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神学
推荐评论
命定神学 关闭
【課程】- 如何學習(6)- 《做事要有計劃,要有優先級》

2021-09-17 6,988 Y136課程 - 如何學習 翻轉 積極主動 學習 糾結 享受 提升效率

筆記範本,僅供參考

一,引言

  1. 習慣決定命運,什麼習慣成就什麼命運,養成要事第一的好習慣至關重要。

  2. 忙碌是因為低效,低效做事就不享受,所以人要不斷學習如何做事,從而提升效率,創造價值。

二,提升效率,創造價值

  1. 工作享受的關鍵就是要創造價值,人能夠創造價值,人又享受創造價值,人就從中得著喜樂!

  2. 創造價值的關鍵就是要提升效率,提升效率的關鍵就是要管理好你的時間,並做好計劃!

三,做好時間管理

  1. 無論幹什麼,第一個想到的都應該是如何提升你的效率!

  2. 做事的順序非常的重要,先做最重要的事兒,其他不重要的事兒也都能做完!

  3. 時間管理,就是先幹什麼,後幹什麼,千萬不要最重要的事兒不幹,不重要的事兒幹一堆。

  4. 做任何事情,都要問自己“我在幹啥”,“我為什麼做這件事”,毫無意義的事兒不做。

四,做事要有計劃

  1. 計劃非常的重要,做事情要先規劃好,不要上來就幹!也不能瞎幹!

  2. 做什麼,怎麼做,為什麼要做,什麼時候做,做到什麼程度,這就是做計劃的要素!

  3. 學習和工作要分開,計劃和施工要分開!做事才高效!

關鍵詞

  1. 要事第一

  2. 時間管理

  3. 提高效率

  4. 創造價值

  5. 做計劃

引言:回顧前兩個好習慣

大家好,我們接著分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這本書,其實講這本書我有點不好意思,因為我是拿著別人的書講自己的東西。不過可以暫且算作我藉著他的書,來發表一些自己的論點和感想,當然我也會盡量謙卑一點,別說的太狂!但實際上,我真覺得我講的比他寫的清楚。我有一個特點,不管是什麼東西到了我這裡,都會變簡單。

我喜歡簡單,大家也可以一起聊一聊關於簡單的看法。咱們當中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也有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的。我可告訴大家,把東西弄簡單不是個簡單的事,把東西弄複雜卻很容易。今天我們學習《高效能人士七個好習慣》這本書,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讀?自己是不是沒事幹了才讀?為什麼要聽我在這裡講課?因為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就是習慣成就命運

我從小長大的地方叫做六百戶,因為那裡有六百戶人家。村裡什麼壞孩子都有,當然也有好孩子。我是屬於好孩子那列的,但是壞孩子那列很嚇人。我們那個年代,穿喇叭褲的都不像好人,那些壞孩子都穿喇叭褲,但是現在穿喇叭褲還挺時髦。然後他們三五成群的站在大街上,我看到這些人都是繞著走的。我如果不繞著走,從他們中間穿過去,萬一往我身上丟石頭怎麼辦?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後來有坐牢的,有死在牢裡的,有被刀子捅死的,還有拿刀子捅死別人的。所以,什麼習慣就成就什麼命運。

人一輩子有一個要命的事,就是無知最要命。古往今來,先秦後漢,這些歷史我都喜歡讀。因為歷史可以看出列國的興衰,還有一個特別好的節目叫《大國崛起》,我也喜歡看。如果整天在大馬路上瞎逛,能逛出個什麼來呢?所以無知很要命,把時間都浪費在逛街上了。我也不知道他們在那逛什麼,能逛出什麼來。後來我理解了,只能逛出個稀屎來。每天吃完了拉,拉完了吃,成了一個造糞機。一個人腦袋裡頭如果沒有知識,能做什麼呢?什麼也幹不了,只能養成一個沒有知識的習慣,所以做人不能和做貓一樣。

人一輩子是人生,可不是狗生。但是有些人會自嘲自己一輩子活得像個狗,聽起來很不像話。還有人說自己一輩子活得像只貓,但是貓有貓生,狗有狗生,人有人生,所以習慣太重要了。我們前面兩章講了積極主動和以終為始,所以人活著要有目標,人沒有目標只能湊合著活著。所以我們要講第四章和第五章,內容是以終為始。但是第三章怎麼就成了第一個好習慣了呢?因為前兩章講的是概論,第一個好習慣是在第三章,叫做積極主動。

大家還能記得什麼叫積極主動,什麼叫被動嗎?記不住沒關係,再聽一遍。如果你從小就接觸這些,把積極主動整明白,把以終為始整明白,把第五章要事第一整明白,你一定會成為人精。咱們琢磨一下,被動這事相當普遍。如果我主動發脾氣,算是主動還是被動?我被那個人氣得快發狂了,你說我是主動還是被動呢?答案是被動。

所以,積極主動是我們經過頭腦的思考,我們決定應該怎麼做,那是積極主動。如果我整天被動,別人動我,我就生氣;別人講笑話我就開心;別人講悲傷的故事我就會難過;別人一惹我生氣我就暴跳如雷的話,我會很難受,也很被動。所以就講到情緒管理,講到以終為始。

我們中國人講未知生焉知死,這句話我們也不能去論斷。其實是未知死,焉知生!如果不知道死是眾人的結局,就會把活著這件事看的很重,所以在終點的時候來判斷這個東西,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人家惹咱生氣,咱就生氣嗎?人家故意惹咱生氣我也可以不生氣,因為我可以管理自己的情緒。

如果人家不是故意惹咱生氣咱就生氣了,那就成了氣包子了,所以被動很要命。咱們這次要講的題目叫:要事第一,我希望我講的時候大家都提前預習一下。擠也要擠出時間來讀,把拉屎和吃飯的時候都省下來,我也得讀一下這本書。或者在網上下載一個PDF版本的讀,因為很多都免費。

``要事第一”這個內容,一聽就感覺很好。我覺得人一生如同下棋,我也很喜歡看人下圍棋。有一天我的手機裡推出一條關於圍棋的信息,然後點進去看了一下,發現人家講解得很好。講了一個人和阿爾法狗下圍棋,阿爾法狗下得好,招招夠狠。

一個九段的選手和阿爾法狗下棋,下到一半的時候,阿爾法狗就佔了四個角了,這時候的棋沒法下了。為什麼講下棋了,是不是跑題了?沒跑題!我很清楚!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兩個人下棋,一人贏了,一個人輸了,下棋的時候一人走一步,這期間發生了什麼事?

