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神学
推荐评论
命定神学 关闭

《答疑解惑》

筆記範本,僅供參考

一,引言

  1. 世上的人大多活的不喜樂,原因就是出於無知,常把喜樂建立在虛妄的事情上,不明白活著是怎麼回事。

  2. 人都是自己咒詛自己,癌症性格就是沒事兒找難受,這實際上就是一種無知,無知的人很難喜樂起來。

二,經文

神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份,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 神的恩賜。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為神應他的心使他喜樂。(《傳道書》5:19-20 和合本)

三,禱告

四,經文背景

  1. 所羅門基於對人的長期觀察,得出了人活著的關鍵,就是在勞碌中享受喜樂。

  2. 喜樂才是醫百體的良藥,在勞碌中喜樂,是一個極大的恩典!

  3. 人要有一個活著的知識,裡面喜樂,就是喜樂的一生,裡面灰暗,就是灰暗的一生。

五,學會吃喝

  1. 吃喝是人活著的重要組成部分,吃要吃出感覺來,人不會吃喝,就是人不會活兒。

  2. 吃喝可能是體貼肉體,也可能不是,有了雙手製作的過程,人就能從勞動中得著享受。

六,學會享受

  1. 人要學會享受,享受什麼呢?享受勞碌得來的果實。

  2. 享受勞碌得來的果實,人就要不斷的創造價值,學習做新事兒,做創造的事兒,做正經事兒!

  3. 從無知裡面走出來,不斷提升對事物的認識,不斷的探索新的領域,不斷的擴張自己!

七,學會知足

  1. 知足,就是隻取你自己那一份,人若總覺得自己那份少,就是不知足,結果就是糾結和難受。

  2. 知足的人不糾結,糾結的人無法喜樂,知足和糾結就是人裡面的選擇!

八,學會工作

  1. 工作有兩種,一種是重複性的工作,那是操作的勞苦;另外一種叫做新事兒,那是不斷改進,是能夠得著喜樂滿足的!

  2. 挑戰的工作,不斷改進的工作是更有價值的,我們要不斷的拿出時間來改進我們的工作。

九,學會喜樂

  1. 喜樂和糾結都是一種感覺,人的感覺是可以控制管理的,關鍵就是人的選擇。

  2. 命定是喜樂的源泉,喜樂是內在的東西,不要讓外在的因素影響我們內心的喜樂。

十,總結

  1. 人有了命定,就知道這輩子為了什麼活著,就有了這輩子長久的喜樂!

  2. 喜樂是神的旨意,我們要被神喜樂的靈充滿,在耶穌基督裡面得著滿足!

關鍵詞

  1. 喜樂

  2. 吃喝

  3. 享受

  4. 知足

  5. 工作

  6. 無知

  7. 糾結

  8. 神的旨意

引言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題目叫做《在勞碌中喜樂》,我特別喜歡。其實在《傳道書》書的分享中已經講得非常清楚。這一章是《傳道書》的第五章,總結出來就是《在勞碌中喜樂》。一個人要會享受,一個不喜樂的人來幹什麼來了?

我是研究喜樂、研究活著的。我整天賣喜樂,賣喜樂這件事的市場非常大。大家知道最近抖音為什麼火嗎?因為不喜樂的人太多。抖音裡面有很多段子,不管是直播帶貨也好,還是其他做段子、做短視頻的也好,最重要的是他得給人帶來點喜樂,使人能夠開心。

人為什麼這麼喜歡看?因為平時過得太辛苦了。我們那個年代看春晚,就喜歡看好聽的、好笑的。比如我們家,我爸喜歡看小品,他不太會欣賞那些蹦啊、跳啊的節目,他說不知道在蹦什麼。但是小品一上來就說:“快來!快來!大家都來看。”

有人研究過這種狀況:春晚的時候,有一些節目人們都起來去廁所,有一些節目大家都盯著看。凡是那些特別好笑的,不管是什麼原因,內容健康還是不健康,但是它好笑大家就都喜歡。因為平時生活太辛苦了,非得透過這些東西才能夠找點樂子。這也很好,人總能夠在一些地方找點喜樂。

大家說說看,人這一輩子做什麼東西最多呢?人從生下來,父母就開始培養他將來能夠養活自己。長大以後如果不能養活自己不得啃老嗎?從小就望子成龍,希望這個孩子將來能夠有出息。什麼叫有出息呢?就是能夠謀生。

但是很少有父母研究一件事——我這個孩子將來能不能夠喜樂?很少人管這事。其實人一輩子要麼在學習如何謀生,沒有父母不希望把孩子訓練成將來能夠謀生的人;要麼就在謀生、工作。如果不享受學習,也不享受工作,這一輩子老慘了!也就是說,一輩子幹得最多的事兒不過是學習如何工作和工作。

全世界退休的年齡都在往後延遲。以前五十多歲、四十多歲就退休,對我來說四十多歲可年輕了。到五十多歲開始過養老生活,然後到六十多歲就覺得很老了。結果現在新加坡的退休年齡已經推遲到六十多歲了,大家仔細琢磨一下是不是這麼回事?

我研究如何活得喜樂,為什麼會提到工作呢?因為工作這麼長的時間,一輩子活到六十多歲才退休,之前全是在工作。要想做一個喜樂的人,可得享受工作。我是一個非常享受工作的人。我就喜歡做工,一做工就開心。有人問我怎麼還不去做工呢?不嫌我累,就怕我不喜樂。他們挺關心我喜樂啊!

人一輩子如果不能夠享受工作就慘了,一輩子只是靠看個小品、抖音笑一笑,那不是很慘嗎?有的人一輩子就喜歡打遊戲,還有的人喜歡打麻將。但是一做工就難受,又不能不做工。我今天講的題目很重要!你是個人就得做工,是個豬就得長肉,可是你是個人不是豬啊!

學會知足與喜樂的智慧

很多人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怎麼可能活得好呢?沒有活著的知識,認識不上去,不知道活著是怎麼回事,那就麻煩了。我賣的就是喜樂,市場是非常廣大的。讓老百姓都開開心心地做工,國家是不是解決了很大難題啊?如果老百姓都開開心心地願意做工,做工就喜樂,國家不是安居樂業嗎?可是世界上這樣的人不多啊!

