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得著仇敵的城門 -

錄音:

得著仇敵的城門— 謝宏忠院長

這些事以後,神要試驗亞伯拉罕,就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神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備上驢,帶著兩個僕人和他兒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到了第三日,亞伯拉罕舉目遠遠地看見那地方。亞伯拉罕對他的僕人說:“你們和驢在此等候,我與童子往那裡去拜一拜,就回到你們這裡來。”亞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兒子以撒身上,自己手裡拿著火與刀,於是二人同行。以撒對他父親亞伯拉罕說:“父親哪!”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裡。”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亞伯拉罕說:“我兒,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於是二人同行。他們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亞伯拉罕在那裡築壇,把柴擺好,捆綁她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亞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天使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亞伯拉罕舉目觀看,不料,有一隻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亞伯拉罕就取了那隻公羊來,獻為燔祭,代替他的兒子。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為耶和華以勒(意思就是“耶和華必預備”)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耶和華的使者第二次從天上呼叫亞伯拉罕說:“耶和華說‘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創世記》22:1-18)

今天我們一起來思想一個重要的題目《得著仇敵的城門》,我們知道神因著亞伯拉罕獻上以撒,就賜福給亞伯拉罕,祂所賜的福裡面有三個非常重要的福氣,這三個重要的福氣都跟亞伯拉罕的子孫有關係:

第一個福氣:神賜福亞伯拉罕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
第二個福氣:神賜福亞伯拉罕的子孫,能夠得著仇敵的城門
第三個祝福:神賜福亞伯拉罕子孫,能夠成為地上萬國的祝福

所以我們看到,神對亞伯拉罕的子孫有一個奇妙的計劃— 神讓他們有目的多起來,就是要讓萬國得福。但是最關鍵在於 得著仇敵的城門,因為撒旦是我們最大的仇敵。他要用各樣的方法,攔阻世人得著在耶穌基督裡的救恩。所以撒旦無所不用其極,用各樣的方式,攔阻人認識神。因此神應許亞伯拉罕,你的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意思是說,你的子孫要釋放許多的人進入神的國度,得著耶穌基督的救恩。

談到贏得仇敵的城門,我們必須瞭解:從以色列人的立場,跟基督徒的立場,是有不同的解讀。從以色列人的立場,我們知道以色列人是亞伯拉罕肉身的後裔,那麼神應許亞伯拉罕的子孫,以色列人能夠得著仇敵的城門。這個得著仇敵城門的意念,是發生在約書亞的時代,以色列人在約書亞的帶領之下,攻下了迦南人在各個城市所建立的堅固營壘,得著了流奶與蜜之地,這個是亞伯拉罕肉身的後裔。

對我們而言,我們是亞伯拉罕屬靈的後裔,也要透過耶穌帶領我們在世界各地,攻下撒旦所建立起來的堅固營壘。靠著耶穌的名改變社區,轉化職場,翻轉城市,能夠使每一個國家,都成為救恩湧流之地。所以得著仇敵的城門是關鍵,而這個關鍵跟我們每一位弟兄姐妹,都有密切的關聯性。

你說:“我怎麼會得著仇敵的城門呢?” 這裡的“仇敵”主要指的是撒旦的黑暗權勢。這個“城門”指的是牠在各地所建立的屬靈堅固營壘,攔阻人認識神的一切自高之勢。在你的職場裡,社區裡,家庭裡,醫院裡,監獄裡,在許多的場合裡面我們都會看到,撒旦在那裡建立的屬靈堅固營壘,攔阻人認識神。所以得著仇敵的城門對每一個基督徒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要叫世上的萬國得福,我們必須學習爭戰,好叫我們得著仇敵的城門,讓救恩湧流在職場,社區,國家及世界各地。神跟亞伯蘭第一次立約的時候,神應許他的後裔多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但是沒有加上得著仇敵的城門這句話,一直到亞伯蘭獻上以撒之後,神才加上這一句,得著仇敵城門的祝福,所以得著仇敵的城門是需要付上代價的。

請大家預備好自己,我們從三方面來思想,雖然這三方面不容易做到,但卻是神對我們每一位基督徒有深深的期待。

我們如何能夠得著仇敵的城門

第一點,完全順服神的話

我們看到亞伯拉罕是一個完全順服神的話的人,神要他把以撒獻上,他清早起來馬上就採取行動,完全順服神的話。完全順服神的話使我們基督徒能夠得著仇敵的城門。約書亞完全順服神的話,就能夠攻下那個難以攻下的耶利哥城,並得著耶利哥城的城門,亞該因為沒有順服神的話,取了當滅之物,貪愛金子、銀子、衣服,以致於使以色列人敗在艾城的手下,沒有辦法得著艾城的城門。

