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神学
推荐评论
命定神学 关闭
【課程】- 如何學習(10)- 《雙贏思維》

2021-10-16 5,419 Y136課程 - 如何學習 智慧 成長 管理 高度 七個好習慣 雙贏思維

筆記範本,僅供參考

引言

  1. 企業管理的文化代表著企業管理層的高度。糟糕的管理文化,使人忙於幹活,應付惡性競爭,不關注人的成長;

  2. 優秀的管理文化,讓人主動幹活,帶來合作共贏,讓人從幹活中得到不斷成長。

雙贏思維關鍵一:智慧

  1. 建立雙贏思維,最重要的是要有智慧。

  2. 管理企業要有智慧,不是請來的人有智慧,而是管理者自身要有智慧。企業解決根本問題的關鍵是智慧,不是金錢。

  3. 智慧是人對人性有深刻的認識,人性跟靈界緊密相關,認識靈界才能認識人性。

  4. 調動人的積極性需要有智慧,人都想好好的活著,不斷的成長進步。

雙贏思維關鍵二:管理

  1. 雙贏就是不論面對任何什麼事,都把它管理起來,往好的方向發展。從不行到行,從行再到創造價值。

  2. 人不行是因為無知和任性,不碰釘子不回頭,管理的重點在耐心,當人悟性通了,對方自然就理解了。

雙贏思維關鍵三:發展的眼光

  1. 發展才是硬道理,解決問題要靠發展,解決發展的問題還是要靠發展。

  2. 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問題,要看到自己的進步,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3. 怎麼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要單幹,不要在原點打轉糾纏,要尋求發展,謀求合作共贏。

總結:建立管理體系

  1. 讓人值錢,首先要讓自己值錢。不要用錢激勵,給錢不重要,給人成長才最重要。

  2. 建立一支鐵軍,鐵軍中大家都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3. 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要以一時成敗論英雄,給人失敗的機會,讓人從失敗中成長。

關鍵詞

  1. 雙贏思維

  2. 合作

  3. 成長

  4. 智慧

  5. 管理

  6. 發展

引言

大家好,我們接著來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第七章,這一章的主題叫做雙贏思維。作者在這個章節引用了一段美國詩人寫的話,其實我也不知道這段話要表達什麼意思,但是感覺“雙贏”還不錯,就是你好我也好。作者一開頭就講了一個故事,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論述雙贏思維。

在企業界,目光短淺的企業家相當的普遍。這些企業家招來員工就使勁用,沒有利用價值了就踢掉。在這樣的企業裡幹活,大家都心知肚明,老闆給點獎金就拿著,因為不知道能在這個企業幹多久。一個企業推行的是什麼文化,它就會一層層地往下延續。無論是企業的管理還是教會的治理,我覺得我們這套管理模式比雙贏思維更具有先進性。今天我一半講的是作者的雙贏思維,一半講的是我自己的這一套管理學體系。也許你將來會成為一個企業管理者,或許你現在正在管理一個企業,那你就要不斷地琢磨我今天所講的。

很多企業的管理文化很糟糕,直到今天我所看到的企業家都沒怎麼把人當人看。那你說當然了,如果企業不賺錢,大家吃啥喝啥呀?比如說我是企業家,讓大家好好幹,有人就會問:為什麼要好好幹呢?因為你好好幹我可以賺錢啊!這話聽著就不像人話。如果你是個打工仔,老闆讓你玩命幹,不幹就修理你,你會在這個企業裡幹下去嗎?企業管理不好是有原因的,一個企業管理的文化代表著企業管理層的高度。我們看到有的企業口頭上高喊互助合作,但實際搞的是彼此競爭。

比如在一個教會,要各個牧區彙報人數。有的牧區60個人,有的牧區30個人,還有的牧區有100個人。接下來就要求100個人的增加到200個人,60個人弄到120個人,30個人加到60個人。就有人問:老闆我要怎麼弄呢?這就是在競爭人數。

一個姐妹要求換牧區,她覺得另外那個牧區的領袖不錯,因為上次服侍過她,覺得挺好。你說她原來所在牧區的牧區長會怎麼想呢?大家就開始暗地裡較勁,我這30個人變29人了,你那100個人變101個人了。再過一段時間,我這30個人變20個人了,我那10個人都跑你那裡去,你那變110個人了。