我遇到過一種狀況:這個人就是不開心。比如說我們那個年代能買上一輛自行車,那就是家裡的一大件兒啊!我小時候騎個永久牌自行車在大街上可拉風了,帥啊!不是別人覺得帥,騎個腳踏車能帥到哪去呢?但是自己覺得好啊!可是有的人騎著腳踏車心裡在想:“這玩意兒還得兩條腿拼命蹬著上坡,要是有個能換檔的腳踏車就好了。”

騎著換檔腳踏車的人心裡也不知足。他心裡想:“如果能騎摩托車多好啊!”後來發現我們那個年代第一批騎摩托車的人不是死了,就是殘了。摩托車是跑得挺快,就是挺嚇人!可是騎摩托車的人也想:“這玩意兒兩個輪子多差啊!一開起來四處都漏風,也沒有空調。如果有個蓬、再有四個輪子多好啊!”

有四個輪子的人在想:“這啥破車啊,能不能買個好車啊!我這五菱宏光,你看人家的多好!”就一直這麼想,沒有一個開心的。後來有一個人開跑車,他還琢磨著這車怎麼沒有翅膀呢?哪天裝個翅膀讓它飛,就想買飛機。你要這些幹什麼呢?怎麼整都不滿足,也不開心。

他看著人家的總比他的好。如果一個人總看別人的老婆比自己的老婆好,那麻煩可不是一般的大,整著整著就出事了。還有人的開心就依靠有人比他活得差。騎著摩托車看到旁邊有個騎腳踏車的,就瞧不起人家。看到有人不如他就放心了。

有個笑話這樣講:“你最近過得好不好?你過得不好我就放心了。放什麼心呢?因為我能開心了。”他不是把活幹好了才喜樂,不是享受自己勞碌的果實,就比這些。有時候比得上有時候比不上,一生過得糾結。問題是什麼呢?人對活著這事兒看不明白,不就想這些東西嗎?

最近我在服侍一些人,其中包括癌症患者。你要知道人不喜樂還閒著沒事兒找難受,那叫做癌症體質。癌症的英文叫做cancer,這個詞的英文是C打頭,這種東西叫C性格。你想不想得癌症啊?真的不想嗎?那你得改掉這C性格。這個C性格是癌症性格,就是喜歡難受,沒事找事。

人家說一句話,難受了;人家看你一眼,難受了;人家關門“啪”的一聲,心裡難受了。整天沒事就難受。要麼覺得自己是二等公民;要麼覺得自己是三等公民;要麼覺得自己得著的少了。反正就是有毛病,那就叫做無知啊!弟兄姐妹如果能夠把活著這事研究透,明白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那就知道喜樂是最重要的。有的人閒著沒事兒就難受。

認識自己與追求喜樂的智慧

咱們弟兄姐妹在這個時候好好問問自己:“我是一個什麼人呢?是不是一個C人呢?”你是個C人的話就離遭罪不遠了。可別說我咒詛誰,人都是自己咒詛自己。明白了嗎?一定要做一個有知的人,不能做一個無知的人,一個無知的人是很難喜樂的。因為無知的人把他的喜樂建立在一些虛妄的事情上。像我這樣多好啊!喜歡工作、喜歡學習、喜歡做事兒,一輩子都是喜樂啊!

經文

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 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份。神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份,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 神的恩賜。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為 神應他的心使他喜樂。(《傳道書》5:18~20)

禱告

神啊!願你進到我的裡面,光照我裡面的東西。挪去我裡面無知的東西,讓我能夠成為一個喜樂的人。神啊!給我知識和聰明,讓我知道你的旨意如何。神啊!今天就對付我裡面的惡習,讓我成為一個喜樂的人。今天就把我的主權交在你的手中,願你在我的身上做主做王。照著你的旨意行,願你的旨意成就在我的身上。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這段經文的背景

《傳道書》第五章的背景很簡單。作者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在這世上有史以來,幾乎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個智者——所羅門。他非常有智慧,一輩子研究了很多的題目。寫到《傳道書》第五章的時候,他的研究結果發表了:

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 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份。神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份,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 神的恩賜。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為 神應他的心使他喜樂。(《傳道書》5:18~20)

這是他的結論,他透過對人的觀察得到這個結論。人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的時候,不要說背心,連個短褲也沒穿,就這麼光溜溜地來了。然後他又發現人死的時候也是赤身而去。這人啊,生下來又走了,走的時候怎麼不帶點東西呢?走的時候就是拎了一皮箱美金;或者一皮箱歐元;再或者一皮箱盧布,都沒用,什麼也拎不走了。來的時候怎樣,去的時候也怎樣。

哲學家常常問一件事: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最近我們一個同工喜歡買哲學書,我收到快遞打開一看是他的哲學書。哲學可得好好學啊!你知道中國有一個很有名的研究哲學的人,叫王陽明。在我們那個年代成了被批判的對象,叫做唯心主義。

其實你稍微琢磨一下,人一生從出生到死活出來的結果是什麼呢?你裡面是個喜樂的人,心裡面喜樂,就是喜樂的一生。心裡面灰暗、難受、糾結,就是糾結的一生。人得觀察,其實一個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一定要有活著的知識。如果一個人沒有活著的知識;沒有仔細去觀察;也沒有來讀《傳道書》,那就麻煩啦!你看所羅門說:

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傳道書》5:10)

因為人一不知足就沒有喜樂。人本來是可以喜樂的,但一不知足就不喜樂了。然後他就觀察:

貨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什麼益處呢?不過眼看而已。 (《傳道書》5:11)

我要這個要那個,要來幹什麼呢?很多人得把這事琢磨明白,比如你創業要幹什麼啊?創業不是在賺錢,是在賺糾結。很多人創業最後創出來一大堆的糾結。做啊做啊,忙完了以後欠了一大筆錢。我們當中有好多弟兄姐妹欠錢的,他們就開玩笑說:這個地方的人都在貪錢,但是都在欠錢。怎麼不貪喜樂呢?笨啊!人如果不把這事整明白,那可麻煩了。大家仔細琢磨:人都不想幹活,但是不幹活,睡覺還得吃安眠藥。這不奇怪嗎?

