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神学
推荐评论
命定神学 关闭
【講道】嶄新的侍奉! –

2016-03-26 5,553 講道

回顧

上一次我分享了一個主題叫做讓信心來顛覆。這個世代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去顛覆的了。因為顛覆是神的屬性。《創世紀》的時候,神不喜悅一種空虛混沌的狀態,所以他決定顛覆這種現狀,就創造了世界。神不喜悅我們停留在原來的地方,這就是為什麼神常常啟示人要做新的事情。比如神啟示雅各關於兩個沒有斑點的羊透過什麼的方式,能生出有斑點的羊,這是顛覆生物學理論的事情。比如神啟示大衛如何建他的聖殿,神把聖殿的樣子畫在大衛的頭腦裡,那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建造出來的聖殿的樣子其實就顛覆了建築學。那主耶穌將水變成了酒這件事情,也完全的顛覆了化學。我們神有顛覆和創新的屬性,神喜悅我們不斷的顛覆和創新,我們的教會也逐步的在進入一個嶄新的季節,我們越來越不滿足於停留在原地,我們天天都在思考如何突破,如何更新,如何能夠為神的國度帶來更大的貢獻。如果說神願意我們在生活的層層面面都能夠不斷的突破創新,那麼在侍奉他的領域我們更加要能夠創新,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在這樣一個新的世代,我們如何能用嶄新的侍奉來服侍神。

經文:

《以賽亞書》43:18-20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記念從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野地的走獸必尊重我,野狗和鴕鳥也必如此,因我使曠野有水,使沙漠有河,好賜給我的百姓我的選民喝。

禱告:

主耶穌求你更多的賜下給我們智慧和聰明,讓我們知道如何在服侍上更多的突破自己。讓我們不斷的顛覆我們裡面的心思意念,不斷的創新我們的服侍方法,讓我們能夠更好的服侍你,服侍i你託付給我們的百姓。願你的不斷的更新我們心思和意念,讓我們知道何為你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阿門!

經文解析

這段經文是神藉著先知以賽亞宣告的他自己的話語。這是在預言將來主耶穌的到來會帶給這個世界什麼樣的突破和變化。這段話是出現在主前700年左右。神造天地是差不多主前2400年左右的時間。那上個禮拜我們講到主耶穌行的第一件神蹟就是使水變成了酒。原來神從來也沒有改變過他的屬性,我們的神是一個創造的神。聖經的第一章就講神創造天地,到了新約,主耶穌做的第一件神蹟也是創造,把水變成酒。這也為耶穌的服侍定下了一個基調,原來神是一個創造的神!那今天的這段經文同樣是這中間,神的一個創造性的啟示。以賽亞預言了一大堆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之後,他講了這樣一句話。神要做新事,就是在沙漠開江河,在曠野開道路。就是使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約翰福音》14:12節,主耶穌說,我們後來的人要做比他那個年代更大的事情。原來神造就應許我們,會突破主耶穌那個年代的服侍,我們會能夠做更大的事情。那主耶穌在世的時候,其實是在侍奉神,那他就做了幾件事情,醫病趕鬼;教導;培訓。那今天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看一下,我們教會如何迎來嶄新的侍奉的季節,來突破我們原有的服侍模式。

嶄新的教導

大家知道主耶穌教導的方式麼?主耶穌教導人的時候,用的最多的就是比喻。那主耶穌為什麼要用那麼多比喻呢?《馬太福音》這麼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原來主耶穌用比喻,就是要把那些渴慕的和不渴慕的分開,把那些相信的和不相信的分開。凡有的就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主耶穌用比喻在篩人。大家找一下那種感覺哈!今天在本質上我們不改變這個篩人的本質,但在模式上我們要不斷的突破,創新。

因為有一個老師做女朋友,所以對於教導這個東西,我從PL老師身上取了很多經。傳統的教育模式是一種填鴨式的教育模式,就是一個老師在上面講啊,講啊,講啊講。然後每一個學生聽到的內容是一樣的,這樣的效率很低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老師沒有辦法衡量學生們聽進去的狀況,更不知道哪個是有潛力的學生,哪個是根本不學的學生。因為一堂課下來都是老師在講,這樣根本沒有達到篩選的目的。那現在很多新興的教育模式在興起,我經常聽到的詞就是”學思達“和”哈伯露塔“,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教育模式呢?是一種激勵學生主動思考的教學模式,那在這樣的教學模式裡面,提問和引導成為了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果效也是非常明顯,一個非常沉悶的課堂,一下子就變得非常的活躍。

