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神学
推荐评论
命定神学 关闭
【課程】- 如何學習(7)- 《學習做事中的兩個壞習慣》

2021-09-24 4,892 Y136課程 - 如何學習 落實 計劃 目標 解決問題 堅持 習慣

筆記範本,僅供參考

一,引言

  1. 人都很希望能養成好習慣,但是真正在落實的時候,卻發現問題多多,阻力重重。

  2. 人想活得好,想改變,但一想改變就難受了,於是就放棄了,活得又不好了。

二,人的壞習慣1:能做的不想做,想做的做不來

  1. 克服壞習慣是從負到0,培養好習慣是從0到1,建立好習慣,要從改掉壞習慣開始。

  2. 人的成長是從很微小的改變開始的,微小的進步往往看不見,靠著信心繼續往下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

  3. 不要急躁,開始腳踏實地,日積月累的成長!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自己的進步明顯!

三:人的壞習慣2:不愛思考,不愛琢磨,不愛計劃

  1. 許多人的問題就是不愛思考,不愛琢磨,不愛計劃,一下就跳進去幹,這是無效的做事方式。

  2. 任何事情做之前都是腦袋先計劃:我要幹啥?我的目標是啥?我要解決什麼問題?我的方法是啥?我的資源是啥?我的工具是啥?最大的挑戰是啥?

  3. 計劃不對,幹起來就鬧心,幹著幹著就想放棄。如果計劃對路,一干就容易上手,人就喜歡幹。

四,學習利用資源

  1. 人要學會利用資源,單打獨鬥不是一個優點,人是第一資源,書是第二資源。

  2. 遇到問題要學會提問,提問之前要認真思考,帶著問題去學習。

  3. 要做事就一定會遇到問題,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更不要假裝自己沒有問題!

關鍵詞

  1. 每天進步一點點

  2. 腳踏實地

  3. 日積月累

  4. 做計劃

  5. 利用資源

  6. 學會提問

引言

大家好,我們繼續講《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這本書是Stephen Covey寫的。這本書當中的前三個好習慣咱們已經講完了,如果大家還有點印象的話,能否回答一下我們都講了哪幾個好習慣?第一個好習慣是什麼?第二個好習慣是什麼?第三個好習慣是什麼?咱們得先解決悟性上的問題。

我看到已經有人回答了: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當然,在這三個好習慣之外我們還講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的框架;講了由內而外改變自己,就是人裡面搞對了,外面才能改變。現在的問題是,大家把這些好習慣落實得怎麼樣了?在我過去的牧養當中,我發現落實這事特別的鬧心。

有的人什麼都明白,就是不落實。如果我說你完全不落實肯定也是冤枉你了,因為你肯定也嘗試去落實了,但結果發現落實不下去。那我說你落實不下去不是冤枉你吧,也不知道這麼說是在誇你,還是在責備怪罪你。因為落實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問題,落實過程中真是阻力重重!不論什麼事都是這樣。

比如:我想好好活著,但是一要好好活著,活得就不好了。如果想好好活著就得下功夫學習,一下功夫學習就發現,除了頭髮不疼其他全身都疼。全身都疼就活得不好了,太難了!看到一個人過去活得齜牙咧嘴、吭哧癟肚,不僅我們看著難受,別人看著也難受。他雖然還活著,但卻活得人模狗樣。

問題就來了,我一想落實就阻力重重, 一想做點什麼馬上就難受,這怎麼辦呢?有人說往上衝!往上衝很好,衝也代表了我們裡面那個東西。現在咱們是停下腳步說一說怎麼辦。我想活得好,但一開始改變就活得不好了,接下來就放棄了。昨天怎麼活,今天繼續怎麼活。

活得不好的時候又想改變了,想改變的時候又更加難受,狀態就更加不好了。狀況更加不好了,然後又放棄了,又難受了。就在這樣的狀態裡,反反覆覆,來回折騰。有的人說得非常好:咬咬牙,跺跺腳,再堅持多走一里路!我告訴大家,這東西得有點智慧和謀略,我們得克服一個非常要命的問題,就要把大家的普遍性問題說一說。剛才是不是說到大家的心坎裡去了?

人的壞習慣1:能做的不想做,想做的做不來

人第一個惡習就是能做的不想做。看得上的做不來,做得來的看不上,這不是要命嗎?做的時候覺得自己做得太爛了,但是你知道什麼東西都是從做得爛開始的嗎?我發現很多人都是能做的不想做,想做的做不來,看得上的做不出,做出來的看不上。

我在牧養當中發現,解決問題就是解決惡習。這種惡習很要命,我幾乎是週週講,月月講,需要解決的就是惡習,惡習會害死人。有的人看到大公司,比如:阿里巴巴,就忘了他們是從小公司幹起來的。看到騰訊、華為,也忘了人家都是從小幹起來的。

這世上哪個公司剛成立就是從三四萬員工起步的呢?沒有這樣的公司,所有的公司都是從小幹起來的。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從弱小的團隊一點一點做起來的。所以說你要想建立好習慣,必須從解決壞習慣開始。所以我覺得倒不如寫一本如何克服壞習慣的書。

