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神学
推荐评论
命定神学 关闭
【學習】系列課程 - 主動學習 - 第06講 - 抽象、總結、歸納、整理

2024-11-29 2,271 Y131課程 - 主動學習 主動學習是關鍵 抽象 總結 歸納 整理 做一個主動學習的人

《答疑解惑》

引言

大家好,今天是《做一個主動學習的人》的第六講。這一講是最重要的,講的是抽象、總結、歸納、整理,人生八字,你的命好不好全在這八個字裡面。傳統意義上說的八字是年、月、日、時,這四個字每個有兩個字,合起來有八個字。但是我說的八字不一樣,是抽象、總結、歸納、整理。

一、什麼叫主動學習

有人說講了半天,現在才講主動學習?如果到現在你還不知道什麼叫主動學習就壞了,其實不是讀了一本書,或者聽了一堂課就叫主動學習,真正的主動學習就是我們現在要講的,也就是抽象、總結、歸納、整理。這是邏輯思維的基礎,很多人被騙就是因為沒有邏輯思維。沒有邏輯思維的原因就是沒有主動學習,就是沒有抽象、總結、歸納、整理。我講的是我整理的,那是我自己學的,而你聽我講完了也還沒有學。我做完了抽象、總結、歸納、整理,那是我整明白了。那能講明白了是恩典,而你能聽明白了則是造化。

人的腦子有個特點,不是你自己整理過的東西進不去,這也是我要主動學習的原因。你坐在那裡聽我念叨三五個小時,也就只聽了前面10分鐘,後面就不知道我在講什麼,因為那不是主動學習。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以為自己學了,實際上沒學。有人說以前還覺得自己挺會牧養的,挺會寫文章的,被我一說就不會了,還問我為什麼,還覺得是自己忘了。那根本就不是忘的事,其實原來就不會,一開始就沒會過。就像有人10年沒騎自行車,一騎上去就摔下來,還挺奇怪自己是不是忘了怎麼騎車,覺得以前騎得挺好是一個道理,就是在忽悠。10年前就沒有會過,不是忘記的問題,真正學會的不會變成這樣。所以這些都是問題,就是我們沒有經過抽象、總結、歸納、整理,就算我在這講得唾沫星子橫飛,噴到哪都噴不到你,沒有用。

學會的就一定是學會的,就裝進腦子裡去了。像我這種會抽象、總結、歸納、整理的,等到要上來講都會怯場,突然發現怎麼就講不明白了。昨天和今天都花了很多時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想把這事講明白。前段時間安排人寫文檔,這事特別鍛鍊人的。如果你一輩子沒寫過任何東西,腦子是不會清醒的。連筆記也不做,或者做了也白做,沒有經過抽象、總結、歸納、整理都不叫主動學習。人被騙就是沒有邏輯,邏輯的根基都是通過抽象、總結、歸納、整理出來的這些事物發展的規律。人不聰明是因為沒有總結過,如果總結怎麼變聰明就是主動學習,不斷地琢磨。

為什麼說沒讀過書的人很聰明,因為他們在社會上混,發現有些自己沒弄對就琢磨到底對的是什麼樣。不管心眼是好還是壞,琢磨抽象、總結、歸納、整理最多的是騙子,而不是我。他們很厲害,把人性的弱點總結得可以說是淋漓盡致。可是這些人雖然研究得很透徹,但是到了我這裡就不好使了,一看那些伎倆我也知道。還有人說幸好我做的是現在這一行,如果我做騙子肯定會很厲害。今天下午一個弟兄提出一個問題,我的回答很簡單,就是我們做了很多筆記,寫了很多東西,就差抽象、總結、歸納、整理這件事。

我現在講的可能有點抽象,對我來說最難的就是如何講得貼地氣,好讓老太太也好,小夥子也罷,甚至小學生都能聽明白。抽象、總結、歸納、整理就整理出概念,大家不要一聽概念就懵了。其實我們就是用語言把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描述清楚,就真的把這些弄清楚了。整理清楚了往腦子裡一放還忘不了,這很奇妙。有的人把很多東西放進腦袋裡,但是因為沒有整理就找不到,就像你屋子裡的東西太多太亂就找不到一樣。這就是主動學習,沒有這一個環節全完了。所以今天我們大家就開始逐漸瞭解這個邏輯是建立在抽象、總結、歸納、整理的基礎上才能形成邏輯思維。只有經過抽象、總結、歸納、整理才能總結出事物的規律,一旦總結出來了,誰是騙子一目瞭然,怎麼還可能上當呢?

比如有人說他有個店非常賺錢,準備10萬元錢兌給你。你就得想想這個店那麼好生意為什麼還要給你。還有那些讓你給他一百萬,到年底就能還你三百萬的,這麼好的事怎麼可能輪到你?你又不是他爸爸!一聽就知道是騙子。我們大家常常不知道,所以就被騙。你看那些小品,什麼忽悠熱線,電詐集團怎麼能騙到那麼多人的?因為這世上不主動學習,沒有抽象、總結、歸納、整理的人太多了。平時懶,光刷手機,刷抖音視頻把自己給弄傻了。刷完手機,電視劇看完了就完了,然後就徹底完蛋了,沒有主動學習的人都是這樣。不管你學什麼,一定要抽象、總結、歸納、整理。

你們有沒有很多年前就聽說過這句話,叫把一本書讀薄了,越薄越好?就是把書讀薄之後會發現其實沒講多少內容,就一點東西。如果你很厲害,能夠把一本書總結成一張A4的紙,當然了你得把這些東西總結進你的腦子裡去。

二、主動學習的特點抽象、總結、歸納、整理

我以前做基層員工的時候,老闆帶著開會,會上大家七嘴八舌講得很熱鬧。我就讓大家先等等,站在白板面前寫下一個議題,問大家在討論的是不是我寫的。大家一看紛紛表示的確就是我寫的那個,不寫下來過一會兒就亂套了,這就叫總結。大家又接著你一言我一語繼續討論,我又問我們是不是要做這個,接著在白板上寫下來。大家一看都說對,就是這樣的。所以我老闆就特別喜歡我,覺得開會缺了我還真不行,效率太低。其實這是我們每天都在用的,只不過大家不習慣做這事。而我習慣性地去做,肯定就佔便宜,升官發財的機會就是我的。

有時候不是大家說,而是一個人說。比如老師在上面講我在下面邊聽邊做筆記,而且一定把重點抓得一清二楚。好多年前的年底,教會里一群人坐在一起數算神的恩典,一個年輕人手裡拿著麥克風就停不下來,東拉西扯講了一個小時,要不是我打斷了,他還得再講多一個小時。我給他總結一共講了三件事,他說對。我也就多加了一分鐘就理清楚了,他用了一個多小時腦袋裡能不亂嗎?我說的這話你們幾乎全中,偶爾有一兩個還是我訓練出來的。有人覺得不服氣,覺得我侮辱了他們的智商,其實我就說了句實話。

