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上一次我分享了一個主題叫做讓信心來顛覆。這個世代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去顛覆的了。因為顛覆是神的屬性。《創世紀》的時候,神不喜悅一種空虛混沌的狀態,所以他決定顛覆這種現狀,就創造了世界。神不喜悅我們停留在原來的地方,這就是為什麼神常常啟示人要做新的事情。比如神啟示雅各關於兩個沒有斑點的羊透過什麼的方式,能生出有斑點的羊,這是顛覆生物學理論的事情。比如神啟示大衛如何建他的聖殿,神把聖殿的樣子畫在大衛的頭腦裡,那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建造出來的聖殿的樣子其實就顛覆了建築學。那主耶穌將水變成了酒這件事情,也完全的顛覆了化學。我們神有顛覆和創新的屬性,神喜悅我們不斷的顛覆和創新,我們的教會也逐步的在進入一個嶄新的季節,我們越來越不滿足於停留在原地,我們天天都在思考如何突破,如何更新,如何能夠為神的國度帶來更大的貢獻。如果說神願意我們在生活的層層面面都能夠不斷的突破創新,那麼在侍奉他的領域我們更加要能夠創新,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在這樣一個新的世代,我們如何能用嶄新的侍奉來服侍神。
經文:
《以賽亞書》43:18-20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記念從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野地的走獸必尊重我,野狗和鴕鳥也必如此,因我使曠野有水,使沙漠有河,好賜給我的百姓我的選民喝。
禱告:
主耶穌求你更多的賜下給我們智慧和聰明,讓我們知道如何在服侍上更多的突破自己。讓我們不斷的顛覆我們裡面的心思意念,不斷的創新我們的服侍方法,讓我們能夠更好的服侍你,服侍i你託付給我們的百姓。願你的不斷的更新我們心思和意念,讓我們知道何為你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阿門!
經文解析
這段經文是神藉著先知以賽亞宣告的他自己的話語。這是在預言將來主耶穌的到來會帶給這個世界什麼樣的突破和變化。這段話是出現在主前700年左右。神造天地是差不多主前2400年左右的時間。那上個禮拜我們講到主耶穌行的第一件神蹟就是使水變成了酒。原來神從來也沒有改變過他的屬性,我們的神是一個創造的神。聖經的第一章就講神創造天地,到了新約,主耶穌做的第一件神蹟也是創造,把水變成酒。這也為耶穌的服侍定下了一個基調,原來神是一個創造的神!那今天的這段經文同樣是這中間,神的一個創造性的啟示。以賽亞預言了一大堆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之後,他講了這樣一句話。神要做新事,就是在沙漠開江河,在曠野開道路。就是使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約翰福音》14:12節,主耶穌說,我們後來的人要做比他那個年代更大的事情。原來神造就應許我們,會突破主耶穌那個年代的服侍,我們會能夠做更大的事情。那主耶穌在世的時候,其實是在侍奉神,那他就做了幾件事情,醫病趕鬼;教導;培訓。那今天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看一下,我們教會如何迎來嶄新的侍奉的季節,來突破我們原有的服侍模式。
嶄新的教導
大家知道主耶穌教導的方式麼?主耶穌教導人的時候,用的最多的就是比喻。那主耶穌為什麼要用那麼多比喻呢?《馬太福音》這麼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原來主耶穌用比喻,就是要把那些渴慕的和不渴慕的分開,把那些相信的和不相信的分開。凡有的就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主耶穌用比喻在篩人。大家找一下那種感覺哈!今天在本質上我們不改變這個篩人的本質,但在模式上我們要不斷的突破,創新。