原來你就這麼整啊,你這麼整我就跟你較勁,大家想想這是誰的問題呢?其實這是一個管理的機制問題,這不是上面的人智商比較低嗎?他不知道他在管理一些東西時所帶來的副作用。雙贏思維與企業內部合作,實際上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今天我們講雙贏思維,所以我就提出這麼一個例子。

我有一套我自己的管理體系,所以我們之間的合作是建立在一個管理機制上。比如說,有些教會追求人數,有的教會追求奉獻的錢數,當然都會產生競爭;也有一些教會既不追求人數,也不追求錢數,那追求什麼呢?追求每個人成長,尤其是在耶穌基督裡的成長!那如何成長呢?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多少就是成長的多少。

所以說都是管理機制和管理高度的問題,這個章節大家都讀了一遍了,可能也沒有讀出個所以然來。作者描述了人際交往的六種模式:利人利己、兩敗俱傷、損人利己、獨善其身、捨己為人、好聚好散,這就是人際關係的狀態。作者把這東西劃分成這樣,裡面是有毛病的,大家能看出問題嗎?

如果用錢來衡量,你賺了我也賺了,這只是一個參數。但是今天我想告訴你,利人利己、損人利己這都是一個參數,這是不行的。比如說你在我這成長的快,你剛來我這的時候一個月掙1000塊,後來一個月掙到3000塊。你就會發現你在這個地方,我並沒有給你錢,但是你卻得著了成長。

所以說參數有好多種,建立雙贏思維不是看一個參數,不能用一個片面的、孤立的、沒有相互聯繫的方法看問題。我告訴你,教會很厲害,厲害到什麼程度呢?一般的企業是幹不過教會的,教會的厲害在於不是我給你錢你來幹活,而是你不但甘心樂意地來奉獻,而且還要來牧養、服侍、帶禱告,幹一大堆的事。企業是給人家錢,人家還不好好幹,這上哪裡說理去?這個高低上下一下就分出來了,那教會怎麼做到的呢?

我認識一個牧師,他看見我們這個文字事工做的很好,後來他就花錢,讓他的會友去做,結果還做不好,為什麼呢?因為沒有把這事弄明白,他以為給錢就會好好幹,哪有這回事?它是一個雙贏思維。一個人知道在屬靈的事上成長肯定會蒙福,那你就讓他做點事能夠讓他在屬靈上成長。

比如說文字事工,錄音轉文字,一弄就是七千字、一萬字,一句一句聽,一句一句寫,轉完之後全記在腦子裡了。因為我們把這事吃透了,是讓人得造就,能開始蒙福,得好處得益處。這不是錢的問題!錢只是一個微小的益處,錢能夠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真正能解決問題的還是思想。

他們就覺得這事不可思議,為什麼這些人就能夠好好幹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在哪裡付出就在哪裡得回報!弟兄姐妹,我們腦袋一定要變聰明,否則你就不知道這事應該怎麼幹。

過去那些年,我摸索出一套新的管理體系,比如我管理過好幾十個員工,有的好好幹,有的不好好幹。那個時候,要不要漲他們的薪水,我還是有點話語權的,可是反過來我問自己一個問題,人家憑什麼好好幹呢?玩命幹也是這些錢,不玩命幹也是這些錢,至於漲不漲薪水,幹多幹少老闆也不一定能看到。

當時我只有30多歲,但我把這事研究透了。我直接跟一個不願意好好幹的人講,你願意幹你就幹,不願意幹就不要幹,你就坐在那裡什麼事都不做也沒有關係,我不太需要人假裝幹活。有人會說:你這管法,企業不就亂套了嗎?結果沒有亂,後來人家反而都願意去幹了。

不是因為我坐在那裡他們就幹,不坐在那裡他們就不幹,而是因為我把雙贏思維放在他們裡面。他們開始瞭解他們的成長點在哪,發現所有的成長都在幹活上,如果沒有幹活,就不會有成長。你每天上班下班這樣混,自己看自己像個狗屎,什麼價值也創造不了;別人看見你也像個狗屎,誰看見你都難受,也沒有什麼成長。

我也不想裁員,不想沒事得罪那些人,我問他們上一天班回到家,是不是腰痠背痛呢?他們說:沒有啊!接著再待一個月,他們發現自己啥也沒有幹,卻開始腰痠背疼了。再待一個月,發現自己很難受,人家開會討論的東西他在旁邊看熱鬧,聽也聽不懂,說也說不清,這種情況多丟人啊!