勞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豐滿,卻不容他睡覺。 (《傳道書》5:12)

大家見過沒有?見過。所以《傳道書》的作者說:在日光之下有一種大禍患,這種禍患是無知帶來的結果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禍患:就是財主積存資財,反害自己。因遭遇禍患,這些資財就消滅;那人若生了兒子,手裡也一無所有。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份毫不能帶去。他來的情形怎樣,他去的情形也怎樣。這也是一宗大禍患。他為風勞碌有什麼益處呢?並且他終身在黑暗中吃喝,多有煩惱,又有病患嘔氣。(《傳道書》5:13~17)

所羅門觀察到了這麼多現象,他說這是幹什麼呢?就是賺錢,整天吃喝也不好吃,腦袋裡都是煩惱,再整一身的病。就像我服侍的癌症患者,我教她不少喜樂的知識,後來她不斷地學。要知道夫妻過久了就叫“冤家路窄”!窄到什麼程度呢?窄到一起來了。

因為她老公說了一句話就不喜樂了:“他怎麼能這麼說我呢?”可是想這些幹什麼呢?人為什麼會這麼想呢?就是因為無知,不知道這些東西會奪走我們裡面的喜樂,所以喜樂才是醫百體的良藥

還有一些人看到這世上有不公不義的事,被奪去公義公平,你就會看到這世上有黃世仁和楊白勞。當然有人錢被騙去了,難受吧!有人會說了:“神啊!你怎麼不管呢?”神真的不太想管。但是你要是閒著沒事看到這些不公不義:黃世仁怎麼能這麼對待楊白勞呢?看完了以後難受了,喜樂沒了。

很多人看完戲,看著看著就進到戲裡去了,還以為活在戲當中呢。你進到戲裡去倒是成為一個喜樂的人啊!不是,反倒糾結了。《傳道書》這段經文的背景就是所羅門觀察完了以後,他發現在勞碌中的喜樂是個極大的恩典。弟兄姐妹要記住,在勞碌中喜樂。

弟兄姐妹,看到過工作中壓力大的人嗎?看到過。可是有點壓力不是挺好嗎?如果沒壓力你幹啥來了?來玩嗎?就是這樣。所以拿這段經文來說,你得學會幾件事,學會這幾件事你應該就是個喜樂的人。

學會吃喝

學會享受簡單的生活

第一件要學的事,就怕會誤導大家,你得學會吃喝!你說我會吃,我說你咋吃的?就是上嘴唇一張,下嘴唇一開,拿筷子一夾,往嘴裡一放,然後吧唧吧唧就吃了,那叫會吃嗎?有多少人看過吃喝的這種綜藝節目?說有兩個小夥子全世界各地到處跑,帶著一個團隊拍吃喝的節目,看完就會覺得這工作好啊!

節目上攝像頭一拍:他進到店裡,一碗麵端上來,筷子一夾,看著他面上的表情,半天沒說話,然後長舒一口氣:“好吃”!那才叫做會吃。其實只是吃了一碗牛肉麵而已,絕對不是非常貴的那種。

你要學會吃喝,要知道一個人生了病吃東西是沒有味道的。如果一個人吃東西本來有味道,因為活著沒有知識,吃著吃著就沒有味道了。為什麼沒有味道了呢?因為整天弄這個整那個,為自己積存資財,然後遭遇禍患,整天折騰。整著整著吃東西就沒有味道了

有個故事講:一個皇帝窮困潦倒的時候路過一個地方,有個老頭給了他一碗蘿蔔湯。當時吃的時候是非常好吃,後來做了皇帝以後,他苦思冥想就是找這碗蘿蔔湯。有一天,他終於找到了這老頭,讓他做了一碗蘿蔔湯,吃完了以後,就覺得怎麼那麼難吃呢?那老頭說當年吃的就是這個。可是現在吃怎麼像豬食似的呢?

什麼東西變了?味覺變了。人的味覺為什麼變了?我也不知道。你得學會吃喝啊!什麼意思呢?吃喝這東西是神一個偉大創造。如果今天的科學家能夠研究明白這個味覺,也叫嗅覺。而味覺這個東西是個很神奇的事,味覺要是變了是很要命的事。

據說有一些新冠的患者,吃大便好像在吃肉;他的味覺變了,吃肉又好像在吃大便。搞顛倒了,多噁心啊!人要學不會吃喝,是人不會活啊!

我很會活,閒著沒事就會包個餃子。為什麼要包餃子呢?南方人都不包,但是隻要一到春節演節目時就有一堆人在那包餃子,包餃子是北方人的習慣。怎麼就成了中國人的文化?因為那種包的感覺不是吃到嘴裡就完事,而是那種會活的感覺!所以一到了春節我就帶著大家包餃子,我幹得又快又好。後來我媽看見就奇怪:什麼時候學得?怎麼幹得比我還好呢?我媽專門是搞麵食的。

你要學會吃喝,不是嘴唇一張,往嘴裡一放,那不叫會吃。我告訴大家,春節給大家包的餃子有鮮蝦,新鮮的肉,再放點姜、蔥拌在一起,放到嘴裡一咬,一股水出來,鮮極了!非常好吃。是不是挺會活得?大家一定要學會吃喝,學會享受吃喝。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個人不會享受吃喝,人一生損失多大啊!

人一生有多少時間用在吃喝上?比例是很大的。人一生大概的事——吃、喝、睡覺,然後就工作。這事是這麼來的,有一段時間我就覺得神真是麻煩,造的人都不如人造的車。車開到油站油槍一放,一會兒就完事。也不用種地,長成麥子,又磨成粉,又和成面,擀成皮兒,把菜剁了,再包好放在鍋裡煮,多費勁啊?在肚子上開個打油口,一會兒就完事,多好啊!

學會享受勞碌的果實

我就說神啊!你看這人多浪費時間,還得這麼整那麼整,忙來忙去就忙個吃喝。然後神還把我嘲笑了一番:傻小子,打油那東西能有感覺嗎?其實吃得吃出感覺來,享受吃喝。所以所羅門說:

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 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份。 (《傳道書》5:18 )

大家感覺到好吃了嗎?吃是一門藝術,吃喝是活著很重要的組成部份。你說我怎麼知道呢?耶穌就這麼幹啊!耶穌經常帶著門徒在一起吃,在被釘十字架之前,還有個最後的晚餐。而且耶穌在參加婚宴的時候還給人家變了三缸酒,有多少人喝醉了,我們不知道,但是那的確是耶穌變了三缸好酒。

有一次,我請了一個基督徒吃飯,上了一瓶酒,他連忙說:“基督徒不能喝酒”。我說:“你這《聖經》怎麼讀的?你大老遠來,我請你喝點酒不正常嗎?”他說:“要是我們牧師在,肯定是不讓喝酒的。”我就奇怪了他們效法誰呢?耶穌不但喝酒還變酒呢?所以大家要知道,我是一個很會活著的人,並且活著很有感覺的人。