其實這和主耶穌使用比喻的方式教導起到了異曲同工的作用。主耶穌為什麼使用比喻,又為什麼說凡有的會多得,沒有的連僅有也會奪去。大家想象一下,主耶穌面前好幾千人,有時候甚至上萬人。主耶穌講完一個比喻,其實基本上99%人都不明白,那什麼樣的能明白呢?問的人才明白,那什麼樣的人才會問呢?渴慕的人才會問。多問的就多得,少問的就少得。而那些不問的,聽完以後基本上就是迷惑的不行了,然後還不問。一下子就把給分開了。那新興的引導和提問教學也是一樣,積極的,強著思考和回答的就多得。那些不積極的,不思考的就什麼也得不著。那原來填鴨式的願意不願意還是可以得一點,但是現在這樣的狀況要是不思考什麼也的得不著。

而且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效率比主耶穌的那個年代高。主耶穌用比喻,還是要花時間講比喻,但是我們直接提問和引導。另外,我們可以把這些問題和引導的資料放到網路上,一下子就可以影響太多的人。比如我這個星期就在做這樣的試驗,牧師和PL姐妹研發的101的課程,我要求我牧養的新人這樣來做。我會讓她先去回答課件兒裡的問題,然後去聽錄音,聽完錄音就在寫一個小的總結讀後感。之後對比自己的答案和聽完錄音的讀後感,一下子就把課程的內容高效的吸收了。那在這個過程中,同樣是一個篩選,有些人就積極的去做,比如我牧養的GY姐妹;那有些人就不做,多做的多得,不做的就什麼也得不著!那當她給完我答案,我就會穿插著在問一些小問題,比如”如何把這些應用在你的生活當中?“。那為什麼我會問這個問題,還有什麼時候問呢?就是當我評估她也有課程中提到的問題的轄制的時候,我就會在她做完功課後這麼問。那這樣一下子牧養的果效就提升了很多。

嶄新的培訓

我們來看一下主耶穌是如何培訓門徒的。在路加福音第9章10到16節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非常的有趣,當然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很多的細節。是什麼故事呢?就是五餅二魚的故事。這天耶穌把5000人包括他的門徒就帶去曠野,在那裡教導他們神國的道和醫治病人。一直到日頭快要平西了,他的門徒就來找主耶穌說,能不能叫這些人都散開,到臨近的城鎮去找吃的,因為在曠野他們沒有吃的。你可以想象麼日頭平西已經很晚了,如果讓你中午不吃一頓你就一定餓的雞哇亂叫了,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象這些人包括門徒都餓的不行了。然後主耶穌怎麼說,”你們給他們吃吧!”。其實主耶穌知不知道他們沒有足夠的食物,那一定是知道的,那既然主耶穌知道他們沒有足夠的食物,為什麼還讓他們給他們吃呢?其實想也知道,怎麼可能12個人身上能帶5000人吃的食物。

今天在我們教會,如果我這麼跟你講話,你一定會被我冒犯。大個比方,有人問我,我們沒有信心怎麼辦?我會回答“那就有信心吧!”。有人問我禱告讀經犯困怎麼辦?我會回答“那就不困吧!”。有人問我在教會找不著對象怎麼辦?我會回答“呵呵”,要不然你們來答。有人問我學習學不進去怎麼辦?我會說“那就去學吧”。如果我常常這麼回答你,你可能真的會被冒犯。但是主耶穌就是這麼訓練他的門徒的。