你說同樣上下班,為什麼你會難受呢?我就不理解了,我們能幹多少就幹多少,幹不了重的就幹一些輕的。結果我就開始做思想工作,我說:你在這待著也是待著,還不如干點活,那會幫助你成長啊!你成長了再去找工作,我會好好給你寫推薦信,你在我這幹活不漲薪水,你可以去薪水高的地方呀。

我說:你看那招工廣告有五千、七千,還有一萬塊一個月的,你看看你能幹哪個活?他看了之後說:老闆,哪一個活我都幹不了。我說:那你能幹啥?這時他覺得,他拿三千塊錢的薪水都虧欠了人家企業。後來人家說:老闆,我要咋辦呢?我說:這個簡單,跟我學。我以前和你們一樣,大家都在一起工作,但後來做了你們的上司。那為什麼我能做你們的上司呢?是因為我乾的活多,懂得多。我累了嗎?沒有累!你下班我也下班,你上班我也上班,只是我的錢漲的比你快,誰不喜歡賺多點錢?至少給孩子買奶粉能買個名牌的。

他說:是啊!老闆,那我怎麼辦呢?我說:那你就好好幹,不懂的來問我,我教你。大家說說,他是不是遇見了一個好老闆!在企業提供內部服務,我通常都是拿內部服務獎的。

你得把事情吃透,別一上來就跟人家講什麼雙贏思維,聽起來就不太上道。雙啥贏呢?就你那點腦子,不知道自己在說啥,就瞎幹!我知道你們讀完這個章節以後,肯定一頭霧水,因為沒有經驗,經常玩的都是兩敗俱傷。你抓我頭髮,我抓你頭髮;你抓我脖領,我抓你脖領;你撓我一把,我撓你一把,最後誰也沒什麼好處。

就像我們跟老馬打仗一樣,有時候我把老馬打得鼻青臉腫,有時候老馬也把我打個鼻青臉腫,這很正常。你看UFC和MMA的拳擊賽,就算是得冠軍那個人也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我的意思就是,人在市場上如果沒有智慧,就像天天在拳擊場上被打一樣,多嚇人哪。

雙贏思維關鍵一:智慧

我們就來說說,怎麼才能建立雙贏的思維。雙贏思維最重要的一個要領叫做智慧,智慧這兩字挺好,沒有智慧能解決什麼問題呢?連事情來龍去脈都整不明白能整啥呢?為什麼很多企業幹得烏煙瘴氣,整天這個那個的?因為只是解決了錢的問題,卻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所以,如果你照著我這套邏輯體系去經營企業,不賺錢都難啊!

智慧很有挑戰,你不能指望自己沒有智慧而去請一個有智慧的人來管理,那幹不了!如果自己沒有智慧就管理不了那個企業。這本書上所講的雙贏思維的五大要領“雙贏品德、雙贏關係、雙贏協議”等等,這些詞我都不太喜歡。什麼雙贏協議,你信不信到我這來都沒有協議。

我從來沒有這樣說過:來訂個協議,這是你籤的哦,到時候我可來找你算賬!智慧很重要,智慧是人對人要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就是對人性要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有沒有人整天上班想著說,我就創造一千塊錢的價值,可是我卻拿了三千塊錢的薪水,這不是賺了二千塊錢了嗎?肯定有人有這樣的想法,這種想法叫做愚昧。

作為一個管理者,你如何把這種愚昧除掉叫做智慧,所以企業管理很需要智慧。我確信,沒有人不想好好活著,有人會不想好好活著,就想把鄰居給殺了嗎?前幾天出了一個命案,一個住鐵皮屋的農民,把旁邊住好幾層樓房的一家人給殺了,為什麼?因為這家人老欺負這個農民,欺負急了不得咬你嗎?