所以我們很清楚的瞭解一件事情,就是個人是否完全的順服,會影響團體爭戰的成敗;我們個人順服的程度,會影響團體得勝的機會。亞該的失敗,是因為他一個人的不順服,影響了團體的失敗,所以我們在這裡不只是講到個人完全的順服,也講到團體完全的順服。

這種團體完全的順服會帶來更大的能力,就像一百二十個門徒,他們在耶路撒冷完全順服耶穌的話,在耶路撒冷等候,聖靈就充滿澆灌在他們身上,他們就改變了那個城市的風貌,翻轉了耶路撒冷城,得著了耶路撒冷城的城門。我們看到他們勢如破竹的不斷地向左向右開展,因為他們一百二十個門徒完全的順服耶穌在耶路撒冷等候,直到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因此我們看到完全順服神的話,必然能夠帶來城市的改變。

問題是我們的生命,常常只是部分的順服,沒有完全的順服。因為我們信心的成長,是從部分的順服到完全的順服。亞伯拉罕一開始也不是一個完全順服神的話語的人,他是部分的順服,神要他離開他的父家,可是他仍然陪伴他的父親到哈蘭,一直到他父親過世,他才從哈蘭進到應許之地。

所以我們知道每個人信心的成長都是一個階段性的。我們不要灰心氣餒,如果我們曾經部分的順服或是因為不順服跌倒,我們要向亞伯拉罕一樣,繼續的往前走,神對我們的期待就是從部分的順服進到完全的順服。亞伯拉罕在獻以撒的事上,讓我們看到他信心的最高峰,這是因為他完全的順服。

亞伯拉罕有兩個理由可以拒絕順服神的話

理性的障礙

對我們眾人而言,影響我們完全順服神的話語,重要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理性的障礙。所謂理性的障礙就是神的話語通不過我們的理性,我們左想右想就覺得很難順服。就好像亞伯拉罕,他聽到神對他說要把你所愛的以撒獻上,他左想右想他很難順服,他想不通為什麼神把以撒給他,又要把以撒取走,這個理性是通不過的,所以對亞伯拉罕而言,他真的很難順服,可是亞伯拉罕卻順服了。

這在《聖經》裡面叫做信心的試驗。在《聖經》裡每一次談到信心的試驗的時候,必然是挑戰人的理性,打亂人的理性思維和邏輯。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如果一個信心的試驗沒有挑戰你的理性,沒有打亂你的邏輯思維,他就不是真正信心的試驗。因為真正信心的試驗必然會在你的腦袋裡面留下一個問號。所以我們每個人,面對理性的障礙的時候,要學習完全的順服,我們要效法亞伯拉罕。

彼得看到耶穌行走在海上的時候,他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耶穌說:“你來吧!” (參《馬太福音》14:28-29)對於一個常常在加利利湖捕魚的人,他知道一個人是不可能走在水面上的,他理性上是很清楚的知道。可是他卻行走在水面上,因為耶穌跟他說,你過來,他就相信耶穌的話,勝過他的理性,這個叫信心的試驗。任何《聖經》裡談到的信心的試驗都是這樣子,這才是真正信心的試驗。

當我們要得著仇敵城門的時候,一定會遇到很多的攻擊,而這個攻擊有時候讓我們感受到好像不可能;但是神說,你繼續往前走,就會看到可能。這種理性的障礙,是我們每一個基督徒一定會面對的信心考驗的功課,這個是一定要學習的。Steve long 是臺灣得勝者的一個創始人,他曾經講過一個很好的例子,來說明信心的試驗和理性的障礙之間的關係。

有一次他禱告的時候,神就感動他說:“你去做一個十字架,背這個十字架到附近的海水浴場。” 背個十字架行走在沙灘上,他聽到這樣的話語覺得不可思議?那裡是觀光景點,我背個十字架走在那裡,人家不是說煞風景啊。這個很難接受,理性是想不通的,他就繼續禱告說:“主啊,難道是我幻聽嗎?” 主說: “沒有,你去”。他就再禱告:“一定不是的。” 主說:“你去。” 主已經多次地提醒他,但是他要尋求確據。

他跑到樓上,跟他的太太說,“剛才我禱告的時候,神說要我揹著一個十字架在海灘上行走,你覺得可能嗎?”他太太說,“哎,這有印證,因為我剛剛禱告的時候神對我說:‘叫你先生揹著十字架走在海灘上。’ 我看你去還是比較好,我在後面為你禱告。” 他就做了一個十字架,心不甘情不願帶著十字架走在海灘上。看到他的人都說他煞風景,就羞辱他,幹嘛背個十字架跑到海灘來,應該去教堂啊。他就像耶穌一樣忍受人的羞辱,想不明白神為什麼叫他背十字架走在海灘上。