主啊,主啊,大家都餓了,我們也餓了,讓我們出去找吃的吧。然後主耶穌就說,那餓了就吃唄,你給他們吃唄!門徒們心裡會怎麼想,這耶穌是不是在太陽底下講道給曬暈了,我們哪有夠5000人吃飽的食物,我們只有5個餅和兩條魚,你又不是不知道。其實主耶穌就是試試他們。一式還不夠,還有二式,怎麼個二式呢?這耶穌讓門徒去把這5000個人安排一下,每50個人一排。哎呦!真是折騰啊!吃飯就吃飯唄,為啥還要一排一排坐呢?乾脆讓這些人排隊一個一個來領得了唄!再說我都告訴你了我們食物不夠,食物還沒解決,我們餓的前胸貼後背了,還要幹這些體力活兒。50個人一排要排100排誒,而且這裡還有很多老弱病殘,坐的亂糟糟的,排成一排一排多麻煩,這不是折騰麼?擔當這些門徒照做的時候,五餅二魚餵飽5000人的事情就成就了,結果後來還剩了很多餅和魚。其實主耶穌是在培訓他的門徒,訓練他們什麼呢?訓練他們的順服,執行力和信心。

今天主耶穌用這樣的方式訓練門徒,我們要比主耶穌做的更大,更全。這裡主耶穌只訓練了門徒,順服,執行力和信心。我們要訓練人的受冤枉的能力,穩定性,意志力,創新的能力等等。那怎麼訓練呢?就是故意冤枉你一把,像主耶穌這樣故意折騰一下自己的門徒。其實根本不需要50個人一排,照樣可以餵飽這些人的。然後故意給弟兄姐妹們施加壓力,很多弟兄姐妹說我已經很累了,為什麼還要給我這些事工,這些人去服侍,就是看大家在壓力面前選擇退縮,還是透過創新勝過壓力。那我就從CW弟兄的小組學到一個很好的牧養方式,就是層層彙報的機制。每一個人都差排出去牧養是一層壓力,然後牧養完還要求彙報就是又一層壓力,但是人就是會成長。那對於CW弟兄來說這是一種創新的方式可以解決他的壓力,但對於小組成員來說是一種新的壓力,那小組的成員們就要去思考如何創新,勝過這個壓力。

我們接下來會利用更多的手段,將主耶穌所做這些培訓的模式做的更大。我們課程的設計會常常圍繞這些主耶穌的培訓模式去培訓。比如我們就會設計一個情景劇,完全可以以視頻的模式錄下來,講主耶穌的教導複製擴散。。。

我在服侍的領域也大量的採取這樣的方式,給新人佈置作業。。。。

嶄新的醫治釋放體驗:

主耶穌在世的日子,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做醫治釋放的工作。《馬可福音》第16章第14-18節是這麼說的,後來十一個門徒坐席的時候,耶穌向他們顯現,責備他們不信,心裡剛硬,因為他們不信那些在他復活以後看見他的人。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什麼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很多人沒有注意到14節,其實這裡所表現的這11個門徒的信心並不怎麼樣,但主耶穌就吩咐他們去行神蹟,趕鬼。也就是說,趕鬼,說新方言是一個很初階的事情,那生命的建造是一個很高階的事情,最高的就是愛。所以大家不要在這裡還有疑惑。

那最近我讀到一本書,叫《釋放屬天的醫治大能》,柯蘭迪牧師有過這樣一個記載。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柯蘭迪牧師都飽受背部疼痛之苦。有一天當他試圖從地板上站起來,背部突然劇烈疼痛,痛到無法忍受,跟出了車禍差不多。腳根本沒有辦法踩在地上,完全不能忍受任何壓力。醫生檢查是脊椎神經受傷,醫生給他吃了很多強烈的止疼藥,還有神經腫脹的藥物和劑量很高的止疼藥。但還是很疼,在床上連稍微動一下都不行。那個時候,他每個禮拜要做6次復健,連續治療90天,但是也沒有見好轉。然後他請了很多有強烈醫治恩膏的名人朋友為他禱告也不見好轉。

而大家知道後來他的病是怎麼好的麼?那個時候他在美國,他的兒子在日本,他的兒子用網絡電話打給他帶他禱告,本來一天24小時都在痛,結果禱告完只有腳沾在地上才會痛。當天稍後他收到一封奇妙的email,是一位從事煤氣石油業的商人朋友打給他的,他的這個朋友曾經在巴西和印度跟他一起服侍,他的朋友說,他在禱告中主耶穌啟示他說柯蘭迪有脊椎的問題。他就發郵件來慰問柯蘭迪,然後柯蘭迪就打了個電話給他朋友,他疼痛完全消失了。
那在我們當中也有這樣一個見證,有一個新來到教會的姐妹,突然有一天就全身無力,站都站不起來。她是做服務業的,那天都沒有力氣服務顧客。一直到晚上7點半,當她點開我們教會聚會的群視頻的那一刻,她的身體完全得醫治了。綿軟無力的感覺完全消失。

