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
引言
大家好,我們剛才講了《瑪拉基書》的第二章,發現咒詛不斷地出現在《瑪拉基書》裡,從第一章到第四章都是如此,那大家有沒有被嚇住了?其實你不用害怕,但是你需要敬畏神,不敬神才真的是一件可怕的事。人沒有敬畏的心,就不知道什麼叫做怕,然後該怕的不怕,不該怕的非得怕,那就麻煩了。
Q1:老師,您周圍有很多別的教會的朋友,請問您是怎麼和他們相處的呢?或者說,我們應該怎麼和別的教會的人相處呢?
其實說來話長,我也在不斷地調整當中,那我朋友越來越少了,前年死了,去年又死了一個,都是得了癌症死的。當年我很希望他們能從癌症裡面走出來。
在我服侍過的一些癌症患者,只要他們願意悔改,很多人得了醫治!可是有些人,我一告訴他這是咒詛,他就對我發火了,並懟我說:“你才活在咒詛當中!”當時我也很無奈,既然我解決不了別人的問題,也做不了什麼,那就算了吧!
我跟這些人交往,我跟他們相處是正常的朋友關係,我就儘量別講這些敏感的東西,因為你一旦講了這些敏感的東西,那朋友就沒得做了。所以大家可以稍微講一講,點一點,僅此而已!儘量別說人家。
但是如果他們出事了,有了問題,能告訴他們還是要告訴他們,希望他們能得到恩典。其實神在給人癌症之前,會給人很多信號,神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但是人就是不聽,最後變成癌症,比較麻煩。
我跟人家相處,通常分析人家的核心利益,如果這東西是人家的核心利益,那你千萬別碰。如果人家的核心利益是自以為是,然後你說:“你為什麼這麼自以為是?”那你不就是沒事找事嗎?不要去碰!
那為什麼分析別人的核心利益呢?目的就是我們做事要追求有果效,那沒有果效的事就儘量不做。我們分析完了別人的核心利益,就明白了這是人家的“財路”,那“攔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有一些東西大家儘量別堅持,我反對大家跟別人討論神學的時候,跟人家爭得面紅耳赤。咱們教會就有一些新人,特別喜歡跟其他教會的基督徒爭辯,其實這可不是個好習慣。原本自己“半桶水”,然後整得自己暈暈乎乎的,很辛苦的!我們不要幹這些沒有益處的事。
那凡事都要造就人,能造就咱們就好好造就,不能造就咱們就閉嘴不說,別瞎扯。
Q2:老師,活出生命和平安的約,意思是要謹守遵行嗎?
這不單單是謹守遵行,利未人和祭司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單單侍奉神的人,所以他們就要教別人律法。我念給你聽:
真實的律法在他口中,他嘴裡沒有不義的話。他以平安和正直與我同行,使多人回頭離開罪孽。祭司的嘴裡當存知識,人也當由他口中尋求律法,因為他是萬軍之耶和華的使者。(《瑪拉基書》2:6-7)
大家讀明白了嗎?活出生命和平安的約,就是說因為你是個祭司,你要能夠把神的話講得明明白白,使許多人回頭,離開罪孽。
Q3:老師,請再講一下誡命是福分也是咒詛。
誡命分兩種,一個是祝福,一個是咒詛,所有的誡命都是這麼寫的。你到公司會發現牆上經常掛著“要”和“不要”,比如“三要四不要”,就像我們以前唱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大概就是這些東西。
所有的這些誡命都是雙向的,比如你孝敬父母,在地上就可以長久,否則就受咒詛,在地上不長久。所有的誡命都是這麼寫的!如果你愛神,神向你守約施慈愛;你不愛神,神就追討你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這就叫誡命。
誡命就是你遵守是這樣的結果,違背是那樣的結果。但是祭司的責任可不是開口胡說八道,而是要把神的律法傳得全備。
Q4:老師,以色列被擄到巴比倫之前,拜的多是有形的偶像,從巴比倫回來之後,拜的是無形的偶像,可以這樣理解嗎?