過去那麼多年我很少遇到清醒的,腦袋裡像填滿了漿糊一樣,沒有養成習慣。我開會,聽課就和你們不一樣,做什麼我都要有稿。沒有稿我不行,不像有些人站在那裡講道都東拼西湊,這種事我做不了,因為那樣會把我自己的扯蒙了。聽課,開會,讀書,我的效率都很高,雖然讀的速度比不上人家,但抽象、總結、歸納、整理是我的專長,從小就練,都練好幾十年了。大家現在就開始練,從讀書開始。前段時間我們開了一門課教怎麼讀書,我帶著大家讀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大家有沒有聽出來我是帶著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去讀的?沒有幾件事我是被動領受的,不管是讀書還是看別人做東西,都不是被動地看。就像看我媽包餃子,看著看著就明白,腦袋裡思路清晰,等到我自己做的時候就和她做的幾乎一樣了。

很多人為什麼就不行呢?因為只學了一個表面,沒有抓到本質,裝樣子。筆記也做了,但是做成了一坨。有的人在職場上做了很多年,甚至還做到了經理的位置,但是讓他寫個筆記就不行了,這可是最基本的功夫。人活著的基本功就是主動學習,你照著我說的去試試,當你要管一個項目,或者讀一本書,聽一門課,都一定要主動琢磨要做的這件事。看弄完了之後腦子裡是否清楚,要清楚了才算整明白了。其實我讀的書不多,但是基本讀的都是經典的,那絕對要讀清楚。腦袋是不是清楚的,講的時候是否能講清楚,一開口就會發現講不清楚那就是沒讀清楚。那趕緊回去再翻一下,記錄下來看是否通暢。你聽我講的成了習慣以後,聽很多人講的都聽不下去,因為我把我的邏輯都梳理得清晰明白。

主動學習我就講得很明白,主動學習的特點就是我說的這些,很簡單的一件事。我把這些事講得淺顯易懂,因為本來就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你跟我談話基本上我不跑題,除非我聽不見,因為我的耳朵不太好使,沒聽清楚。所以弄完之後腦袋裡是清晰的就應該是知道了,很多人整完了以後腦袋裡像填滿漿糊一樣,但是他們就不再管了,長此以往這不就是完蛋了嗎?腦袋裡清晰是因為就是講了幾個概念,這幾個概念之間是什麼關係,以及關鍵點都是什麼,這就清楚了。

一旦整清楚了,做事的效率就提高了。比如打掃廁所,就算這麼簡單的事我也是經過很長時間的琢磨。一開始做得也慢,二十分鐘才能打掃完,到後來一兩分鐘也就做完了。做事情思路清晰,動作也快,做出來也是有效的自己肯定知道,同樣思路不清晰,幹活慢,磨嘰和無效自己肯定也知道,因為沒有抓到規律,概念和關鍵點,不知道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這就是主動學習的特點。別看我說了這麼多,其實沒講太多。

三、如何抽象

會抽象的人都厲害,不會抽象虧欠就大了。大家可能對抽象不太瞭解,其實是很容易的事。你去家裡的廚房看看櫥櫃、大衣櫃、電視櫃和儲藏櫃之類的,你會看到它們都是長方體,這就叫做抽象。不管他們是長點的,扁一點的,高一點的,瘦點的,歸根結底都是方箱子。你會做方箱子的話,做高一點就成了櫃子,扁一點的就成了東北人放在炕上的炕琴。把這些總結了之後就會發現其實就是方箱子,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區別就是裝不裝門而已。最後仔細一看家裡不是方的東西很少,連收納盒大多也是方的。也就是我們不知道什麼叫抽象就會蒙圈,我一講大家就恍然大悟了。我做了一個小方箱子,然後就如法炮製做長點的,高一點的,瘦一點的,胖一點的,就成了大衣櫃等傢俱。這就抽象出事物的本質了,就不再會懵了,不然看那些名目繁多的櫃子,一會兒就蒙了。

學會了做箱子其他很多問題也就解決,把箱子做好之後開口朝下一放就成了床。桌子不就是四條腿加一個桌面,只不過大小高矮有差別而已。我曾經做過一個三米高的桌子,因為工廠的天花板有6米高,我沒法架那麼高的梯子。就做了一個3米高的大桌子,上面架一個2米高的梯子爬上去才能修離地6米高的東西。這麼一說還真沒什麼難的,矮桌子能做高桌子就不會做不了。這就是抽象,數學也是抽象的東西。我們通常說這是2個蘋果,那是3個蘋果,加起來就是5個蘋果。到了數學就不說蘋果了,就是2+3,至於是2只羊+3只羊,還是2個橘子+3個橘子,或者其他東西,都是一樣的。所以數學是抽象的,幾何也是抽象的,畫工程圖也是抽象的。

我現在講抽象你就開始有點感覺了吧?很多叫自然科學的抽象工作,也有叫做社會科學人性的抽象工作。有的人質疑人性還能抽象,答案是肯定的。方箱子我們現在搞明白了,2個蘋果的問題也明白了,蘋果的加法是數學的問題,方箱子屬於幾何。現在講得是人性,數學不好的沒關係,我說的都是簡單的數學,只不過我這簡單的數學就可以賺大錢。開店的肯定會數錢,本來應該付給你3元錢的給你2元,你肯定不同意,所以你的數學用在數錢上都挺好。你數學挺好,用在數錢上都挺好。我想今天咱們數錢的那點功夫都有了。

咱們現在談人性,這有個叫觸龍的大臣還有一個趙太后。趙太后被周圍的國家捱打,就是烏克蘭嘛。捱打以後,她就到鄰國搬救兵。這個趙太后她有個兒子,兒子就是人質。人家給你打仗,人家出錢出力,你得將來還錢吶!世上哪有免費的午餐。結果這個趙太后的兒子就要送到人家那邊去做人質,趙太后不同意。誰談她這個兒子去做人質,那做人質回不來咋整啊?回不來就麻煩了。

她兒子是太子,結果趙太后不同意,這觸龍就去見趙太后。趙太后上來說:別談人質這事,談啥都行。那咱們就談一談你兒子將來作王吧,這事可以談,因為太子將來要作王的。所以這個觸龍就說:你將來兒子要作王,然後今天你攔著他去做這個人質,將來是很丟人的。他曾經貪生怕死,咱們的王就那個屌樣。你要將來繼承王位,你得有那個履歷,你得為趙國立過功啊!趙國都快亡了,然後他躲在後宮裡頭,然後還不敢出去,說不過去,你怎麼作王啊?趙太后一聽:哎呀,這關於我兒子將來能不能作王啊?那怎麼能行。行,去吧,趕緊上車。大家都覺得奇怪,這觸龍幹了一件啥?觸龍抓到了人性的本質,這是一個抽象。

你讀了觸龍和趙太后,他能夠說服趙太后,那今天我來說服說服你,覺得怎麼樣?那我說服人,我都是不求自己的益處,我求的是你的益處。我求你的益處,你也求你的益處,咱們不是挺合一嗎?這回大家就理解了,有自然科學的抽象,也有社會科學的抽象。抽象出什麼呢?這背後的本質到底是個啥?今天我就跟你講,自古以來這個自私這玩意從來沒有人解決過,解決不了。你能解決得了自私啊?不能解決。就是思想工作做得再到家,也做不了。

這就是為什麼曾經有過那麼一段時間叫做吃大鍋飯,結果越吃越窮啊!大家都不幹活,那誰幹吶?我幹完了也不是我的,那我為啥要玩命幹吶?除非那個人像似的,那我玩命幹,絕大多數他不是這樣。也就是資本主義這個社會它會讓人有動力,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所以人拼命幹,其實人一輩子能花多少錢,也就那回事。所以鄧小平那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就抓到了人的本質:自私。所以說整個民營企業就如雨後春筍一般,你一旦把這個東西給幹壞了,就壞了,人積極性就沒了,我說的這就是人性。

