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神学
推荐评论
命定神学 关闭
【查經】士師記 總結

2025-03-26 1,385 士師記

大家好,我們總結一下《士師記》,你讀完整卷書,有沒有覺得心裡頭很沉重?我讀《士師記》的時候是非常沉重的一種感覺,整個悲劇越演越烈,就像一場狗血劇。各人任意而行,想怎麼幹就怎麼幹,一直在瞎整。

整個《士師記》表達的就是啥也不知道,就知道瞎整,高度概括總結為“各人任意而行”。從以色列人妥協開始,他們不是全都沒遵行,而是選擇遵行了一部分。這事兒可是要命,神說:把他們都趕出去。以色列民卻是趕一部分,再留一點兒。

開了妥協的頭

做一個基督徒一旦開了一個妥協的頭,結果就是每況愈下,一代不如一代。約書亞死了,以色列人就開了一個妥協的頭,其實約書亞年間管理這群人也很不容易,因為一整,以色列人就瞎整。那咱們教會要好好反思,咱們是不是一群瞎整的人呢?

我心裡頭也常常難受,因為我看到的是人如果不瞎整自己都難受,所以過去這兩三年的一段時間,你會常常聽我講悟性,講在悟性上滿心認識神,在悟性上有充足的信心。一個人不在悟性上認識神的話,經歷神之後覺得挺好,但啥也不知道,最後都是沒用。有的時候,我們的牧者為人禱告,然後禱告好了,但對神的話啥也不知道,那這就是悲劇的開始。

華人命定神學非常厲害的一句話就是神不會搞錯,鬼也不會搞錯,只有我們自己搞錯了,瞎整肯定不會有好結果。所以《士師記》裡的人一旦開了妥協的頭,神就讓迦南地的外邦人,成為他們骨中的骨刺,肉中的肉刺,天天刺。我們在生活當中,這遇到點刺兒那遇到點刺兒,活的很辛苦,今天這事兒,明天那事兒,反正就是沒完沒了的事。

這樣的光景能是應許之地麼?以色列人死在曠野六十萬人,後來進到應許之地,然後應許之地就成了他們的骨刺和淚下的荊棘,閒得沒事就扎你,不扎不行啊。有時候,神也挺難的,不拿刺兒扎一下我們,我們是很難改的。千萬不要等到狗血劇已經形成,劇本已經寫好,你就開始演這狗血劇的主角,等到那時候,你不演也得演。

以色列人在《士師記》裡,一過好日子就拜偶像,然後神就讓他們經歷災禍,拿荊棘扎他們,他們就回轉向神。你說這都是什麼日子呢?後來我發現人只有享不了的福,但是沒有遭不了的罪,開妥協的頭是很要命的。人一旦有了一個妥協的習慣,那隻會沒完沒了。一定要養成一個好習慣,就算是天上下刀子,該行神的路,也得照樣行。
人一旦開始開這個妥協的頭兒,不會覺得有事,反而認為挺好。昨天剛犯了一個罪,今天啥事沒有,昨天剛得罪神,今天啥事也沒有。如果昨天妥協一把,今天挺好,那是時候沒到。所以士師一旦開了妥協的頭,就一路演下去,最後形成狗血劇。教會一定不能妥協,華人命定神學是一個不妥協的神學,神的話怎麼說,咱們就怎麼行。

在過去這些年,我對“妥協”這兩個字有很深刻的認識。比如禮拜一到禮拜五上班,禮拜六、禮拜天休息。那搬家怎麼搬呢?禮拜天兒麼?我絕不開這個頭兒,因為禮拜天要守主日。時間是我可以安排決定的,那既然是我決定的,為什麼非得把這事安排在禮拜天呢?其實這是個態度問題。

當我遭遇災禍的時候,我呼求神,神真的應允了我。有的人遭遇災禍的時候呼求神。神說:我在度假。因為神呼求你的時候,你在度假。咱們是個網絡教會,時間是你可以自己安排決定的,度假的時間就不能好好地守主日嗎?

