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方法與尋求聖靈引導
1,學習過程的有三個階段:我知道什麼是識別自己已經理解的內容; 我不知道什麼是明確自己的知識盲區;我需要知道什麼 / 我想要知道什麼是確定學習和尋求的目標。這種分步思考的過程是有效學習和尋求啟示的基礎。
2,尋求聖靈的引導,並非為了求取世俗的物質享受、人際關係或個人慾望的滿足,真正的尋求是為了理解《聖經》的重點和主題,明白如何行神的話。
3,擁有明確尋求神話語的心智,能讓神在天上喜悅。這種心智具有撼動天地、推動神手的能力,並能讓神將我們視為珍寶。
二、《創世記》第50章的重點梳理與主題確立
初步識別的四個重點
1,雅各死了。
2,約瑟為雅各哀哭。
3,約瑟的弟兄們擔心約瑟報復。
4,約瑟死了。
通過禱告尋求主題
1,這些零散的事件起初讓人難以找到統一的主題,當無法將這些重點串聯起來時,需要轉向禱告和尋求,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或世俗的理解。
2,尋求的目的是找到一個能將所有重點貫穿起來的深層意義。
確立主題:死都要進應許之地
1,這個啟示將《創世記》第50章的四個看似獨立的重點完美串聯。
2,雅各臨死前吩咐約瑟將其遺體運回迦南地的麥比拉洞安葬,因為那是神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家族墳地。
3,約瑟在臨死前,也要求以色列的子孫將來離開埃及時,務必將他的骸骨帶回應許之地(迦南地)。
4,這反映出他們對神應許的堅定不移的信心,即便肉體死亡,也要與神的應許之地連接。
三、主題的深入解釋與應用
雅各和約瑟的心智
1,他們對“死都要回應許之地”的渴望,是一種超越肉體死亡和世俗得失的深刻信念。
2,他們看重的是神的應許和永恆的國度,而非世上的短暫利益。他們可能不完全理解永恆的具體模樣,但仍憑信心追求。
約瑟為雅各哀哭的原因
1,雅各是約瑟在屬靈道路上的“知音”,是唯一能與他一同探討神應許、神心意和人生生死大徹大悟的人。
2,兩人對如何得著神應許、如何與神立約有共同的渴望和追求。雅各的離世讓約瑟失去了最親近、最能理解其屬靈追求的同伴,因此感到無比悲傷。
約瑟的弟兄們擔憂報復的對比
1,約瑟的哥哥們擔心他會報復當年將他賣到埃及之事,他們的想法停留在世俗的恩怨和利益糾葛上,心智“太Low了”。
2,約瑟聽到哥哥們這些話再次哭泣,不是因為憤怒,而是因為他感到難過,他的弟兄們缺乏屬天的眼光,不理解神通過他實現拯救的更高旨意。
3,約瑟心智的成熟和超越,他不在乎世俗的小事和個人恩怨,只關心神的旨意。
約瑟臨終的囑咐與信念
1,約瑟要求以色列子孫將他的骸骨帶回應許之地,即便這可能意味著他的遺體需要被製成木乃伊,在棺材裡停放數百年,也不願在埃及“入土為安”。
2,他相信神必會眷顧以色列人,帶領他們離開埃及,並最終從地裡出來,成為一個復活的人。
3,這種對神應許的堅信是其核心力量,使他即使面對世俗的壓力和損失,也能保持內心的平安和喜樂。
何效法雅各和約瑟
1,培養“死也要進應許之地”的心智,將心智放在天上的事、永恆的事、神的應許上,而不是世上短暫的物質和得失。
2,擁有這種心智的人能夠像雅各一樣,從一根棍子起家成為強大的族長,像約瑟一樣成為埃及的宰相,因為他們的盼望和看重的是神。
3,避免讓心智被世俗的“垃圾”所佔據,追求屬神的潔淨。
4,擁有這樣的盼望,即使有壓力,也能活得好,因為核心力量在於永恆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