克服壞習慣是從負數到零,建立好習慣是從零到正數。我們還是個負數,壞習慣一堆,就先把起點定低一點,就是克服掉壞習慣。我在講好習慣的時候,其實大家會發現建立好習慣不難,先從幹掉壞習慣開始。我自己在牧養的過程當中積累了大量的這種案例。

大家一定要知道,改變是每天進步一點點的過程。經常有人跟我說看不到自己的進步,我就問他看到自己退步了嗎?他好像也沒看到自己退步。又問他比起三年前的自己如何?他說跟三年前的自己比起來好很多,所以這是進步了!比如:我們養孩子,今天量身高是一米二,明天再量一下,肯定還是這麼高。雖然他昨天吃了一天的飯,但是個頭不是這樣長的,因為長了也量不出來,變化太小了。但如果跟三年前比,那是長了很多。就像我們把種子撒在地裡,第二天就去看有沒有結果子,這就太著急了!昨天剛撒的種子,今天就指望結果子,那是孫悟空變的嗎?

怎麼可能呢?這麼短的時間連豆芽都發不出來。所以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你根本看不見。尤其是我們人一生當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常常都是一點一點看不見的這種成長。所以有些人一開口說話聽著好像天使在說話,不像人在說話。說他是天使,還不如說他是妖精,因為妖精也是天使變的,不食人間煙火。

其實凡是生命的東西,沒有一個不是一天成長一點點的。如果你問我看不見成長怎麼辦?我的回答是:看不見也憑著信心繼續往前走!所以說很多人缺的就是信心!堅持再堅持,就能看到自己進步一大截,很多東西都是這樣。著急沒有用,要日積月累往下走。今天在悟性上成長一點,明天在實踐當中成長一點;今天堅持多一點,明天再堅持多一點。比如:這個人昨天一分鐘都堅持不了,今天堅持了五分鐘,這是成長了五倍!明天堅持了一個小時,這又成長了很多倍。所以,要看見自己的進步,每天成長一點點,一點一點往前爬,就是我這些年最精彩的經驗總結。

我堅持不懈的每天學習,直到現在堅持了好幾十年。人家問我怎麼知道得那麼多?因為我天天學習。我不看電視劇也不看電影,沒時間玩也不打麻將,就是學習,每天成長一點點。所以每天成長一點點,是非常好的建議。我比昨天成長一點點,比前天成長一點點,這些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裡沒有講到。

我覺得我講的比作者講的好,因為我講的能落實、好落實,並且非常容易落實。聽我講過之後你會發現事情變得很簡單。我不談哲學也不高談闊論,更不談黑格爾,因為每一天進步一點點講究的就是實在。所以在所有的偉人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鄧小平,他說:黑貓白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

整天養個貓偷魚吃,真不夠你鬧心的。我還沒吃魚呢,哪有魚給你吃?所以大家要變得腳踏實地,每天多堅持一點點。有的人從前愛看電視劇,自從跟著我好好學習以後一個多月沒看了,這就是進步了。雖然昨天又看電視劇了,但只是過過癮,我不怪你,因為你已經堅持一個月了,明天開始堅持兩個月這就是進步!

以前天天看電視劇,腦子裡全是電視劇。但是讓他演一段的時候就完蛋了,平時看那麼多韓劇、港劇,真讓他演就不行了。你倒是看完之後能夠演一齣戲呀!可惜演不出來。我們以前天天干的那些事,現在一個星期幹一次,後來一個月幹一次,這就是進步了。現在哪有時間看電視呢?最重要的是看完也沒用。

有一個人平時愛講笑話,我就建議他去趙本山那裡報名當學徒。因為他笑話真講得挺好,萬一學成之後哪一天他的笑話比趙本山講得還好呢!但是去報名的時候面試官讓他講一個段子聽聽,結果他什麼也說不出來。扯犢子一個頂倆,幹正事啥也不行,這是要命的。

你會發現我特別容易凡爾賽,其實我巴不得你凡爾賽,你賽爾凡我也為你鼓掌。原因很簡單,自己乾的別看不上。比如:我做一個櫥櫃,直角不像直角,平面不像平面,像個醜八怪。但沒關係,我幹著幹著,櫥櫃的面平了,角也直了,架不住我每次都進步。我一看這個地方沒整對,給它整對了,那個地方沒整對給它整對了,一樣一樣改。

我早年的講道不堪回首,因為聲音聽起來像個菜鳥,內容也是個菜鳥。但是那個年代我就覺得我做的最好!所以我說完就自己聽,聽完了我就自己改,改完了再講,再講完我就再聽。我後來都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就是喜歡聽自己講道。這聽起來很自戀,但卻真是個優點。有的人說,看到這個人真的無話可說,很無奈。

我不是說別的,我得進步。我知道我做的不好,但是總有一天我會做好,這叫做信心。有一次一位牧師來找我,說:他講道別人都不喜歡聽,我問他:有沒有聽過自己講的道,他說:自己也不喜歡聽,最討厭聽自己講道,聽不了。我說:你自己都不想聽,別人怎麼聽?所有的講道,都是從不好聽到好聽。