其實這是個信心的反應,如果我們開了妥協的頭,我們就開始幹了一件極其吃虧的事兒,那可不是吃小虧,那是吃大虧呀。從三十四年前我開始信主,一個主日都沒有落下過,也有爬不起來床的時候,有的時候渾身疼、難受生病。但早晨還是堅持起來去參加聚會,神很信實,那個教會也不是很得勝,但我回來的時候,很快就好了。

所以一旦開了一個妥協的頭,神就做了一個決定,不把這些東西從應許之地趕出去,你就會經歷淚下的荊棘。以色列人覺得神不太理解他們,舉個例子,我兒子跟迦南人的女兒談戀愛,咱們就禮尚往來,神哪那麼多毛病?神不理解這個。

當然你不要聽錯了,我是說以色列人,因為神吩咐他們,要到那個地方把他們趕出去。他們覺得這些人都挺好,人家多憨厚,還是不錯的,趕出去幹啥呢?如果這樣想那就壞了,因為你看到的是你未來兒媳婦的媽,都挺好。咱們跟人交往的時候,其實不信主的人挺好。

現在問題就是我們到底是選擇照著神的話行,還是照著人的話行?到了《新約》這個選擇更難,耶穌說:“人若愛父母超過愛神,愛兒女超過愛神,就不配做我的門徒。”可有幾個能做成這樣的,沒有。所以那我也不這麼做,可能你還會想神啊,你咋就這麼不理解我呢?
神的話立定在天,如果祂不成就,就絕不徒然返回。你要不要淚下的荊棘?你要淚下的荊棘,那你就開著個“妥協”頭,然後就開始接著幹。不管你是再微信上還是轉發聽到的查經,不知道你是否能接受,但我給你一個建議,儘量竭盡全力、謹守遵行耶和華你神的話。你若謹守遵行耶和華你神的話,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如果你不謹守遵行,這以下的咒詛必追隨你

我在服侍中仔細觀察到,發現到很多人的問題都是因為違背了神的話。什麼東西,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以色列人在《士師記》裡扮演了一出狗血劇就是從“妥協”開始,一開始那些士師,還能拿得出手,但後邊那些士師,就像參孫似的,越來越亂套,什麼人都有。最好的也就這麼幾個士師,剩下的就越來越爛,到後來就後面就是更亂了。

我非常感慨“妥協”這兩個字,人如果沒有命定,就認為這些都會是活著很重要的追求啊。人為啥覺得重要,因為不知道這些是虛空。人在這世上所有的一切是虛空的虛空。有的人認為不是,就談一樁生意,我都跟人家語術科技談好,我又跟人家那個什麼深度搜索也談好了,合同都簽了。

有人說:老師,我下個月要去考編制,忙得不行。還有人說:老師,我得接待這個,接待那個呀。我就感慨人不知道這些東西,最後都會演變成狗血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果你從今生裡跳出來,比如一個筋斗雲跳到衛星上去,然後你觀望大地,就會發現啥也不是。

有的人說:老師,我壓力可大了。那我想問問你,是不是以為自己託著天吶,你是托塔天王啊?其實你啥也託不住,一個小小的病毒,咔,就把人給乾沒了;一個小小的痰堵在心臟的血管裡,咔,人也沒了,所以當人管不了的時候,就不會有壓力了。

所以我對壓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事兒,有很深刻的認識。人沒有神,就靠著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兒,啥也整不了,最後只能整出一場的狗血劇。所以蒙福是一件非常難的事兒,神的心意是讓我們興盛,但就是興盛不了。因為人一興盛,就走偏邪的路,一興盛,你就把功勞全歸給自己,並且覺得自己可厲害了,接著就開始膨脹,翅膀也長出來了,臉上長毛,頭上長角。
咱們都有過從死蔭的幽谷爬出來的經歷,蒙福的日子是好的,但蒙福也是有條件的。一定要謹守遵行神的話,毫無條件地謹守遵行,也就意味著勝過生命中一個又一個的“妥協”,不給自己開這個口子。

人都是自以為是

《士師記》裡的人有一個特點,喜歡整個以弗得,因為他玩的是政治。就像咱們以前全中國的人都搶玉璽一樣。玉璽就是和氏璧做了一個印,一塊玉石,後來人們把它拋光以後,做成玉璽。到了孫權他爸爸,孫堅就得著了玉璽,但不是你得著玉璽就能做皇帝啊。到了以色列人就尋思自己不能擁有玉璽,但是自己可以刻一個,哪怕是個橡皮的玉璽,那叫橡皮戳。