當你在商業上跟人談判,你怎麼談?你得有籌碼。籌碼是啥?你想要的那個東西才能成為我的籌碼。這回大家明白嗎?咱們兩家坐在一起,要不你談啥?談不了。沒東西談,你談啥?你不能瞎談,給人家說個笑話,演個小品,人家就把錢給你了?那是老百姓,那不是商人,商人不這麼幹。你以為你說個笑話人家給你籤合同,哪有這回事。所以說這個談判技巧,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曾經寫過一本書《談判技巧》,他這玩意挺厲害,也就是說他抽象抽象出人和人之間做生意談判的本質。你如果很好心,你談啥,咋談?不能談。

如果說你問我,我學的不是這個,我學的不是商人,我學的是亞伯拉罕這套。我把亞伯拉罕這個人他這一輩子的事和以撒、雅各、約瑟這一輩子的事,我就逐漸從裡頭抽絲剝繭。其實我總結的東西不是那麼複雜,但是為了讓大家聽著好聽,能聽進去,所以我就添油加醋就好吃了,聽了就好聽了。但是聽完了以後,你抓到了本質沒有?這個本質就是啥?亞伯拉罕的本質就是他憑著信心支取神的恩典和祝福,他靠著祝福活著。那實踐的結果怎麼樣呢?實踐的結果是行得通的。過去這些年,我抽象出來了,這玩意行嗎?不行吧?你別說我就憑著信心,我就去弄,這一弄效果不錯。所以如何抽象現在學會了嗎?那你讀一本書,這本書在講啥?大概就講那麼一點點東西,應該可以抽象出來,也叫做總結。

四、如何總結

那我們在社會生活當中,在跟人相處,所有這些東西都是抽象的過程,但是還有一個東西叫做總結。你如果會抽象,你再加上總結,你就厲害了。其實我常常是兩個詞連在一起說,叫做抽象總結,當然總結抽象也差不多。那如何總結呢?比如說:我們讀了一個十萬字的書,讀完了你在腦子裡頭肯定東一塊西一塊,左一片右一片,一頭霧水,你不知道在講啥。讀完了大概花多長時間呢?十萬字的書大概花五個小時。那五個小時讀完了,你就完了,然後就完蛋了。你老這麼幹那不完蛋嗎?

我花了五個小時讀完了,我在前後再翻,左翻右翻,我做啥?我在做總結。我總結成大概是一百個字,或者是到一千個字。在一千字以下,我總結這書到底在講啥?講完了以後,我總結,咔!往腦袋裡頭一裝,乾乾淨淨。為啥?我把他裡面講的幾個概念,這幾個概念的關係如何,我都整得明明白白

我給你舉個例子,我好多年前,人家去讀了工商管理碩士,花錢全職讀。前前後後消耗了多少呢?三十萬新幣。我想了想,我讀那玩意幹啥?三十萬新幣我買個房子,收租金多好啊!我傻呀,我讀那玩意,我不讀。但是我很需要這個知識,我就把工商管理碩士這個書,那個教材大概有十來本,我就拿回來讀。那工商管理碩士讀些啥呢?我給大家說一下,《市場營銷》、《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最重要,你賣的東西賣不出不就扯淡了?然後讀《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這是企業的幾大管理,然後《產品管理》、《項目管理》,然後讀了其他輔助的這些書。那我就把這些書從圖書館借出來,為啥?買也挺貴啊!花錢?不賺錢那能花錢。買我不買,有免費的當然用。

結果這一讀,我就給大家說一下。這人力資源管理到底是個啥?人力資源管理其實總結出來就是怎麼能夠請到一個員工,然後讓他為企業做好貢獻。他就成了人力資源,不是人力負債。那讓這個人好好做工這事,他為什麼要好好做工?書上沒講。其實後來那書上講啥呢?怎麼給員工獎勵?怎麼給他罰錢?但是事實上證明不好使的。那這是後來實踐的結果。我總結出來一個啥呢?就是怎麼設計這個職工崗位和職業需求?怎麼招來這個員工?招來這個員工合適不合適?怎麼培訓這個員工?然後怎麼讓他上崗?怎麼評估他的業績?然後怎麼樣給他一個報酬,讓他能夠心裡平衡?然後怎麼升遷?其中就包括了培訓。後來我整吧整吧,我就覺得培訓員工是非常重要

這書讓我一讀人力資源,好傢伙,你一讀咋讀這麼簡單,怎麼這麼幾句話就說完了?我回去看看。那你就回去看看。你回去看看是不是講這些?真的是你說的這些。這叫做啥呢?框架。這回框架建起來了沒有?你幹啥你如果沒有框架是亂的,沒有總結就是個亂的,腦袋裡頭可亂了,那你亂久了要得憂鬱症的。人腦袋不好使,人腦袋裡頭裝的東西都是亂的,幹活都是亂的,然後老闆再訓你一頓,然後訓完了以後也不好使。為啥?得經過培訓。

所以這個《市場營銷》一讀,最後我告訴你,《市場營銷》最高的總結、最高境界:四個P。咱們沒時間再講四個P了。其實你不讀出來還不行,你做傳銷你得總結,你做營銷也得總結,為啥?你想讓人家的錢到你口袋裡,你不得有招嘛。你賣保險你得會賣,聽明白了嗎?你得會整,你不整不行啊。

話又說回來,凡是做銷售的都知道神的祝福是何等的真實。今天我得告訴你,蒙祝福的那銷售就是好啊!不蒙祝福的銷售真的是不行。你心裡頭你以為你愛錢,錢就到你口袋裡,哪有這回事,你愛神你試試?這是我最後總結的,人活著沒有神那是不行的。所以這就有了框架,有了框架它就不亂了,不亂了然後再每個細節再去挖,你這東西一整就全都清楚了,然後你讓我說,我給你說得明明白白。

就這人力資源培訓,怎麼培訓?首先得知道他要幹啥?那叫職業策劃,然後照著他的職業發展方向需要的技能培訓,這不是很簡單嗎?簡單了。所以我們就讀東西也好,做東西也好,開會也好,還是啥?喜歡把東西總結出來以後,你腦袋不亂吶!你如果經常腦袋混亂,那從來不幹這抽象、總結、歸納、整理,那個能不亂嗎?回家一看被窩也是亂的,衣櫃也是亂的,腦袋也是亂的,頭髮也是亂的,出去跟個瘋子似的。還好啦,我說的後來這句話不大對啦!不是個瘋子。

這個人有個迷思:就覺得寫個筆記寫得多,寫得詳細好。不是,絕對不是,筆記寫多了就壞了。曾經有一個高科技企業,很有名的、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在裡頭做經理,然後後來來到咱們當中。我說我教你怎麼寫筆記,這傢伙寫得烏煙瘴氣的。寫的老多老多了,那叫筆記啊?不會寫筆記。你仔細看看你的筆記,如果你讀完了以後還在那筆記上,沒進到你腦袋裡頭,就麻煩了。