所以說,有的時候人笨就笨在這些地方,死傷那麼多人,不是沒事找事嗎?因為沒有雙贏思維,就喜歡看著你很慘。如果我看見你很慘我會說:”來,我幫你,雖然你做人不怎麼樣,但是我願意幫你來疏通一下關係。“這樣事情會變得怎樣呢?可是兩家就因為農村那塊地爭來爭去,不知道這樣會有風險,不知道人被逼急了以後會出事的。

在我的邏輯裡,我從來不這麼做,我都是要讓人得益處,為什麼大部分人不這樣?因為人無知、沒有智慧,所以就這麼幹。我的表哥表弟也是為一點小事打得差點出人命,哥倆之間至於嗎?如果我是他們其中的一個,事情絕對不會變成這樣,因為我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我的智慧從何而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很多東西古人已經講得清清楚楚。今天我們先別說趕鬼,人性與靈界緊密相關,所以對人性的認識就是對靈界的認識。雙贏思維最重要的是智慧,當然你把智慧叫雙贏品德也好,還是雙贏啥也好,就是腦袋裡面得琢磨這事,並且把它吃透了。

這本書上面說的什麼善解人意、敢作敢為這些詞聽起來可土了。雖然我鼓勵大家讀這本書,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翻譯的原因還是就這麼寫的,我怎麼讀著這些東西不像個樣呢?

我說的智慧就是人得找到雙贏的關鍵在哪裡,不一定在一個參數上,可能在多個參數上!今天很多國家之間,你制裁你、你制裁我,幹啥呢?競選美國總統,兩個老人為了一份工作爭來爭去,其實他們也不需要這份工資,卻要整得挺忙活。我還真不太理解。當然這是不管我理解不理解,與我也沒有太大關係。

雙贏思維關鍵二:管理

雙贏是不管面對什麼樣的事,要逐漸把它管理起來,管理就是讓事情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比如以前我們兩家樹敵,你家輸兩條人命,我們家輸三條,這又何必呢?能不能變成一條人命對一條人命?這不就進步了嗎?可是那也不行,一條人命也是命啊,要管理到不出人命,最好管理到可以互相往來,讓事情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為什麼人會那麼愚昧?是因為講不通道理,腦袋裡面任性,就認定三八二十三。但是沒關係,咱們也不用去和他爭辯,當有一天他吃了虧,明白過來就會承認自己腦袋有問題。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一心希望他好,雖然很長時間不行,但是總有一天他會服氣。當他降服下來的時候就知道你不是害他,你說什麼他就能夠聽進去了。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講的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了平定四川、雲南等南部地區,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並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以後就不會再騷擾南邊了。如果當時諸葛亮只是把他幹趴下,沒有使他服輸,就得一直在邊境上放重兵把守,那得需要多少資源?這就是智慧和管理!讓什麼東西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是很好的事,都肯定會有相應的回報。

雙贏思維關鍵三:發展的眼光

有智慧就要管理,然後還要有發展的眼光。我覺得我講的比較上道一點,偉大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說過:“發展才是硬道理,解決問題要靠發展,解決發展的問題還是要靠發展!”這話好呀!我們得有這套思維體系。

這套思維體系厲害在哪裡?就是讓我們不能只看到我們的問題,而要看到我們的進步。當我們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很多問題就解決了發展的眼光是什麼?比如說這個員工很爛,但是如果有一天他變好了,對企業不是一個價值嗎?尤其他變好了、變得有價值了是因為你的貢獻,跟你的關係能不鐵嗎?所以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謀求發展。

又比如一個家的家庭收入來自家裡的五個兄弟,一人賺了一千塊,總共五千多,生活開銷四千多,剩下就那麼點錢,因為沒有發展的眼光,五個人經常互相掐架。可是掐架也不能解決問題,如果哥五個齊心協力乾點事,變成一人賺五千塊,五個人就是二萬五千塊,家裡開銷上升到六千塊,還剩一萬九千塊,再投入再發展就會非常的棒。

問題就是人缺少了發展的眼光,非得在原地打轉、糾纏,這是非常愚蠢的思維方式。人越無知就越愚蠢,越無知就越在原地打轉、整出很多么蛾子。不管中國還是外國,無知永遠是一個惡習。我講的雙贏思維看起來比書上的好點吧?這本書上喜歡用協議方式,在上面簽字。我就覺得不太有用,難道我達不到業績要求就會把我開了嗎?