早期做傳道人得會唱歌,不會唱歌上講臺怎麼帶領敬拜呢?我唱歌總是跑掉,那天有人誇我唱歌一天進步一點點,說我唱歌又進步了。把這話用我頭上用得挺好的,我覺得你學到家了,你鼓勵我,我聽得見,我明白。我最早唱歌跑調,把劉德華唱的《給我一杯忘情水》,唱成了劉德水的《給我的一杯忘情華》。

唱得齜牙咧嘴,我唱的連狗都齜牙咧嘴了。但是你架不住我進步,我這個人臉皮非常的厚,一錐子扎不出血來,所以就有了今天。大家要養成習慣。效法我臉皮厚,效法我每天進步一點點,直到今天我還在進步。你說:你往哪進步呢?我說:我往棺材那進步。哈哈,這是開個玩笑。就算明天我躺在棺材裡面,今天我也要進步!

我進步的決心很大,大家肯定被激勵到。你可能二十多歲、三十多歲或者四十多歲,但是沒有關係,因為你可能有一天會比我今天老。但是我有個決心,我要進步。能做的不想做,想做的做不來,這是第一個惡習,大家要對付掉。大家聽完了以後可能決定明天就開始對付惡習,其實現在就要開始對付惡習。

人的壞習慣2:不愛思考,不愛琢磨,不愛計劃

我常常遇到人不愛思考、不愛琢磨、不愛計劃,就喜歡跳進去幹,一干就敗下陣來。為什麼?因為一干活就難受。大家要知道,我身上的好習慣很多。我鼓勵大家經常思考、琢磨、計劃,找出問題。一個小問題一個小問題的去解決,一點一點的進步。進步全在思考、琢磨、計劃、糾正、尋找問題當中。

我經常聽人講:我自己來。我說你都幹錯了還自己來呀?為什麼呢?因為做事不思考,不琢磨。你說他完全不思考,也不是,但是他裡面不是一個進步的觀念。你看人家幹,我們就仔細看。人家這樣幹,我們也這樣幹。大家琢磨琢磨,前面我講的幾講是不是這些。比如:我們幹活,有電鑽沒鑽頭,有槍沒子彈,有鏟子沒買泥,這活怎麼幹?然後剛把板子立好,水平儀和激光尺也不在,這活怎麼幹?這活根本幹不了。每次做事沒有計劃,沒有規劃,也沒有思考,上來就瞎幹。

要記住什麼東西瞎幹都是白扯,任何事情都應該先在腦袋裡規劃出來,在紙上畫下來,然後再仔細琢磨要解決什麼問題,我的策略是什麼,我的方法是什麼,我的工具是什麼。大家一聽我講,可能覺得說的就是自己。一做事,不是缺這個就是缺那個,早幹什麼去了?

我是一個計劃性非常強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輕易出手,都是在本子裡先畫出來。你要是打開我的本子,有一摞的本子記載的都是計劃要做的事情。計劃我要幹什麼,我要怎麼幹,我要解決什麼問題,我要解決到什麼程度,我做這些我到底要幹什麼,我的目標是什麼。

不是幹著幹著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不是很鬧心嗎?我一看到做事瞎乾的人就鬧心,不過沒關係,收拾收拾信心,我憑著信心宣告,今天看著鬧心的事,明年這個時候他們都成長。不過這幾年下來,我的這些同工都進步不小。所以我經常鼓勵人做計劃,有的人做計劃很積極,一干就沒力了。為什麼?因為計劃是寫了,但是寫了一個很爛的計劃。一實施就磕磕絆絆,他怎麼可能會幹得下去呢?要麼就是缺這個缺那個,事情做完了也做得不對。你如果開始做事的時候,整個過程很順利,你一定會喜歡幹。

大家慢慢琢磨,什麼東西一干就上手,你就會喜歡幹。如果一干就吭哧癟肚、齜牙咧嘴,看著就難受,然後就不太想幹。如果我把家收拾的特別乾淨、舒服,往那一站,衝杯茶在那欣賞,感覺很享受,很喜歡。如果你收拾完家以後烏煙障氣、亂七八糟,幹了半天也沒有進展就麻煩了。所以計劃一定要寫到:我為什麼幹這事?我要怎麼幹這件事?我需要什麼東西幹這件事?我明白嗎?如果我不明白,我需要問人家怎麼幹這事嗎?這事我要問誰呀?我要找誰呀?大家理解了吧,你說有什麼難的?其實什麼你都明白。

大家千萬別瞎幹,比如:建房子,建到三樓了才發現一樓沒裝管子。建到三樓了,忘記規劃衛生間了,你怎麼辦呢?當然,也有的人建樓建到二十多層,突然間發現忘記建電梯了,他這一輩子會很受挫。寫計劃寫得空,寫得假,寫得全是口號,那不叫計劃。計劃如果做對了,結果應該是寫完以後你頭腦裡很清楚自己要做的事。