所以我經常看到一些,我說你這個事你跟我講講。等我一下。我說:等啥?等我打開電腦。哦,在電腦裡,不在人腦裡,不是瞎整嗎?應該整到人腦子裡頭,不是整到電腦裡頭去。要整到GPT裡去,我用你整啊?我上去問GPT,GPT馬上告訴我,那重要的就是你腦子裡頭沒東西,那不就麻煩了?沒說錯吧,所以一個人都得需要總結。筆記寫得多,都寫到字上,沒寫到腦子裡,這不是跟沒寫一樣。這個抽象是個數學詞彙,如果你一抽象,它是個數學詞彙。抽象就把東西抽象出模型來,總結是個文學詞彙。總結是跟語言相關的詞彙,抽象是個數學詞彙。都是抽象總結,你把一本書抽象出來,你把一大字抽象出來,實際上就是個總結。這回簡單不?簡單。

五、如何歸納

那如何歸納呢?跟歸納法相對應的叫做演繹。但我沒寫這演繹,因為演繹是純粹的推理。如果我們學過數學題,證明什麼題,有學過數學吧,考大學的時候。那數學題那東西叫做演繹,因為這個所以那個,因為那個所以那個,都純推理。但是這個歸納呢?數學是引用,但是更多用的是啥呢?更多用的是社會學。數學引用叫歸納法,為啥叫歸納?就是找出這個事物的規律。

比如說社會學,你仔細去觀察,觀察到啥呢?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聽過這話吧?其實這是一種歸納。這個歸納它不準的,它是個概率,它不是完全百分之百都準的。所以我們那個年代有個印度戲,說一個小孩是富家子弟,結果就被另外一個訓練小偷的給瞄上了。因為那小偷生活在社會底層,龍生龍,鳳生鳳,貴族生貴族。結果把這小孩給偷來了,就訓練成非常有名的小偷,啥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你貴族家的孩子就貴族。這印度片叫《流浪者》,日本的是《追捕》。這規律一找到厲害了。

大家可得知道買馬看母是不是一個歸納?是個歸納。你買個馬,看這馬好不好,小時候看不出來。那就去看看這母馬,生這個馬的老馬,一看這個好馬買,投資。那不跟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是一個邏輯嗎?像我們也慢慢從這裡頭總結出來,歸納來歸納去,發現啥呢?發現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很深的,總有一些烙印。所以我一看他媽這樣,我說那你可得小心點。他爸得癌症,你可得小心點。他媽精神有點問題,你得小心點。概率大啊!這歸納出來的。

人要學會歸納,你不但要學會演繹,也要學會歸納。演繹是邏輯推理,歸納是實證分析。有一個事是這樣,又一個事又這樣,又一個事還這樣,好像找到規律了。所以你會慢慢看,騙子怎麼騙呢?在火車站一站,現在是電詐了,以前那都是面詐。那時候是面詐,眼睛一瞄,過去一看,目標有了。為啥?人家不管成功不成功,歸納出來的規律。歸納出來的規律好事的,它至少是個高概率。一看那個神經兮兮的,瞄上他,然後旁邊有人撞他一把,他一轉身,這邊就把東西給弄了。因為啥呢?他的注意不集中。所以你看那注意力不集中,眼神發飄的都是面詐小偷的針對的對象。像我這樣的,這小子這眼神,這手放的地方,你看他刷手機那姿勢,咱們別碰他。碰完了以後,他不被騙就不錯了。所以說這事就是看多了就歸納出規律了,一看就知道。

比如說銷售員,人一進來,你如果整不好,你整不了。銷售員一看,不理你。為啥?你也不是個買車的人。人家都知道,這回大家慢慢琢磨。比如說你開個三蹦子,開到大奔的4S店去了,我要試駕。就看你這三蹦子,我看你駕三蹦子去吧,你試駕大奔?三蹦子你能換個啥?換個五菱mini還行或者老年代步車。這事都是歸納出來的,所以不愛主動學習、高度自信的人,然後都想快速發家,都是被騙的對象,還有一種被騙的對象是渴慕美好愛情的人。

年輕孩子渴慕美好的愛情,那玩意都能釋放出一種信號,在靈界裡釋放信號,騙子就過來。大家問我三蹦子是啥?三蹦子就是三輪車。所以不管是抽象還是總結,還是歸納就是找到事物的內在規律。找到了各種規律,就是各從其類的規律。今天我儘量把這事能夠講明白,但是我也不能一直講下去,講下去你的注意就十五分鐘,我就白講了。我以後實踐給大家看。

六、如何整理

我們每天經歷的事很多,又幹這個,又幹那個,又讀這個,又學這個,又上課這個,然後一天下來懵了、亂了。然後怎麼辦?需要整理一下。其實這個整理,什麼東西不整理都是亂的。你別看我告訴你抽象、總結、歸納,沒有整理都是亂的。這個屋子怎麼亂,腦子就怎麼亂。亂是自然的,就是你什麼也不用做,就會越來越亂。學的東西學著學著就亂了,所以這是一個自然規律,就是什麼東西都是自然而然地變亂,就是這麼回事。你學著學著就需要整理一下,活著活著就需要整理一下,為啥?你不整理它就會亂。

所以你會發現,只要我在那個地方,我不是說花很多時間,我就今天整理一下,明天整理一下,後天整理一下,我老是在整理,所以我的地方它永遠也不會亂。我所在的地方屋子不亂,腦子也不亂。我就是幹啥的呢?我就是解決亂的。所以整理這詞需要解釋嗎?我整理的就乾淨,乾淨了以後它就能夠繼續往前走。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像這個裝修用到的工具特別多。幹著幹著工地就亂了,那是啥呢?就是我們裝著裝著就需要去把工具重新歸納,重新整理。所以我說這話,大家別以為我在這凡爾賽,我不是講這個,我主要是講我這叫整理。屋子久了不整理肯定會亂,工具久了不整理肯定會亂,幹著幹著屋子這東西就亂了。你如果修一個空調,修著修著完了這個工具、那個工具,到處都是,你不得收拾嗎?那你收拾多了就整理乾淨了。所以這事就很簡單嘛,整理一下大家能理解嗎?所以這事為啥我叫做抽象、總結、歸納、整理?整完了前面這些老得整理。

七、掌握規律,提升邏輯分析的能力

抽象、總結、歸納、整理幹啥?掌握規律,掌握了規律就有了邏輯分析的基礎。你掌握了這個規律,這個事如果我這麼弄,它的反應是這樣,我那麼弄,它的反應是這樣。你要想要讓它朝著一個方向去發展,你就知道應該做些啥,因為它有規律了。你沒有掌握規律,那你分析啥?規律是啥呢?規律就是概念、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這就是邏輯分析。最後怎麼著?解決問題。我們邏輯分析不是幹別的,是解決問題,掌握了規律,然後就可以邏輯分析。那你為什麼你不會邏輯分析?因為你過去沒有抽象、總結、歸納、整理。所以說從小的、簡單的開始練習,解決問題。只有掌握了規律,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你做人不會做,你肯定把人做壞了。你做事不會做,肯定把事做砸了。那你如果你人一生今天做人做壞了,做事做砸了,那你說你怎麼可能享受人活著這件事呢?你很難享受。如果你會做事,又掌握了規律,就有效地解決了問題,十個問題就變九個,九個就變八個,八個就變六個,六個就變四個,那不就越來越少嘛。