總結:建立管理體系

管理體系中給人錢是最不重要的,給人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要讓他值更多錢!你要讓別人值錢,先得自己要值錢才行,如果自己還傻不拉唧的,怎麼可能讓別人值錢?比如上司和下屬的雙贏,下屬給上司好好幹活,在幹活中成長;上司因著你乾的活可以交差,上司可以指定很清晰的方向、策略,下屬可以具體實施方法。千萬別用錢來激勵人,用錢來激勵人是一個最糟糕的解決辦法。

管理體系永遠不要忘記建立一支鐵軍。今天很多企業發明了一個詞叫鐵軍,比如阿里鐵軍、騰訊鐵軍……屬於鐵軍裡面的薪水都很高。什麼叫鐵軍?就是老鐵,他們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利益共同體。如何建立鐵軍?古代中國的將軍早就把這事研究透了,他們帶兵打仗,對待士兵如同父親帶孩子,這樣才能建立鐵軍。將來像我一樣的人,要是去管理一個企業肯定能管理好,因為我建立的都是鐵軍,不是鐵軍打不了勝戰。

不能以一時成敗論英雄,要給人失敗的機會!神很恩待我,我們當中的有些弟兄姐妹走了一段彎路,我苦口婆心地一步步把他們往回帶,最後整個人轉化過來。我選擇相信趕他們走都不會走,就會“賴”在我這裡;我也“賴”在他們那裡,我們就相互依賴了,我們有關係!

他們心裡明明白白,我們的關係是很鐵的。我不把他們當作賺錢的工具,我把他們當作一個尊貴的人。使他成長,使他更有耶穌基督的形象,這是我的工作。咱們就分享到這裡!是不是我講得還不錯?雖然在具體落實上沒有原書作者用畫圖或者表格直觀,我就用說的。但沒關係,我想以後我們也寫一本好習慣作為我們教會好習慣的教材。

願神祝福大家!

為您推薦
关闭

大家好,我们接着来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七章,这一章的主题叫做双赢思维。作者在这个章节引用了一段美国诗人写的话,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段话要表达什么意思,但是感觉“双赢”还不错,就是你好我也好。作者一开头就讲了一个故事,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论述双赢思维。 在企业界,目光短浅的企业家相当的普遍。这些企业家招来员工就使劲用,没有利用价值了就踢掉。在这样的企业里干活,大家都心知肚明,老板给点奖金就拿着,因为不知道能在这个企业干多久。一个企业推行的是什么文化,它就会一层层地往下延续。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还是教会的治理,我觉得我们这套管理模式比双赢思维更具有先进性。今天我一半讲的是作者的双赢思维,一半讲的是我自己的这一套管理学体系。也许你将来会成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或许你现在正在管理一个企业,那你就要不断地琢磨我今天所讲的。

很多企业的管理文化很糟糕,直到今天我所看到的企业家都没怎么把人当人看。那你说当然了,如果企业不赚钱,大家吃啥喝啥呀?比如说我是企业家,让大家好好干,有人就会问:为什么要好好干呢?因为你好好干我可以赚钱啊!这话听着就不像人话。如果你是个打工仔,老板让你玩命干,不干就修理你,你会在这个企业里干下去吗?企业管理不好是有原因的,一个企业管理的文化代表着企业管理层的高度。我们看到有的企业口头上高喊互助合作,但实际搞的是彼此竞争。 比如在一个教会,要各个牧区汇报人数。有的牧区60个人,有的牧区30个人,还有的牧区有100个人。接下来就要求100个人的增加到200个人,60个人弄到120个人,30个人加到60个人。就有人问:老板我要怎么弄呢?这就是在竞争人数。 一个姐妹要求换牧区,她觉得另外那个牧区的领袖不错,因为上次服侍过她,觉得挺好。你说她原来所在牧区的牧区长会怎么想呢?大家就开始暗地里较劲,我这30个人变29人了,你那100个人变101个人了。再过一段时间,我这30个人变20个人了,我那10个人都跑你那里去,你那变110个人了。 原来你就这么整啊,你这么整我就跟你较劲,大家想想这是谁的问题呢?其实这是一个管理的机制问题,这不是上面的人智商比较低吗?他不知道他在管理一些东西时所带来的副作用。双赢思维与企业内部合作,实际上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今天我们讲双赢思维,所以我就提出这么一个例子。