以色列民整了一個以弗得,到最後也不知道哪出問題了。人常常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兒,你也不會做你以為是錯的事兒。無論我們做助教也好,小組長也罷,然後就開始起爭執,因為都不覺得自己有錯,都認為自己是對的。

後來我就將這類人總結為“笨人”,因為不知道自己笨,都覺得自己很聰明。人有時候笨到一種程度就是已經欠了好多債了,但還覺得自己聰明。懶人不知道自己懶,笨人不覺自己笨,聰明人也不覺得自己聰明,這些事一尋思還挺有意思。

所以以色列士師們一排隊,俄陀聶、以笏、珊迦、底波拉、基甸、然後他兒子亞比米勒、陀拉、耶弗他、以比贊、以倫、押頓、參孫、米迦、摩西的孫子約拿單、然後還有基比亞人和匪徒,死到臨頭也不知道,我就這麼幹。

到今天為止,我覺得自以為是特別難解決,因為你幹那個事兒,你自己覺得是對的,但是別人覺得是錯的,然後你就堅持。後來我發現有一句哲理叫做:外因只能透過內因起作用,如果不知道自己笨,那麼永遠變不了聰明,人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他永遠做不對。

牛不想喝水,我按著槽裡沒有用,我還是把我這把力氣省了吧,所以你會發現我服侍一陣,就不弄了,因為我已經做出決定了,沒有內因,我這個外因,沒用。有時候,我提出問題:“你是不是有點懶啊?你的回覆要是我不懶。那從此以後我不再說這事兒了。我說:你這事兒沒整對。你覺得沒錯。我就不再吱聲了”。
人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簡直就是悲劇。比如米迦就幹了一件很偉大的事兒,造了一個神像,然後說這是耶和華。摩西的孫子利未人說他要回耶和華神的殿,可那是神的殿嗎?那是米迦造的神像。他真的認為那是神的殿,和咱們現在的光景很像,你信耶穌嗎?我信呢,我肯定信耶穌。那你信耶穌啥呢?說不出所以然。

前段時間,我在服侍的時候遇見一個很有意思的人,我就很直白地問他,說:你死了能上天堂嗎?他說:能啊。我說:為什麼能呢?他說:因為因信稱義了。我說:那信是啥信呢?他說:我也不知道,我也的確不太像耶穌。我說:你比較像誰呢?我看啊,你應該比較像參孫,或者比較像米迦。所以今天神若與人同在,他是明明看得見的。

人如果不知道自己在幹些啥,那就悲劇了。你不管是幹什麼,常常問問自己我幹得對嘛?所以華人命定神學,第一個:絕不妥協。第二個:反思自己整得對嗎?這叫柔和謙卑。如果你裡頭有一股邪勁兒,那肯定認為對,那就完蛋了。對還是不對,他得照著神的話。

有很多人不照著神的話,但也不知道他從哪兒效法來的。大概效法了點掃羅吧,違背了神的話都不知道,還非常堅信自己謹守遵行神的話。不要以為掛個牌子就是教會嗎?那也有可能是米迦的神像。

常常問自己這事兒整對了嗎?如果你這個人做的事兒像耶穌做的,那才是差不多。更何況我們不像,然後還覺得自己挺對,那不要命嗎?所以咱們華人命定神學的第一個概念就是我們不自以為是,這樣做對嘛?常常挑戰的問問自己。也許你會發現,老師又變了,前年他那麼講,今天他怎麼這麼講了呢?因為前幾年那個認知水平就在那兒,去年成長了一點兒,今年又有了突破。

前一段時間來了一個人,他說:牧師講的課程我都聽過了,我很清楚,我非常清楚。後來一問,他不查經。我講的101課程,201課程他都聽過了,102課程也都聽過了。他就以為自己全都知道了,你說是不是有點自以為是的嫌疑呢?而且我們讓他做筆記,他不做,但我也理解,幹了這麼多年的活兒,從來也不寫字兒,你讓他寫筆記那真的很痛苦的呀。但是你不寫字兒怎麼學習呢?