我不希望把大家給整成不會吃,也不會喝,只會哈利路亞那就麻煩了。這是第五點,吃喝不是我說的,這是所羅門說的。

那些人就說人子來,又吃又喝。奇怪了!說耶穌又吃又喝?正常,因為那是上帝造的,嘴巴是上帝造的,那是神一個非常奇妙的創造—能吃能喝。也要學會睡覺,睡不著覺是一個痛苦的事,有的人不會睡覺,就靠安眠藥。

學會享受

學會享受這不都是體貼肉體嗎?大家要知道吃喝可能是體貼肉體也可能不是;享受可能是體貼肉體也可能不是;有錢可能是愛錢也有可能是不愛錢;大家要明白這個邏輯,不是我有錢我就愛錢,不是這麼回事,更多的是沒錢才愛錢。

得學會享受。享受什麼呢?享受勞碌得來的果實。我發現神為什麼不給人造一個打油口?因為讓人享受勞碌得來的果實。比如說我帶著大家包餃子,包完了吃,這是享受我勞碌得來的。當然我只是買了面、買了肉,那豬不是我殺的,豬不是我喂的,但是後面那一段是我做的。

也就是說一個人要享受自己勞碌得來的好處,學會享受不是享受打麻將?不是享受打遊戲?也不是一些吃喝玩樂或是出去旅遊這些?是享受你勞碌得來的好處。一個人會享受自己勞碌得來的比享受貪腐得來的好啊!

貪腐得來的能享受嗎?享受不了,心驚膽戰不知道哪天被抓。但是享受你自己辛苦勞動得來的老好了。我就喜歡勞碌,稍微自誇一下。最近跟我以前的老闆通話,大家知道我以前的工作是神給我的,神透過前任的老闆祝福我,所以我經常和他保持聯繫,他也是個基督徒。我跟他說:“我寫了七十本書。"他說:“你哪來這麼多時間啊?”我說:“沒花多少時間,就是幹得快。”

學會知足與感恩

我很享受,我告訴他,我做木工、做電腦、做培訓很多的,他就很驚訝。我非常享受做工,為什麼呢?因為在工作當中是我的智力、知識、我的學習一個集中體現,也就是說我的創造力全部表現在我做工所得來的結果上,我解決過很多技術難題。所以享受勞碌得來的好處,那不就是個人嗎?如果一個人不勞碌整天飯來張口,那不像餵豬嗎?弟兄姐妹要學會。

最近我就不斷推進大家學習,學習什麼呢?學習做事,學習做正經事,學習做創造的事,學習做新事。我就發現當人透過自己的手創造了一個東西,就會看見臉上露出那種喜樂的表情,特別的滿足,這種滿足遠遠超出了吃喝。

弟兄姐妹得知道吃喝是個比較低的層次。但是如果在你的工作當中發揮創造力,用很巧的辦法解決了一個技術問題,那個帶來的享受遠遠沒有辦法與吃喝同日而語。所以,所羅門觀察的結果:享受日光之下得來的好處。

人是赤身而來,赤身而去,所勞碌的果實死的時候也帶不走,但是你在幹這件事的時候能夠帶來喜樂帶來享受,這就是為什麼人沒有那種創造力不喜歡做工,最後整來整去就去吸毒、扯淡這些事。為啥?他難受。他為什麼難受呢?很簡單,他不創造價值,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所以,弟兄姐妹要學會享受,這是至關重要的。

從那種無知當中走出來,不斷地提升自己對事物的認識;不斷地探索新的領域;不斷地擴張自己。將來雖然我們也赤身而來。也赤身而去,但是我們在幹這件事的時候就活出來神的形像,神把我們安排在世上,賜給我們這一生就是要這麼活!原來這是神的恩賜啊

創業不是為了賺錢,創業是為了活出神的榮耀,做工是為了活出神的榮耀。學會做一個人,學會做一個會活著的人,這是第六點。

要學會知足

什麼叫學會知足呢?就是取你自己的那一份,也就是神給你的那一份。有一些人他不知足,總是覺得自己那份少。這麼一個無知的反應,直接帶來的影響就是裡面的糾結、難受。

十多年前,曾經有一個人在新加坡讀書,他的爸爸活得就特別糾結。他爸爸跟我分享:“你說我們家不是沒有錢,手裡有一百萬也是不少,可是琢磨琢磨這一百萬不夠啊!”我說:“有很多人還沒這一百萬呢?怎麼不夠呢?”

他說:“如果我得了一個心臟的病就得幾十萬,如果再得了一個別的病又得幾十萬。”我說:“你身上這零件多了。胃壞了換個胃,腎壞了換個腎,肝壞了換個肝,不要說一百萬,一千萬也打不住啊!” 我說這是什麼腦子,還沒有壞呢,就先把零件預備上了。人真的很奇怪,閒著沒事想這個幹啥呢?

你有一百萬就可以知足唄!有一百萬就幹一百萬的事,能換多少零件就換多少零件。眼睛壞了換眼睛,耳朵壞了換耳朵,那傢伙,就重新組裝一個你!

人要學會取自己的份,要學會知足,要把喜樂放在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位置。為什麼我鼓勵大家要學習有命定?因為有了命定,我們就知道為什麼而活,就會有一個長久的喜樂。如果沒有命定,就一會幹這個,一會幹那個,就像個無頭蒼蠅似的。

學會工作與創新

我要告訴大家一個人如果學會了知足,就不會把喜樂搞沒啦!你閒著沒事把喜樂搞沒了,換成一大堆的糾結,你是來幹啥來的?是來糾結的嗎?我告訴他:“你改個性吧,姓“糾”,你是最糾結的糾結子,你就糾結吧!這名挺適合你。”要學會知足啊,自己有多少,就幹多少。可是有些人不知足啊,利用槓桿,咣嘰把自己“糾”進去了,還欠很多錢。

我們服侍什麼樣的人都有,其中就有欠錢的。如果你知足,至於這樣嗎?大家能抓到我的邏輯嗎?我買得起的我買,我買不起的我就不買。有人就很好心的要借錢給我,讓我去買。我不借錢,我也不借錢給別人。免得你不還我錢的時候,我的喜樂被你整沒了。大家能理解嗎?我多看重我裡面的喜樂啊!

有人要把我裡面的喜樂奪去,那是almost impossible task,這是不可能的事。為什麼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我有這個知識。我來到這個世上是來幹啥來的?我來喜樂的,好不好?我來享受日光之下勞碌的果實,好不好?我是來活出神的形像好不好?你以為我來世上糾結來了?弟兄姐妹,千萬要學習做一個知足的人。

學會工作

學會工作跟你的喜樂緊密相關。在勞碌中喜樂,學會工作。我告訴你,工作怎麼就變成喜樂呢?工作這麼辛苦啊!累啊!難受啊!