不管是象棋,圍棋,還是其他棋,為什麼一個贏了,一個輸了?有的人說是走的順序不一樣,就是這麼一回事!倆人下棋的時候,你走一步,我走一步,我走的都是重要的,你走的都是不重要的,那我肯定會贏。兩個軍隊打仗,一個贏了一個輸了,發生了什麼事?一個人老是走最重要那一步,而另外一個人老走不重要的那一步,所以這就是要事第一。輪到你走棋了,你只能走一個子,不能一下走十個子,走十個子是耍賴。

如果你下中國象棋,上來就拱小卒的話,你根本贏不了。上大學的時候我有一個同學老家是雲南的,他們管小卒是叫小翠。我們下象棋的時候,他就在旁邊告訴我們拱小翠,結果把我們大家笑死了。你老拱小翠,你就成了小翠了,最後哪能贏呢!出車、出馬、出炮,才是最重要的棋子。

人永遠都要記住,每一天都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如果每一天都被不重要的事充滿了,把重要的事擠沒了。突然有一天你回頭一望,發現自己後面沒有人了,自己在最後面。你老拱小翠,你不在後面誰在後面呢?你這一輩子拱小翠的話,你就做了一件最不重要的事。

提升效率,創造價值

所以人一生每天二十四小時下來,你幹了多少重要的事,幹了多少不重要的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剩下來的時間不多。因為你需要活著,要賺錢養家餬口。怎麼辦呢,只能繼續做。但是有一個重要的事你沒做,只能每天為了養家餬口而忙碌。我講的這個例子不是書上寫的,但是你會發現我講的跟作者的概念是一樣的,就是我們每天的時間都做什麼了。

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讀書的,讀文件和讀文檔的速度是要命的,那我怎麼辦呢?如果我讀不完,怎麼辦呢?我升職升的雖然有點快,但是當初我也是工作不會幹,文檔一摞一摞的堆在那裡,不知道怎麼辦。最後只能拼命看,但是我還是看不完。大家能給我出個主意嗎?有的人建議我看重要的,其他的分配下去。但是那都是我自己的工作,我能分配給誰呢?

還有人建議我抓重點,排順序,但是這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我看文檔的速度提高一倍,十個小時的活,五個小時做完了,我還會忙嗎?我就不會忙了。所以我每天都拿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用來提高我的閱讀速度,所以閱讀速度很重要。閱讀速度上不去,就幹不了這份工作。人家願意給那錢,你幹不了,這不是很鬧心嗎?所以我無論幹什麼事,我最先想到的是如何提高效率。如果我在那磨嘰,工作只會越來越多,效率也沒有提升,我不忙誰忙呢?

過去這麼多年來,我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是兩點以後睡覺,是因為人家給我的工資高,我在拼命加班做嗎?不是的,而是人家給我那些活我幹不完,我就玩命的提升我的學習,所以學習很重要。只要我在那個工作崗位上,我把學習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也就是說我需要學習才能勝任這份工作。

經過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學習,我很快就翻轉了。剛上那個崗位的時候什麼都不會幹,活都是新活。但是新活新問題,也架不住我天天琢磨、天天學習,因為學習可以使我勝任這份工作。而且不到一年的時間,我的生活絕對翻轉。只要我能堅持半年,半年以後我一定晚上六點到七點下班。

工作都做完了,我也沒有其他事情了,但是多餘的時間用來做什麼呢?上街擺攤?看人家下棋?看人家拱小翠?回家睡大覺?看電影?看電視劇?都不是。我可知道,有相當多的人是電視劇迷,一集一集的看,一下子能看二十多集。如果你非常愛看電視劇,你滿腦子都是電視劇了,但是電視劇根本不能當飯吃。

幾十年下來我從來不看電影,也不看電視劇,你能夠想象嗎?你可能會笑話我,我不但不看電視劇,我也不打電腦遊戲,因為我覺得那些整完了挺累。如果我去電影院看電影,裡面都是黑乎乎的,看完以後頭暈眼花。你可能會覺得我不會享受生活,但是比我活得好的人真不多。為什麼?因為我做完了以後,享受我所做的事。

我後來仔細研究了一下,什麼人活得最好?一個常常喜樂的人活得最好。我經常服侍那些常常糾結的人,一會糾結,一會不糾結,反反覆覆,這樣的人非常多。如果你是我的話,看著就鬧心。人得喜樂,人得研究怎麼活著,這事我絕對可以跟大家分享。我無論做什麼,我都享受。上學的時候我享受上學,做工的時候我享受做工。

如果我上學的時候,不享受上學,一想到上學腦袋就大,一打遊戲眼睛也亮了,人也精神了。這樣的狀態是什麼人生呀?我想這樣的人活得很糾結,上班會更糾結。但是我不糾結,我很享受上班,工作當中也充滿了挑戰,結果不到一年肯定翻轉。

我經歷翻轉時間最長的一件事,就是建立教會。因為一開始不會建造教會,相當的鬧心,後來我翻轉了這件事。就像服侍人,有多少人像我這樣服侍?沒有。他們都當做苦差,但是我把服侍當做恩典,因為這是我的工作。也許你想知道我的邏輯體系,我告訴大家一個基本的邏輯體系,大家可以在你的身上試一試。

如果你創造了一個價值,比如:你是個銷售員,你拿到了一單又一單,你會怎麼樣?你一定會很開心。如果你一直沒有開單,大家開銷售會的時候,你會排在最後面,恨不得挖一個洞鑽下去。因為老闆會問你為什麼沒有開單,讓你跟其他人學習一下。這時你一定糾結難受,那種感覺就像吃了一個屎克郎,非常難受。每次開會都像吃了一個屎殼郎,可能連屎克郎的糞球都一起吃了。