直到他走到一個人的面前,神讓他同這個年青人講話,告訴這個年青人要悔改接受耶穌的救恩,並啟示他這個年青人的名字以及他犯了罪。他就走到那個年輕人的面前,並直呼這個年青人的名字,那人嚇了一跳,心想這個陌生人怎麼知道我的名字,steve long說:“剛才神對我說,你的罪都赦免了,因耶穌的救恩,耶穌的寶血已經洗掉你一切的罪。”這個年青人馬上留下眼淚,當場就接受耶穌做他的救主。

steve long需要克服的理性的障礙— 當他確定是神的話語,但是神的話語卻違反他的理性時,他仍然照著神的話去做,這叫完全的順服,所以他就得著仇敵的城門。撒旦在這個年青人犯罪的行為上,建立了 堅固的營壘,但是因著steve long完全的順服就破除了這個年青人身上撒旦堅固的營壘,救他悔改歸向耶穌基督,這叫做得著仇敵的城門。如果那天steve long沒有順服神,我想那個年青人就沒有悔改得救的機會了。所以理性的障礙,是我們無法完全順服神的重要的原因。

情感的掙扎

亞伯拉罕可以向神說,“神啊,你為什麼把我所愛的以撒,又再要回去呢?他是我100歲的時候才生下來的孩子,我是這樣的愛他,難以割捨,對不起,我信心支付不住你找別人吧。” 亞伯拉罕他可以這樣做的,因為沒人可以割捨這樣的親情。亞伯拉罕真的需要面對情感的掙扎,學習完全的順服,這是非常困難的事。

我們會碰到一個難題,就是代理孕母的議題。有許多不孕的夫婦,他們希望有孩子,又不願意認領孩子,就希望能夠透過把自己的受精卵放在別人的子宮裡面,這叫做代孕。在醫學倫理裡面,這是個很大的具有爭議的醫學題目。在美國一些州,是允許有人做代理孕母的,但在1997年,美國就出現了首例代理孕母與委託人的糾紛案。因為當一個女人要把子宮出租的時候,她必須與委託人簽訂契約書。

在她的契約書上是這樣寫的,她同意下面的文字:我能夠協助不孕夫婦獲得子女,是造物主的一項恩賜,我將毫無疑問的把我所生的小孩,交還給受委託的夫婦,這是我所能付出的最完美的禮物。這也是代理孕母她自己願意的。可是當她懷孕六個月之後,她跟胎兒有了情感的聯結,所以她捨不得把肚子裡的孩子給委託她的夫婦。

連法院都非常頭痛,因為這個代理孕母說,我寧願不拿這一萬塊佣金,甚至受罰,我都要保留我腹中的孩子。如果一個代理孕母因為懷胎的過程,與孩子有了很深的情感聯結,那更何況亞伯拉罕?撒拉不是代理孕母,而且她生下的以撒非常健康,是亞伯拉罕心裡最愛的人。這樣的一個理由,難道還不足以向上帝抗議嗎?但是,亞伯拉罕沒有。

在舊約裡有一個人也是如此,叫做哈拿。哈拿是不孕症的人,她禱告主說:“萬軍之耶和華啊,你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於耶和華.....” (參考《撒母耳記上》1:11)神就聽了她的禱告,讓她懷孕,生下了撒母耳。當我們還沒有得到一個東西的時候,我們跟神說,“如果你給我,我就把你給我的東西奉獻給你”, 比較容易。等我們得到這個東西后再奉獻給神,就比較困難了。那更難的是,哈拿不是生下來就把撒母耳交給以利養,是她撫養撒母耳到斷奶的時候,也經過二至三年的時間,那更難。

所以你發現哈拿,隨著孩子越來越長大,她面對心裡情感越掙扎也越難 ,她需要更大的信心,把撒母耳完全的交給以利,讓他終身服侍耶和華。但是也因著她完全的順服神,沒有留下撒母耳,所以撒母耳被神大大的膏抹使用。在那一個時代,幫助以色列人得著仇敵的城門,復興了那個時代的工作,使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的轄制。這是因為有一個完全的順服神的母親。你會發現,完全順服神的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理性的障礙,有情感的掙扎。但是亞伯拉罕為什麼能夠做到。我們來看一處經文:

亞伯拉罕因著信,被試驗的時候,就把以撒獻上。這便是那歡喜領受應許的,將自己獨生的兒子獻上。論到這兒子曾有話說,從以撒生的才要稱為你的後裔。他以為神還能叫人從死裡復活。他也彷彿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希伯來書》11:17-19)

這段經文提供了亞伯拉罕完全順服神話語的答案,我稱它為超自然的信。這裡有一句話說“他以為神還能叫人從死裡復活”,這個“以為”,在原文是講到在亞伯拉罕理性上的反覆思想。所以這個“以為”是理性的運作,他以為神能叫人從死裡復活,這一種理性叫做超自然的理性,不是自然的理性,自然的理性不會這樣想的。

那為什麼他會有這種超自然的理性呢?因為前面告訴我們,他抓住神的應許,因為曾有話說,從以撒生的才要稱為你的後裔。如果以撒死了,亞伯拉罕就沒有後裔了,即使他有以實瑪利,以實瑪利所生的也不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所以超自然的理性,是以神的話思想神的事,因為神不能夠違背自己的話。

我們每位基督徒要得著仇敵的城門,就一定要培養超自然理性的能力。透過《聖經》的話語,聖靈的啟示,我們要用神的話,來思想神的事。而不是用人的理性來思想神的吩咐。如果我們要在職場、地區、社區、醫院、監獄得著仇敵的城門,我們都需要有這樣一種超自然的理性。亞伯拉罕因為有這樣一種超自然的理性,所以他相信即使以撒死在祭壇上面,神都能叫他從死裡復活過來,他也彷彿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

如何知道亞伯拉罕有這種超自然的理性

說出信心的宣告

亞伯拉罕對他的僕人說,你們和驢在此等候,我與童子往那裡去拜一拜,然後就回到你們這裡來。(《創世記》22:5 )這節經文裡很清楚的說明亞伯拉罕抓住神的應許,說出信心的宣告,他相信他可以和以撒回到他的僕人這裡,以撒不會留在祭壇上面。

做出信心的宣告

以撒問他說,柴跟火都有了,那燔祭在哪裡呢?亞伯拉罕說:我兒,神必自己預備做燔祭的羊羔。(參《創世記》22:7-8)亞伯拉罕用信心宣告出神必自己預備做燔祭的羊羔,你會發現亞伯拉罕那個超自然的理性,使他做出信心的宣告。這種信心,我們稱為相信到底的信心。即使外面的環境看起來是不可能,讓人想不通的,但亞伯拉罕就是相信到底,即使以撒死了,神仍會讓以撒從死裡復活。

這是我們在得著仇敵的城門裡所要學習的,因為仇敵的城門有時候不會一下子就被拆毀,有時候需要像攻佔耶利哥城一樣,繞城七次才倒塌的。這就需要有相信到底的信心,一直相信到仇敵的城門,堅固的營壘被拆毀。

第二點,我們要獻最好的給神

亞伯拉罕把他最愛的以撒,獻給神就是敬畏神的顯影劑。我們都自認為是敬畏神的人,但是敬畏神不是嘴巴說說就算了,為什麼呢?

天使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創世記》22:12)

亞伯拉罕對神的敬畏,是透過獻上他所愛的兒子彰顯出來的。所以獻上以撒的行為,是亞伯拉罕敬畏神的顯影劑。敬畏神絕對不是口頭說說就是了,一定要看你有沒有把最好的給神敬畏神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敬畏神的主權,相信神掌管宇宙萬有。每一個基督徒,不管我們的環境是順境或逆境;是喜劇或是悲劇;我們都要有一個很深刻的信念— 就是神掌權一切的事情。神的主權我們無法明白,但是我們相信他掌管一切的事情,萬事互相效力,在神的主權之下,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因著這樣的信念,亞伯拉罕敬畏神的心就被彰顯出來。

 

亞伯拉罕敬畏神的表現

毫無懷疑的信靠

雖然他理性上有障礙,可是他有超自然的理性,使他毫無懷疑的信靠神,這是不容易的。當但以理的三個朋友,不拜尼布甲尼撒的金像的時候,他們的命運已經決定了,就是丟到火窯裡面。可是他們因為敬畏神,毫無懷疑的信靠神,所以他們說出一句話,即或不然,我們也不拜你的偶像。(參《但以理書》3:18)即使神沒有救我們脫離火窯,我們也不向你的偶像下拜,這一種就是毫無懷疑的信靠。

毫無保留的順服

保羅有很深刻的瞭解— 因為他知道,神的主權掌管一切;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所以保羅說:“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獻給神讓神來使用。”(參《羅馬書》12:1)因此,亞伯拉罕敬畏神,能夠彰顯出來是因為在獻以撒的事情上毫無懷疑的信靠,毫無保留的順服。