我告訴大家,工作份為兩種:第一種叫做不斷重複性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做重複性的工作,將來總有一天你會被機器人取代。重複性的工作是機器人乾的,不是人乾的,這個叫做操作的勞碌。人為什麼做著做著就難受了呢?因為從來不改進。

另外一種工作,叫做新事,叫改進。我今天是這個幹法,半年以後我的幹法變了。怎麼變的呢?因為我做了大量的學習,研究和實驗,我改進了我的方法。我以前一個小時做的工,今天半小時幹完。以前一小時做的工,今天十份鍾就幹完了。為什麼呢?我通過學習、考察、瞭解,研究,然後做完了,一個小時變成半個小時。哎呀,就露出滿臉的喜悅,這就是一個人享受工作的來源。

一個人學會工作很重要。尤其我們當中的年輕人,很多時候不知道什麼工作好,也不知道什麼工作不好。比如說,像我老闆喜歡我,經常拿著挑戰性的問題,不知道給誰就丟給我了。他們哪裡知道,他們沒有知識啊!不會整啊!他們只會覺得燙手的山芋交到我手裡了。他們哪裡懂得燙手山芋啊?

挑戰的工作最需要人動腦來學習,來解決這個難題。因為這個難題是一個科研工作,是一個做新事的工作,所以它有很深的價值。我不是說不做操作,日常比如像客服接待一個又一個,我就做好我的客服。但是我在客服之外,我每天都學習解決新問題,不斷地改進我的工作。弟兄姐妹,你們抓到重點了嗎?

我的操作和改進我的操作,哪個工作比較有價值呢?改進我的工作叫做有價值。弟兄姐妹,我很希望把大家塑造成一個會工作的人。我不斷地改進,這次用這個方法,下次用一個更好的方法,過段時間用更好的方法,你不享受工作都難啊!你肯定會享受工作,如果人一旦不享受工作,他沒有辦法活得好啊!

什麼叫做享受呢?享受你的創造,那是你的創造力的體現。我感謝我的神,神把這樣的知識賜給我,所以我喜歡做新事,喜歡做有挑戰的事。你問我累不累?累,但是累得很喜樂。我們中國人發明的詞都很有意思。比如說“痛快”,沒有痛哪裡來的痛快。活著和幹活都是個“活”,都是一個活,就是活著活著也是工作。

我講的話大家聽進去了嗎?如果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來沒有改進,從來不學習新東西,你應該是一個笨蛋,也應該是一個很不會生活的人,也沒有喜樂。沒有改進,哪裡來的喜樂?

學會喜樂

第一件事,要學會吃喝;第二件事,要學會享受;第三件事,要學會知足;第四件事,要學會工作,第五件事,就是要學會喜樂。有人體貼肉體的吃喝不叫做會吃喝,那不是一個東西。我現在講學會喜樂。

喜樂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能不能控制?絕對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很多人不會控制,他們只會糾結。人家看你一眼,就難受了。你說:“你看啥?”人家回答說:”瞅你咋地?“這些都是無知的表現。咱們今天能不能學會如何喜樂呢?大家想知道如何喜樂嗎?如何喜樂有多難呢?其實一點也不難。我就是要喜樂,那不是很簡單嗎?

為什麼要糾結啊!我喜樂、開心不就完了嗎?弟兄姐妹,喜樂是一個內在的東西,不要讓外在環境剝奪了你的喜樂。我不敢誇口,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剝奪我裡面的喜樂,因為我的喜樂是我的神賜給我一生的年日,這是神給我的份。我的那一份在神手裡,我要學會接受神給我的那一份喜樂。

假如我是個約瑟,別人把我賣到埃及,咱們也控制不了啊!糾結還是喜樂?痛苦還是喜樂?我告訴你,約瑟到了波提乏的家裡做奴隸,他就學習喜樂。好好做奴隸!你不好好做,也是奴隸,還不如好好做奴隸。結果做著做著,就做成了奴隸總管。除了波提乏的妻子,其他人都在他的管轄之下。

要喜樂啊!整天愁眉苦臉能好得了嗎?記住,人要學會喜樂!不要讓任何東西影響你的喜樂。喜樂是學習來的。雅各到舅舅拉班家,拉班十次減他的薪水,人家照樣開開心心的做工。不會因為減了薪水或者增加了薪水而變得不喜樂。這是神的旨意。保羅就更不用提了,他寫的《腓立比書》裡講: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腓立比書》 4:4)

保羅老讓他們喜樂。因為他們不會喜樂,就教他們喜樂。保羅是在哪裡讓他們喜樂呢?保羅被抓到監獄裡去了,他很喜樂,也告訴大家也要喜樂。保羅是一個什麼樣人呢?他是一個會活著的人,一個有知識的人才能做到這樣,一個無知的人不可能這樣。

在神的旨意中找到喜樂

所以弟兄姐妹,開始逐漸看見神在《聖經》裡面所記載的這些偉大的人物,都是喜樂的典範。該隱、拉麥都是糾結的典範。為什麼我要把大家推到命定裡去?為什麼要讓大家為神而活?因為這是喜樂的源泉。為什麼要讓大家開始建立榮耀的教會?因為那是喜樂的源泉

神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份,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 神的恩賜。 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為 神應他的心使他喜樂。(《傳道書 》 5:19-20 )

這是神的旨意。如果我把神搬出來,你還會跟我爭論嗎?這是神的旨意。所羅門研究的結果,原來神沒有給我們造一個打油孔,好讓人學會吃喝,好讓人學會享受。神給人一雙手,一個腦子讓人學會工作,讓人學會知足。

你的一份就好好用,學會了工作,學會了創造,學會了享受,學會了喜樂,然後人一生就活出神榮耀的形像。

總結

我做個總結:一句話,就是這是神的旨意。如果一個人今天不喜樂,明天不喜樂,不知道哪一天癌症會找到你。所以不允許任何東西剝奪我們裡面的喜樂。聽明白了嗎?這是神的旨意。

糾結是鬼在你身上的旨意,鬼是一種糾結的動物。所以,鬼一旦附在人身上,人就難受。但是如果神的靈降在我們身上,神的靈是喜樂的靈,我們常常被喜樂的靈充滿。我們的靈就在耶穌基督裡得著滿足。大家清楚了嗎?

願神的旨意成就在大家的身上。阿們!