我告訴你,其實不是偶像不偶像的問題,而是裡面過日子的心可惡。你過日子,過著過著,看到一個美女挺美,魂都被勾去了,結果就把美女搞來了,把自己的老婆給休了。所以說人要想過日子,那你就過吧!過著過著就過到咒詛裡去了。
其實拜偶像是滿足人所需要的,人為什麼拜財神呢?因為他需要錢,並不是因為財神好玩。拜偶像的人都是追求過日子的東西,過得好就覺得整對了,過得不好就請一個神來拜。
有一個弟兄,他公司裡的老闆挺有意思,老闆被競爭對手搞得生意不好了,於是就從外面請來一尊神,拜了那個神以後的第一月,我的天哪!拿了一百多萬的單,生意很火爆。這個弟兄回來就跟我說:“老師,他拜那玩意挺神的。”大家聽明白了嗎?因為他要的是錢。
如果你要的是愛神,會因為生意不好而整一個偶像回來嗎?不會的!所以我跟你講,不要說偶像有形還是無形,沒有太大意義,關鍵你是愛世界還是愛神?過以神為中心的生活,還是過以自己為中心的生活?
世上的人想過好日子很正常,但是基督徒每天都想過好日子,那就有點危險。千萬別搞錯了!過好日子不是我們基督徒的核心利益,也不是我們基督徒應當追求的,但是因為愛神,活在祝福當中,所以我們日子過得肯定不錯。
像我們當中有個人,去年還有十多萬的債,也不知道現在還完了沒有,但為什麼老是以過日子為中心,最後都可慘了。咱們弟兄姐妹,好好地琢磨一下我講的,至於偶像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這東西不重要。
我們這次的答疑就到這,願神祝福大家!
引言
大家好,我們來查《瑪拉基書》的第二章,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這卷書屬於《舊約》,然後就不適用於現在了,這是非常荒謬的理解。
因為神是《舊約》的神,也是《新約》的神,不是耶穌基督來了,把《舊約》的那位神給競選下去了,我們的神永遠都是那一位神,只不過耶穌基督來了,祂要成全《舊約》所說的誡命和律法。
《瑪拉基書》講了很多咒詛,整個以色列人的歷史直到現在,仍然是咒詛的結果,為什麼會變成咒詛呢?我跟你講,我們這位神,你要麼信靠祂,侍奉祂,歸耶和華為聖,要麼你就別碰祂。
所以這一章的主題就是“使你們的福分變為咒詛”。神揀選了亞伯拉罕,又揀選了以撒、雅各、摩西、大衛,可是後來以色列、猶大國卻一個接著一個滅亡。亡國了以後,神又把他們從巴比倫帶回來,可是他們全忘了神的恩典。
在瑪拉基年間,他們已經變成什麼樣的狀況呢?就是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後來神又把他們帶回到耶路撒冷,但他們還是不過以神為中心的生活,結果整什麼都沒用。
其實人要想活在咒詛當中,很簡單,什麼都不用做!但是要想活在祝福當中,那可不是開玩笑。然而現在基督徒的名分也是如此,大家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基督徒,然後就已經蒙恩得救了,要知道有多少福分變成了咒詛呢?這誡命是傳給我們的。
那有人就說:“那是《舊約》,《新約》已經沒有誡命了”。但是是誰說的呀?大家有誰知道神的大誡命是什麼?我告訴你,神最大的誡命就是盡心、儘性、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是愛人如己。
我問你,你有盡心、儘性、盡力愛主你的神嗎?好像沒有!你好像比較愛你的工作,愛你自己,愛吃喝玩樂。至於這誡命,你說:“哎呀,拉倒吧!那玩意能當飯吃嗎?”當你說完這句話後,不受咒詛都難。
神將誡命傳給祭司
其實在《舊約》的時候,神把一個很偉大、很有福分的職分給了利未人。你看摩西是利未人,摩西的哥哥亞倫和他的子子孫孫,他們都擔任祭司的職分。其實祭司的收入是普通老百姓的兩倍,他們就單單歸耶和華為聖,不幹活,只侍奉神。
神把這個誡命傳給了利未人,和利未人立的約叫做利未之約,就是他們全心全意侍奉神。那他們的收入是不低的,而且這活兒也不是特別辛苦,但是他們就把誡命給糟蹋了,你說他們能不受咒詛嗎?