在約伯的身上也看的很清楚,約伯遇到這麼大的災難,卻說,“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參《約伯記》1:21)約伯的敬畏神在那個時候完全的彰顯出來,但是是非常不容易的。沒有一個人能面對這麼大的痛苦,還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所以天使向亞伯拉罕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人。

神給我們每一個弟兄姐妹都有那個最好的東西,可能是你的孩子、你的家庭、你的工作、你的產業、你的父母或是你的配偶,在你的心裡面會把某一樣列為最好的。如果神有一天要向你要這個最好的,你願不願意透過具體的行動,告訴神說:“我願意”。

這是一個我們必須走過的道路,得著仇敵的城門跟獻上最好的給神,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看到在教會歷史或在《聖經》的歷史裡面,所有能夠得著仇敵城門的,都是在那個時代,有人把他最好的奉獻給神,所以那個時代就被翻轉過來,求神幫助我們。

第三點,獻最好的給神,也是心靈破碎的旅程

若你注意看,在第四節記載亞伯拉罕是走了三天的路程,才到摩利亞的。其實到摩利亞不需要走三天的,因為從別示巴走到摩利亞才50英里而已。我們腳程快的話大概一天半就走到了,可他慢慢的走,因他的心情沉重。對他來說那三天,好像永恆這麼的長久,他要儘量與他所愛的孩子同在,可是他仍然繼續的往前行,因為《創世記》22:6-8節我們也看到了,父子之間的對話,而這父子之間的對話,就是亞伯拉罕心碎的時刻。

因為以撒問他的爸爸說,“火與柴都有了,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亞伯拉罕說:“我兒,神自己會預備。”(參《創世記》22:7)我們看到亞伯拉罕已經拿起刀來,要準備將以撒殺死,這一個是最讓人難以面對的。前面的那個旅程比較容易,走慢一點就是了,後面的這段旅程不容易,因為祭壇就在前面,他馬上就要失去他所愛的獨生子,這是最難的。

必須強調的是在《聖經》裡面,得著仇敵的城門和心靈的破碎確實有很大關係。在教會的歷史, 我們也看到這樣的情形,就是在哥倫比亞,卡利這個城市,所發生的事情再一次印證心靈破碎的旅程,是得著仇敵城門非常重要的關鍵之一。

卡利這個城市在1990年那個時代,是全世界道德最腐化的城市之一,也是全世界毒品販賣最多的城市之一。而胡立歐牧師在卡利這個城市牧會時領受到一個異象, 就是連結卡利眾教會得著仇敵撒旦在這個城市,透過毒品和暴力所帶給這些百姓的轄制。可是沒有人回應他的異象,有一天他在教會的門口被歹徒用槍射殺,被人發現的時候已經死了。

他的太太趕到現場,看到地上一灘的血,她無法接受他的先生已經死了。她跪在那裡向主禱告說這樣的話,她說:“主,我不懂你的計劃,不過你的計劃對我的心靈有好處。”開始的時候我看她這樣的禱告我看不懂,“主啊,我不懂你的計劃,”這我看得懂,但是“我知道你的計劃對我的心靈有好處,”我看不懂,因為這是一個心靈破碎的時刻,怎麼會有好處呢?

但是在追思禮拜的時候,有兩百多位卡利市的牧師,就在這一次禮拜的時候彼此立下合一的約。後來整個卡利市就翻轉過來,整個卡利市就在主耶穌基督的大能裡面,踐踏了仇敵的權勢。卡利市不再成為毒品販賣最多的城市,也不再是道德腐敗最厲害的地方之一。他的太太看到了卡利市的翻轉,終於明白她心靈的破碎雖然是她無法瞭解的,但對她而言,這不正是他們夫妻長時間為卡利市的禱告嗎?

所以我知道心靈破碎是我們大家都不願意的,可卻是得著仇敵城門所必須的。你不要懼怕,經上告訴我們,你不是第一個心靈破碎的人,亞伯拉罕比你更早,耶穌來到世間,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祂是一個心靈破碎的人。天父差遣祂來到世間,看著祂獨生的愛子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受盡羞辱,天父的心也破碎了。

但是你會看到,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舍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羅馬書》8:32)在這一個破碎的生命裡面,流出上帝寬廣的祝福。橄欖必須壓榨,才能夠得到橄欖油;葡萄必須壓榨,才能夠得到葡萄酒。生命沒有被破碎,心靈沒有被破碎,整個生命的大能滋潤,就沒有辦法臨到別人。