為您推薦
关闭

录音文字版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叫做《在劳碌中喜乐》,我特别喜欢。其实在《传道书》书的分享中已经讲得非常清楚。这一章是《传道书》的第五章,总结出来就是《在劳碌中喜乐》。一个人要会享受,一个不喜乐的人来干什么来了? 我是研究喜乐、研究活着的。我整天卖喜乐,卖喜乐这件事的市场非常大。大家知道最近抖音为什么火吗?因为不喜乐的人太多。抖音里面有很多段子,不管是直播带货也好,还是其他做段子、做短视频的也好,最重要的是他得给人带来点喜乐,使人能够开心。 人为什么这么喜欢看?因为平时过得太辛苦了。我们那个年代看春晚,就喜欢看好听的、好笑的。比如我们家,我爸喜欢看小品,他不太会欣赏那些蹦啊、跳啊的节目,他说不知道在蹦什么。但是小品一上来就说:“快来!快来!大家都来看。” 有人研究过这种状况:春晚的时候,有一些节目人们都起来去厕所,有一些节目大家都盯着看。凡是那些特别好笑的,不管是什么原因,内容健康还是不健康,但是它好笑大家就都喜欢。因为平时生活太辛苦了,非得透过这些东西才能够找点乐子。这也很好,人总能够在一些地方找点喜乐。

大家说说看,人这一辈子做什么东西最多呢?人从生下来,父母就开始培养他将来能够养活自己。长大以后如果不能养活自己不得啃老吗?从小就望子成龙,希望这个孩子将来能够有出息。什么叫有出息呢?就是能够谋生。 但是很少有父母研究一件事——我这个孩子将来能不能够喜乐?很少人管这事。其实人一辈子要么在学习如何谋生,没有父母不希望把孩子训练成将来能够谋生的人;要么就在谋生、工作。如果不享受学习,也不享受工作,这一辈子老惨了!也就是说,一辈子干得最多的事儿不过是学习如何工作和工作。 全世界退休的年龄都在往后延迟。以前五十多岁、四十多岁就退休,对我来说四十多岁可年轻了。到五十多岁开始过养老生活,然后到六十多岁就觉得很老了。结果现在新加坡的退休年龄已经推迟到六十多岁了,大家仔细琢磨一下是不是这么回事? 我研究如何活得喜乐,为什么会提到工作呢?因为工作这么长的时间,一辈子活到六十多岁才退休,之前全是在工作。**要想做一个喜乐的人,可得享受工作**。我是一个非常享受工作的人。我就喜欢做工,一做工就开心。有人问我怎么还不去做工呢?不嫌我累,就怕我不喜乐。他们挺关心我喜乐啊! 人一辈子如果不能够享受工作就惨了,一辈子只是靠看个小品、抖音笑一笑,那不是很惨吗?有的人一辈子就喜欢打游戏,还有的人喜欢打麻将。但是一做工就难受,又不能不做工。我今天讲的题目很重要!你是个人就得做工,是个猪就得长肉,可是你是个人不是猪啊!

很多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怎么可能活得好呢?没有活着的知识,认识不上去,不知道活着是怎么回事,那就麻烦了。我卖的就是喜乐,市场是非常广大的。让老百姓都开开心心地做工,国家是不是解决了很大难题啊?如果老百姓都开开心心地愿意做工,做工就喜乐,国家不是安居乐业吗?可是世界上这样的人不多啊! 我遇到过一种状况:这个人就是不开心。比如说我们那个年代能买上一辆自行车,那就是家里的一大件儿啊!我小时候骑个永久牌自行车在大街上可拉风了,帅啊!不是别人觉得帅,骑个脚踏车能帅到哪去呢?但是自己觉得好啊!可是有的人骑着脚踏车心里在想:“这玩意儿还得两条腿拼命蹬着上坡,要是有个能换档的脚踏车就好了。” 骑着换档脚踏车的人心里也不知足。他心里想:“如果能骑摩托车多好啊!”后来发现我们那个年代第一批骑摩托车的人不是死了,就是残了。摩托车是跑得挺快,就是挺吓人!可是骑摩托车的人也想:“这玩意儿两个轮子多差啊!一开起来四处都漏风,也没有空调。如果有个蓬、再有四个轮子多好啊!” 有四个轮子的人在想:“这啥破车啊,能不能买个好车啊!我这五菱宏光,你看人家的多好!”就一直这么想,没有一个开心的。后来有一个人开跑车,他还琢磨着这车怎么没有翅膀呢?哪天装个翅膀让它飞,就想买飞机。你要这些干什么呢?怎么整都不满足,也不开心。 他看着人家的总比他的好。如果一个人总看别人的老婆比自己的老婆好,那麻烦可不是一般的大,整着整着就出事了。还有人的开心就依靠有人比他活得差。骑着摩托车看到旁边有个骑脚踏车的,就瞧不起人家。看到有人不如他就放心了。 有个笑话这样讲:“你最近过得好不好?你过得不好我就放心了。放什么心呢?因为我能开心了。”他不是把活干好了才喜乐,不是享受自己劳碌的果实,就比这些。有时候比得上有时候比不上,一生过得纠结。问题是什么呢?人对活着这事儿看不明白,不就想这些东西吗?

最近我在服侍一些人,其中包括癌症患者。你要知道人不喜乐还闲着没事儿找难受,那叫做癌症体质。癌症的英文叫做cancer,这个词的英文是C打头,这种东西叫C性格。你想不想得癌症啊?真的不想吗?那你得改掉这C性格。这个C性格是癌症性格,就是喜欢难受,没事找事。 人家说一句话,难受了;人家看你一眼,难受了;人家关门“啪”的一声,心里难受了。整天没事就难受。要么觉得自己是二等公民;要么觉得自己是三等公民;要么觉得自己得着的少了。反正就是有毛病,那就叫做无知啊!**弟兄姐妹如果能够把活着这事研究透,明白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那就知道喜乐是最重要的**。有的人闲着没事儿就难受。

咱们弟兄姐妹在这个时候好好问问自己:“我是一个什么人呢?是不是一个C人呢?”你是个C人的话就离遭罪不远了。可别说我咒诅谁,人都是自己咒诅自己。明白了吗?**一定要做一个有知的人,不能做一个无知的人,一个无知的人是很难喜乐的。因为无知的人把他的喜乐建立在一些虚妄的事情上**。像我这样多好啊!喜欢工作、喜欢学习、喜欢做事儿,一辈子都是喜乐啊!

