裡去了,聽了以後讓人不知道他在幹什麼,那不就麻煩了。

有人說:這牧師挺厲害的!我問:他怎麼厲害了?他說:因為他講的我聽不懂,講來講去不知道他在講什麼。他的論點是什麼?不知道。他的論據是什麼?也不知道。他怎麼論述的,也不知道。我聽完了以後,覺得他應該補補語文課。所以我們當讀程序的時候,如果能讀出寫程序的人的寫法,那就對了。如果寫程序的人很亂,我們讀的時候就會極其痛苦。一痛苦,你就知道這東西不對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帶著大家讀《雅各書》,與人家讀出來的那東西不一樣。雅各不是《創世記》裡的雅各,是新約裡面的雅各,雅各寫東西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打不到耙心上。讓人不知道他在幹什麼,很鬧心。

我說的就是讀書的人,要讀出寫書的人的寫法。如果一個人寫了一本很爛的書,你不可能讀好這本書。所以我媽,你別看她是個老太太,也沒上過學,但她能聽懂我講的道。有一天,她跟我說:兒子,你講的我聽得懂,怎麼很多牧師講的我聽不懂呢?人家講的是火星上的話,當然聽不懂了。我說:那不奇怪。他們沒說清楚,你能聽清楚嗎?這是第一點,積極主動。

第二個好習慣:以終為始

第二點:以終為始,大家會發現這書裡的東西,跟牧師講道的時候很像。我從小的習慣就好,我的習慣都是深入骨髓了,我骨子裡都是這些東西。接下來我們來看以終為始,要記住,我們一定要把目標常常放在我們腦袋裡。我們一定是以目標為導向,就是以終為始。我如果要去我們家樓下那個小賣部,一定是越走越近,越走越近。如果我去我們家樓下的小賣部,朝著反方向走,越走越遠,大概得繞地球一圈才能走回來,那不麻煩了嗎?就像我們開車需要導航,導對地方才行,所以目標導向很重要。

我一定是朝著這個目標走,我們一開始讀這本書,就建立了一個目標:我要建立七個好習慣。七個好習慣整不了,我們就整一個好習慣也行,那就是積極主動。第二個好習慣:目標導向。所以我們思考的時候,大家要知道目標導向,就是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在幹什麼。我在教大家如何讀書,你得知道為什麼要讀這本書,我們的目標是要建立好習慣,所以千萬別忘了。

雖然書裡面的故事挺好,但你不能忘了讀這本書的目的,光看那個故事了。忘記目標的話,結果你聽我講道的時候把主題忘了,專聽我講的故事了。如果光挑自己喜歡聽的,那就麻煩了。所以以終為始,這東西很重要,就是不管做什麼事,在腦袋裡面都要以目標為導向。如果發現自己離目標越來越遠,我們要知道自己沒整對,知道自己整錯了,所以要以終為始。

我們思考的時候,你可能有一些東西要注意。我給大家留一個作業,咱們先不講那麼多: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已、統合綜效。你會發現,這裡有一個第一部分:思維方式與原則;第二部分:個人領域的成功;第三部分:公眾領域的成功。讀到這裡明白了,首先是從個人,我個人要成為一個比較厲害的人,然後再發展到跟人互動當中比較成功。

第二部分從依賴到獨立;第三部分從獨立到相互依賴。個人變得厲害了,也非常獨立,你就可以獨立的完成任務,不是隻能做助理了。讀到這裡一下子就清楚了,把七個好習慣分成前三個好習慣是個人的,後三個好習慣是跟人互動的,第七個好習慣就是不斷更新。我們把這些內容稍微總結了一下,現在大家應該對這本書有一定的瞭解了。

我們應該如何讀書

我要學習如何讀書,那我應該如何讀書呢?在讀這本書之前,我要先建立一個框架。框架這個字大家常常聽,可能框架會給大家框住不少,把大家都給整蒙了,那就麻煩了。什麼意思呢?就是建立一個大概,大概大家聽得懂嗎?框架是個啥?就是一個大概的輪廓。就是我不想整太多的細節,沒有太多的細節,就是大概的輪廓。第一個:我要學習如何讀書,第二個:我如何學習讀書呢?我先建立一個框架,怎麼建立框架呢?就是讀目錄。

就如我現在給大家畫一個框,大家能看出來這個是什麼嗎?好像看不太出來。再畫,現在可以看得出來了嗎?好像還不行。我再添幾筆,那現在你看出來了嗎?看出來了。看出來好像是一個很早以前農民的房子,框架啥也沒有。可是怎麼沒瓦呢?這不是漏頂了嗎?我不是畫個意思嗎?我只是給大家一個意思,我現在把瓦畫上了,這地方怎麼是一條線呢?我再加上線條。看起來好像越來越像樣,其實我挺會哄孩子的,小孩跟我讀書都會學會的。這條線也太細了,我給加粗,這房頂這磚一個一個的加上去,不對也沒關係。我們家窗戶的顏色是藍色的,沒關係咱給它細節添上藍色。就搭框架沒有細節,細節一多看著就亂。