我可得再次給大家提個醒,基督徒的名分可不是開玩笑的,它可以將福分變為咒詛。我念給你聽:
“眾祭司啊,這誡命是傳給你們的。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若不聽從,也不放在心上,將榮耀歸與我的名,我就使咒詛臨到你們,使你們的福分變為咒詛;因你們不把誡命放在心上,我已經咒詛你們了。(《瑪拉基書》2:1-2)
神已經咒詛了這些以色列人、猶太人和利未人,他們已經活在咒詛當中了。你說人活在咒詛當中,他們自己知道嗎?我猜應該是不知道,要不然怎麼需要先知瑪拉基來告訴他們呢?
瑪拉基和耶和華說:“我已經咒詛你們了,你們的福分變為了咒詛”,但他們說:“誰活著不是這樣呢?我比隔壁老王還好呢!”人就這樣,不知道這誡命是一個福分,神立的是生命和平安的約,可是他們不把這職分做好,結果變成了咒詛。
這話不僅是說給瑪拉基年間的以色列人聽的,也是說給我們這個世代的人聽的,我們這個世代豈不更是如此嗎?有人說:“哎呀,現在是恩典時代。”可是你見過恩典嗎?我自己非常地驚訝。
其實我為什麼要建立教會?就是感覺現在很多教會整的不對!我們若想建一個教會,把這事整對了,當中很難!我之前就是建立教會,結果自己受了咒詛,但感謝神,我趕緊悔改。我來解釋一下神將誡命傳給祭司,我念給你聽:
你們就知道我傳這誡命給你們,使我與利未所立的約可以常存。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我曾與他立生命和平安的約。我將這兩樣賜給他,使他存敬畏的心,他就敬畏我,懼怕我的名。
**真實的律法在他口中,他嘴裡沒有不義的話。他以平安和正直與我同行,使多人回頭離開罪孽。祭司的嘴裡當存知識,人也當由他口中尋求律法,因為他是萬軍之耶和華的使者。(《瑪拉基書》2:4-7 )*8
這話講得真好!那這誡命傳給祭司是好還是壞呢?我告訴你,好的無比!但我可告訴你,基督徒如果沒有一點點自律管控自己,對付自己的這種邪情私慾,那一定受咒詛。
所以咱們弟兄姐妹可千萬不要以為在《新約》裡沒有咒詛,你不讀《聖經》怎麼會知道呢?《羅馬書》到結尾的時候寫道“這人如果不愛主,就可咒可詛。”這就是大誡命。那祭司如果不愛神會怎麼樣?很慘的!
我就特別感慨,在我周圍有好多的基督徒朋友,有的是教會的長老、教會的領袖、還有的是牧師,我看到他們的慘狀就害怕,因為他們很簡單、很直白的受咒詛。
我就問一下,癌症是咒詛還是祝福呢?他們說:“那是化了妝的祝福!”那神給你一點,你要不要?肯定不要!咒詛不是什麼好東西。
但是問題來了,神將誡命傳給祭司,可如果我們不好好謹守遵行,偏離正道,使許多人在律法上跌倒,我們就廢棄了神與利未人所立的約。記住,是我們自己廢棄的約,神永遠是信實的,但是人常常是虛謊的!