耶穌因為祂的心靈破碎,身體也破碎,所以祂的救恩就湧流出來,透過祂的門徒在全世界 翻轉了許多的城市,得著了仇敵的城門。所以我們不要懼怕,因為《聖經》告訴我們亞伯拉罕與以撒,兩人同行到祭壇。我很喜歡兩人同行,但當我們談到心靈破碎的旅程的時候,請大家要記住你不是一個人走這一段單獨的路程,亞伯拉罕跟以撒是兩個人一同走這一段的旅程。

當耶穌要被釘十字架之前,祂這樣說,“看哪, 時候將到, 且是已經到了,你們要分散,各歸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獨自一人。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約翰福音》16:32)弟兄姐妹, 心靈破碎的旅程絕對不是你一個人單獨的面對。耶穌在被釘十字架之前,祂知道祂身體要破碎,心靈要破碎;身體的破碎是因為鞭子,鐵釘和荊棘;心靈的破碎是因為他承擔世人一切的罪孽,以致於父神掩面不顧祂。

可是祂說,你們會離開我,看起來好像是留下我一個人獨自去面對心靈破碎的時刻,但是我告訴你們,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接下來耶穌就告訴門徒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是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這個世界。”(參《約翰福音》16:33)如果神在我們中間感動我們得著仇敵的城門,但我們會走一段心靈破碎的旅程,那我告訴你天父一定陪你走這段旅程。

耶穌的話告訴我們—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是我已經勝了這個世界;因為父怎樣與我同在,幫助我勝過地上的苦難, 照樣我也要與你們同在,勝過這世上的苦難。很多時候因為一個挫敗,我們就打退堂鼓,我們在仇敵的威脅之下就不敢得著仇敵的城門,但是主說我已經走在你的前頭,你可以跟著我的腳蹤行。

有時候我在想一件事情,心裡面有很深的感觸,我跟神禱告說:“主啊,你所給我的我都要”,因為在基督耶穌裡已經得著屬靈的祝福。但是神會這樣問你:“那我要的你是不是都給?” 我在想這個問題就是心靈破碎的原因。神給的我都要,但是神要的我都不給,因為你給了就心靈破碎了。

我走過這段旅程,因為我兒子過世,我心靈破碎,我有很深刻的體會。在這樣一個心靈破碎的旅程裡面,我現在站立得住,是因為父神與我同在。是因為耶穌走過這樣的路,所以我可以在這跟你們做見證。不是我心裡沒有痛苦,沒有眼淚,我流了很多的眼淚,但是要得著仇敵的城門,一定會發生心靈破碎的事情。

讓我們牢記耶穌所說的,你們要放心,要鼓起勇氣繼續的往前走,因為我已經勝過了這個世界。鼓起勇氣繼續的往前走,你不孤單的,神與你同行。這是神鼓勵我們的話語,要得著仇敵的城門, 我們需要獻上最好的給神。即便那會讓我們的心靈破碎。

第四點,我們要等候神供應所需

為什麼說等候神供應所需呢?我所說的等候,不是消極被動的等候,而是主動積極的等候,我稱為付代價的等候。亞伯拉罕在他不知道神已經給他預備了羊羔的情況下,獻上以撒給神,他知道神會自己預備羊羔,可暫時還沒看見神所預備的羊羔。在這個等候的期間中他必須做出用刀砍向以撒頭的這個動作,但神攔阻了這件事情,由此我們知道付代價的等候是得著仇敵城門的關鍵因素。

就好像以色列人繞耶利哥城,繞了第七圈,付了七圈的代價才看到耶利哥城的倒塌。如果說從屬靈的角度看得著仇敵的城門, 我們怎樣能在屬靈爭戰裡面攻破撒旦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一些堅固營壘呢?我們要付上禱告的代價,只有付上禱告的代價,我們才能看到復興真實地臨到。

“城門”這個詞,在《聖經》裡面是象徵權柄的意思。因為以色列長老有權柄,他們在哪裡審判百姓呢?他們在城門口審判百姓;他們在哪裡討論城市的福利呢?他們在城門口討論。所以“城門”在《聖經》裡的意思是象徵著權柄,撒旦在世界各地用各樣屬靈的堅固營壘把人關在牠的城市裡面,讓人不能夠認識耶穌基督的救恩。

但是耶穌在吩咐祂的門徒的時候說:“我要將我的教會建造在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夠勝過他。”(參《馬太福音》16:18)。 “權柄”原文是陰間的門,陰間的權柄就是陰間的門,那表示死亡的權勢是非常大的,任何人被關在死亡的門內就再也出不來。但是我們在神面前的禱告,就能帶下屬天的權柄。