比如:我要做一個櫥櫃,櫥櫃的板子、材料、板子和釘子怎麼裝在一起,結實不結實等等這些問題全都會在紙上有一個解決的方案。然後把尺寸算好,按照尺寸去裝釘,就做好了。所以說,計劃和實施分開就是你要做事和計劃要做的事分開,千萬不要一邊瞎做一邊瞎琢磨。

問題在於我們如果做個探索性的項目,就別把事情整得太大。那是計劃還不清楚的時候,在做一個探索性的東西。所以我們先要把這個計劃實施當中可能遇到的所有的挑戰列出來,然後把每一個挑戰都給解決了再實施。別到了實施了以後想起來還有問題沒有解決,那就亂套了。

而學習和工作分開,就是我們要養成一個學習的好習慣。我們計劃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我為什麼做這件事。比如:幹了這事賠了一百萬,你要不要幹呢?你肯定不會幹,賺一百萬很難,賠一百萬卻是很容易的。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幹這事,這事有什麼回報,有什麼益處,能不能造就人?就是要解決為什麼要幹這事,目標一下子就清楚了。

如果我幹這事很有回報,那接下來我要解決怎麼幹這事。我這些事怎麼幹,這裡面都有什麼挑戰解決了沒有?最大的挑戰解決了沒有?技術上的難題解決了沒有?第二大的挑戰的事解決了沒有?什麼叫最大的事?就是如果不解決這事就會垮掉,這就叫第一大第二大第三到第幾大的挑戰。所以說我們把目標一旦整明白了,我們接下來就是去幹這事。幹這事先幹什麼,後幹什麼,怎麼幹,把一個複雜的問題分成幾個簡單的問題,然後就好解決了。如果事情做到百分八十九十那就很有把握了,然後整個項目就可以啟動了。

一個遊手好閒,做事沒有定向的人,今天做,明天不做,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事情坑吃癟肚,基本上就是惡習太多。計劃做什麼,為什麼做這個,我的挑戰是什麼,我的目標是什麼,我的方法是什麼,我的工具是什麼,我的資源是什麼,我把這些東西都寫好。我是養成這樣做計劃的習慣,我走到哪裡,腦袋裡都會勾勒出一個計劃。

這就是養成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是不是很好?我覺得我講《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比作者講得好,所以大家今天開始重新腳踏實地的對付身上的問題。如果計劃不會寫,找牧者。我訓練了一大批的人,就是要成為大家的資源而不是成為大家的負擔。事情是這樣,這個地方是造就人的地方,不是收錢的地方。

造就人是人力資源密集性的行業,我們一層一層的造就下去,一件事一件事的整明白。我們天天都在下功夫做這些事,然後他們也一批一批的訓練下面的人,然後在下面的再繼續訓練下面的人,整個的團隊都在天天進步當中,感覺非常好。一眼望去簡直是一片一片豐收的莊稼,回報極其豐厚。

人的壞習慣3:不會利用資源

大家千萬別單打獨鬥,單打獨鬥絕對不是一個優點,一定要養成利用資源的習慣。大家知道什麼資源是最好的資源嗎?就是有一個很好的老師帶領。這個資源你不好好用,其實是一個極大的浪費。怎麼用?遇到問題就問。你必須經過主動思考,然後去問問題。如果你不問問題,那是資源上的巨大浪費。你自己搞,自己在那磨嘰、在那弄,這麼做進步很慢。人自以為是,搞錯了就繼續幹錯了。

有的人整了一面麻子牆,又整了一面麻子牆。就不斷的整麻子牆,你這輩子不就是麻子人生嗎?事情做成這樣就要開始調整,自己不會,就開始學會利用資源,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我一生有一個極大的遺憾,就是沒有遇到過好的人生導師。所以我都是東看看、西看看、左偷一點、右偷一點偷來的。厲害的人都懶得理我,人家認為訓練我費勁,我就得偷偷的看人家怎麼幹。現在我這個遺憾,就變成了我訓練大家的動力。我希望大家不會像我有這樣的遺憾。所以大家要開始利用資源,第一資源是人。

第二是書。現在的書都在網站上,讀一本好書就是跟這本書的作者進行有效的溝通。提出問題,帶著問題去尋找,要麼去找人,要麼去找書,當然書也是人寫的。你想想看,當年那些厲害的人不都是跟鬼谷子學的嗎?如果沒有鬼谷子在山上訓練他們,他們下山之後還是很爛的人,根本幹不了事。所以你要麼找人,要麼找書。書可能有二千年前的人寫的,也可能是一千年前的人寫的,這些書都很好。讀書就讀經典,如果你消化得不到位,沒關係。我們有帶著大家讀《聖經》、讀這些書。悟性上如果通的話,很多問題會迎刃而解。

大家在建立好習慣的過程當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遇到問題是好的,然後你帶著問題,要麼去查資料,要麼去找老師。在我們當中,如果你的小牧者一問三不知,沒關係。他不知道他就得帶著問題來學習,這樣他會不會得到造就呢?會。他如果非常的愛你,你的問題就是他的問題,他的問題就是你的問題,這就是彼此相愛了。