我見過很多自以為是的祭司,他們覺得自己講的可有道理了,非常的激動!可是拿來一分析,全是瞎說。所以說咱們弟兄姐妹,一定要把生命和平安的約活出來,要盡心、儘性、盡力愛主你的神。
現在我們就把手放在胸口上,拍拍胸脯問問自己:我有沒有把這福分變為咒詛?後來我建教會,感謝神,我敢要求大家,也感謝大家願意跟著我的要求走。
其實華人命定神學的要求還是有點高的,但是不管你是否喜歡,你來到這,那就得按照要求去行。
誡命是福分也是咒詛
你去讀《申命記》、《利未記》、《出埃及記》、《民數記》、《創世記》,當你讀完了以後會發現,摩西寫了兩個主題,一個叫做祝福,一個叫做咒詛。
所以這誡命講得非常清楚,如果你謹守遵行,必蒙祝福;如果你不謹守遵行,必受咒詛!在《新約》裡也是一樣,那你愛錢會不會受咒詛?肯定受咒詛!
後來我發現人很容易被騙,而且愛錢的人特別容易被騙,因為被騙的時候光想著賺錢,腦袋被咒詛塞住了!但如果你把愛錢的那股勁用在愛神上,那就好辦了。
所以我得告訴大家,你領受了誡命是祝福還是咒詛,就看你的造化了。這人哪!活著活著就活到咒詛裡去,那真的是很悲哀的事情,所以我常常給你提個醒:你愛神愛得不夠。
有的人就不服,說:“你怎麼能這麼說呢?我已經很愛神了。”你一說這話就壞了,因為你對自己的判斷和神對你的判斷差別太大。你覺得自己很愛神,但神覺得你愛得不夠,什麼叫做盡心、儘性、盡力愛主你的神?就是你永遠愛得不夠!
那你愛什麼愛得多呢?我看你愛錢愛得多,所以你慢慢琢磨,如果一個人拼命的愛神,盡心、儘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誰能把神從你手裡騙去呢?誰能把咒詛塞到你裡面呢?
所以誡命是祝福也是咒詛,其實這話不是我說的,《申命記》28:1-14節講的是祝福,15-64節講的全是咒詛,拿來一對比就很清楚。就如自己建的房子自己卻不能住,被人騙去了;自己娶的妻跟別人上床;自己種的自己吃不著,給了別人。哎呦,全是咒詛!
我苦口婆心的勸大家,弟兄姐妹醒醒,好好地謹守遵行大誡命!這誡命是從耶穌來的,如果耶穌的話你都不聽,你聽什麼呢?你信耶穌幹什麼呢?
神要使這約永遠長存
為什麼神使這誡命是祝福也是咒詛呢?因為神要使這約永遠長存。那什麼叫做永遠長存?就是耶穌再來的時候,這約也不能廢掉,要永遠長存。永遠長存也就是永遠好使,即使你違背了這約,你把福分變成咒詛了,那也是這約的一部分,所以這約要永遠長存!
大家千萬別說那是《舊約》,我非常的感慨,神真的這麼信實,但是很多人竟然不知道。他們還說《新約》有咒詛嗎?還有些基督徒非得說咒詛不是從神來的。哎呀!那個傻勁!當你讀完了這一章,還說咒詛不是從神來的嗎?
就是這麼簡單的事,神要使這約永遠長存,所以我們常常對照神的誡命,一看這是咒詛,一看那是福分!咱們弟兄姐妹可得慢慢地去琢磨這事,你要在悟性上一點點地提升。
你看,人情緒一上來,火氣一上來,智商就歸零了,還管什麼約,什麼話都亂說一通。我說這話,那可不是一個人有這樣的問題,幾乎每個人都是,不然人家碰你一下試試?要不然你碰一下四川的辣妹試試?