因為有一個老師做女朋友,所以對於教導這個東西,我從PL老師身上取了很多經。傳統的教育模式是一種填鴨式的教育模式,就是一個老師在上面講啊,講啊,講啊講。然後每一個學生聽到的內容是一樣的,這樣的效率很低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老師沒有辦法衡量學生們聽進去的狀況,更不知道哪個是有潛力的學生,哪個是根本不學的學生。因為一堂課下來都是老師在講,這樣根本沒有達到篩選的目的。那現在很多新興的教育模式在興起,我經常聽到的詞就是”學思達“和”哈伯露塔“,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教育模式呢?是一種激勵學生主動思考的教學模式,那在這樣的教學模式裡面,提問和引導成為了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果效也是非常明顯,一個非常沉悶的課堂,一下子就變得非常的活躍。
其實這和主耶穌使用比喻的方式教導起到了異曲同工的作用。主耶穌為什麼使用比喻,又為什麼說凡有的會多得,沒有的連僅有也會奪去。大家想象一下,主耶穌面前好幾千人,有時候甚至上萬人。主耶穌講完一個比喻,其實基本上99%人都不明白,那什麼樣的能明白呢?問的人才明白,那什麼樣的人才會問呢?渴慕的人才會問。多問的就多得,少問的就少得。而那些不問的,聽完以後基本上就是迷惑的不行了,然後還不問。一下子就把給分開了。那新興的引導和提問教學也是一樣,積極的,強著思考和回答的就多得。那些不積極的,不思考的就什麼也得不著。那原來填鴨式的願意不願意還是可以得一點,但是現在這樣的狀況要是不思考什麼也的得不著。
而且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效率比主耶穌的那個年代高。主耶穌用比喻,還是要花時間講比喻,但是我們直接提問和引導。另外,我們可以把這些問題和引導的資料放到網路上,一下子就可以影響太多的人。比如我這個星期就在做這樣的試驗,牧師和PL姐妹研發的101的課程,我要求我牧養的新人這樣來做。我會讓她先去回答課件兒裡的問題,然後去聽錄音,聽完錄音就在寫一個小的總結讀後感。之後對比自己的答案和聽完錄音的讀後感,一下子就把課程的內容高效的吸收了。那在這個過程中,同樣是一個篩選,有些人就積極的去做,比如我牧養的GY姐妹;那有些人就不做,多做的多得,不做的就什麼也得不著!那當她給完我答案,我就會穿插著在問一些小問題,比如”如何把這些應用在你的生活當中?“。那為什麼我會問這個問題,還有什麼時候問呢?就是當我評估她也有課程中提到的問題的轄制的時候,我就會在她做完功課後這麼問。那這樣一下子牧養的果效就提升了很多。
嶄新的培訓
我們來看一下主耶穌是如何培訓門徒的。在路加福音第9章10到16節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非常的有趣,當然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很多的細節。是什麼故事呢?就是五餅二魚的故事。這天耶穌把5000人包括他的門徒就帶去曠野,在那裡教導他們神國的道和醫治病人。一直到日頭快要平西了,他的門徒就來找主耶穌說,能不能叫這些人都散開,到臨近的城鎮去找吃的,因為在曠野他們沒有吃的。你可以想象麼日頭平西已經很晚了,如果讓你中午不吃一頓你就一定餓的雞哇亂叫了,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象這些人包括門徒都餓的不行了。然後主耶穌怎麼說,”你們給他們吃吧!”。其實主耶穌知不知道他們沒有足夠的食物,那一定是知道的,那既然主耶穌知道他們沒有足夠的食物,為什麼還讓他們給他們吃呢?其實想也知道,怎麼可能12個人身上能帶5000人吃的食物。
今天在我們教會,如果我這麼跟你講話,你一定會被我冒犯。大個比方,有人問我,我們沒有信心怎麼辦?我會回答“那就有信心吧!”。有人問我禱告讀經犯困怎麼辦?我會回答“那就不困吧!”。有人問我在教會找不著對象怎麼辦?我會回答“呵呵”,要不然你們來答。有人問我學習學不進去怎麼辦?我會說“那就去學吧”。如果我常常這麼回答你,你可能真的會被冒犯。但是主耶穌就是這麼訓練他的門徒的。
主啊,主啊,大家都餓了,我們也餓了,讓我們出去找吃的吧。然後主耶穌就說,那餓了就吃唄,你給他們吃唄!門徒們心裡會怎麼想,這耶穌是不是在太陽底下講道給曬暈了,我們哪有夠5000人吃飽的食物,我們只有5個餅和兩條魚,你又不是不知道。其實主耶穌就是試試他們。一式還不夠,還有二式,怎麼個二式呢?這耶穌讓門徒去把這5000個人安排一下,每50個人一排。哎呦!真是折騰啊!吃飯就吃飯唄,為啥還要一排一排坐呢?乾脆讓這些人排隊一個一個來領得了唄!再說我都告訴你了我們食物不夠,食物還沒解決,我們餓的前胸貼後背了,還要幹這些體力活兒。50個人一排要排100排誒,而且這裡還有很多老弱病殘,坐的亂糟糟的,排成一排一排多麻煩,這不是折騰麼?擔當這些門徒照做的時候,五餅二魚餵飽5000人的事情就成就了,結果後來還剩了很多餅和魚。其實主耶穌是在培訓他的門徒,訓練他們什麼呢?訓練他們的順服,執行力和信心。