什麼人最享受呢?當人有創造價值的時候,這個人是享受的。如果人看了一場電影回來,唱了一場卡拉OK回來,吃了一桌酒席回來,出去閒逛了回來等等,做完之後,人是很難享受的,因為他沒有創造價值。所以人能夠創造價值,然後人又享受價值,你就會從中得著喜樂。人一生如果反反覆覆糾結,那叫糾結生。人家都做學霸,你做糾結霸。那也是一方霸主,是糾結國度裡的霸主。

怎麼才能做得到這七個好習慣呢?這七個好習慣我們已經講了兩個好習慣了,積極主動,不是積極主動整天在那裡玩遊戲,也不是積極主動整天在那裡扯淡,而是積極主動的創造價值。只要那個地方有你,那個地方就越來越乾淨,越來越有秩序,也越來越好。第二個好習慣是以終為始,把目標設好,一步一步向著目標前進,走著走著就走到上面了。我還告訴大家第二個基本原則,在人的上面做人享受,在人的下面做人比較難受。

我告訴大家幾個例子,一個大學生剛剛畢業,二十幾歲,出去找工作,人家能夠容忍你。因為大學剛畢業,很多事不明白,沒有工作經驗也沒關係。可是到了三十歲,做的工作跟剛畢業的大學生做的一樣,一問三不知,滿腦子都是混亂,誰看你都煩。人家也許還在納悶,大學畢業你都幹了什麼,中學畢業你都幹了什麼。

有些人一轉眼就三十了,結果還養不了自己,還靠著家裡養著,這不糾結都難受。這日子要怎麼過呢?我是不知道怎麼過。有些人一轉眼二十七八了,再一轉眼三十了,再一轉眼四十了,然後看看自己再看看這世界,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怎麼回事呢?可這都是自己下的棋,自己走的路。

大家一定要建立好習慣,人一生很奇特的,你不能四十歲的時候還做大學生做的活,人家不要你。一個四十多歲的人出去找工作,人家不要。如果你四十多歲了,你是個人才,你可以找一個總裁噹噹,不管怎樣當個什麼總的也好。一天二十四小時,該怎麼樣去花這個時間。四十多歲的人,最差也要做個總監。人家賺二千,你賺兩萬。有的人年薪三百萬,有的人年薪七百萬,有的人年薪一百五十萬。

人家也是到點下班,該幹什麼也是幹什麼,也沒耽誤吃喝拉撒睡。有的人賺兩三千元的工資,幹得卻特別糾結鬧心。這跟什麼有關,跟要事第一有關。最重要的事不幹,不重要的事幹了一大堆。所以我為什麼帶著大家讀這本書,是希望大家一輩子喜樂和開心。當我們面臨挑戰的時候,有的時候甚至是一場惡戰,打完了一場惡戰得勝之後,然後擄掠仇敵,可以站在戰場上收穫戰利品的時候,那種喜樂可以持續很久很久。

所以做人要做一個得勝的人,一點一點的進步,不要怕,總比不進步強。今天我們就在所做的事情上重新排序,就是什麼東西重要。我剛才跟大家講我個人的感受,就是學習最重要。人一輩子拿多少時間用來學習,我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可是海量。為什麼?因為不學習效率就不能提升,活就幹不完,活幹不完人就難受。難受就更加難受,永遠也幹不完。只有一件事能夠解決我的問題,就是提升自己

做事要有優先級

要使人進步,讓大家往前走,但有的人走得快,有的人走得慢,沒關係,因為不管怎麼樣你都在往前走,而且人一生的東西都是指數型增長的。今天我們要把要事排在第一,很多人都是沒有管理好時間,那我們開始學習管理時間。

這本書開頭講:重要之事決不能受芝麻綠豆小事的牽絆,這是德國詩人歌德寫的。所以我們從一個習慣來講的話,有效的管理先決條件,他闡述了``獨立意志”,這種詞我有點受不了,不知道他要講什麼是一個學術名詞,主要告訴你,要有能夠獨立做決定的習慣。

在本章第八段中講到格雷寫的 《成功的普遍共性》,他一直致力於研究成功人士身上普遍存在的共性,他發現成功的決定因素並非辛勤的工作、不凡的運氣和良好的人際關係,雖然這些因素對於一個人的成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是都比不上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習慣三的``要事第一”。

格雷說:成功者能為失敗者所不能為,縱使並非心甘情願,但為了理想與目標,仍可以憑毅力克服心理障礙。他講的意思是,找到了一個高效能成功人士身上的共性,每次都把要事放在第一。最重要的事和瑣碎的事扯在一起,時間怎麼管就是學問,那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學問。

東西的順序很重要。有一次我去上課,老師拿了一個廣口的餅乾桶,裡面有一個稍微大一點的石頭,還有一些玻璃球,還有一些水和沙子。他就先把水先倒進去,然後把沙子放進去,接著再放玻璃球,最後再放那個大石塊,完全放不進去。我們還以為這些東西就是放不進去。

後來那個老師把這些東西都倒出來,先把這個大的石塊,然後再把玻璃球放進去搖一搖,接著再把沙子倒進去搖搖搖,最後把水倒進去,發現全部都放進去還沒放滿。我上完了課以後,老師給我做了一個示範,我覺得很神奇,原來放東西順序不能弄錯。如果順序弄錯了會發生什麼事?好些東西放不進去了。

我給大家舉個非常非常明顯的事,最近我在訓練我的同工如何編寫軟件,編寫軟件的訓練強度還是挺大的,因為歲數也挺大的了,都退休了,也挺辛苦,但是依舊天天學習編寫軟件。三個月下來,程序也編了,然後什麼事也沒擾誤,你不覺得很神奇嗎?他怎麼什麼事都沒耽誤呢?你會覺得非常的詫異。

我們當中有許多在國外讀書的,讀完了書就想要得著更高級一點的學位。那個時候他們不但要上班,業餘時間還要去讀書。讀書之後還要來教會服侍,服侍的力度還挺大的。後來發現很神奇,學位也拿了,服侍也服侍了,工作也做了,錢也賺了,人也挺好的,什麼也沒耽誤。