湖南的辣妹你碰一下也不行呀!湖北的辣妹、東北的辣妹也是如此!你碰完了以後,那傢伙,老飆了。別說用四川話吵架了,就是不吵架的時候四川話都有點彪。咱們有個東北的弟兄就說:“那是彪!”他應該是說他老婆。
所以咱們要知道,神要使這約永遠長存,就是這約永遠好使。我們千萬別搞錯了,以為以色列人國破家亡了,這約就不好使,相反,這恰恰說明這約好使。基督徒得了癌症,這約可好使了!人被騙了,這約也好使。
你自己慢慢琢磨琢磨,神給埃及人的病,就是老馬的那套東西也要加在這些基督徒身上。那還沒有給埃及人的病,也要加在這些人身上,把福分變為咒詛,他們不守神的誡命,多可怕!
我稍微跟大家說個題外話,我就喜歡觀察,我在當地教會觀察完了以後就發現,教會里咒詛特別多,但神的話立定在天,永不改變。後來我也是自以為是,剛建立教會就把咒詛給套上了!但感謝神,這約永遠長存!
祭司在律法上瞻徇情面
神給你的職分,就是讓你要求人的,祭司是要提要求的,你比如說像尼希米,都是敢提要求的人,其實人被要求了以後挺好。
你看尼希米跟瑪拉基差不多是同一個世代的人,瑪拉基要求這些老百姓,他們就乖了,然後他們就蒙福了。後來我也掌握了這個規律:建教會一定要提高要求,把要求提高到神的標準。
有人就說:“那誰能達到?”本來你你是達不到的,但是你得知道那是個目標。現在雖然達不到,但你可以朝著這個目標一點點進步。如果你一下子就達到了,然後你就滿足了,可那是滿足於受咒詛。
比如說跑百米,如果目標是三十秒跑百米,也就是一秒跑三米多,那很多老頭老太太都能拿到冠軍,因為那很容易就能達到,那你提那個要求有什麼意義呢?沒有意義!然後你說:“我跑百米三十秒,能不能參加奧林匹克?”這不就成笑話了嗎?我們要知道降低要求是一個悲劇。
我曾經跟一些牧者說,建教會有一個非常好的秘訣,就是把要求講得高高的。然後他說:“那不可能!”你聽聽這話,這本來就不可能,但還是要把要求講得高一點,因為要求一降低就壞了。
所以祭司在律法上瞻徇情面,然後就不敢說什麼了,因為教會需要會友,這祭司擔心自己說完之後,會友就走了。那如果是我,對於走的人,我感謝神,因為他不是咱們當中的人!他沒有命定留在我們這幹什麼呢?這就得要求呀!
那為什麼要提要求呢?因為這是祭司的責任,不能夠在律法上瞻徇情面。你比如說這個人奉獻挺多,然後就覺得不責備他了,那另外一個人奉獻少,你就兇他兩句,可這還是律法嗎?
在以色列瑪拉基年間,祭司在律法上瞻徇情面,這是一個常態!因為有人人出事了,就讓祭司去判官司,但一看這人是當官的,然後他就不敢惹了。
經文中的猶大人,其實指的就是那些王公貴族。在瑪拉基年間,猶大人當中還有很多貴族階層,他們手裡有實權,要管理這塊地、那塊地,那祭司敢管他們嗎?那祭司管完了以後,吃飯的傢伙就要搬家了!這猶大人挺厲害,到現在也是一樣。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自然而然就使人偏離神的律法,偏離正道,使許多人在律法上跌倒,結果這祭司就被藐視了。
猶大人褻瀆神的聖潔
祭司是領受律法的,看到猶大人褻瀆神的聖潔,祭司卻不敢責備。那在耶路撒冷的很多先知,就在這些事上把命給搞沒了,你說那還敢責備嗎?
《以賽亞書》的先知以賽亞就是被腰斬的,因為他責備猶大人責備得很厲害,結果就被猶大人當地的貴族給腰斬了。
你怎麼能責備他們呢?猶大的這些貴族人心想:“你敢說我活在咒詛當中,你才活在咒詛當中呢!我明天就讓你活在咒詛當中。”然後他們就把先知腰斬,你說祭司這活好乾嗎?不好乾呀!