那我還聽到牧師有一個見證,就是有一個人失眠,牧師就錄了一段很簡短的禱告詞給他,然後他當天失眠的問題就消失,那像這樣的事情,我聽說過在很多我們這些牧養領袖的服侍過程中都放生過。

很多人說主耶穌為人禱告都是面對面的,所以今天我們如果要為人禱告,那也一定需要面對面。錯啦!如果主耶穌那個時候有電腦,有電話,主耶穌一定走哪都帶著電腦和電話。今天我們的頭腦要開始改變,我們要思考什麼是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人的病得著醫治,轄制被解除,能不能體現出神的善良的旨意?能不能體現出神的純全的旨意?神會不會因為人得醫治而喜悅?一定會的嗎!那既然是這樣,神會在意我們是用電話,還是用電腦使人得醫治嗎?肯定不會的!甚至我在想,也許以後,我們就把CW或者誰的照片,在網站上一放,人看一眼就會得醫治。如果是瞎子,就錄一段聲音過去,聽一下眼睛就能夠看見了。

總結:

《哥林多前書》第2章第9節的經文,就是如經上所記,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這是神的心意,神要在這個世代做新事!

為您推薦
关闭

上一次我分享了一个主题叫做让信心来颠覆。这个世代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去颠覆的了。因为颠覆是神的属性。《创世纪》的时候,神不喜悦一种空虚混沌的状态,所以他决定颠覆这种现状,就创造了世界。神不喜悦我们停留在原来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神常常启示人要做新的事情。比如神启示雅各关于两个没有斑点的羊透过什么的方式,能生出有斑点的羊,这是颠覆生物学理论的事情。比如神启示大卫如何建他的圣殿,神把圣殿的样子画在大卫的头脑里,那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建造出来的圣殿的样子其实就颠覆了建筑学。那主耶稣将水变成了酒这件事情,也完全的颠覆了化学。我们神有颠覆和创新的属性,神喜悦我们不断的颠覆和创新,我们的教会也逐步的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季节,我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停留在原地,我们天天都在思考如何突破,如何更新,如何能够为神的国度带来更大的贡献。如果说神愿意我们在生活的层层面面都能够不断的突破创新,那么在侍奉他的领域我们更加要能够创新,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在这样一个新的世代,我们如何能用崭新的侍奉来服侍神。

主耶稣求你更多的赐下给我们智慧和聪明,让我们知道如何在服侍上更多的突破自己。让我们不断的颠覆我们里面的心思意念,不断的创新我们的服侍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服侍你,服侍i你托付给我们的百姓。愿你的不断的更新我们心思和意念,让我们知道何为你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阿门!

大家知道主耶稣教导的方式么?主耶稣教导人的时候,用的最多的就是比喻。那主耶稣为什么要用那么多比喻呢?《马太福音》这么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原来主耶稣用比喻,就是要把那些渴慕的和不渴慕的分开,把那些相信的和不相信的分开。凡有的就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主耶稣用比喻在筛人。大家找一下那种感觉哈!今天在本质上我们不改变这个筛人的本质,但在模式上我们要不断的突破,创新。 因为有一个老师做女朋友,所以对于教导这个东西,我从PL老师身上取了很多经。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就是一个老师在上面讲啊,讲啊,讲啊讲。然后每一个学生听到的内容是一样的,这样的效率很低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老师没有办法衡量学生们听进去的状况,更不知道哪个是有潜力的学生,哪个是根本不学的学生。因为一堂课下来都是老师在讲,这样根本没有达到筛选的目的。那现在很多新兴的教育模式在兴起,我经常听到的词就是”学思达“和”哈伯露塔“,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呢?是一种激励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模式,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里面,提问和引导成为了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果效也是非常明显,一个非常沉闷的课堂,一下子就变得非常的活跃。