後來這些人就不再讀學位了,因為學位已經拿到,但是做的還是這些事。這就奇怪了,以前讀學位也是那些事,現在不讀了也是那些事,主要是時間沒塞進去。後來我逐漸瞭解了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就是人這一生可以塞進去很多東西。你如果把重要的事幹了,把重要的事情塞進去,結果會怎麼樣?結果什麼事也不會耽誤。

我們做基督徒的是相當的明顯,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我們禮拜天要參加主日,平時有小組查經,還有服侍以及帶領禱告。然後你會發現一個非常神奇的事,就是什麼事情也沒有耽誤。你不覺得神奇嗎?我是覺得很神奇。後來我就養成一個習慣,儘量把時間塞得滿滿的,重要的事全都安排上。

所以說,越成長做事就越快,做事越快就越成長。這一輩子創造的價值,是超出我所想象的。訓練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最後什麼事都沒有耽誤。我是怎麼做到的呢?因為要事第一。我講的觀念是,時間管理很重要。管理就是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很重要

我們老百姓一般認為,事情先做後做都一樣。至於是先刷盤子後刷碗,還是先刷碗後刷盤子都是一樣的,因為最終都要把碗刷完。但是真的一樣嗎?不一樣。為什麼我做家務快呢?因為我是個知識分子,所以我做事用足了腦子。不像一些人,做事不動腦子。

比如:我家的洗碗池的檯面很小,水盆也很小,有一大摞的碗需要刷,我怎麼辦呢?我會刷一個碗,然後衝乾淨,放回原位。然後再刷一個碗,衝乾淨放回原位,這就是我的做法。如果我家洗碗池的檯面很大,水盆也很大,我就會換一種方法刷碗。我會先準備好肥皂水,洗完的碗放在臺面上,最後再一起沖洗,所以幹活的順序是千變萬化。

我所做的事,如果是常常做的事情,會有很多版本。今天用版本一,過了一段時間會跟改為版本二,因為方法變了,效率增加一倍。再過一段時間,我會改為版本三,或者再過段時間,我又升級了,因為我不會一直停留在2G的諾基亞的時代。所以我幹活快,一般人比不上我,因為我總是改變做事的方法,提升自己。我天天學習,天天琢磨,最後效率增加以後,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事情都做完了,什麼也都沒有耽誤。

做事要制定計劃

所以在這個地方,大家不要被瑣事牽著鼻子走,把重要的事情排在前面。我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大家聽了以後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是民航公司,如果我們沒有把重要的事情做好,那麼飛機飛上去就會掉下來。如果飛機掉下來了,會產生很多的工作,理賠等等一大堆的事情。

如果我們把工作當中該做的做好,飛機可以正常的飛行降落,不出事,這樣會省了很多的麻煩。我還要告訴大家,這類的狀況相當的普遍。比如:我們幹活幹錯了,然後開始修改,但是修改的時候需要拆了重裝。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一件事成了很多件事。不但時間浪費了,有可能還沒有裝對。

為什麼不把事情提前計劃好,規劃好,動點腦筋,一次做對不是很好嗎?有些事不能亂來,比如:建大樓,一直催促快點建,結果建到十層的時候,樓塌了,這時候怎麼辦呢?樓塌了,垃圾需要清理,原材料也浪費了,還得重新建造。如果一次就把事情做對,豈不是很好。

所以,計劃非常的重要。很多人寫計劃的不會寫,不會規劃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作者講的是第四代時間管理,雖然我講的跟作者要表達的不太一樣。但是沒有關係,你可以再讀一下,然後做下對比。我們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如果不能一次做對,你會耗費很多的時間。

計劃很多人不會做,計劃就是要事第一。做什麼,怎麼做、什麼時候做、做到什麼程度、為什麼要做,這就是計劃。為什麼做,就是目標,目標要清楚。這都是人一生當中,做計劃的基本要素。回答不了,就別瞎做。我知道很多人喜歡瞎做,做完了白做,沒用。

所以計劃此時什麼事情是最重要的,我要做的事情是否清楚。學習和工作要分開,有的人提倡在工作當中學習,但是我鼓勵大家,學習和工作要分開。為什麼?比如:你不會建造樓房,那就不要去建,因為建完了再塌了就麻煩了,如果死幾個人就更麻煩。學習如何,計劃和施工要分開,不要一邊計劃一邊施工,那不可能做的好的。

學習和工作要分開,計劃和實施要分開,這幾件事要是琢磨透了,能夠落實出來,就厲害了。如何分開呢?比如:我要寫一個程序,如果直接寫,寫到哪裡算哪裡,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寫的是什麼。寫的代碼沒有人讀得懂,還引起了投訴。投訴之後還是找不到問題所在。

後來公司又請了一個新的程序員。結果新程序員建議老闆重新做,但是重新做也沒有計劃,直接開始寫代碼。最後也是發現寫不下去了,結果顧客又投訴,問題還是解決不了,自己提辭職了。後來又來了一個新的程序員,還是建議老闆重做。

這期間發生了什麼事呢?因為沒有計劃,計劃不夠清楚就開始施工。如果你問我,我該怎麼做呢?我會先把事情想明白,計劃和施工方案寫清楚,這個東西這樣寫,那個東西那樣寫。然後反覆的推敲我的計劃,當然我是有經驗的。過了一個禮拜,項目完成了。

很多人是沒有計劃就瞎幹,幹著幹著就幹不下去了。假如你在戰場上打仗,東西都是瞬息萬變的,你根本來不及應對,所以要在戰前策劃。《孫子兵法》當中叫做妙算,就是在屋子裡運籌帷幄,計劃好。到了戰場上,有槍沒子彈,很鬧心。後勤供應不上,沒有計劃,沒有規劃,亂成一鍋粥。

計劃和施工要分開,如果蓋樓沒有圖紙,你怎麼蓋呢?有的人說自己經常計劃,但是從來不做,這也算分開,但卻是徹底的分開了。學習和工作要分開,因為你在工作當中看見問題的時候,發現自己不會,使勁做不但累得屁滾尿流,時間也都浪費了。我一看這事不會,先把事情整理清楚,哪些會做,哪些不會做,不會做的回家學習,不用著急。