神啊!愿你进到我的里面,光照我里面的东西。挪去我里面无知的东西,让我能够成为一个喜乐的人。神啊!给我知识和聪明,让我知道你的旨意如何。神啊!今天就对付我里面的恶习,让我成为一个喜乐的人。今天就把我的主权交在你的手中,愿你在我的身上做主做王。照着你的旨意行,愿你的旨意成就在我的身上。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第一件要学的事,就怕会误导大家,你得学会吃喝!你说我会吃,我说你咋吃的?就是上嘴唇一张,下嘴唇一开,拿筷子一夹,往嘴里一放,然后吧唧吧唧就吃了,那叫会吃吗?有多少人看过吃喝的这种综艺节目?说有两个小伙子全世界各地到处跑,带着一个团队拍吃喝的节目,看完就会觉得这工作好啊! 节目上摄像头一拍:他进到店里,一碗面端上来,筷子一夹,看着他面上的表情,半天没说话,然后长舒一口气:“好吃”!那才叫做会吃。其实只是吃了一碗牛肉面而已,绝对不是非常贵的那种。 你要学会吃喝,要知道一个人生了病吃东西是没有味道的。如果一个人吃东西本来有味道,因为活着没有知识,吃着吃着就没有味道了。为什么没有味道了呢?**因为整天弄这个整那个,为自己积存资财,然后遭遇祸患,整天折腾。整着整着吃东西就没有味道了**。 有个故事讲:一个皇帝穷困潦倒的时候路过一个地方,有个老头给了他一碗萝卜汤。当时吃的时候是非常好吃,后来做了皇帝以后,他苦思冥想就是找这碗萝卜汤。有一天,他终于找到了这老头,让他做了一碗萝卜汤,吃完了以后,就觉得怎么那么难吃呢?那老头说当年吃的就是这个。可是现在吃怎么像猪食似的呢? 什么东西变了?味觉变了。人的味觉为什么变了?我也不知道。你得学会吃喝啊!什么意思呢?吃喝这东西是神一个伟大创造。如果今天的科学家能够研究明白这个味觉,也叫嗅觉。而味觉这个东西是个很神奇的事,味觉要是变了是很要命的事。

据说有一些新冠的患者,吃大便好像在吃肉;他的味觉变了,吃肉又好像在吃大便。搞颠倒了,多恶心啊!人要学不会吃喝,是人不会活啊! 我很会活,闲着没事就会包个饺子。为什么要包饺子呢?南方人都不包,但是只要一到春节演节目时就有一堆人在那包饺子,包饺子是北方人的习惯。怎么就成了中国人的文化?因为那种包的感觉不是吃到嘴里就完事,而是那种会活的感觉!所以一到了春节我就带着大家包饺子,我干得又快又好。后来我妈看见就奇怪:什么时候学得?怎么干得比我还好呢?我妈专门是搞面食的。 你要学会吃喝,不是嘴唇一张,往嘴里一放,那不叫会吃。我告诉大家,春节给大家包的饺子有鲜虾,新鲜的肉,再放点姜、葱拌在一起,放到嘴里一咬,一股水出来,鲜极了!非常好吃。是不是挺会活得?大家一定要学会吃喝,学会享受吃喝。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人不会享受吃喝,人一生损失多大啊! 人一生有多少时间用在吃喝上?比例是很大的。人一生大概的事——吃、喝、睡觉,然后就工作。这事是这么来的,有一段时间我就觉得神真是麻烦,造的人都不如人造的车。车开到油站油枪一放,一会儿就完事。也不用种地,长成麦子,又磨成粉,又和成面,擀成皮儿,把菜剁了,再包好放在锅里煮,多费劲啊?在肚子上开个打油口,一会儿就完事,多好啊!

我就说神啊!你看这人多浪费时间,还得这么整那么整,忙来忙去就忙个吃喝。然后神还把我嘲笑了一番:傻小子,打油那东西能有感觉吗?其实吃得吃出感觉来,享受吃喝。所以所罗门说: 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 神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份。 (《传道书》5:18 ) 大家感觉到好吃了吗?吃是一门艺术,吃喝是活着很重要的组成部份。你说我怎么知道呢?耶稣就这么干啊!耶稣经常带着门徒在一起吃,在被钉十字架之前,还有个最后的晚餐。而且耶稣在参加婚宴的时候还给人家变了三缸酒,有多少人喝醉了,我们不知道,但是那的确是耶稣变了三缸好酒。 有一次,我请了一个基督徒吃饭,上了一瓶酒,他连忙说:“基督徒不能喝酒”。我说:“你这《圣经》怎么读的?你大老远来,我请你喝点酒不正常吗?”他说:“要是我们牧师在,肯定是不让喝酒的。”我就奇怪了他们效法谁呢?耶稣不但喝酒还变酒呢?所以大家要知道,我是一个很会活着的人,并且活着很有感觉的人。 我不希望把大家给整成不会吃,也不会喝,只会哈利路亚那就麻烦了。这是第五点,吃喝不是我说的,这是所罗门说的。 那些人就说人子来,又吃又喝。奇怪了!说耶稣又吃又喝?正常,因为那是上帝造的,嘴巴是上帝造的,**那是神一个非常奇妙的创造—能吃能喝**。也要学会睡觉,睡不着觉是一个痛苦的事,有的人不会睡觉,就靠安眠药。

学会享受这不都是体贴肉体吗?大家要知道吃喝可能是体贴肉体也可能不是;享受可能是体贴肉体也可能不是;有钱可能是爱钱也有可能是不爱钱;大家要明白这个逻辑,不是我有钱我就爱钱,不是这么回事,更多的是没钱才爱钱。 得学会享受。享受什么呢?享受劳碌得来的果实。我发现神为什么不给人造一个打油口?因为让人享受劳碌得来的果实。比如说我带着大家包饺子,包完了吃,这是享受我劳碌得来的。当然我只是买了面、买了肉,那猪不是我杀的,猪不是我喂的,但是后面那一段是我做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享受自己劳碌得来的好处,学会享受不是享受打麻将?不是享受打游戏?也不是一些吃喝玩乐或是出去旅游这些?**是享受你劳碌得来的好处**。一个人会享受自己劳碌得来的比享受贪腐得来的好啊! 贪腐得来的能享受吗?享受不了,心惊胆战不知道哪天被抓。但是享受你自己辛苦劳动得来的老好了。我就喜欢劳碌,稍微自夸一下。最近跟我以前的老板通话,大家知道我以前的工作是神给我的,神透过前任的老板祝福我,所以我经常和他保持联系,他也是个基督徒。我跟他说:“我写了七十本书。"他说:“你哪来这么多时间啊?”我说:“没花多少时间,就是干得快。”