所以說有問題就問,別閉口不問,你遇到問題那就是好的開始。我曾經有一位員工(那個時候我還是比較嫩,我對這些東西認識得不夠,雖然做了經理管了幾十號人)很乖,很好,很招人喜歡。我就問他:你遇到問題了沒有?他說沒有。過了一個月我再問他:你遇到問題了沒有?他說:沒有問題。老闆放心,都很好,都很順利。

結果半年過去了,他的任務得交活,我就讓他在接下來的一個禮拜,把事情實施出來。當時我沒經驗,沒去看他做的東西。最後一看,什麼問題都沒解決,還全是問題。因為我交給他的活,我心裡有數,我覺得這事很簡單,可是他這半年什麼也沒幹。

然後我問他,這個解決了沒有?沒有。那個解決了沒有?沒有。全都沒解決,全都是問題,你這半年做了什麼?你不是說沒有問題嗎?然後我讓他看我怎麼做的,一個禮拜我就把事情做完了,他看到之後很不好意思。由此我學了一個功課,最怕的就是員工沒有問題。如果我問他們有沒有問題,然後回答沒有問題,其實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我不怕人家問我問題,我怕人家不問。你會讀書嗎?不會讀書,那你怎麼不問呢?你會做計劃嗎?不會做,那你怎麼不問呢?人如果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不進步也不成長就是問題。大家以為我在吹牛,一個禮拜幹完人家半年的事情。本來那事情本來就是一個禮拜的活,問題是半年時間他什麼都沒幹。

大家都要養成一個好好思考的習慣,學習計劃。你要做事你一定會遇到問題,然後你要想如何解決問題。一定會先遇到問題的,沒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人家請你來幹什麼來的?就是請你來解決問題來了。所以很多時候人不知道什麼是問題,那就麻煩了。所以我們人一生活著的過程當中問題很多,千萬別假裝沒有問題,就那麼活著,那很要命!

為您推薦
关闭

大家好,我们继续讲《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这本书是Stephen Covey写的。这本书当中的前三个好习惯咱们已经讲完了,如果大家还有点印象的话,能否回答一下我们都讲了哪几个好习惯?第一个好习惯是什么?第二个好习惯是什么?第三个好习惯是什么?咱们得先解决悟性上的问题。 我看到已经有人回答了: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当然,在这三个好习惯之外我们还讲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的框架;讲了由内而外改变自己,就是人里面搞对了,外面才能改变。现在的问题是,大家把这些好习惯落实得怎么样了?在我过去的牧养当中,我发现落实这事特别的闹心。 有的人什么都明白,就是不落实。如果我说你完全不落实肯定也是冤枉你了,因为你肯定也尝试去落实了,但结果发现落实不下去。那我说你落实不下去不是冤枉你吧,也不知道这么说是在夸你,还是在责备怪罪你。因为落实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落实过程中真是阻力重重!不论什么事都是这样。

比如:我想好好活着,但是一要好好活着,活得就不好了。如果想好好活着就得下功夫学习,一下功夫学习就发现,除了头发不疼其他全身都疼。全身都疼就活得不好了,太难了!看到一个人过去活得龇牙咧嘴、吭哧瘪肚,不仅我们看着难受,别人看着也难受。他虽然还活着,但却活得人模狗样。 问题就来了,我一想落实就阻力重重, 一想做点什么马上就难受,这怎么办呢?有人说往上冲!往上冲很好,冲也代表了我们里面那个东西。现在咱们是停下脚步说一说怎么办。我想活得好,但一开始改变就活得不好了,接下来就放弃了。昨天怎么活,今天继续怎么活。 活得不好的时候又想改变了,想改变的时候又更加难受,状态就更加不好了。状况更加不好了,然后又放弃了,又难受了。就在这样的状态里,反反复复,来回折腾。有的人说得非常好:咬咬牙,跺跺脚,再坚持多走一里路!我告诉大家,这东西得有点智慧和谋略,我们得克服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就要把大家的普遍性问题说一说。刚才是不是说到大家的心坎里去了?

人第一个恶习就是能做的不想做。看得上的做不来,做得来的看不上,这不是要命吗?做的时候觉得自己做得太烂了,但是你知道什么东西都是从做得烂开始的吗?我发现很多人都是能做的不想做,想做的做不来,看得上的做不出,做出来的看不上。 我在牧养当中发现,解决问题就是解决恶习。这种恶习很要命,我几乎是周周讲,月月讲,需要解决的就是恶习,恶习会害死人。有的人看到大公司,比如:阿里巴巴,就忘了他们是从小公司干起来的。看到腾讯、华为,也忘了人家都是从小干起来的。 这世上哪个公司刚成立就是从三四万员工起步的呢?没有这样的公司,所有的公司都是从小干起来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从弱小的团队一点一点做起来的。所以说你要想建立好习惯,必须从解决坏习惯开始。所以我觉得倒不如写一本如何克服坏习惯的书。