所以付代價的等候是使用屬天的權柄,付代價的禱告,來破除死亡的權勢,破除撒旦一切堅固的營壘。一切攔阻人認識神的堅固營壘完全的攻破,叫人心能完全順服耶穌基督,這就是我們今天能夠做的。我們面對2009年到2015年的臺灣轉化的關鍵時刻,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付上禱告的代價。

翟辛蒂是一個代禱的將領,有一次提到他跟另外兩個人在莫斯科紅場發福音單張,結果沒有一個人理睬他,連看不看他,沒有人要收他的福音單張。他心裡很難過就問神說為什麼這些人都不拿我們的福音單張,神馬上讓他想到“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眼睛,以至於耶穌基督的真光沒有辦法照在他們的心裡面。”(參《哥林多後書》4:4)所以他就跟那兩個人成為禱告的團隊,在那邊小聲的但是有權柄的禱告,因為奉是主耶穌的權柄能夠勝過陰間的權柄,能夠破除的轄制能夠破除黑暗權勢,破除人心的攔阻。

然後他們在那邊禱告完後再發單張,每一個人都拿單張,甚至有的人說我拿一張不夠拿兩張我要發給別人。他就很深的體會到,如果他沒有做這樣一個靠著主的權柄,破除死亡的權勢,破除撒旦的權勢這樣的一個禱告,這些人都不願意拿福音單張。如果說從發福音單張能看到這樣的事情,我就相信如果我們繼續的禱告,付上禱告的代價,2015年我們會看到10個沒有信主的人拉住一個基督徒說,我要與你們一同到教會敬拜神的。

這就是付代價的等候,我們不能什麼都不做,然後等10個人自動來找我們。不會的,神可以這樣做,神的權能可以這樣做,但是神卻定意讓人透過這樣付代價的禱告,來與他同工完成這樣的事情,所以付代價的等候對我們來講就是付代價的禱告。

有條件的供應所需,我們看到有條件的供應,很多時候會說:“耶和華以勒,耶和華以勒”,沒有說耶和華以勒就是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我們都會想說,耶和華以勒就是會無條件的供應我們一切所需的。好像政府給我們3600塊的消費券一樣,大家都有。沒有從廣義的角度來講,耶和華以勒是很慷慨的供應我們一切所需的。

但是在今天的經文裡面,他是有條件的供應,就是在耶和華的山上,你在別的山上沒有供應。不是說神不供應你,而是今天的經文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供應。什麼叫耶和華的山上?就是亞伯拉罕聽到,你要往摩利亞去,往我所指示你的山上去,那個山就是摩利亞山,就是所羅門建聖殿的那個山叫做摩利亞山,是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地方。

所以摩利亞山代表了亞伯拉罕順服神的吩咐,就在那個地方獻上以撒,然後神就為他預備羊羔。這對我們獻祭的人有什麼提醒呢?到底神現在把你擺在那個地方是不是耶和華的山,你的職場、辦公室、學校、鄰居、社區,如果我們知道神把我們擺在那一個地方,是神指示我們要去的地方,那麼那個地方就是耶和華的山,那麼在那個地方必有供應,你為主所做的事情,神都會豐豐富富的供應你,這叫做有條件的供應,你必須在耶和華的山上。你必須認定那一個職場,那一個社區,那個學校,那個監獄,是耶和華要指示你們去的那一座山。

我們看到XX宣教士,神指示他要去臺北。那臺北的這個城市是神應許的耶和華的山,他所需要的一切,主都豐豐富富的供應他所需的一切。以前是非常荒涼的地方,現在是非常豐富的地方。以前草木不生,現在草長鶯飛,以前一頭豬生不出小豬,現在一頭豬生出15頭小豬,這叫做耶和華以勒的神。因為應許他的腳踏在耶和華的山上。

他不是臺西人,但是神卻指示他委身在臺西那裡,所以今天他告訴我一個消息,神感動一個人奉獻150萬豪華的修理車給我們,叫我們在客服班的孩子們不需要很辛苦。現在我們很頭痛,我們臺西沒有這麼高級的車,我放在路邊可能會被偷走,我要找一個車庫才不會被偷走。我說:“主啊,感謝你,耶和華以勒的神啊!” 他想都沒有想到,神會感動人奉獻一部這麼好的車給他。他一定不是為了這麼一部車去到臺西的,他是去了以後神才供應他的車。

這就是我說的在耶和華的山上,他在耶和華的山上,神就必供應的。神看到他有需要,那些客服班的孩子很辛苦,神就給他了。你要不要豪華的修理車,那你就往耶和華所指示你的地方去就對了。