我有一套我自己的管理体系,所以我们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一个管理机制上。比如说,有些教会追求人数,有的教会追求奉献的钱数,当然都会产生竞争;也有一些教会既不追求人数,也不追求钱数,那追求什么呢?追求每个人成长,尤其是在耶稣基督里的成长!**那如何成长呢?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多少就是成长的多少。** 所以说都是管理机制和管理高度的问题,这个章节大家都读了一遍了,可能也没有读出个所以然来。作者描述了人际交往的六种模式:利人利己、两败俱伤、损人利己、独善其身、舍己为人、好聚好散,这就是人际关系的状态。作者把这东西划分成这样,里面是有毛病的,大家能看出问题吗? 如果用钱来衡量,你赚了我也赚了,这只是一个参数。但是今天我想告诉你,利人利己、损人利己这都是一个参数,这是不行的。比如说你在我这成长的快,你刚来我这的时候一个月挣1000块,后来一个月挣到3000块。你就会发现你在这个地方,我并没有给你钱,但是你却得着了成长。

**所以说参数有好多种,建立双赢思维不是看一个参数,不能用一个片面的、孤立的、没有相互联系的方法看问题。**我告诉你,教会很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呢?一般的企业是干不过教会的,教会的厉害在于不是我给你钱你来干活,而是你不但甘心乐意地来奉献,而且还要来牧养、服侍、带祷告,干一大堆的事。企业是给人家钱,人家还不好好干,这上哪里说理去?这个高低上下一下就分出来了,那教会怎么做到的呢? 我认识一个牧师,他看见我们这个文字事工做的很好,后来他就花钱,让他的会友去做,结果还做不好,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把这事弄明白,他以为给钱就会好好干,哪有这回事?**它是一个双赢思维。一个人知道在属灵的事上成长肯定会蒙福,那你就让他做点事能够让他在属灵上成长。** 比如说文字事工,录音转文字,一弄就是七千字、一万字,一句一句听,一句一句写,转完之后全记在脑子里了。因为我们把这事吃透了,是让人得造就,能开始蒙福,得好处得益处。这不是钱的问题!**钱只是一个微小的益处,钱能够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还是思想。**

他们就觉得这事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些人就能够好好干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在哪里付出就在哪里得回报!弟兄姐妹,我们脑袋一定要变聪明,否则你就不知道这事应该怎么干。 过去那些年,我摸索出一套新的管理体系,比如我管理过好几十个员工,有的好好干,有的不好好干。那个时候,要不要涨他们的薪水,我还是有点话语权的,可是反过来我问自己一个问题,人家凭什么好好干呢?玩命干也是这些钱,不玩命干也是这些钱,至于涨不涨薪水,干多干少老板也不一定能看到。 当时我只有30多岁,但我把这事研究透了。我直接跟一个不愿意好好干的人讲,你愿意干你就干,不愿意干就不要干,你就坐在那里什么事都不做也没有关系,我不太需要人假装干活。有人会说:你这管法,企业不就乱套了吗?结果没有乱,后来人家反而都愿意去干了。 不是因为我坐在那里他们就干,不坐在那里他们就不干,而是因为我把双赢思维放在他们里面。**他们开始了解他们的成长点在哪,发现所有的成长都在干活上,如果没有干活,就不会有成长。**你每天上班下班这样混,自己看自己像个狗屎,什么价值也创造不了;别人看见你也像个狗屎,谁看见你都难受,也没有什么成长。

我也不想裁员,不想没事得罪那些人,我问他们上一天班回到家,是不是腰酸背痛呢?他们说:没有啊!接着再待一个月,他们发现自己啥也没有干,却开始腰酸背疼了。再待一个月,发现自己很难受,人家开会讨论的东西他在旁边看热闹,听也听不懂,说也说不清,这种情况多丢人啊! 你说同样上下班,为什么你会难受呢?我就不理解了,我们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干不了重的就干一些轻的。结果我就开始做思想工作,我说:你在这待着也是待着,还不如干点活,那会帮助你成长啊!你成长了再去找工作,我会好好给你写推荐信,你在我这干活不涨薪水,你可以去薪水高的地方呀。 我说:你看那招工广告有五千、七千,还有一万块一个月的,你看看你能干哪个活?他看了之后说:老板,哪一个活我都干不了。我说:那你能干啥?这时他觉得,他拿三千块钱的薪水都亏欠了人家企业。后来人家说:老板,我要咋办呢?我说:这个简单,跟我学。我以前和你们一样,大家都在一起工作,但后来做了你们的上司。那为什么我能做你们的上司呢?是因为我干的活多,懂得多。我累了吗?没有累!你下班我也下班,你上班我也上班,只是我的钱涨的比你快,谁不喜欢赚多点钱?至少给孩子买奶粉能买个名牌的。 他说:是啊!老板,那我怎么办呢?我说:那你就好好干,不懂的来问我,我教你。大家说说,他是不是遇见了一个好老板!在企业提供内部服务,我通常都是拿内部服务奖的。 你得把事情吃透,别一上来就跟人家讲什么双赢思维,听起来就不太上道。双啥赢呢?就你那点脑子,不知道自己在说啥,就瞎干!我知道你们读完这个章节以后,肯定一头雾水,因为没有经验,经常玩的都是两败俱伤。你抓我头发,我抓你头发;你抓我脖领,我抓你脖领;你挠我一把,我挠你一把,最后谁也没什么好处。 就像我们跟老马打仗一样,有时候我把老马打得鼻青脸肿,有时候老马也把我打个鼻青脸肿,这很正常。你看UFC和MMA的拳击赛,就算是得冠军那个人也是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我的意思就是,人在市场上如果没有智慧,就像天天在拳击场上被打一样,多吓人哪。