克服坏习惯是从负数到零,建立好习惯是从零到正数。我们还是个负数,坏习惯一堆,就先把起点定低一点,就是克服掉坏习惯。我在讲好习惯的时候,其实大家会发现建立好习惯不难,先从干掉坏习惯开始。我自己在牧养的过程当中积累了大量的这种案例。 大家一定要知道,改变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的过程。经常有人跟我说看不到自己的进步,我就问他看到自己退步了吗?他好像也没看到自己退步。又问他比起三年前的自己如何?他说跟三年前的自己比起来好很多,所以这是进步了!比如:我们养孩子,今天量身高是一米二,明天再量一下,肯定还是这么高。虽然他昨天吃了一天的饭,但是个头不是这样长的,因为长了也量不出来,变化太小了。但如果跟三年前比,那是长了很多。就像我们把种子撒在地里,第二天就去看有没有结果子,这就太着急了!昨天刚撒的种子,今天就指望结果子,那是孙悟空变的吗? 怎么可能呢?这么短的时间连豆芽都发不出来。所以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你根本看不见。尤其是我们人一生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都是一点一点看不见的这种成长。所以有些人一开口说话听着好像天使在说话,不像人在说话。说他是天使,还不如说他是妖精,因为妖精也是天使变的,不食人间烟火。

其实凡是生命的东西,没有一个不是一天成长一点点的。如果你问我看不见成长怎么办?我的回答是:看不见也凭着信心继续往前走!所以说很多人缺的就是信心!坚持再坚持,就能看到自己进步一大截,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着急没有用,要日积月累往下走。今天在悟性上成长一点,明天在实践当中成长一点;今天坚持多一点,明天再坚持多一点。比如:这个人昨天一分钟都坚持不了,今天坚持了五分钟,这是成长了五倍!明天坚持了一个小时,这又成长了很多倍。所以,要看见自己的进步,每天成长一点点,一点一点往前爬,就是我这些年最精彩的经验总结。 我坚持不懈的每天学习,直到现在坚持了好几十年。人家问我怎么知道得那么多?因为我天天学习。我不看电视剧也不看电影,没时间玩也不打麻将,就是学习,每天成长一点点。所以每天成长一点点,是非常好的建议。我比昨天成长一点点,比前天成长一点点,这些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里没有讲到。 我觉得我讲的比作者讲的好,因为我讲的能落实、好落实,并且非常容易落实。听我讲过之后你会发现事情变得很简单。我不谈哲学也不高谈阔论,更不谈黑格尔,因为每一天进步一点点讲究的就是实在。所以在所有的伟人当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邓小平,他说: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整天养个猫偷鱼吃,真不够你闹心的。我还没吃鱼呢,哪有鱼给你吃?所以大家要变得脚踏实地,每天多坚持一点点。有的人从前爱看电视剧,自从跟着我好好学习以后一个多月没看了,这就是进步了。虽然昨天又看电视剧了,但只是过过瘾,我不怪你,因为你已经坚持一个月了,明天开始坚持两个月这就是进步! 以前天天看电视剧,脑子里全是电视剧。但是让他演一段的时候就完蛋了,平时看那么多韩剧、港剧,真让他演就不行了。你倒是看完之后能够演一出戏呀!可惜演不出来。我们以前天天干的那些事,现在一个星期干一次,后来一个月干一次,这就是进步了。现在哪有时间看电视呢?最重要的是看完也没用。 有一个人平时爱讲笑话,我就建议他去赵本山那里报名当学徒。因为他笑话真讲得挺好,万一学成之后哪一天他的笑话比赵本山讲得还好呢!但是去报名的时候面试官让他讲一个段子听听,结果他什么也说不出来。扯犊子一个顶俩,干正事啥也不行,这是要命的。 你会发现我特别容易凡尔赛,其实我巴不得你凡尔赛,你赛尔凡我也为你鼓掌。原因很简单,自己干的别看不上。比如:我做一个橱柜,直角不像直角,平面不像平面,像个丑八怪。但没关系,我干着干着,橱柜的面平了,角也直了,架不住我每次都进步。我一看这个地方没整对,给它整对了,那个地方没整对给它整对了,一样一样改。

我早年的讲道不堪回首,因为声音听起来像个菜鸟,内容也是个菜鸟。但是那个年代我就觉得我做的最好!所以我说完就自己听,听完了我就自己改,改完了再讲,再讲完我就再听。我后来都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喜欢听自己讲道。这听起来很自恋,但却真是个优点。有的人说,看到这个人真的无话可说,很无奈。 我不是说别的,我得进步。我知道我做的不好,但是总有一天我会做好,这叫做信心。有一次一位牧师来找我,说:他讲道别人都不喜欢听,我问他:有没有听过自己讲的道,他说:自己也不喜欢听,最讨厌听自己讲道,听不了。我说:你自己都不想听,别人怎么听?所有的讲道,都是从不好听到好听。 早期做传道人得会唱歌,不会唱歌上讲台怎么带领敬拜呢?我唱歌总是跑掉,那天有人夸我唱歌一天进步一点点,说我唱歌又进步了。把这话用我头上用得挺好的,我觉得你学到家了,你鼓励我,我听得见,我明白。我最早唱歌跑调,把刘德华唱的《给我一杯忘情水》,唱成了刘德水的《给我的一杯忘情华》。 唱得龇牙咧嘴,我唱的连狗都龇牙咧嘴了。但是你架不住我进步,我这个人脸皮非常的厚,一锥子扎不出血来,所以就有了今天。大家要养成习惯。效法我脸皮厚,效法我每天进步一点点,直到今天我还在进步。你说:你往哪进步呢?我说:我往棺材那进步。哈哈,这是开个玩笑。就算明天我躺在棺材里面,今天我也要进步! 我进步的决心很大,大家肯定被激励到。你可能二十多岁、三十多岁或者四十多岁,但是没有关系,因为你可能有一天会比我今天老。但是我有个决心,我要进步。能做的不想做,想做的做不来,这是第一个恶习,大家要对付掉。大家听完了以后可能决定明天就开始对付恶习,其实现在就要开始对付恶习。