我就很感慨,《聖經》不好好讀,只讀我那幾個課程,就以為自己成專家了。所以我們華人命定神學的神學院,是從一卷書一卷書的查。如果不是一卷書一卷書的查,粗略的讀十遍也沒用。因為只讀了一個表面而已。所以咱們查《士師記》是不斷地抽象、總結,然後把這裡面重點提出來。最近我們在《士師記》裡把摩西的孫子約拿單給逮著了。
世上有成千上萬的米迦,那他知不知道咒詛?知道。知不知道祝福?也知道。但是他以為整個神像就能解決問題,所以華人命定神學無論如何都要好好讀《聖經》、謹守遵行神的話。神的話一定要謹守遵行,謹守就是仔細地探索,仔細地瞭解,然後弄明白了以後照著神的話行。你就會一生得著神的恩典,一生活在神的好處當中。

如果你想變聰明,就好好讀《箴言》書,你想變精明就好好讀《撒母耳記》上下。你要想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兒,讀《列王紀》上下,想從自以為是、任意而行裡出來,讀《士師記》。我講的課程不過是搭了一個框架,還是要親自去讀《聖經》。

所以咱們弟兄姐妹千萬別學彼得,不要學摩西的孫子約拿單。這個《聖經》裡的彼得也被我給揪出來了,也被我逮著了,東北話叫埋汰埋汰他們。耶穌昇天之後三十多年,彼得服侍了三十多年,可還不會寫字兒,就從小學開始讀,到了三十年以後起碼也能拿一個博士。

前一段時間,一個九十多歲的老太太,都不太行了,後來我帶她禱告,好起來了。我去看她,看她拿個筆在那寫字,寫主禱文。所以華人命定神學是個學習的神學,是一個學習的教會,是在悟性上滿心認識神,在悟性上有充足的信心,學習是人生一大快樂的事兒,它能使人成長。

人想喜樂就必須成長,那怎麼才能成長呢?得解決問題,怎麼才能解決問題呢?得學習。我們得下功夫學習,然後才能快樂。但是那些吃喝玩樂的人,最後給自己種下了一個禍根,像吃喝玩樂的他們肯定不會認同我說的。他們就喜歡在酒吧裡頭一起在那兒唱跳,以前吃喝玩樂生了一個傻兒子,現在吃喝玩樂,家裡老年痴呆也搞不了。所以做一個學習的人,只有成長才能夠解決壓力。

《士師記》的人都看不透

一個看透今生,活在永生的人,他才能夠謹守遵行神的話。你慢慢去琢磨一下,《士師記》裡那些人早成灰了,還不用到《士師記》,就是過去一百多年前的人都成了灰了,所以沒什麼意義。

前幾天我們幾個好朋友在一起,有一個人就突然間掛了,我們在一個群裡,有一天他自己就發了一個信息,說:我爸死了。我還以為他爸死了。再讀下面的話,原來是兒子拿他手機發的信息。
人怎麼突然間就沒了呢?一算同一個班的掛了有百分之五,百分之十沒了。那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呢?我是找不著什麼太大的意義,正因為看不出人活著這點屁事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所以我甘心樂意地去愛神,謹守遵行神的話,一定要看透。

有人說:老師,為什麼我每次跟你禱告完了以後,覺得裡邊就舒服一點呢?因為我每次帶你禱告都不停地講看透,這個事放下,那為什麼能放得下?因為這事不重要,所以就放下了。那為什麼開了妥協的頭呢?因為神的話不重要,他們過日子那些事都重要,人呢就是不知道神是個寶貝。

人看透活著,看透人生人死,你就不會去愛這個世界,不會去妥協,不會去無知,也不會自以為是。你就會竭盡全力愛主你的神。讀完《士師記》你會覺得人活成這樣其實沒什麼意思。

如果神是用祂的雙手托住萬有,能不能托住你?你為了神放下,啥問題也不會有。但是如果你把別的都撿起來,把神放下,神一定會給你安排一下淚下的荊棘。比如:人懼怕、怕老闆,為啥怕呢?因為那工資在他老闆手裡,我活著得有錢,得好好做工,不怕我老闆怎麼著。其實你也不用怕,因為老闆也在神的手中。

比如說基甸,玩了一套政治把戲,手段很高。然後他訓練他的兒子亞比米勒,手段也很高。那追求的都是世上這點屁事,最後亞比米勒結局很慘。但是敬畏神的人、信靠神的人,什麼好處都不缺。

《士師記》裡的人都看不透,所以他們常常妥協,常常不知道自己瞎整。所以建教會是要照神的話去建造,服侍是照著神的話去服侍,一生活著,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華人命定神學把這些東西解釋給大家,是希望大家能夠在世上的日子,可以長久、可以蒙福。

最後把狗血劇變成喜劇,把喜劇愣拍成一個狗血劇,那就是悲哀啊,一定要記住這三點,第一:不要開妥協的頭兒,第二:不要自以為是,第三開始學會看透。

願神祝福大家!