當你學會了去做的時候,尚且還會有問題,不會的時候去做問題會更多。所以我們都在學習當中成長,會的不難,難的不會。所以說,常常學習很重要,首先要學習如何活著。人一輩子把這些事重新梳理,規劃,然後再去做,不斷的完成這樣的循環。有很多人寫計劃寫的都是很表面的計劃,但是沒有用。

如果你在工作崗位上是個新進的經理,下面還有二十多個員工,你又不會管理人和事,怎麼辦呢?先學習如何管理人和事,不要瞎管。如果你瞎管一通,員工看不上你,你也看不上員工,最終工作根本無法完成。所以我們要先學習,然後再去小規模的嘗試,反反覆覆,最終解決問題,這就是我個人的經驗總結。

大家不要僵化,把時間多花在怎麼做。首先問自己做什麼,毫無意義的事情不要做。第二,事情會不會做,如果不會做,先學習,不要著急,因為一著急就麻煩了。然後在學習當中小規模嘗試,成功以後大規模的去實施,實施之前有個施工計劃

我的施工計劃詳細到在我的頭腦裡,或者是在我的施工方案裡,每一顆釘子的具體實施的步驟,我都可以講的清清楚楚。如果你建造神的殿,建造神的教會,必須學習如何建造,照著神的心意去落實。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學習,不斷成長的人。你在學習當中,在成長當中,你不能不喜樂,你一定會喜樂的。希望我講的內容能夠給大家帶來一點點的益處,願神祝福大家!

為您推薦
关闭

大家好,我们接着分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这本书,其实讲这本书我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是拿着别人的书讲自己的东西。不过可以暂且算作我借着他的书,来发表一些自己的论点和感想,当然我也会尽量谦卑一点,别说的太狂!但实际上,我真觉得我讲的比他写的清楚。我有一个特点,不管是什么东西到了我这里,都会变简单。 我喜欢简单,大家也可以一起聊一聊关于简单的看法。咱们当中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也有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我可告诉大家,把东西弄简单不是个简单的事,把东西弄复杂却很容易。今天我们学习《高效能人士七个好习惯》这本书,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读?自己是不是没事干了才读?为什么要听我在这里讲课?因为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就是**习惯成就命运**。

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叫做六百户,因为那里有六百户人家。村里什么坏孩子都有,当然也有好孩子。我是属于好孩子那列的,但是坏孩子那列很吓人。我们那个年代,穿喇叭裤的都不像好人,那些坏孩子都穿喇叭裤,但是现在穿喇叭裤还挺时髦。然后他们三五成群的站在大街上,我看到这些人都是绕着走的。我如果不绕着走,从他们中间穿过去,万一往我身上丢石头怎么办?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后来有坐牢的,有死在牢里的,有被刀子捅死的,还有拿刀子捅死别人的。所以,什么习惯就成就什么命运。 人一辈子有一个要命的事,就是无知最要命。古往今来,先秦后汉,这些历史我都喜欢读。因为历史可以看出列国的兴衰,还有一个特别好的节目叫《大国崛起》,我也喜欢看。如果整天在大马路上瞎逛,能逛出个什么来呢?所以无知很要命,把时间都浪费在逛街上了。我也不知道他们在那逛什么,能逛出什么来。后来我理解了,只能逛出个稀屎来。每天吃完了拉,拉完了吃,成了一个造粪机。一个人脑袋里头如果没有知识,能做什么呢?什么也干不了,只能养成一个没有知识的习惯,所以做人不能和做猫一样。 人一辈子是人生,可不是狗生。但是有些人会自嘲自己一辈子活得像个狗,听起来很不像话。还有人说自己一辈子活得像只猫,但是猫有猫生,狗有狗生,人有人生,所以习惯太重要了。我们前面两章讲了积极主动和以终为始,所以人活着要有目标,人没有目标只能凑合着活着。所以我们要讲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是以终为始。但是第三章怎么就成了第一个好习惯了呢?因为前两章讲的是概论,第一个好习惯是在第三章,叫做积极主动。

大家还能记得什么叫积极主动,什么叫被动吗?记不住没关系,再听一遍。如果你从小就接触这些,把积极主动整明白,把以终为始整明白,把第五章要事第一整明白,你一定会成为人精。咱们琢磨一下,被动这事相当普遍。如果我主动发脾气,算是主动还是被动?我被那个人气得快发狂了,你说我是主动还是被动呢?答案是被动。 所以,**积极主动是我们经过头脑的思考,我们决定应该怎么做,那是积极主动**。如果我整天被动,别人动我,我就生气;别人讲笑话我就开心;别人讲悲伤的故事我就会难过;别人一惹我生气我就暴跳如雷的话,我会很难受,也很被动。所以就讲到情绪管理,讲到以终为始。 我们中国人讲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我们也不能去论断。其实是未知死,焉知生!如果不知道死是众人的结局,就会把活着这件事看的很重,所以在终点的时候来判断这个东西,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人家惹咱生气,咱就生气吗?人家故意惹咱生气我也可以不生气,因为我可以管理自己的情绪。 如果人家不是故意惹咱生气咱就生气了,那就成了气包子了,所以被动很要命。咱们这次要讲的题目叫:要事第一,我希望我讲的时候大家都提前预习一下。挤也要挤出时间来读,把拉屎和吃饭的时候都省下来,我也得读一下这本书。或者在网上下载一个PDF版本的读,因为很多都免费。