其实这和主耶稣使用比喻的方式教导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主耶稣为什么使用比喻,又为什么说凡有的会多得,没有的连仅有也会夺去。大家想象一下,主耶稣面前好几千人,有时候甚至上万人。主耶稣讲完一个比喻,其实基本上99%人都不明白,那什么样的能明白呢?问的人才明白,那什么样的人才会问呢?渴慕的人才会问。多问的就多得,少问的就少得。而那些不问的,听完以后基本上就是迷惑的不行了,然后还不问。一下子就把给分开了。那新兴的引导和提问教学也是一样,积极的,强着思考和回答的就多得。那些不积极的,不思考的就什么也得不着。那原来填鸭式的愿意不愿意还是可以得一点,但是现在这样的状况要是不思考什么也的得不着。 而且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效率比主耶稣的那个年代高。主耶稣用比喻,还是要花时间讲比喻,但是我们直接提问和引导。另外,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和引导的资料放到网路上,一下子就可以影响太多的人。比如我这个星期就在做这样的试验,牧师和PL姐妹研发的101的课程,我要求我牧养的新人这样来做。我会让她先去回答课件儿里的问题,然后去听录音,听完录音就在写一个小的总结读后感。之后对比自己的答案和听完录音的读后感,一下子就把课程的内容高效的吸收了。那在这个过程中,同样是一个筛选,有些人就积极的去做,比如我牧养的GY姐妹;那有些人就不做,多做的多得,不做的就什么也得不着!那当她给完我答案,我就会穿插着在问一些小问题,比如”如何把这些应用在你的生活当中?“。那为什么我会问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时候问呢?就是当我评估她也有课程中提到的问题的辖制的时候,我就会在她做完功课后这么问。那这样一下子牧养的果效就提升了很多。

我们来看一下主耶稣是如何培训门徒的。在路加福音第9章10到16节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非常的有趣,当然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很多的细节。是什么故事呢?就是五饼二鱼的故事。这天耶稣把5000人包括他的门徒就带去旷野,在那里教导他们神国的道和医治病人。一直到日头快要平西了,他的门徒就来找主耶稣说,能不能叫这些人都散开,到临近的城镇去找吃的,因为在旷野他们没有吃的。你可以想象么日头平西已经很晚了,如果让你中午不吃一顿你就一定饿的鸡哇乱叫了,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象这些人包括门徒都饿的不行了。然后主耶稣怎么说,”你们给他们吃吧!”。其实主耶稣知不知道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那一定是知道的,那既然主耶稣知道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为什么还让他们给他们吃呢?其实想也知道,怎么可能12个人身上能带5000人吃的食物。 今天在我们教会,如果我这么跟你讲话,你一定会被我冒犯。大个比方,有人问我,我们没有信心怎么办?我会回答“那就有信心吧!”。有人问我祷告读经犯困怎么办?我会回答“那就不困吧!”。有人问我在教会找不着对象怎么办?我会回答“呵呵”,要不然你们来答。有人问我学习学不进去怎么办?我会说“那就去学吧”。如果我常常这么回答你,你可能真的会被冒犯。但是主耶稣就是这么训练他的门徒的。 主啊,主啊,大家都饿了,我们也饿了,让我们出去找吃的吧。然后主耶稣就说,那饿了就吃呗,你给他们吃呗!门徒们心里会怎么想,这耶稣是不是在太阳底下讲道给晒晕了,我们哪有够5000人吃饱的食物,我们只有5个饼和两条鱼,你又不是不知道。其实主耶稣就是试试他们。一式还不够,还有二式,怎么个二式呢?这耶稣让门徒去把这5000个人安排一下,每50个人一排。哎呦!真是折腾啊!吃饭就吃饭呗,为啥还要一排一排坐呢?干脆让这些人排队一个一个来领得了呗!再说我都告诉你了我们食物不够,食物还没解决,我们饿的前胸贴后背了,还要干这些体力活儿。50个人一排要排100排诶,而且这里还有很多老弱病残,坐的乱糟糟的,排成一排一排多麻烦,这不是折腾么?担当这些门徒照做的时候,五饼二鱼喂饱5000人的事情就成就了,结果后来还剩了很多饼和鱼。其实主耶稣是在培训他的门徒,训练他们什么呢?训练他们的顺服,执行力和信心。