為您推薦
关闭

大家好,我们总结一下《士师记》,你读完整卷书,有没有觉得心里头很沉重?我读《士师记》的时候是非常沉重的一种感觉,整个悲剧越演越烈,就像一场狗血剧。各人任意而行,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一直在瞎整。 整个《士师记》表达的就是啥也不知道,就知道瞎整,高度概括总结为“各人任意而行”。从以色列人妥协开始,他们不是全都没遵行,而是选择遵行了一部分。这事儿可是要命,神说:把他们都赶出去。以色列民却是赶一部分,再留一点儿。 做一个基督徒一旦开了一个妥协的头,结果就是每况愈下,一代不如一代。约书亚死了,以色列人就开了一个妥协的头,其实约书亚年间管理这群人也很不容易,因为一整,以色列人就瞎整。那咱们教会要好好反思,咱们是不是一群瞎整的人呢?

我心里头也常常难受,因为我看到的是人如果不瞎整自己都难受,所以过去这两三年的一段时间,你会常常听我讲悟性,讲在悟性上满心认识神,在悟性上有充足的信心。一个人不在悟性上认识神的话,经历神之后觉得挺好,但啥也不知道,最后都是没用。有的时候,我们的牧者为人祷告,然后祷告好了,但对神的话啥也不知道,那这就是悲剧的开始。 华人命定神学非常厉害的一句话就是神不会搞错,鬼也不会搞错,只有我们自己搞错了,瞎整肯定不会有好结果。所以《士师记》里的人一旦开了妥协的头,神就让迦南地的外邦人,成为他们骨中的骨刺,肉中的肉刺,天天刺。我们在生活当中,这遇到点刺儿那遇到点刺儿,活的很辛苦,今天这事儿,明天那事儿,反正就是没完没了的事。 这样的光景能是应许之地么?以色列人死在旷野六十万人,后来进到应许之地,然后应许之地就成了他们的骨刺和泪下的荆棘,闲得没事就扎你,不扎不行啊。有时候,神也挺难的,不拿刺儿扎一下我们,我们是很难改的。千万不要等到狗血剧已经形成,剧本已经写好,你就开始演这狗血剧的主角,等到那时候,你不演也得演。

以色列人在《士师记》里,一过好日子就拜偶像,然后神就让他们经历灾祸,拿荆棘扎他们,他们就回转向神。你说这都是什么日子呢?后来我发现人只有享不了的福,但是没有遭不了的罪,开妥协的头是很要命的。人一旦有了一个妥协的习惯,那只会没完没了。一定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就算是天上下刀子,该行神的路,也得照样行。 人一旦开始开这个妥协的头儿,不会觉得有事,反而认为挺好。昨天刚犯了一个罪,今天啥事没有,昨天刚得罪神,今天啥事也没有。如果昨天妥协一把,今天挺好,那是时候没到。所以士师一旦开了妥协的头,就一路演下去,最后形成狗血剧。教会一定不能妥协,华人命定神学是一个不妥协的神学,神的话怎么说,咱们就怎么行。 在过去这些年,我对“妥协”这两个字有很深刻的认识。比如礼拜一到礼拜五上班,礼拜六、礼拜天休息。那搬家怎么搬呢?礼拜天儿么?我绝不开这个头儿,因为礼拜天要守主日。时间是我可以安排决定的,那既然是我决定的,为什么非得把这事安排在礼拜天呢?其实这是个态度问题。 当我遭遇灾祸的时候,我呼求神,神真的应允了我。有的人遭遇灾祸的时候呼求神。神说:我在度假。因为神呼求你的时候,你在度假。咱们是个网络教会,时间是你可以自己安排决定的,度假的时间就不能好好地守主日吗?