我們學校有個學神學的學生,她已經決定要奉獻做全職傳道人了。但是遇到了一些攔阻,他先生反對她,因為他們有120萬的債務。她公司老闆很器重這個姐妹,這個姐妹在公司做主管,她也不好意思跟老闆說,我要辭職去讀神學院。但是有一天她老闆突然來找她,滿臉的歉意說很抱歉,我們公司最近營運不佳,我們決定給你120萬得資遣費不知道夠不夠用?他們心裡很高興因為神為他們付上120萬債務就還清了。

這叫做耶和華以勒的神,當你的腳踏上去,神就為你預備,你還擔心什麼。這叫做有條件的供應,所以我相信神在我們中間也是一樣。神要在你的職場,在你的社區,在你各個地方,神要這樣子幫助你。

最後這是耶路撒冷的獅子門,他們旁邊有獅子所以稱為獅子門。但是我們那天在這裡禱告,因為這個門是第一個為主殉道的司提反,所以我們就感動,如果神要我們得地稱為萬族的祝福,必然會有許多人走向為主殉道的道路。要得著仇敵的城門,需要面對為主殉道的事實,這是一個非常激烈的屬靈爭戰。所以我們在那邊迫切的禱告,“主啊,請你賜福給華人,讓臺灣,香港,大陸所有的華人都知道一件事情,當我們得著仇敵的城門我們無法避免像司提反一樣的殉道。”

今天的經文有三個地方告訴我們亞伯拉罕說了同樣的話,就是:“我在這裡”。
第一個在第1節,這事以後,神要試驗亞伯拉罕,九呼叫他說:“亞伯拉罕!” 他說:“我在這裡。”

第二個在第7節,以撒對他的父親說,“父親哪!” 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裡。” 其實亞伯拉罕聽到以撒問他獻祭的羊羔在哪裡,他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如果我是亞伯拉罕,在現場我的眼淚就掉下來了,亞伯拉罕有夠剛強的。

第三個在第11節,耶和華的使者在天上呼叫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 他說:“我在這裡。” 這個“我在這裡”就非常令人羨慕了,因為他領受了耶和華所賜的大福,他的子孫要多起來,他的子孫要得著仇敵的城門,他的子孫要使地上的萬國蒙福。你在哪裡,你要在城門口,要得著仇敵的城門。

我們是透過城門口進入仇敵的城市。獅子門這個地方,如果你去研究以色列歷史,他們在1967年的時候,以亞戰爭再度爆發的時候,他們能夠完全的恢復耶路撒冷這個城市,得回回教徒的控制,是從獅子門進入耶路撒冷。所以從1967年以後,以色列人就完全的掌管了耶路撒冷的舊城,但是這個以亞戰爭也死了不少人。這就是我所說的你在哪裡贏得仇敵的城門,必須從仇敵城門的門進去的,但它絕對不會讓你那麼容易進去的。

所以要預備好,你在哪裡?司提反,在城門口被殺,他被殺之後卻得著了保羅,保羅看著他被殺,保羅被神揀選,保羅成為另外一個得著仇敵的城門的人,翻轉了地中海沿岸許多的城市。保羅也說:“我在這裡。” 所以你看到保羅,司提反完全的順服,不以性命為念,許多城市,仇敵的城門就被打開。他們把他們的生命獻上,當做最好的燔祭,全然的燃燒在祭壇的上面,神也供應他們一切的所需。在保羅一生的宣教之旅裡面,神多次多方的供應他所需用的一切。

所以我要問大家的問題就是:“你在哪裡?” 在得著仇敵城門的關鍵上,不是別人而是你,除了你以外,沒有更關鍵的人。因為你就是最關鍵的人。

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感謝你賜下寶貴的話語;主,你的話是我們生命的糧食。你說我們這些稱為你名下的人,要喜愛你的話語,把你的話語當做食物吃,你的話語是我們心中的喜樂。主啊,我們讚美你!因為你說吃了你話語的人,眼睛要明亮,耳朵要開通,心裡要澄清。主啊,你要使我們的靈魂,因你的話甦醒過來!我奉主的名祝福每一位弟兄姐妹,讓我們在你面前,眼睛都看得清楚,耳朵都聽的明白,心裡都能夠領受。主啊,除去所有的昏睡的靈,發沉的耳,昏迷的眼,讓你的道沒有徒然返回到我們中間。主啊,總要在我們身上做成你的工作;主,願我們在你的話語當中得著你當得的榮耀,謝謝你,聽我們禱告,奉主耶穌聖名。阿們!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