沒讀過書的,我教大家,讀目錄就是搭框架。書的最前面的那一部分是介紹這本書,咱們讀了以後,這本書就算事讀完了。每一章最前面,是介紹那一章的,每一段最前面也是介紹那一段的。我不一定每一章我都讀,但是每一章最前面的那一段我得讀。有的人說這本書他一個小時就讀完了,為什麼?因為他只讀目錄了。你說:那能行嗎?你一個字一個字漏掉那麼多字呢。別怕,只讀目錄就行了,如果只讀目錄,我把這書最前面的那一塊讀了也是讀完了。大家看看第一章整體介紹,第二章也是整體介紹,一共五十頁,我讀完這五十頁我不就知道很多東西了,所以這就是建立框架。

聽書也是這樣聽,最重要的讀書就是讀寫書人寫的,人家給你寫一封信說我愛你,你讀出來變成我恨你,讀岔劈了,這樣讀就麻煩了。寫書人怎麼寫,咱們就怎麼讀,咱們讀就讀出寫書人寫的,這就厲害了。如果說讀人家寫的程序,讀不出人家事怎麼寫的,那是真要命。不管你做什麼,都是從框架開始的。比如:建房子,房子還沒有建立起來,你就在那刷漆,你刷空氣嗎?牆沒建立起來,就往裡面放床,這能行嗎?都不是這麼幹的。都是從最粗糙的部分開始,然後蓋著蓋著越來越細緻,最後到精裝修或者軟裝。所以,所有的事情一定是透過框架開始的。

人活著這件事,我們是不是得有一個框架?那個東西就叫做計劃。我巴不得我們當中的這些牧者,我教你們的,你們都教給你下面的人。計劃是什麼呢?計劃就是你所要做的事的框架。我要幹這個,我要做那個,這個這麼幹,把這些事情都弄清楚以後,然後啪的一干,結果老好了,這就是讀書的一種讀法。

我不是教你這七個好習慣,我是教你如何讀這七個好習慣。我不想把這事再講一遍,人家書裡講的比我好,我不想照著書再給大家讀一遍,如果要讀的話,我可以給你整一個有聲的讀給你聽,但是我得教大家如何去讀。讀哪一種書呢?讀個人提升的書。我想如果我做家教,我應該做得不錯,儘管現在都在取締家教。但是如果沒有神也做不了,因為神不讓我做這些,神要我做今天我乾的這些事。如何應用在自己身上呢?回去讀書,回去讀完了以後,你就會發現,沒啥玩意,就這麼點東西。

如果你讀的時候你覺得書很厚,從來沒讀過這麼厚的書,以前一百頁的書,從來沒讀完過,二百頁的書也從來沒讀完過。如果你照著我這方法去讀,其實一個小時可以讀完,十個小時也可以讀完,二十個小時也可以讀完,一百個小時也可以讀完。我要告訴大家,有一種東西叫精讀,精讀不是一上來就精讀,是有一種東西叫做泛讀。大家如果明白我的意思,就會知道讀書一定是先泛讀然後再到精讀。精讀的時候不是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精讀實際上是把每一章都給吃透了。怎麼才能吃透呢?得先建立框架,因為建立完了框架,你就不會跑偏。

泛讀就是大概的讀一下,粗粗的讀一下。大家有沒有做過木工活呀?如果你做木工活你就會發現,一定是從畫線開始。為什麼要先畫線呢?為什麼不是一上來咱就幹,沒有線你往哪幹?該有洞的地方沒有洞,不該有洞的地方有洞,那木板還能用嗎?所以一定是先畫線。泛讀就是把這粗略的瞭解一遍,精讀的時候,一毫米,一釐米都不會差。

總結

給大家留個作業,不需要讀太多,只需要讀第一章。我也巴不得我們當中的這些小組長承擔起做牧者的責任,其實小組長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你讀過這本書的,大家可以把手上的事工先放一放,事工領袖別逼得太緊,咱們把會讀書這事先解決了。這個禮拜咱們把第一章讀明白,第一章一共才二十八頁,這二十八頁寫的是,由內而外的全面造就自己。當然你把其他的也都讀一下,建立一個框架,也很好。下個禮拜我給大家做一個小小的總結,不能讀的可以去聽。

憑著我多年的經驗,大家的智商都不低。尤其是過去這些年做啥啥不行的,是你沒整對,你要跟著我,肯定行。你會越整越厲害,誰又知道七十歲的你會成為姜太公呢!假如你八十歲了也沒關係,因為八十歲做姜太公也行。千萬別懶,雖然你可以躺平,但是你躺得了初一,躺不了十五。

我無論如何,我要把你從這種壞習慣裡帶出來,然後建立一套新的好習慣,從今以後你就會是一個高效能的人士。或許有一天你老闆說:怎麼發現你最近變了?你說:嗨,你不知道,我跟我們牧師學的七個好習慣。一看,這人變得不一樣了,人家幹活得忙活四個小時,你半個小時就幹完了。人家忙活一個月下來沒什麼業績,你忙一週一個月的業績就完成了,那能一樣嗎?不一樣。

當你讀到後面三個習慣的時候,你的人際關係一定會大大的改善。咱一點一點的調整,然後這一輪下來,大家可以成長一截,但是能成長多少呢?能成長百分之十或百分之五那都已經很好了。下次我再帶大家讀另外一本書的時候,大家再成長一些,那你就厲害了。咱們通過不斷的用學習來強國,不斷用學習來強腦、用學習來強身、用學習來強體,我們就會越來越棒!願神祝福大家。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