其实这是个信心的反应,如果我们开了妥协的头,我们就开始干了一件极其吃亏的事儿,那可不是吃小亏,那是吃大亏呀。从三十四年前我开始信主,一个主日都没有落下过,也有爬不起来床的时候,有的时候浑身疼、难受生病。但早晨还是坚持起来去参加聚会,神很信实,那个教会也不是很得胜,但我回来的时候,很快就好了。 所以一旦开了一个妥协的头,神就做了一个决定,不把这些东西从应许之地赶出去,你就会经历泪下的荆棘。以色列人觉得神不太理解他们,举个例子,我儿子跟迦南人的女儿谈恋爱,咱们就礼尚往来,神哪那么多毛病?神不理解这个。 当然你不要听错了,我是说以色列人,因为神吩咐他们,要到那个地方把他们赶出去。他们觉得这些人都挺好,人家多憨厚,还是不错的,赶出去干啥呢?如果这样想那就坏了,因为你看到的是你未来儿媳妇的妈,都挺好。咱们跟人交往的时候,其实不信主的人挺好。 现在问题就是我们到底是选择照着神的话行,还是照着人的话行?到了《新约》这个选择更难,**耶稣说:“人若爱父母超过爱神,爱儿女超过爱神,就不配做我的门徒。**”可有几个能做成这样的,没有。所以那我也不这么做,可能你还会想神啊,你咋就这么不理解我呢? 神的话立定在天,如果祂不成就,就绝不徒然返回。你要不要泪下的荆棘?你要泪下的荆棘,那你就开着个“妥协”头,然后就开始接着干。不管你是再微信上还是转发听到的查经,不知道你是否能接受,但我给你一个建议,**尽量竭尽全力、谨守遵行耶和华你神的话。你若谨守遵行耶和华你神的话,这以下的福必追随你:如果你不谨守遵行,这以下的咒诅必追随你**。

我在服侍中仔细观察到,发现到很多人的问题都是因为违背了神的话。什么东西,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以色列人在《士师记》里扮演了一出狗血剧就是从“妥协”开始,一开始那些士师,还能拿得出手,但后边那些士师,就像参孙似的,越来越乱套,什么人都有。最好的也就这么几个士师,剩下的就越来越烂,到后来就后面就是更乱了。 我非常感慨“妥协”这两个字,人如果没有命定,就认为这些都会是活着很重要的追求啊。人为啥觉得重要,因为不知道这些是虚空。人在这世上所有的一切是虚空的虚空。有的人认为不是,就谈一桩生意,我都跟人家语术科技谈好,我又跟人家那个什么深度搜索也谈好了,合同都签了。 有人说:老师,我下个月要去考编制,忙得不行。还有人说:老师,我得接待这个,接待那个呀。我就感慨人不知道这些东西,最后都会演变成狗血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你从今生里跳出来,比如一个筋斗云跳到卫星上去,然后你观望大地,就会发现啥也不是。 有的人说:老师,我压力可大了。那我想问问你,是不是以为自己托着天呐,你是托塔天王啊?其实你啥也托不住,一个小小的病毒,咔,就把人给干没了;一个小小的痰堵在心脏的血管里,咔,人也没了,所以当人管不了的时候,就不会有压力了。 所以我对压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事儿,有很深刻的认识。人没有神,就靠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儿,啥也整不了,最后只能整出一场的狗血剧。所以蒙福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儿,神的心意是让我们兴盛,但就是兴盛不了。因为人一兴盛,就走偏邪的路,一兴盛,你就把功劳全归给自己,并且觉得自己可厉害了,接着就开始膨胀,翅膀也长出来了,脸上长毛,头上长角。 咱们都有过从死荫的幽谷爬出来的经历,蒙福的日子是好的,但蒙福也是有条件的。一定要谨守遵行神的话,毫无条件地谨守遵行,也就意味着胜过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的“妥协”,不给自己开这个口子。