今天主耶稣用这样的方式训练门徒,我们要比主耶稣做的更大,更全。这里主耶稣只训练了门徒,顺服,执行力和信心。我们要训练人的受冤枉的能力,稳定性,意志力,创新的能力等等。那怎么训练呢?就是故意冤枉你一把,像主耶稣这样故意折腾一下自己的门徒。其实根本不需要50个人一排,照样可以喂饱这些人的。然后故意给弟兄姐妹们施加压力,很多弟兄姐妹说我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还要给我这些事工,这些人去服侍,就是看大家在压力面前选择退缩,还是透过创新胜过压力。那我就从CW弟兄的小组学到一个很好的牧养方式,就是层层汇报的机制。每一个人都差排出去牧养是一层压力,然后牧养完还要求汇报就是又一层压力,但是人就是会成长。那对于CW弟兄来说这是一种创新的方式可以解决他的压力,但对于小组成员来说是一种新的压力,那小组的成员们就要去思考如何创新,胜过这个压力。 我们接下来会利用更多的手段,将主耶稣所做这些培训的模式做的更大。我们课程的设计会常常围绕这些主耶稣的培训模式去培训。比如我们就会设计一个情景剧,完全可以以视频的模式录下来,讲主耶稣的教导复制扩散。。。

主耶稣在世的日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做医治释放的工作。《马可福音》第16章第14-18节是这么说的,后来十一个门徒坐席的时候,耶稣向他们显现,责备他们不信,心里刚硬,因为他们不信那些在他复活以后看见他的人。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的人必有神迹随着他们,就是奉我的名赶鬼,说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什么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很多人没有注意到14节,其实这里所表现的这11个门徒的信心并不怎么样,但主耶稣就吩咐他们去行神迹,赶鬼。也就是说,赶鬼,说新方言是一个很初阶的事情,那生命的建造是一个很高阶的事情,最高的就是爱。所以大家不要在这里还有疑惑。

那最近我读到一本书,叫《释放属天的医治大能》,柯兰迪牧师有过这样一个记载。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柯兰迪牧师都饱受背部疼痛之苦。有一天当他试图从地板上站起来,背部突然剧烈疼痛,痛到无法忍受,跟出了车祸差不多。脚根本没有办法踩在地上,完全不能忍受任何压力。医生检查是脊椎神经受伤,医生给他吃了很多强烈的止疼药,还有神经肿胀的药物和剂量很高的止疼药。但还是很疼,在床上连稍微动一下都不行。那个时候,他每个礼拜要做6次复健,连续治疗90天,但是也没有见好转。然后他请了很多有强烈医治恩膏的名人朋友为他祷告也不见好转。 而大家知道后来他的病是怎么好的么?那个时候他在美国,他的儿子在日本,他的儿子用网络电话打给他带他祷告,本来一天24小时都在痛,结果祷告完只有脚沾在地上才会痛。当天稍后他收到一封奇妙的email,是一位从事煤气石油业的商人朋友打给他的,他的这个朋友曾经在巴西和印度跟他一起服侍,他的朋友说,他在祷告中主耶稣启示他说柯兰迪有脊椎的问题。他就发邮件来慰问柯兰迪,然后柯兰迪就打了个电话给他朋友,他疼痛完全消失了。

那在我们当中也有这样一个见证,有一个新来到教会的姐妹,突然有一天就全身无力,站都站不起来。她是做服务业的,那天都没有力气服务顾客。一直到晚上7点半,当她点开我们教会聚会的群视频的那一刻,她的身体完全得医治了。绵软无力的感觉完全消失。 那我还听到牧师有一个见证,就是有一个人失眠,牧师就录了一段很简短的祷告词给他,然后他当天失眠的问题就消失,那像这样的事情,我听说过在很多我们这些牧养领袖的服侍过程中都放生过。 很多人说主耶稣为人祷告都是面对面的,所以今天我们如果要为人祷告,那也一定需要面对面。错啦!如果主耶稣那个时候有电脑,有电话,主耶稣一定走哪都带着电脑和电话。今天我们的头脑要开始改变,我们要思考什么是神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人的病得着医治,辖制被解除,能不能体现出神的善良的旨意?能不能体现出神的纯全的旨意?神会不会因为人得医治而喜悦?一定会的吗!那既然是这样,神会在意我们是用电话,还是用电脑使人得医治吗?肯定不会的!甚至我在想,也许以后,我们就把CW或者谁的照片,在网站上一放,人看一眼就会得医治。如果是瞎子,就录一段声音过去,听一下眼睛就能够看见了。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