你如果問我華人命定神學是從哪開始呢?是從解決問題開始。那為什麼其他的神學沒弄出到我這個樣子,因為他們不想解決問題。因為我一旦想解決問題,我就得琢磨琢磨這是啥規律?做這個事要不解決問題,這問題就越堆積越多。十個就變二十個,二十個就變五十個,五十個就變一百個,那人一輩子都不是問題嗎?就像蒼蠅蚊子圍著你似的,你腦袋就嗡嗡的。所以我想大家今天就進到一個循環的裡頭,不斷地成長的這種循環:抽象、總結、歸納、整理。

你可能在某一件事上已經掌握了這個能力,但是你在很多其他事上還沒掌握這個能力。你不要以為你會寫散文,你就會寫會議記錄,它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我們就要在橫向不斷地擴張。做學生的不斷地做抽象、總結、歸納、整理;做工的不斷地抽象、總結、歸納、整理;做家庭主婦的也要不斷地抽象、總結、歸納、整理,然後有了邏輯分析的能力,就可以解決問題,掌握了事物的規律。這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

為您推薦
关闭

大家好,今天是《做一个主动学习的人》的第六讲。这一讲是最重要的,讲的是抽象、总结、归纳、整理,人生八字,你的命好不好全在这八个字里面。传统意义上说的八字是年、月、日、时,这四个字每个有两个字,合起来有八个字。但是我说的八字不一样,是抽象、总结、归纳、整理。

有人说讲了半天,现在才讲主动学习?如果到现在你还不知道什么叫主动学习就坏了,其实不是读了一本书,或者听了一堂课就叫主动学习,真正的主动学习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也就是抽象、总结、归纳、整理。这是逻辑思维的基础,很多人被骗就是因为没有逻辑思维。没有逻辑思维的原因就是没有主动学习,就是没有抽象、总结、归纳、整理。我讲的是我整理的,那是我自己学的,而你听我讲完了也还没有学。我做完了抽象、总结、归纳、整理,那是我整明白了。那能讲明白了是恩典,而你能听明白了则是造化。 人的脑子有个特点,不是你自己整理过的东西进不去,这也是我要主动学习的原因。你坐在那里听我念叨三五个小时,也就只听了前面10分钟,后面就不知道我在讲什么,因为那不是主动学习。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以为自己学了,实际上没学。有人说以前还觉得自己挺会牧养的,挺会写文章的,被我一说就不会了,还问我为什么,还觉得是自己忘了。那根本就不是忘的事,其实原来就不会,一开始就没会过。就像有人10年没骑自行车,一骑上去就摔下来,还挺奇怪自己是不是忘了怎么骑车,觉得以前骑得挺好是一个道理,就是在忽悠。10年前就没有会过,不是忘记的问题,真正学会的不会变成这样。所以这些都是问题,就是我们没有经过抽象、总结、归纳、整理,就算我在这讲得唾沫星子横飞,喷到哪都喷不到你,没有用。

学会的就一定是学会的,就装进脑子里去了。像我这种会抽象、总结、归纳、整理的,等到要上来讲都会怯场,突然发现怎么就讲不明白了。昨天和今天都花了很多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想把这事讲明白。前段时间安排人写文档,这事特别锻炼人的。如果你一辈子没写过任何东西,脑子是不会清醒的。连笔记也不做,或者做了也白做,没有经过抽象、总结、归纳、整理都不叫主动学习。人被骗就是没有逻辑,逻辑的根基都是通过抽象、总结、归纳、整理出来的这些事物发展的规律。人不聪明是因为没有总结过,如果总结怎么变聪明就是主动学习,不断地琢磨。 为什么说没读过书的人很聪明,因为他们在社会上混,发现有些自己没弄对就琢磨到底对的是什么样。不管心眼是好还是坏,琢磨抽象、总结、归纳、整理最多的是骗子,而不是我。他们很厉害,把人性的弱点总结得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可是这些人虽然研究得很透彻,但是到了我这里就不好使了,一看那些伎俩我也知道。还有人说幸好我做的是现在这一行,如果我做骗子肯定会很厉害。今天下午一个弟兄提出一个问题,我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我们做了很多笔记,写了很多东西,就差抽象、总结、归纳、整理这件事。 我现在讲的可能有点抽象,对我来说最难的就是如何讲得贴地气,好让老太太也好,小伙子也罢,甚至小学生都能听明白。抽象、总结、归纳、整理就整理出概念,大家不要一听概念就懵了。其实我们就是用语言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描述清楚,就真的把这些弄清楚了。整理清楚了往脑子里一放还忘不了,这很奇妙。有的人把很多东西放进脑袋里,但是因为没有整理就找不到,就像你屋子里的东西太多太乱就找不到一样。这就是主动学习,没有这一个环节全完了。所以今天我们大家就开始逐渐了解这个逻辑是建立在抽象、总结、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逻辑思维。只有经过抽象、总结、归纳、整理才能总结出事物的规律,一旦总结出来了,谁是骗子一目了然,怎么还可能上当呢?

比如有人说他有个店非常赚钱,准备10万元钱兑给你。你就得想想这个店那么好生意为什么还要给你。还有那些让你给他一百万,到年底就能还你三百万的,这么好的事怎么可能轮到你?你又不是他爸爸!一听就知道是骗子。我们大家常常不知道,所以就被骗。你看那些小品,什么忽悠热线,电诈集团怎么能骗到那么多人的?因为这世上不主动学习,没有抽象、总结、归纳、整理的人太多了。平时懒,光刷手机,刷抖音视频把自己给弄傻了。刷完手机,电视剧看完了就完了,然后就彻底完蛋了,没有主动学习的人都是这样。不管你学什么,一定要抽象、总结、归纳、整理。 你们有没有很多年前就听说过这句话,叫把一本书读薄了,越薄越好?就是把书读薄之后会发现其实没讲多少内容,就一点东西。如果你很厉害,能够把一本书总结成一张A4的纸,当然了你得把这些东西总结进你的脑子里去。

我以前做基层员工的时候,老板带着开会,会上大家七嘴八舌讲得很热闹。我就让大家先等等,站在白板面前写下一个议题,问大家在讨论的是不是我写的。大家一看纷纷表示的确就是我写的那个,不写下来过一会儿就乱套了,这就叫总结。大家又接着你一言我一语继续讨论,我又问我们是不是要做这个,接着在白板上写下来。大家一看都说对,就是这样的。所以我老板就特别喜欢我,觉得开会缺了我还真不行,效率太低。其实这是我们每天都在用的,只不过大家不习惯做这事。而我习惯性地去做,肯定就占便宜,升官发财的机会就是我的。 有时候不是大家说,而是一个人说。比如老师在上面讲我在下面边听边做笔记,而且一定把重点抓得一清二楚。好多年前的年底,教会里一群人坐在一起数算神的恩典,一个年轻人手里拿着麦克风就停不下来,东拉西扯讲了一个小时,要不是我打断了,他还得再讲多一个小时。我给他总结一共讲了三件事,他说对。我也就多加了一分钟就理清楚了,他用了一个多小时脑袋里能不乱吗?我说的这话你们几乎全中,偶尔有一两个还是我训练出来的。有人觉得不服气,觉得我侮辱了他们的智商,其实我就说了句实话。 过去那么多年我很少遇到清醒的,脑袋里像填满了浆糊一样,没有养成习惯。我开会,听课就和你们不一样,做什么我都要有稿。没有稿我不行,不像有些人站在那里讲道都东拼西凑,这种事我做不了,因为那样会把我自己的扯蒙了。听课,开会,读书,我的效率都很高,虽然读的速度比不上人家,但抽象、总结、归纳、整理是我的专长,从小就练,都练好几十年了。大家现在就开始练,从读书开始。前段时间我们开了一门课教怎么读书,我带着大家读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大家有没有听出来我是带着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去读的?没有几件事我是被动领受的,不管是读书还是看别人做东西,都不是被动地看。就像看我妈包饺子,看着看着就明白,脑袋里思路清晰,等到我自己做的时候就和她做的几乎一样了。