《士师记》里的人有一个特点,喜欢整个以弗得,因为他玩的是政治。就像咱们以前全中国的人都抢玉玺一样。玉玺就是和氏璧做了一个印,一块玉石,后来人们把它抛光以后,做成玉玺。到了孙权他爸爸,孙坚就得着了玉玺,但不是你得着玉玺就能做皇帝啊。到了以色列人就寻思自己不能拥有玉玺,但是自己可以刻一个,哪怕是个橡皮的玉玺,那叫橡皮戳。 以色列民整了一个以弗得,到最后也不知道哪出问题了。人常常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你也不会做你以为是错的事儿。无论我们做助教也好,小组长也罢,然后就开始起争执,因为都不觉得自己有错,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后来我就将这类人总结为“笨人”,因为不知道自己笨,都觉得自己很聪明。人有时候笨到一种程度就是已经欠了好多债了,但还觉得自己聪明。懒人不知道自己懒,笨人不觉自己笨,聪明人也不觉得自己聪明,这些事一寻思还挺有意思。 所以以色列士师们一排队,俄陀聂、以笏、珊迦、底波拉、基甸、然后他儿子亚比米勒、陀拉、耶弗他、以比赞、以伦、押顿、参孙、米迦、摩西的孙子约拿单、然后还有基比亚人和匪徒,死到临头也不知道,我就这么干。

到今天为止,我觉得自以为是特别难解决,因为你干那个事儿,你自己觉得是对的,但是别人觉得是错的,然后你就坚持。后来我发现有一句哲理叫做:外因只能透过内因起作用,如果不知道自己笨,那么永远变不了聪明,人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他永远做不对。 牛不想喝水,我按着槽里没有用,我还是把我这把力气省了吧,所以你会发现我服侍一阵,就不弄了,因为我已经做出决定了,没有内因,我这个外因,没用。有时候,我提出问题:“你是不是有点懒啊?你的回复要是我不懒。那从此以后我不再说这事儿了。我说:你这事儿没整对。你觉得没错。我就不再吱声了”。 人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简直就是悲剧。比如米迦就干了一件很伟大的事儿,造了一个神像,然后说这是耶和华。摩西的孙子利未人说他要回耶和华神的殿,可那是神的殿吗?那是米迦造的神像。他真的认为那是神的殿,和咱们现在的光景很像,你信耶稣吗?我信呢,我肯定信耶稣。那你信耶稣啥呢?说不出所以然。 前段时间,我在服侍的时候遇见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我就很直白地问他,说:你死了能上天堂吗?他说:能啊。我说:为什么能呢?他说:因为因信称义了。我说:那信是啥信呢?他说:我也不知道,我也的确不太像耶稣。我说:你比较像谁呢?我看啊,你应该比较像参孙,或者比较像米迦。所以今天神若与人同在,他是明明看得见的。

人如果不知道自己在干些啥,那就悲剧了。你不管是干什么,常常问问自己我干得对嘛?所以华人命定神学,第一个:绝不妥协。第二个:反思自己整得对吗?这叫柔和谦卑。如果你里头有一股邪劲儿,那肯定认为对,那就完蛋了。对还是不对,他得照着神的话。 有很多人不照着神的话,但也不知道他从哪儿效法来的。大概效法了点扫罗吧,违背了神的话都不知道,还非常坚信自己谨守遵行神的话。不要以为挂个牌子就是教会吗?那也有可能是米迦的神像。 常常问自己这事儿整对了吗?如果你这个人做的事儿像耶稣做的,那才是差不多。更何况我们不像,然后还觉得自己挺对,那不要命吗?所以咱们华人命定神学的第一个概念就是我们不自以为是,这样做对嘛?常常挑战的问问自己。也许你会发现,老师又变了,前年他那么讲,今天他怎么这么讲了呢?因为前几年那个认知水平就在那儿,去年成长了一点儿,今年又有了突破。 前一段时间来了一个人,他说:牧师讲的课程我都听过了,我很清楚,我非常清楚。后来一问,他不查经。我讲的101课程,201课程他都听过了,102课程也都听过了。他就以为自己全都知道了,你说是不是有点自以为是的嫌疑呢?而且我们让他做笔记,他不做,但我也理解,干了这么多年的活儿,从来也不写字儿,你让他写笔记那真的很痛苦的呀。但是你不写字儿怎么学习呢?