那些猶大人是怎麼褻瀆神的聖潔呢?他們娶這些侍奉外邦神的女子為妻,不僅如此,然後還把自己的原配給休了。其實那個世代有那個世代的律法,但你只要有錢,你就可以把律法像麻花一樣給擰了,扭曲神的話。
我給你講,人很會編故事的,怎麼解釋都聽著他自己有理。跟現在不一樣,那個年代還是靠男人養家,在現代,男的在家裡不一定能說的算,有些老婆可以把老公給休了,這概率雖然不多,但離婚搶家產的故事特別多,最後玩的全是詭詐。
猶大的達官貴人,他們不但把妻子給休了,家產也不分給她們,都用詭計把這事給擺平了!所以猶大人褻瀆神的聖潔,祭司也管不了這事。
受了咒詛還怪神不公不義
你們用言語煩瑣耶和華,你們還說:“我們在何事上煩瑣他呢?”因為你們說:“凡行惡的,耶和華眼看為善,並且他喜悅他們”;或說:“公義的 神在哪裡呢?”
(《瑪拉基書》2:17)
因為在以色列這塊地上,他們行的真的是敗壞,完了以後不公不義的事天天發生,那就是家常便飯。結果以色列人說:“哎呀,公義的神在哪裡呢?”
那有錢人受了咒詛,那時候可能不叫做癌症,叫絕症。得了某種病,怎麼整也整不好,然後就說:“公義的神在哪裡呢?”
我這個總結得很好,我服侍過的癌症患者,都覺得自己是個好人,覺得自己可善良了。但真的是那麼回事嗎?不是!只是他自己覺得而已,人就自以為不錯,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算他覺得自己還不太好,也以為自己不錯。
我服侍人的時候,嘴巴也很厲害,說著說著,我也不全對,他們也給我點情面,然而他們也發現自己不太對了,但嘴還挺硬。其實我和大家都是半斤八兩,但也要抓一個來墊背,人都這樣,這很正常。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一兩個特例,不是,這是常態。所以人受了咒詛,不僅不反省自己,還怪罪神不義。
窮人愛錢,有錢人也愛錢,愛來愛去愛到咒詛裡去了,結果就開始怪罪神,說:“神啊,你為什麼不攔阻我?”咒詛能攔阻嗎?那咒詛不是從神來的嗎?
神就是要讓你這麼整,然後你還怪罪神,說公義的神在哪裡?就在這裡,這就叫做公義的神!神的審判落在人的身上,人最好知道,別跟神較勁,最好先在省察一下自己。
上一章的主題是“錯誤的奉獻態度導致咒詛”,這一章是祭司使你們的福分變為咒詛,所以整個以色列人全部活在咒詛當中,後來以色列成為一個喪家之犬,太慘了。
到了耶穌年間,以色列還是一個殖民地,然後接下來的幾十年,羅馬帝國就把這聖殿徹底地給搗毀了,神也不在乎人手所造的殿,那隻給人看的而已。
弟兄姐妹清醒點了嗎?我告訴你,我們常常說這是個咒詛,大家要好好地反省。就算是約伯也搞錯了,約伯起初覺得自己很對,所以就跟神掰扯,掰扯來掰扯去,約伯腦袋好使,突然間醒悟過來:哎呀,我沒整對。
大家要知道,“我沒整對”是黃金法則。人不怕活在咒詛當中,只要悔改就很容易擺脫咒詛。但怕的就是活在咒詛當中,卻還覺著自己是一個公義良善的人,那就完蛋了。
大家千萬不要等牛頭馬面出現在你左右了,才想起來悔改,那個時候機會就不大了,要趁著我們還是好好的狀態,趕緊悔改。
我們這次的查經分享就到這裡,願神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