很多人为什么就不行呢?因为只学了一个表面,没有抓到本质,装样子。笔记也做了,但是做成了一坨。有的人在职场上做了很多年,甚至还做到了经理的位置,但是让他写个笔记就不行了,这可是最基本的功夫。人活着的基本功就是主动学习,你照着我说的去试试,当你要管一个项目,或者读一本书,听一门课,都一定要主动琢磨要做的这件事。看弄完了之后脑子里是否清楚,要清楚了才算整明白了。其实我读的书不多,但是基本读的都是经典的,那绝对要读清楚。脑袋是不是清楚的,讲的时候是否能讲清楚,一开口就会发现讲不清楚那就是没读清楚。那赶紧回去再翻一下,记录下来看是否通畅。你听我讲的成了习惯以后,听很多人讲的都听不下去,因为我把我的逻辑都梳理得清晰明白。 主动学习我就讲得很明白,主动学习的特点就是我说的这些,很简单的一件事。我把这些事讲得浅显易懂,因为本来就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你跟我谈话基本上我不跑题,除非我听不见,因为我的耳朵不太好使,没听清楚。所以弄完之后脑袋里是清晰的就应该是知道了,很多人整完了以后脑袋里像填满浆糊一样,但是他们就不再管了,长此以往这不就是完蛋了吗?脑袋里清晰是因为就是讲了几个概念,这几个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关键点都是什么,这就清楚了。

一旦整清楚了,做事的效率就提高了。比如打扫厕所,就算这么简单的事我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琢磨。一开始做得也慢,二十分钟才能打扫完,到后来一两分钟也就做完了。做事情思路清晰,动作也快,做出来也是有效的自己肯定知道,同样思路不清晰,干活慢,磨叽和无效自己肯定也知道,因为没有抓到规律,概念和关键点,不知道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就是主动学习的特点。别看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没讲太多。

会抽象的人都厉害,不会抽象亏欠就大了。大家可能对抽象不太了解,其实是很容易的事。你去家里的厨房看看橱柜、大衣柜、电视柜和储藏柜之类的,你会看到它们都是长方体,这就叫做抽象。不管他们是长点的,扁一点的,高一点的,瘦点的,归根结底都是方箱子。你会做方箱子的话,做高一点就成了柜子,扁一点的就成了东北人放在炕上的炕琴。把这些总结了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就是方箱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区别就是装不装门而已。最后仔细一看家里不是方的东西很少,连收纳盒大多也是方的。也就是我们不知道什么叫抽象就会蒙圈,我一讲大家就恍然大悟了。我做了一个小方箱子,然后就如法炮制做长点的,高一点的,瘦一点的,胖一点的,就成了大衣柜等家具。这就抽象出事物的本质了,就不再会懵了,不然看那些名目繁多的柜子,一会儿就蒙了。 学会了做箱子其他很多问题也就解决,把箱子做好之后开口朝下一放就成了床。桌子不就是四条腿加一个桌面,只不过大小高矮有差别而已。我曾经做过一个三米高的桌子,因为工厂的天花板有6米高,我没法架那么高的梯子。就做了一个3米高的大桌子,上面架一个2米高的梯子爬上去才能修离地6米高的东西。这么一说还真没什么难的,矮桌子能做高桌子就不会做不了。这就是抽象,数学也是抽象的东西。我们通常说这是2个苹果,那是3个苹果,加起来就是5个苹果。到了数学就不说苹果了,就是2+3,至于是2只羊+3只羊,还是2个橘子+3个橘子,或者其他东西,都是一样的。所以数学是抽象的,几何也是抽象的,画工程图也是抽象的。

我现在讲抽象你就开始有点感觉了吧?很多叫自然科学的抽象工作,也有叫做社会科学人性的抽象工作。有的人质疑人性还能抽象,答案是肯定的。方箱子我们现在搞明白了,2个苹果的问题也明白了,苹果的加法是数学的问题,方箱子属于几何。现在讲得是人性,数学不好的没关系,我说的都是简单的数学,只不过我这简单的数学就可以赚大钱。开店的肯定会数钱,本来应该付给你3元钱的给你2元,你肯定不同意,所以你的数学用在数钱上都挺好。你数学挺好,用在数钱上都挺好。我想今天咱们数钱的那点功夫都有了。 咱们现在谈人性,这有个叫触龙的大臣还有一个赵太后。赵太后被周围的国家挨打,就是乌克兰嘛。挨打以后,她就到邻国搬救兵。这个赵太后她有个儿子,儿子就是人质。人家给你打仗,人家出钱出力,你得将来还钱呐!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结果这个赵太后的儿子就要送到人家那边去做人质,赵太后不同意。谁谈她这个儿子去做人质,那做人质回不来咋整啊?回不来就麻烦了。

她儿子是太子,结果赵太后不同意,这触龙就去见赵太后。赵太后上来说:别谈人质这事,谈啥都行。那咱们就谈一谈你儿子将来作王吧,这事可以谈,因为太子将来要作王的。所以这个触龙就说:你将来儿子要作王,然后今天你拦着他去做这个人质,将来是很丢人的。他曾经贪生怕死,咱们的王就那个屌样。你要将来继承王位,你得有那个履历,你得为赵国立过功啊!赵国都快亡了,然后他躲在后宫里头,然后还不敢出去,说不过去,你怎么作王啊?赵太后一听:哎呀,这关于我儿子将来能不能作王啊?那怎么能行。行,去吧,赶紧上车。大家都觉得奇怪,这触龙干了一件啥?触龙抓到了人性的本质,这是一个抽象。 你读了触龙和赵太后,他能够说服赵太后,那今天我来说服说服你,觉得怎么样?**那我说服人,我都是不求自己的益处,我求的是你的益处。我求你的益处,你也求你的益处,咱们不是挺合一吗**?这回大家就理解了,有自然科学的抽象,也有社会科学的抽象。抽象出什么呢?这背后的本质到底是个啥?今天我就跟你讲,自古以来这个自私这玩意从来没有人解决过,解决不了。你能解决得了自私啊?不能解决。就是思想工作做得再到家,也做不了。