我就很感慨,《圣经》不好好读,只读我那几个课程,就以为自己成专家了。所以我们华人命定神学的神学院,是从一卷书一卷书的查。如果不是一卷书一卷书的查,粗略的读十遍也没用。因为只读了一个表面而已。所以咱们查《士师记》是不断地抽象、总结,然后把这里面重点提出来。最近我们在《士师记》里把摩西的孙子约拿单给逮着了。 世上有成千上万的米迦,那他知不知道咒诅?知道。知不知道祝福?也知道。但是他以为整个神像就能解决问题,所以华人命定神学无论如何都要好好读《圣经》、谨守遵行神的话。神的话一定要谨守遵行,谨守就是仔细地探索,仔细地了解,然后弄明白了以后照着神的话行。你就会一生得着神的恩典,一生活在神的好处当中。 如果你想变聪明,就好好读《箴言》书,你想变精明就好好读《撒母耳记》上下。你要想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儿,读《列王纪》上下,想从自以为是、任意而行里出来,读《士师记》。我讲的课程不过是搭了一个框架,还是要亲自去读《圣经》。 所以咱们弟兄姐妹千万别学彼得,不要学摩西的孙子约拿单。这个《圣经》里的彼得也被我给揪出来了,也被我逮着了,东北话叫埋汰埋汰他们。耶稣升天之后三十多年,彼得服侍了三十多年,可还不会写字儿,就从小学开始读,到了三十年以后起码也能拿一个博士。

前一段时间,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太太,都不太行了,后来我带她祷告,好起来了。我去看她,看她拿个笔在那写字,写主祷文。所以华人命定神学是个学习的神学,是一个学习的教会,是在悟性上满心认识神,在悟性上有充足的信心,学习是人生一大快乐的事儿,它能使人成长。 人想喜乐就必须成长,那怎么才能成长呢?得解决问题,怎么才能解决问题呢?得学习。我们得下功夫学习,然后才能快乐。但是那些吃喝玩乐的人,最后给自己种下了一个祸根,像吃喝玩乐的他们肯定不会认同我说的。他们就喜欢在酒吧里头一起在那儿唱跳,以前吃喝玩乐生了一个傻儿子,现在吃喝玩乐,家里老年痴呆也搞不了。所以做一个学习的人,只有成长才能够解决压力。

一个看透今生,活在永生的人,他才能够谨守遵行神的话。你慢慢去琢磨一下,《士师记》里那些人早成灰了,还不用到《士师记》,就是过去一百多年前的人都成了灰了,所以没什么意义。 前几天我们几个好朋友在一起,有一个人就突然间挂了,我们在一个群里,有一天他自己就发了一个信息,说:我爸死了。我还以为他爸死了。再读下面的话,原来是儿子拿他手机发的信息。 人怎么突然间就没了呢?一算同一个班的挂了有百分之五,百分之十没了。那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我是找不着什么太大的意义,正因为看不出人活着这点屁事儿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所以我甘心乐意地去爱神,谨守遵行神的话,一定要看透。 有人说:老师,为什么我每次跟你祷告完了以后,觉得里边就舒服一点呢?因为我每次带你祷告都不停地讲看透,这个事放下,那为什么能放得下?因为这事不重要,所以就放下了。那为什么开了妥协的头呢?因为神的话不重要,他们过日子那些事都重要,人呢就是不知道神是个宝贝。 人看透活着,看透人生人死,你就不会去爱这个世界,不会去妥协,不会去无知,也不会自以为是。你就会竭尽全力爱主你的神。读完《士师记》你会觉得人活成这样其实没什么意思。

如果神是用祂的双手托住万有,能不能托住你?你为了神放下,啥问题也不会有。但是如果你把别的都捡起来,把神放下,神一定会给你安排一下泪下的荆棘。比如:人惧怕、怕老板,为啥怕呢?因为那工资在他老板手里,我活着得有钱,得好好做工,不怕我老板怎么着。其实你也不用怕,因为老板也在神的手中。 比如说基甸,玩了一套政治把戏,手段很高。然后他训练他的儿子亚比米勒,手段也很高。那追求的都是世上这点屁事,最后亚比米勒结局很惨。但是敬畏神的人、信靠神的人,什么好处都不缺。 《士师记》里的人都看不透,所以他们常常妥协,常常不知道自己瞎整。所以建教会是要照神的话去建造,服侍是照着神的话去服侍,一生活着,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华人命定神学把这些东西解释给大家,是希望大家能够在世上的日子,可以长久、可以蒙福。 最后把狗血剧变成喜剧,把喜剧愣拍成一个狗血剧,那就是悲哀啊,一定要记住这三点,第一:不要开妥协的头儿,第二:不要自以为是,第三开始学会看透。 愿神祝福大家!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