``要事第一”这个内容,一听就感觉很好。我觉得人一生如同下棋,我也很喜欢看人下围棋。有一天我的手机里推出一条关于围棋的信息,然后点进去看了一下,发现人家讲解得很好。讲了一个人和阿尔法狗下围棋,阿尔法狗下得好,招招够狠。 一个九段的选手和阿尔法狗下棋,下到一半的时候,阿尔法狗就占了四个角了,这时候的棋没法下了。为什么讲下棋了,是不是跑题了?没跑题!我很清楚!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两个人下棋,一人赢了,一个人输了,下棋的时候一人走一步,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 不管是象棋,围棋,还是其他棋,为什么一个赢了,一个输了?有的人说是走的顺序不一样,就是这么一回事!俩人下棋的时候,你走一步,我走一步,我走的都是重要的,你走的都是不重要的,那我肯定会赢。两个军队打仗,一个赢了一个输了,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人老是走最重要那一步,而另外一个人老走不重要的那一步,所以这就是要事第一。轮到你走棋了,你只能走一个子,不能一下走十个子,走十个子是耍赖。 如果你下中国象棋,上来就拱小卒的话,你根本赢不了。上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学老家是云南的,他们管小卒是叫小翠。我们下象棋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告诉我们拱小翠,结果把我们大家笑死了。你老拱小翠,你就成了小翠了,最后哪能赢呢!出车、出马、出炮,才是最重要的棋子。 人永远都要记住,**每一天都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如果每一天都被不重要的事充满了,把重要的事挤没了。突然有一天你回头一望,发现自己后面没有人了,自己在最后面。你老拱小翠,你不在后面谁在后面呢?你这一辈子拱小翠的话,你就做了一件最不重要的事。

所以人一生每天二十四小时下来,你干了多少重要的事,干了多少不重要的事。人一天二十四小时,剩下来的时间不多。因为你需要活着,要赚钱养家糊口。怎么办呢,只能继续做。但是有一个重要的事你没做,只能每天为了养家糊口而忙碌。我讲的这个例子不是书上写的,但是你会发现我讲的跟作者的概念是一样的,就是我们每天的时间都做什么了。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读书的,读文件和读文档的速度是要命的,那我怎么办呢?如果我读不完,怎么办呢?我升职升的虽然有点快,但是当初我也是工作不会干,文档一摞一摞的堆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最后只能拼命看,但是我还是看不完。大家能给我出个主意吗?有的人建议我看重要的,其他的分配下去。但是那都是我自己的工作,我能分配给谁呢? 还有人建议我抓重点,排顺序,但是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看文档的速度提高一倍,十个小时的活,五个小时做完了,我还会忙吗?我就不会忙了。所以我每天都拿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提高我的阅读速度,所以阅读速度很重要。阅读速度上不去,就干不了这份工作。人家愿意给那钱,你干不了,这不是很闹心吗?所以我无论干什么事,我最先想到的是**如何提高效率**。如果我在那磨叽,工作只会越来越多,效率也没有提升,我不忙谁忙呢?

过去这么多年来,我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两点以后睡觉,是因为人家给我的工资高,我在拼命加班做吗?不是的,而是人家给我那些活我干不完,我就玩命的提升我的学习,所以学习很重要。只要我在那个工作岗位上,我把学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也就是说我需要学习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经过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学习,我很快就翻转了。刚上那个岗位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干,活都是新活。但是新活新问题,也架不住我天天琢磨、天天学习,因为学习可以使我胜任这份工作。而且不到一年的时间,我的生活绝对翻转。只要我能坚持半年,半年以后我一定晚上六点到七点下班。

工作都做完了,我也没有其他事情了,但是多余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上街摆摊?看人家下棋?看人家拱小翠?回家睡大觉?看电影?看电视剧?都不是。我可知道,有相当多的人是电视剧迷,一集一集的看,一下子能看二十多集。如果你非常爱看电视剧,你满脑子都是电视剧了,但是电视剧根本不能当饭吃。 几十年下来我从来不看电影,也不看电视剧,你能够想象吗?你可能会笑话我,我不但不看电视剧,我也不打电脑游戏,因为我觉得那些整完了挺累。如果我去电影院看电影,里面都是黑乎乎的,看完以后头晕眼花。你可能会觉得我不会享受生活,但是比我活得好的人真不多。为什么?因为我做完了以后,享受我所做的事。 我后来仔细研究了一下,什么人活得最好?一个常常喜乐的人活得最好。我经常服侍那些常常纠结的人,一会纠结,一会不纠结,反反复复,这样的人非常多。如果你是我的话,看着就闹心。人得喜乐,人得研究怎么活着,这事我绝对可以跟大家分享。我无论做什么,我都享受。上学的时候我享受上学,做工的时候我享受做工。 如果我上学的时候,不享受上学,一想到上学脑袋就大,一打游戏眼睛也亮了,人也精神了。这样的状态是什么人生呀?我想这样的人活得很纠结,上班会更纠结。但是我不纠结,我很享受上班,工作当中也充满了挑战,结果不到一年肯定翻转。

我经历翻转时间最长的一件事,就是建立教会。因为一开始不会建造教会,相当的闹心,后来我翻转了这件事。就像服侍人,有多少人像我这样服侍?没有。他们都当做苦差,但是我把服侍当做恩典,因为这是我的工作。也许你想知道我的逻辑体系,我告诉大家一个基本的逻辑体系,大家可以在你的身上试一试。 如果你创造了一个价值,比如:你是个销售员,你拿到了一单又一单,你会怎么样?你一定会很开心。如果你一直没有开单,大家开销售会的时候,你会排在最后面,恨不得挖一个洞钻下去。因为老板会问你为什么没有开单,让你跟其他人学习一下。这时你一定纠结难受,那种感觉就像吃了一个屎克郎,非常难受。每次开会都像吃了一个屎壳郎,可能连屎克郎的粪球都一起吃了。 什么人最享受呢?当人有创造价值的时候,这个人是享受的。如果人看了一场电影回来,唱了一场卡拉OK回来,吃了一桌酒席回来,出去闲逛了回来等等,做完之后,人是很难享受的,因为他没有创造价值。所以**人能够创造价值,然后人又享受价值,你就会从中得着喜乐**。人一生如果反反复复纠结,那叫纠结生。人家都做学霸,你做纠结霸。那也是一方霸主,是纠结国度里的霸主。