这就是为什么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间叫做吃大锅饭,结果越吃越穷啊!大家都不干活,那谁干呐?我干完了也不是我的,那我为啥要玩命干呐?除非那个人像似的,那我玩命干,绝大多数他不是这样。**也就是资本主义这个社会它会让人有动力,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以人拼命干,其实人一辈子能花多少钱,也就那回事。所以邓小平那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就抓到了人的本质:自私。所以说整个民营企业就如雨后春笋一般,你一旦把这个东西给干坏了,就坏了,人积极性就没了,我说的这就是人性。 当你在商业上跟人谈判,你怎么谈?你得有筹码。筹码是啥?你想要的那个东西才能成为我的筹码。这回大家明白吗?咱们两家坐在一起,要不你谈啥?谈不了。没东西谈,你谈啥?你不能瞎谈,给人家说个笑话,演个小品,人家就把钱给你了?那是老百姓,那不是商人,商人不这么干。你以为你说个笑话人家给你签合同,哪有这回事。所以说这个谈判技巧,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经写过一本书《谈判技巧》,他这玩意挺厉害,也就是说他抽象抽象出人和人之间做生意谈判的本质。你如果很好心,你谈啥,咋谈?不能谈。

如果说你问我,我学的不是这个,我学的不是商人,我学的是亚伯拉罕这套。我把亚伯拉罕这个人他这一辈子的事和以撒、雅各、约瑟这一辈子的事,我就逐渐从里头抽丝剥茧。其实我总结的东西不是那么复杂,但是为了让大家听着好听,能听进去,所以我就添油加醋就好吃了,听了就好听了。但是听完了以后,你抓到了本质没有?这个本质就是啥?**亚伯拉罕的本质就是他凭着信心支取神的恩典和祝福,他靠着祝福活着。那实践的结果怎么样呢?实践的结果是行得通的**。过去这些年,我抽象出来了,这玩意行吗?不行吧?你别说我就凭着信心,我就去弄,这一弄效果不错。所以如何抽象现在学会了吗?那你读一本书,这本书在讲啥?大概就讲那么一点点东西,应该可以抽象出来,也叫做总结。

那我们在社会生活当中,在跟人相处,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抽象的过程,但是还有一个东西叫做总结。你如果会抽象,你再加上总结,你就厉害了。其实我常常是两个词连在一起说,叫做抽象总结,当然总结抽象也差不多。那如何总结呢?比如说:我们读了一个十万字的书,读完了你在脑子里头肯定东一块西一块,左一片右一片,一头雾水,你不知道在讲啥。读完了大概花多长时间呢?十万字的书大概花五个小时。那五个小时读完了,你就完了,然后就完蛋了。你老这么干那不完蛋吗? 我花了五个小时读完了,我在前后再翻,左翻右翻,我做啥?我在做总结。我总结成大概是一百个字,或者是到一千个字。在一千字以下,我总结这书到底在讲啥?讲完了以后,我总结,咔!往脑袋里头一装,干干净净。为啥?**我把他里面讲的几个概念,这几个概念的关系如何,我都整得明明白白**。

我给你举个例子,我好多年前,人家去读了工商管理硕士,花钱全职读。前前后后消耗了多少呢?三十万新币。我想了想,我读那玩意干啥?三十万新币我买个房子,收租金多好啊!我傻呀,我读那玩意,我不读。但是我很需要这个知识,我就把工商管理硕士这个书,那个教材大概有十来本,我就拿回来读。那工商管理硕士读些啥呢?我给大家说一下,《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最重要,你卖的东西卖不出不就扯淡了?然后读《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这是企业的几大管理,然后《产品管理》、《项目管理》,然后读了其他辅助的这些书。那我就把这些书从图书馆借出来,为啥?买也挺贵啊!花钱?不赚钱那能花钱。买我不买,有免费的当然用。 结果这一读,我就给大家说一下。这人力资源管理到底是个啥?人力资源管理其实总结出来就是怎么能够请到一个员工,然后让他为企业做好贡献。他就成了人力资源,不是人力负债。那让这个人好好做工这事,他为什么要好好做工?书上没讲。其实后来那书上讲啥呢?**怎么给员工奖励?怎么给他罚钱?但是事实上证明不好使的。那这是后来实践的结果**。我总结出来一个啥呢?**就是怎么设计这个职工岗位和职业需求?怎么招来这个员工?招来这个员工合适不合适?怎么培训这个员工?然后怎么让他上岗?怎么评估他的业绩?然后怎么样给他一个报酬,让他能够心里平衡?然后怎么升迁?其中就包括了培训。后来我整吧整吧,我就觉得培训员工是非常重要**。 这书让我一读人力资源,好家伙,你一读咋读这么简单,怎么这么几句话就说完了?我回去看看。那你就回去看看。你回去看看是不是讲这些?真的是你说的这些。这叫做啥呢?框架。这回框架建起来了没有?你干啥你如果没有框架是乱的,没有总结就是个乱的,脑袋里头可乱了,那你乱久了要得忧郁症的。人脑袋不好使,人脑袋里头装的东西都是乱的,干活都是乱的,然后老板再训你一顿,然后训完了以后也不好使。为啥?得经过培训。

所以这个《市场营销》一读,最后我告诉你,《市场营销》最高的总结、最高境界:四个P。咱们没时间再讲四个P了。其实你不读出来还不行,你做传销你得总结,你做营销也得总结,为啥?你想让人家的钱到你口袋里,你不得有招嘛。你卖保险你得会卖,听明白了吗?你得会整,你不整不行啊。 话又说回来,**凡是做销售的都知道神的祝福是何等的真实。今天我得告诉你,蒙祝福的那销售就是好啊!不蒙祝福的销售真的是不行。你心里头你以为你爱钱,钱就到你口袋里,哪有这回事,你爱神你试试?这是我最后总结的,人活着没有神那是不行的**。所以这就有了框架,有了框架它就不乱了,不乱了然后再每个细节再去挖,你这东西一整就全都清楚了,然后你让我说,我给你说得明明白白。 就这人力资源培训,怎么培训?首先得知道他要干啥?那叫职业策划,然后照着他的职业发展方向需要的技能培训,这不是很简单吗?简单了。所以我们就读东西也好,做东西也好,开会也好,还是啥?喜欢把东西总结出来以后,你脑袋不乱呐!你如果经常脑袋混乱,那从来不干这抽象、总结、归纳、整理,那个能不乱吗?回家一看被窝也是乱的,衣柜也是乱的,脑袋也是乱的,头发也是乱的,出去跟个疯子似的。还好啦,我说的后来这句话不大对啦!不是个疯子。

这个人有个迷思:就觉得写个笔记写得多,写得详细好。不是,绝对不是,笔记写多了就坏了。曾经有一个高科技企业,很有名的、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在里头做经理,然后后来来到咱们当中。我说我教你怎么写笔记,这家伙写得乌烟瘴气的。写的老多老多了,那叫笔记啊?不会写笔记。你仔细看看你的笔记,如果你读完了以后还在那笔记上,没进到你脑袋里头,就麻烦了。 所以我经常看到一些,我说你这个事你跟我讲讲。等我一下。我说:等啥?等我打开电脑。哦,在电脑里,不在人脑里,不是瞎整吗?应该整到人脑子里头,不是整到电脑里头去。要整到GPT里去,我用你整啊?我上去问GPT,GPT马上告诉我,那重要的就是你脑子里头没东西,那不就麻烦了?没说错吧,所以一个人都得需要总结。**笔记写得多,都写到字上,没写到脑子里,这不是跟没写一样**。这个抽象是个数学词汇,如果你一抽象,它是个数学词汇。抽象就把东西抽象出模型来,总结是个文学词汇。总结是跟语言相关的词汇,抽象是个数学词汇。都是抽象总结,你把一本书抽象出来,你把一大字抽象出来,实际上就是个总结。这回简单不?简单。