我们就来说说,怎么才能建立双赢的思维。双赢思维最重要的一个要领叫做智慧,智慧这两字挺好,没有智慧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连事情来龙去脉都整不明白能整啥呢?为什么很多企业干得乌烟瘴气,整天这个那个的?因为只是解决了钱的问题,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如果你照着我这套逻辑体系去经营企业,不赚钱都难啊! 智慧很有挑战,你不能指望自己没有智慧而去请一个有智慧的人来管理,那干不了!如果自己没有智慧就管理不了那个企业。这本书上所讲的双赢思维的五大要领“双赢品德、双赢关系、双赢协议”等等,这些词我都不太喜欢。什么双赢协议,你信不信到我这来都没有协议。 我从来没有这样说过:来订个协议,这是你签的哦,到时候我可来找你算账!**智慧很重要,智慧是人对人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就是对人性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有没有人整天上班想着说,我就创造一千块钱的价值,可是我却拿了三千块钱的薪水,这不是赚了二千块钱了吗?肯定有人有这样的想法,这种想法叫做愚昧。 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如何把这种愚昧除掉叫做智慧,所以企业管理很需要智慧。我确信,没有人不想好好活着,有人会不想好好活着,就想把邻居给杀了吗?前几天出了一个命案,一个住铁皮屋的农民,把旁边住好几层楼房的一家人给杀了,为什么?因为这家人老欺负这个农民,欺负急了不得咬你吗? 所以说,有的时候人笨就笨在这些地方,死伤那么多人,不是没事找事吗?因为没有双赢思维,就喜欢看着你很惨。如果我看见你很惨我会说:”来,我帮你,虽然你做人不怎么样,但是我愿意帮你来疏通一下关系。“这样事情会变得怎样呢?可是两家就因为农村那块地争来争去,不知道这样会有风险,不知道人被逼急了以后会出事的。

在我的逻辑里,我从来不这么做,我都是要让人得益处,为什么大部分人不这样?因为人无知、没有智慧,所以就这么干。我的表哥表弟也是为一点小事打得差点出人命,哥俩之间至于吗?如果我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事情绝对不会变成这样,因为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我的智慧从何而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很多东西古人已经讲得清清楚楚。**今天我们先别说赶鬼,人性与灵界紧密相关,所以对人性的认识就是对灵界的认识。**双赢思维最重要的是智慧,当然你把智慧叫双赢品德也好,还是双赢啥也好,就是脑袋里面得琢磨这事,并且把它吃透了。 这本书上面说的什么善解人意、敢作敢为这些词听起来可土了。虽然我鼓励大家读这本书,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的原因还是就这么写的,我怎么读着这些东西不像个样呢? **我说的智慧就是人得找到双赢的关键在哪里,不一定在一个参数上,可能在多个参数上!**今天很多国家之间,你制裁你、你制裁我,干啥呢?竞选美国总统,两个老人为了一份工作争来争去,其实他们也不需要这份工资,却要整得挺忙活。我还真不太理解。当然这是不管我理解不理解,与我也没有太大关系。