我常常遇到人不爱思考、不爱琢磨、不爱计划,就喜欢跳进去干,一干就败下阵来。为什么?因为一干活就难受。大家要知道,我身上的好习惯很多。我鼓励大家经常思考、琢磨、计划,找出问题。一个小问题一个小问题的去解决,一点一点的进步。进步全在思考、琢磨、计划、纠正、寻找问题当中。 我经常听人讲:我自己来。我说你都干错了还自己来呀?为什么呢?因为做事不思考,不琢磨。你说他完全不思考,也不是,但是他里面不是一个进步的观念。你看人家干,我们就仔细看。人家这样干,我们也这样干。大家琢磨琢磨,前面我讲的几讲是不是这些。比如:我们干活,有电钻没钻头,有枪没子弹,有铲子没买泥,这活怎么干?然后刚把板子立好,水平仪和激光尺也不在,这活怎么干?这活根本干不了。每次做事没有计划,没有规划,也没有思考,上来就瞎干。 要记住什么东西瞎干都是白扯,任何事情都应该先在脑袋里规划出来,在纸上画下来,然后再仔细琢磨要解决什么问题,我的策略是什么,我的方法是什么,我的工具是什么。大家一听我讲,可能觉得说的就是自己。一做事,不是缺这个就是缺那个,早干什么去了? 我是一个计划性非常强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轻易出手,都是在本子里先画出来。你要是打开我的本子,有一摞的本子记载的都是计划要做的事情。计划我要干什么,我要怎么干,我要解决什么问题,我要解决到什么程度,我做这些我到底要干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

不是干着干着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是很闹心吗?我一看到做事瞎干的人就闹心,不过没关系,收拾收拾信心,我凭着信心宣告,今天看着闹心的事,明年这个时候他们都成长。不过这几年下来,我的这些同工都进步不小。所以我经常鼓励人做计划,有的人做计划很积极,一干就没力了。为什么?因为计划是写了,但是写了一个很烂的计划。一实施就磕磕绊绊,他怎么可能会干得下去呢?要么就是缺这个缺那个,事情做完了也做得不对。你如果开始做事的时候,整个过程很顺利,你一定会喜欢干。 大家慢慢琢磨,什么东西一干就上手,你就会喜欢干。如果一干就吭哧瘪肚、龇牙咧嘴,看着就难受,然后就不太想干。如果我把家收拾的特别干净、舒服,往那一站,冲杯茶在那欣赏,感觉很享受,很喜欢。如果你收拾完家以后乌烟障气、乱七八糟,干了半天也没有进展就麻烦了。所以计划一定要写到:我为什么干这事?我要怎么干这件事?我需要什么东西干这件事?我明白吗?如果我不明白,我需要问人家怎么干这事吗?这事我要问谁呀?我要找谁呀?大家理解了吧,你说有什么难的?其实什么你都明白。 大家千万别瞎干,比如:建房子,建到三楼了才发现一楼没装管子。建到三楼了,忘记规划卫生间了,你怎么办呢?当然,也有的人建楼建到二十多层,突然间发现忘记建电梯了,他这一辈子会很受挫。写计划写得空,写得假,写得全是口号,那不叫计划。计划如果做对了,结果应该是写完以后你头脑里很清楚自己要做的事。

比如:我要做一个橱柜,橱柜的板子、材料、板子和钉子怎么装在一起,结实不结实等等这些问题全都会在纸上有一个解决的方案。然后把尺寸算好,按照尺寸去装钉,就做好了。所以说,计划和实施分开就是你要做事和计划要做的事分开,千万不要一边瞎做一边瞎琢磨。 问题在于我们如果做个探索性的项目,就别把事情整得太大。那是计划还不清楚的时候,在做一个探索性的东西。所以我们先要把这个计划实施当中可能遇到的所有的挑战列出来,然后把每一个挑战都给解决了再实施。别到了实施了以后想起来还有问题没有解决,那就乱套了。 而学习和工作分开,就是我们要养成一个学习的好习惯。我们计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为什么做这件事。比如:干了这事赔了一百万,你要不要干呢?你肯定不会干,赚一百万很难,赔一百万却是很容易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干这事,这事有什么回报,有什么益处,能不能造就人?就是要解决为什么要干这事,目标一下子就清楚了。 如果我干这事很有回报,那接下来我要解决怎么干这事。我这些事怎么干,这里面都有什么挑战解决了没有?最大的挑战解决了没有?技术上的难题解决了没有?第二大的挑战的事解决了没有?什么叫最大的事?就是如果不解决这事就会垮掉,这就叫第一大第二大第三到第几大的挑战。所以说我们把目标一旦整明白了,我们接下来就是去干这事。干这事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怎么干,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几个简单的问题,然后就好解决了。如果事情做到百分八十九十那就很有把握了,然后整个项目就可以启动了。