那如何归纳呢?跟归纳法相对应的叫做演绎。但我没写这演绎,因为演绎是纯粹的推理。如果我们学过数学题,证明什么题,有学过数学吧,考大学的时候。**那数学题那东西叫做演绎,因为这个所以那个,因为那个所以那个,都纯推理**。但是这个归纳呢?数学是引用,但是更多用的是啥呢?更多用的是社会学。数学引用叫归纳法,为啥叫归纳?就是找出这个事物的规律。 比如说社会学,你仔细去观察,观察到啥呢?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听过这话吧?其实这是一种归纳。这个归纳它不准的,它是个概率,它不是完全百分之百都准的。所以我们那个年代有个印度戏,说一个小孩是富家子弟,结果就被另外一个训练小偷的给瞄上了。因为那小偷生活在社会底层,龙生龙,凤生凤,贵族生贵族。结果把这小孩给偷来了,就训练成非常有名的小偷,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你贵族家的孩子就贵族。这印度片叫《流浪者》,日本的是《追捕》。这规律一找到厉害了。

大家可得知道买马看母是不是一个归纳?是个归纳。你买个马,看这马好不好,小时候看不出来。那就去看看这母马,生这个马的老马,一看这个好马买,投资。那不跟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是一个逻辑吗?像我们也慢慢从这里头总结出来,归纳来归纳去,发现啥呢?**发现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很深的,总有一些烙印**。所以我一看他妈这样,我说那你可得小心点。他爸得癌症,你可得小心点。他妈精神有点问题,你得小心点。概率大啊!这归纳出来的。 **人要学会归纳,你不但要学会演绎,也要学会归纳。演绎是逻辑推理,归纳是实证分析**。有一个事是这样,又一个事又这样,又一个事还这样,好像找到规律了。所以你会慢慢看,骗子怎么骗呢?在火车站一站,现在是电诈了,以前那都是面诈。那时候是面诈,眼睛一瞄,过去一看,目标有了。为啥?人家不管成功不成功,归纳出来的规律。归纳出来的规律好事的,它至少是个高概率。一看那个神经兮兮的,瞄上他,然后旁边有人撞他一把,他一转身,这边就把东西给弄了。因为啥呢?他的注意不集中。所以你看那注意力不集中,眼神发飘的都是面诈小偷的针对的对象。像我这样的,这小子这眼神,这手放的地方,你看他刷手机那姿势,咱们别碰他。碰完了以后,他不被骗就不错了。所以说这事就是看多了就归纳出规律了,一看就知道。

比如说销售员,人一进来,你如果整不好,你整不了。销售员一看,不理你。为啥?你也不是个买车的人。人家都知道,这回大家慢慢琢磨。比如说你开个三蹦子,开到大奔的4S店去了,我要试驾。就看你这三蹦子,我看你驾三蹦子去吧,你试驾大奔?三蹦子你能换个啥?换个五菱mini还行或者老年代步车。这事都是归纳出来的,所以不爱主动学习、高度自信的人,然后都想快速发家,都是被骗的对象,还有一种被骗的对象是渴慕美好爱情的人。 年轻孩子渴慕美好的爱情,那玩意都能释放出一种信号,在灵界里释放信号,骗子就过来。大家问我三蹦子是啥?三蹦子就是三轮车。**所以不管是抽象还是总结,还是归纳就是找到事物的内在规律。找到了各种规律,就是各从其类的规律**。今天我尽量把这事能够讲明白,但是我也不能一直讲下去,讲下去你的注意就十五分钟,我就白讲了。我以后实践给大家看。

我们每天经历的事很多,又干这个,又干那个,又读这个,又学这个,又上课这个,然后一天下来懵了、乱了。然后怎么办?需要整理一下。其实这个整理,**什么东西不整理都是乱的。你别看我告诉你抽象、总结、归纳,没有整理都是乱的。这个屋子怎么乱,脑子就怎么乱。乱是自然的,就是你什么也不用做,就会越来越乱。学的东西学着学着就乱了,所以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就是什么东西都是自然而然地变乱**,就是这么回事。你学着学着就需要整理一下,活着活着就需要整理一下,为啥?你不整理它就会乱。 所以你会发现,只要我在那个地方,我不是说花很多时间,我就今天整理一下,明天整理一下,后天整理一下,我老是在整理,所以我的地方它永远也不会乱。我所在的地方屋子不乱,脑子也不乱。我就是干啥的呢?我就是解决乱的。所以整理这词需要解释吗?我整理的就干净,干净了以后它就能够继续往前走。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像这个装修用到的工具特别多。干着干着工地就乱了,那是啥呢?**就是我们装着装着就需要去把工具重新归纳,重新整理**。所以我说这话,大家别以为我在这凡尔赛,我不是讲这个,我主要是讲我这叫整理。屋子久了不整理肯定会乱,工具久了不整理肯定会乱,干着干着屋子这东西就乱了。你如果修一个空调,修着修着完了这个工具、那个工具,到处都是,你不得收拾吗?那你收拾多了就整理干净了。所以这事就很简单嘛,整理一下大家能理解吗?所以这事为啥我叫做抽象、总结、归纳、整理?整完了前面这些老得整理。

抽象、总结、归纳、整理干啥?掌握规律,**掌握了规律就有了逻辑分析的基础**。你掌握了这个规律,这个事如果我这么弄,它的反应是这样,我那么弄,它的反应是这样。你要想要让它朝着一个方向去发展,你就知道应该做些啥,因为它有规律了。你没有掌握规律,那你分析啥?规律是啥呢?**规律就是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逻辑分析**。最后怎么着?解决问题。我们逻辑分析不是干别的,是解决问题,掌握了规律,然后就可以逻辑分析。那你为什么你不会逻辑分析?因为你过去没有抽象、总结、归纳、整理。所以说从小的、简单的开始练习,解决问题。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你做人不会做,你肯定把人做坏了。你做事不会做,肯定把事做砸了。那你如果你人一生今天做人做坏了,做事做砸了,那你说你怎么可能享受人活着这件事呢?你很难享受。如果你会做事,又掌握了规律,就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十个问题就变九个,九个就变八个,八个就变六个,六个就变四个,那不就越来越少嘛。

**你如果问我华人命定神学是从哪开始呢?是从解决问题开始。那为什么其他的神学没弄出到我这个样子,因为他们不想解决问题**。因为我一旦想解决问题,我就得琢磨琢磨这是啥规律?做这个事要不解决问题,这问题就越堆积越多。十个就变二十个,二十个就变五十个,五十个就变一百个,那人一辈子都不是问题吗?就像苍蝇蚊子围着你似的,你脑袋就嗡嗡的。所以我想大家今天就进到一个循环的里头,不断地成长的这种循环:抽象、总结、归纳、整理。 你可能在某一件事上已经掌握了这个能力,但是你在很多其他事上还没掌握这个能力。你不要以为你会写散文,你就会写会议记录,它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我们就要在横向不断地扩张。做学生的不断地做抽象、总结、归纳、整理;做工的不断地抽象、总结、归纳、整理;做家庭主妇的也要不断地抽象、总结、归纳、整理,然后有了逻辑分析的能力,就可以解决问题,掌握了事物的规律。这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