**双赢是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事,要逐渐把它管理起来,管理就是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比如以前我们两家树敌,你家输两条人命,我们家输三条,这又何必呢?能不能变成一条人命对一条人命?这不就进步了吗?可是那也不行,一条人命也是命啊,要管理到不出人命,最好管理到可以互相往来,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为什么人会那么愚昧?是因为讲不通道理,脑袋里面任性,就认定三八二十三。但是没关系,咱们也不用去和他争辩,当有一天他吃了亏,明白过来就会承认自己脑袋有问题。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一心希望他好,虽然很长时间不行,但是总有一天他会服气。当他降服下来的时候就知道你不是害他,你说什么他就能够听进去了。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讲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平定四川、云南等南部地区,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以后就不会再骚扰南边了。如果当时诸葛亮只是把他干趴下,没有使他服输,就得一直在边境上放重兵把守,那得需要多少资源?这就是智慧和管理!让什么东西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是很好的事,都肯定会有相应的回报。

**有智慧就要管理,然后还要有发展的眼光**。我觉得我讲的比较上道一点,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问题要靠发展,解决发展的问题还是要靠发展!”这话好呀!我们得有这套思维体系。 这套思维体系厉害在哪里?就是让我们不能只看到我们的问题,而要看到我们的进步。**当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很多问题就解决了**。**发展的眼光是什么?比如说这个员工很烂,但是如果有一天他变好了,对企业不是一个价值吗?尤其他变好了、变得有价值了是因为你的贡献,跟你的关系能不铁吗?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谋求发展。** 又比如一个家的家庭收入来自家里的五个兄弟,一人赚了一千块,总共五千多,生活开销四千多,剩下就那么点钱,因为没有发展的眼光,五个人经常互相掐架。可是掐架也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哥五个齐心协力干点事,变成一人赚五千块,五个人就是二万五千块,家里开销上升到六千块,还剩一万九千块,再投入再发展就会非常的棒。 **问题就是人缺少了发展的眼光,非得在原地打转、纠缠,这是非常愚蠢的思维方式。**人越无知就越愚蠢,越无知就越在原地打转、整出很多幺蛾子。不管中国还是外国,无知永远是一个恶习。我讲的双赢思维看起来比书上的好点吧?这本书上喜欢用协议方式,在上面签字。我就觉得不太有用,难道我达不到业绩要求就会把我开了吗?

**管理体系中给人钱是最不重要的,给人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要让他值更多钱!**你要让别人值钱,先得自己要值钱才行,如果自己还傻不拉唧的,怎么可能让别人值钱?比如上司和下属的双赢,下属给上司好好干活,在干活中成长;上司因着你干的活可以交差,上司可以指定很清晰的方向、策略,下属可以具体实施方法。千万别用钱来激励人,用钱来激励人是一个最糟糕的解决办法。 **管理体系永远不要忘记建立一支铁军**。今天很多企业发明了一个词叫铁军,比如阿里铁军、腾讯铁军……属于铁军里面的薪水都很高。什么叫铁军?就是老铁,他们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利益共同体。如何建立铁军?古代中国的将军早就把这事研究透了,他们带兵打仗,对待士兵如同父亲带孩子,这样才能建立铁军。将来像我一样的人,要是去管理一个企业肯定能管理好,因为我建立的都是铁军,不是铁军打不了胜战。 **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要给人失败的机会!**神很恩待我,我们当中的有些弟兄姐妹走了一段弯路,我苦口婆心地一步步把他们往回带,最后整个人转化过来。我选择相信赶他们走都不会走,就会“赖”在我这里;我也“赖”在他们那里,我们就相互依赖了,我们有关系! 他们心里明明白白,我们的关系是很铁的。我不把他们当作赚钱的工具,我把他们当作一个尊贵的人。使他成长,使他更有耶稣基督的形象,这是我的工作。咱们就分享到这里!是不是我讲得还不错?虽然在具体落实上没有原书作者用画图或者表格直观,我就用说的。但没关系,我想以后我们也写一本好习惯作为我们教会好习惯的教材。 愿神祝福大家!
Agnes
七个好习惯,双赢思维的讲解种,提到:认识灵界才能认识人性,这应该怎么理解?又该怎么落实呢?
命定小助手
留言:七个好习惯,双赢思维的讲解种,提到:认识灵界才能认识人性,这应该怎么理解?又该怎么落实呢? 回复:人常常有多面性,或者叫多重人格。有时像个好人,有时却像个恶人。都是灵在人身上。习惯都跟灵有关。
@Agnes: 七个好习惯,双赢思维的讲解种,提到:认识灵界才能认识人性,这应该怎么理解?又该怎么落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