怎么才能做得到这七个好习惯呢?这七个好习惯我们已经讲了两个好习惯了,积极主动,不是积极主动整天在那里玩游戏,也不是积极主动整天在那里扯淡,而是**积极主动的创造价值。只要那个地方有你,那个地方就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有秩序,也越来越好**。第二个好习惯是以终为始,把目标设好,一步一步向着目标前进,走着走着就走到上面了。我还告诉大家第二个基本原则,在人的上面做人享受,在人的下面做人比较难受。 我告诉大家几个例子,一个大学生刚刚毕业,二十几岁,出去找工作,人家能够容忍你。因为大学刚毕业,很多事不明白,没有工作经验也没关系。可是到了三十岁,做的工作跟刚毕业的大学生做的一样,一问三不知,满脑子都是混乱,谁看你都烦。人家也许还在纳闷,大学毕业你都干了什么,中学毕业你都干了什么。 有些人一转眼就三十了,结果还养不了自己,还靠着家里养着,这不纠结都难受。这日子要怎么过呢?我是不知道怎么过。有些人一转眼二十七八了,再一转眼三十了,再一转眼四十了,然后看看自己再看看这世界,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怎么回事呢?可这都是自己下的棋,自己走的路。

大家一定要建立好习惯,人一生很奇特的,你不能四十岁的时候还做大学生做的活,人家不要你。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出去找工作,人家不要。如果你四十多岁了,你是个人才,你可以找一个总裁当当,不管怎样当个什么总的也好。一天二十四小时,该怎么样去花这个时间。四十多岁的人,最差也要做个总监。人家赚二千,你赚两万。有的人年薪三百万,有的人年薪七百万,有的人年薪一百五十万。 人家也是到点下班,该干什么也是干什么,也没耽误吃喝拉撒睡。有的人赚两三千元的工资,干得却特别纠结闹心。这跟什么有关,跟要事第一有关。最重要的事不干,不重要的事干了一大堆。所以我为什么带着大家读这本书,是希望大家一辈子喜乐和开心。当我们面临挑战的时候,有的时候甚至是一场恶战,打完了一场恶战得胜之后,然后掳掠仇敌,可以站在战场上收获战利品的时候,那种喜乐可以持续很久很久。 所以**做人要做一个得胜的人,一点一点的进步,不要怕,总比不进步强**。今天我们就在所做的事情上重新排序,就是什么东西重要。我刚才跟大家讲我个人的感受,就是学习最重要。人一辈子拿多少时间用来学习,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可是海量。为什么?因为不学习效率就不能提升,活就干不完,活干不完人就难受。难受就更加难受,永远也干不完。**只有一件事能够解决我的问题,就是提升自己**。

要使人进步,让大家往前走,但有的人走得快,有的人走得慢,没关系,因为不管怎么样你都在往前走,而且人一生的东西都是指数型增长的。今天我们要把要事排在第一,很多人都是没有管理好时间,那我们开始学习管理时间。 这本书开头讲:重要之事决不能受芝麻绿豆小事的牵绊,这是德国诗人歌德写的。所以我们从一个习惯来讲的话,有效的管理先决条件,他阐述了``独立意志”,这种词我有点受不了,不知道他要讲什么是一个学术名词,主要告诉你,要有能够独立做决定的习惯。 在本章第八段中讲到格雷写的 《成功的普遍共性》,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成功人士身上普遍存在的共性,他发现成功的决定因素并非辛勤的工作、不凡的运气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虽然这些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都比不上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习惯三的``要事第一”。 格雷说:成功者能为失败者所不能为,纵使并非心甘情愿,但为了理想与目标,仍可以凭毅力克服心理障碍。他讲的意思是,找到了一个高效能成功人士身上的共性,每次都把要事放在第一。最重要的事和琐碎的事扯在一起,时间怎么管就是学问,那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学问。

东西的顺序很重要。有一次我去上课,老师拿了一个广口的饼干桶,里面有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石头,还有一些玻璃球,还有一些水和沙子。他就先把水先倒进去,然后把沙子放进去,接着再放玻璃球,最后再放那个大石块,完全放不进去。我们还以为这些东西就是放不进去。 后来那个老师把这些东西都倒出来,先把这个大的石块,然后再把玻璃球放进去摇一摇,接着再把沙子倒进去摇摇摇,最后把水倒进去,发现全部都放进去还没放满。我上完了课以后,老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我觉得很神奇,**原来放东西顺序不能弄错**。如果顺序弄错了会发生什么事?好些东西放不进去了。 我给大家举个非常非常明显的事,最近我在训练我的同工如何编写软件,编写软件的训练强度还是挺大的,因为岁数也挺大的了,都退休了,也挺辛苦,但是依旧天天学习编写软件。三个月下来,程序也编了,然后什么事也没扰误,你不觉得很神奇吗?他怎么什么事都没耽误呢?你会觉得非常的诧异。 我们当中有许多在国外读书的,读完了书就想要得着更高级一点的学位。那个时候他们不但要上班,业余时间还要去读书。读书之后还要来教会服侍,服侍的力度还挺大的。后来发现很神奇,学位也拿了,服侍也服侍了,工作也做了,钱也赚了,人也挺好的,什么也没耽误。

后来这些人就不再读学位了,因为学位已经拿到,但是做的还是这些事。这就奇怪了,以前读学位也是那些事,现在不读了也是那些事,主要是时间没塞进去。后来我逐渐了解了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就是人这一生可以塞进去很多东西。你如果把重要的事干了,把重要的事情塞进去,结果会怎么样?结果什么事也不会耽误。 我们做基督徒的是相当的明显,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礼拜天要参加主日,平时有小组查经,还有服侍以及带领祷告。然后你会发现一个非常神奇的事,就是什么事情也没有耽误。你不觉得神奇吗?我是觉得很神奇。后来我就养成一个习惯,尽量把时间塞得满满的,重要的事全都安排上。 所以说,越成长做事就越快,做事越快就越成长。这一辈子创造的价值,是超出我所想象的。训练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最后什么事都没有耽误。我是怎么做到的呢?因为要事第一。我讲的观念是,**时间管理很重要。管理就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很重要**。