今天主耶穌用這樣的方式訓練門徒,我們要比主耶穌做的更大,更全。這裡主耶穌只訓練了門徒,順服,執行力和信心。我們要訓練人的受冤枉的能力,穩定性,意志力,創新的能力等等。那怎麼訓練呢?就是故意冤枉你一把,像主耶穌這樣故意折騰一下自己的門徒。其實根本不需要50個人一排,照樣可以餵飽這些人的。然後故意給弟兄姐妹們施加壓力,很多弟兄姐妹說我已經很累了,為什麼還要給我這些事工,這些人去服侍,就是看大家在壓力面前選擇退縮,還是透過創新勝過壓力。那我就從CW弟兄的小組學到一個很好的牧養方式,就是層層彙報的機制。每一個人都差排出去牧養是一層壓力,然後牧養完還要求彙報就是又一層壓力,但是人就是會成長。那對於CW弟兄來說這是一種創新的方式可以解決他的壓力,但對於小組成員來說是一種新的壓力,那小組的成員們就要去思考如何創新,勝過這個壓力。
我們接下來會利用更多的手段,將主耶穌所做這些培訓的模式做的更大。我們課程的設計會常常圍繞這些主耶穌的培訓模式去培訓。比如我們就會設計一個情景劇,完全可以以視頻的模式錄下來,講主耶穌的教導複製擴散。。。
我在服侍的領域也大量的採取這樣的方式,給新人佈置作業。。。。
嶄新的醫治釋放體驗:
主耶穌在世的日子,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做醫治釋放的工作。《馬可福音》第16章第14-18節是這麼說的,後來十一個門徒坐席的時候,耶穌向他們顯現,責備他們不信,心裡剛硬,因為他們不信那些在他復活以後看見他的人。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什麼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很多人沒有注意到14節,其實這裡所表現的這11個門徒的信心並不怎麼樣,但主耶穌就吩咐他們去行神蹟,趕鬼。也就是說,趕鬼,說新方言是一個很初階的事情,那生命的建造是一個很高階的事情,最高的就是愛。所以大家不要在這裡還有疑惑。
那最近我讀到一本書,叫《釋放屬天的醫治大能》,柯蘭迪牧師有過這樣一個記載。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柯蘭迪牧師都飽受背部疼痛之苦。有一天當他試圖從地板上站起來,背部突然劇烈疼痛,痛到無法忍受,跟出了車禍差不多。腳根本沒有辦法踩在地上,完全不能忍受任何壓力。醫生檢查是脊椎神經受傷,醫生給他吃了很多強烈的止疼藥,還有神經腫脹的藥物和劑量很高的止疼藥。但還是很疼,在床上連稍微動一下都不行。那個時候,他每個禮拜要做6次復健,連續治療90天,但是也沒有見好轉。然後他請了很多有強烈醫治恩膏的名人朋友為他禱告也不見好轉。
而大家知道後來他的病是怎麼好的麼?那個時候他在美國,他的兒子在日本,他的兒子用網絡電話打給他帶他禱告,本來一天24小時都在痛,結果禱告完只有腳沾在地上才會痛。當天稍後他收到一封奇妙的email,是一位從事煤氣石油業的商人朋友打給他的,他的這個朋友曾經在巴西和印度跟他一起服侍,他的朋友說,他在禱告中主耶穌啟示他說柯蘭迪有脊椎的問題。他就發郵件來慰問柯蘭迪,然後柯蘭迪就打了個電話給他朋友,他疼痛完全消失了。
那在我們當中也有這樣一個見證,有一個新來到教會的姐妹,突然有一天就全身無力,站都站不起來。她是做服務業的,那天都沒有力氣服務顧客。一直到晚上7點半,當她點開我們教會聚會的群視頻的那一刻,她的身體完全得醫治了。綿軟無力的感覺完全消失。
那我還聽到牧師有一個見證,就是有一個人失眠,牧師就錄了一段很簡短的禱告詞給他,然後他當天失眠的問題就消失,那像這樣的事情,我聽說過在很多我們這些牧養領袖的服侍過程中都放生過。
很多人說主耶穌為人禱告都是面對面的,所以今天我們如果要為人禱告,那也一定需要面對面。錯啦!如果主耶穌那個時候有電腦,有電話,主耶穌一定走哪都帶著電腦和電話。今天我們的頭腦要開始改變,我們要思考什麼是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人的病得著醫治,轄制被解除,能不能體現出神的善良的旨意?能不能體現出神的純全的旨意?神會不會因為人得醫治而喜悅?一定會的嗎!那既然是這樣,神會在意我們是用電話,還是用電腦使人得醫治嗎?肯定不會的!甚至我在想,也許以後,我們就把CW或者誰的照片,在網站上一放,人看一眼就會得醫治。如果是瞎子,就錄一段聲音過去,聽一下眼睛就能夠看見了。
總結:
《哥林多前書》第2章第9節的經文,就是如經上所記,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這是神的心意,神要在這個世代做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