一个游手好闲,做事没有定向的人,今天做,明天不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事情坑吃瘪肚,基本上就是恶习太多。计划做什么,为什么做这个,我的挑战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的方法是什么,我的工具是什么,我的资源是什么,我把这些东西都写好。我是养成这样做计划的习惯,我走到哪里,脑袋里都会勾勒出一个计划。 这就是养成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是不是很好?我觉得我讲《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比作者讲得好,所以大家今天开始重新脚踏实地的对付身上的问题。如果计划不会写,找牧者。我训练了一大批的人,就是要成为大家的资源而不是成为大家的负担。事情是这样,这个地方是造就人的地方,不是收钱的地方。 造就人是人力资源密集性的行业,我们一层一层的造就下去,一件事一件事的整明白。我们天天都在下功夫做这些事,然后他们也一批一批的训练下面的人,然后在下面的再继续训练下面的人,整个的团队都在天天进步当中,感觉非常好。一眼望去简直是一片一片丰收的庄稼,回报极其丰厚。

大家千万别单打独斗,单打独斗绝对不是一个优点,一定要养成利用资源的习惯。大家知道什么资源是最好的资源吗?就是有一个很好的老师带领。这个资源你不好好用,其实是一个极大的浪费。怎么用?遇到问题就问。你必须经过主动思考,然后去问问题。如果你不问问题,那是资源上的巨大浪费。你自己搞,自己在那磨叽、在那弄,这么做进步很慢。人自以为是,搞错了就继续干错了。 有的人整了一面麻子墙,又整了一面麻子墙。就不断的整麻子墙,你这辈子不就是麻子人生吗?事情做成这样就要开始调整,自己不会,就开始学会利用资源,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我一生有一个极大的遗憾,就是没有遇到过好的人生导师。所以我都是东看看、西看看、左偷一点、右偷一点偷来的。厉害的人都懒得理我,人家认为训练我费劲,我就得偷偷的看人家怎么干。现在我这个遗憾,就变成了我训练大家的动力。我希望大家不会像我有这样的遗憾。所以大家要开始利用资源,第一资源是人。 第二是书。现在的书都在网站上,读一本好书就是跟这本书的作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寻找,要么去找人,要么去找书,当然书也是人写的。你想想看,当年那些厉害的人不都是跟鬼谷子学的吗?如果没有鬼谷子在山上训练他们,他们下山之后还是很烂的人,根本干不了事。所以你要么找人,要么找书。书可能有二千年前的人写的,也可能是一千年前的人写的,这些书都很好。读书就读经典,如果你消化得不到位,没关系。我们有带着大家读《圣经》、读这些书。悟性上如果通的话,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大家在建立好习惯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遇到问题是好的,然后你带着问题,要么去查资料,要么去找老师。在我们当中,如果你的小牧者一问三不知,没关系。他不知道他就得带着问题来学习,这样他会不会得到造就呢?会。他如果非常的爱你,你的问题就是他的问题,他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这就是彼此相爱了。 所以说有问题就问,别闭口不问,你遇到问题那就是好的开始。我曾经有一位员工(那个时候我还是比较嫩,我对这些东西认识得不够,虽然做了经理管了几十号人)很乖,很好,很招人喜欢。我就问他:你遇到问题了没有?他说没有。过了一个月我再问他:你遇到问题了没有?他说:没有问题。老板放心,都很好,都很顺利。 结果半年过去了,他的任务得交活,我就让他在接下来的一个礼拜,把事情实施出来。当时我没经验,没去看他做的东西。最后一看,什么问题都没解决,还全是问题。因为我交给他的活,我心里有数,我觉得这事很简单,可是他这半年什么也没干。 然后我问他,这个解决了没有?没有。那个解决了没有?没有。全都没解决,全都是问题,你这半年做了什么?你不是说没有问题吗?然后我让他看我怎么做的,一个礼拜我就把事情做完了,他看到之后很不好意思。由此我学了一个功课,最怕的就是员工没有问题。如果我问他们有没有问题,然后回答没有问题,其实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我不怕人家问我问题,我怕人家不问。你会读书吗?不会读书,那你怎么不问呢?你会做计划吗?不会做,那你怎么不问呢?人如果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不进步也不成长就是问题。大家以为我在吹牛,一个礼拜干完人家半年的事情。本来那事情本来就是一个礼拜的活,问题是半年时间他什么都没干。 大家都要养成一个好好思考的习惯,学习计划。你要做事你一定会遇到问题,然后你要想如何解决问题。一定会先遇到问题的,没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人家请你来干什么来的?就是请你来解决问题来了。所以很多时候人不知道什么是问题,那就麻烦了。所以我们人一生活着的过程当中问题很多,千万别假装没有问题,就那么活着,那很要命!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