我们老百姓一般认为,事情先做后做都一样。至于是先刷盘子后刷碗,还是先刷碗后刷盘子都是一样的,因为最终都要把碗刷完。但是真的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我做家务快呢?因为我是个知识分子,所以我做事用足了脑子。不像一些人,做事不动脑子。 比如:我家的洗碗池的台面很小,水盆也很小,有一大摞的碗需要刷,我怎么办呢?我会刷一个碗,然后冲干净,放回原位。然后再刷一个碗,冲干净放回原位,这就是我的做法。如果我家洗碗池的台面很大,水盆也很大,我就会换一种方法刷碗。我会先准备好肥皂水,洗完的碗放在台面上,最后再一起冲洗,所以干活的顺序是千变万化。 我所做的事,如果是常常做的事情,会有很多版本。今天用版本一,过了一段时间会跟改为版本二,因为方法变了,效率增加一倍。再过一段时间,我会改为版本三,或者再过段时间,我又升级了,因为我不会一直停留在2G的诺基亚的时代。所以我干活快,一般人比不上我,因为我总是改变做事的方法,提升自己。我天天学习,天天琢磨,最后效率增加以后,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事情都做完了,什么也都没有耽误。

所以在这个地方,**大家不要被琐事牵着鼻子走,把重要的事情排在前面**。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听了以后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民航公司,如果我们没有把重要的事情做好,那么飞机飞上去就会掉下来。如果飞机掉下来了,会产生很多的工作,理赔等等一大堆的事情。 如果我们把工作当中该做的做好,飞机可以正常的飞行降落,不出事,这样会省了很多的麻烦。我还要告诉大家,这类的状况相当的普遍。比如:我们干活干错了,然后开始修改,但是修改的时候需要拆了重装。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一件事成了很多件事。不但时间浪费了,有可能还没有装对。 为什么不把事情提前计划好,规划好,动点脑筋,一次做对不是很好吗?有些事不能乱来,比如:建大楼,一直催促快点建,结果建到十层的时候,楼塌了,这时候怎么办呢?楼塌了,垃圾需要清理,原材料也浪费了,还得重新建造。如果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岂不是很好。

所以,**计划非常的重要**。很多人写计划的不会写,不会规划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作者讲的是第四代时间管理,虽然我讲的跟作者要表达的不太一样。但是没有关系,你可以再读一下,然后做下对比。我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如果不能一次做对,你会耗费很多的时间。 计划很多人不会做,**计划就是要事第一。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为什么要做,这就是计划。为什么做,就是目标,目标要清楚**。这都是人一生当中,做计划的基本要素。回答不了,就别瞎做。我知道很多人喜欢瞎做,做完了白做,没用。 所以计划此时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我要做的事情是否清楚。学习和工作要分开,有的人提倡在工作当中学习,但是我鼓励大家,学习和工作要分开。为什么?比如:你不会建造楼房,那就不要去建,因为建完了再塌了就麻烦了,如果死几个人就更麻烦。学习如何,计划和施工要分开,不要一边计划一边施工,那不可能做的好的。

**学习和工作要分开,计划和实施要分开**,这几件事要是琢磨透了,能够落实出来,就厉害了。如何分开呢?比如:我要写一个程序,如果直接写,写到哪里算哪里,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写的代码没有人读得懂,还引起了投诉。投诉之后还是找不到问题所在。 后来公司又请了一个新的程序员。结果新程序员建议老板重新做,但是重新做也没有计划,直接开始写代码。最后也是发现写不下去了,结果顾客又投诉,问题还是解决不了,自己提辞职了。后来又来了一个新的程序员,还是建议老板重做。 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呢?因为没有计划,计划不够清楚就开始施工。如果你问我,我该怎么做呢?我会先把事情想明白,计划和施工方案写清楚,这个东西这样写,那个东西那样写。然后反复的推敲我的计划,当然我是有经验的。过了一个礼拜,项目完成了。 很多人是没有计划就瞎干,干着干着就干不下去了。假如你在战场上打仗,东西都是瞬息万变的,你根本来不及应对,所以要在战前策划。《孙子兵法》当中叫做妙算,就是在屋子里运筹帷幄,计划好。到了战场上,有枪没子弹,很闹心。后勤供应不上,没有计划,没有规划,乱成一锅粥。

计划和施工要分开,如果盖楼没有图纸,你怎么盖呢?有的人说自己经常计划,但是从来不做,这也算分开,但却是彻底的分开了。学习和工作要分开,因为你在工作当中看见问题的时候,发现自己不会,使劲做不但累得屁滚尿流,时间也都浪费了。我一看这事不会,先把事情整理清楚,哪些会做,哪些不会做,不会做的回家学习,不用着急。 当你学会了去做的时候,尚且还会有问题,不会的时候去做问题会更多。所以我们都在学习当中成长,会的不难,难的不会。所以说,常常学习很重要,首先要学习如何活着。**人一辈子把这些事重新梳理,规划,然后再去做**,不断的完成这样的循环。有很多人写计划写的都是很表面的计划,但是没有用。 如果你在工作岗位上是个新进的经理,下面还有二十多个员工,你又不会管理人和事,怎么办呢?先学习如何管理人和事,不要瞎管。如果你瞎管一通,员工看不上你,你也看不上员工,最终工作根本无法完成。所以我们要先学习,然后再去小规模的尝试,反反复复,最终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个人的经验总结。 大家不要僵化,把时间多花在怎么做。**首先问自己做什么,毫无意义的事情不要做。第二,事情会不会做,如果不会做,先学习,不要着急,因为一着急就麻烦了。然后在学习当中小规模尝试,成功以后大规模的去实施,实施之前有个施工计划**。 我的施工计划详细到在我的头脑里,或者是在我的施工方案里,每一颗钉子的具体实施的步骤,我都可以讲的清清楚楚。如果你建造神的殿,建造神的教会,必须学习如何建造,照着神的心意去落实。我鼓励大家,做一个学习,不断成长的人。你在学习当中,在成长当中,你不能不喜乐,你一定会喜乐的。希望我讲的内容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点的益处,愿神祝福大家!
更新小助手
问题:老师 第一次看你查圣经以为的书,后面可不可以查《末日决战》《末日的呼召》这类的书,自己看的不懂,但总感觉里面很多东西跟圣经对的上。 回复:你好!谢谢你的建议。给你推荐我们的101课程第7课“得胜的关键 – 属灵高度”和第8课“属灵高峰之上是神的殿”。这两课刚好是讲《末日决战》的,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有疑问,可以留言,老师会为你答疑。 101课程第7课:https://www.mingding.org/?p=38016 101课程第8课:https://www.mingding.org/?p=38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