我很享受,我告诉他,我做木工、做电脑、做培训很多的,他就很惊讶。我非常享受做工,为什么呢?因为在工作当中是我的智力、知识、我的学习一个集中体现,也就是说我的创造力全部表现在我做工所得来的结果上,我解决过很多技术难题。所以享受劳碌得来的好处,那不就是个人吗?如果一个人不劳碌整天饭来张口,那不像喂猪吗?弟兄姐妹要学会。 最近我就不断推进大家学习,学习什么呢?学习做事,学习做正经事,学习做创造的事,学习做新事。我就发现当人透过自己的手创造了一个东西,就会看见脸上露出那种喜乐的表情,特别的满足,这种满足远远超出了吃喝。 弟兄姐妹得知道吃喝是个比较低的层次。但是如果在你的工作当中发挥创造力,用很巧的办法解决了一个技术问题,那个带来的享受远远没有办法与吃喝同日而语。所以,所罗门观察的结果:享受日光之下得来的好处。 人是赤身而来,赤身而去,所劳碌的果实死的时候也带不走,但是你在干这件事的时候能够带来喜乐带来享受,这就是为什么人没有那种创造力不喜欢做工,最后整来整去就去吸毒、扯淡这些事。为啥?他难受。他为什么难受呢?很简单,他不创造价值,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所以,弟兄姐妹要学会享受,这是至关重要的。 从那种无知当中走出来,不断地提升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地探索新的领域;不断地扩张自己。将来虽然我们也赤身而来。也赤身而去,但是我们在干这件事的时候就活出来神的形像,**神把我们安排在世上,赐给我们这一生就是要这么活!原来这是神的恩赐啊**! 创业不是为了赚钱,创业是为了活出神的荣耀,做工是为了活出神的荣耀。学会做一个人,学会做一个会活着的人,这是第六点。

什么叫学会知足呢?就是取你自己的那一份,也就是神给你的那一份。有一些人他不知足,总是觉得自己那份少。这么一个无知的反应,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里面的纠结、难受。 十多年前,曾经有一个人在新加坡读书,他的爸爸活得就特别纠结。他爸爸跟我分享:“你说我们家不是没有钱,手里有一百万也是不少,可是琢磨琢磨这一百万不够啊!”我说:“有很多人还没这一百万呢?怎么不够呢?” 他说:“如果我得了一个心脏的病就得几十万,如果再得了一个别的病又得几十万。”我说:“你身上这零件多了。胃坏了换个胃,肾坏了换个肾,肝坏了换个肝,不要说一百万,一千万也打不住啊!” 我说这是什么脑子,还没有坏呢,就先把零件预备上了。人真的很奇怪,闲着没事想这个干啥呢? 你有一百万就可以知足呗!有一百万就干一百万的事,能换多少零件就换多少零件。眼睛坏了换眼睛,耳朵坏了换耳朵,那家伙,就重新组装一个你! **人要学会取自己的份,要学会知足,要把喜乐放在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位置**。为什么我鼓励大家要学习有命定?因为有了命定,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而活,就会有一个长久的喜乐。如果没有命定,就一会干这个,一会干那个,就像个无头苍蝇似的。

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人如果学会了知足,就不会把喜乐搞没啦!你闲着没事把喜乐搞没了,换成一大堆的纠结,你是来干啥来的?是来纠结的吗?我告诉他:“你改个性吧,姓“纠”,你是最纠结的纠结子,你就纠结吧!这名挺适合你。”要学会知足啊,自己有多少,就干多少。可是有些人不知足啊,利用杠杆,咣叽把自己“纠”进去了,还欠很多钱。 我们服侍什么样的人都有,其中就有欠钱的。如果你知足,至于这样吗?大家能抓到我的逻辑吗?我买得起的我买,我买不起的我就不买。有人就很好心的要借钱给我,让我去买。我不借钱,我也不借钱给别人。免得你不还我钱的时候,我的喜乐被你整没了。大家能理解吗?我多看重我里面的喜乐啊! 有人要把我里面的喜乐夺去,那是almost impossible task,这是不可能的事。为什么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我有这个知识。我来到这个世上是来干啥来的?我来喜乐的,好不好?我来享受日光之下劳碌的果实,好不好?我是来活出神的形像好不好?你以为我来世上纠结来了?弟兄姐妹,千万要学习做一个知足的人。

学会工作跟你的喜乐紧密相关。在劳碌中喜乐,学会工作。我告诉你,工作怎么就变成喜乐呢?工作这么辛苦啊!累啊!难受啊! 我告诉大家,工作份为两种:**第一种叫做不断重复性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重复性的工作,将来总有一天你会被机器人取代。重复性的工作是机器人干的,不是人干的,这个叫做操作的劳碌。人为什么做着做着就难受了呢?因为从来不改进。 **另外一种工作,叫做新事,叫改进**。我今天是这个干法,半年以后我的干法变了。怎么变的呢?因为我做了大量的学习,研究和实验,我改进了我的方法。我以前一个小时做的工,今天半小时干完。以前一小时做的工,今天十份钟就干完了。为什么呢?我通过学习、考察、了解,研究,然后做完了,一个小时变成半个小时。哎呀,就露出满脸的喜悦,这就是一个人享受工作的来源。 一个人学会工作很重要。尤其我们当中的年轻人,很多时候不知道什么工作好,也不知道什么工作不好。比如说,像我老板喜欢我,经常拿着挑战性的问题,不知道给谁就丢给我了。他们哪里知道,他们没有知识啊!不会整啊!他们只会觉得烫手的山芋交到我手里了。他们哪里懂得烫手山芋啊?

挑战的工作最需要人动脑来学习,来解决这个难题。因为这个难题是一个科研工作,是一个做新事的工作,所以它有很深的价值。我不是说不做操作,日常比如像客服接待一个又一个,我就做好我的客服。但是我在客服之外,我每天都学习解决新问题,不断地改进我的工作。弟兄姐妹,你们抓到重点了吗? 我的操作和改进我的操作,哪个工作比较有价值呢?**改进我的工作叫做有价值**。弟兄姐妹,我很希望把大家塑造成一个会工作的人。我不断地改进,这次用这个方法,下次用一个更好的方法,过段时间用更好的方法,你不享受工作都难啊!你肯定会享受工作,如果人一旦不享受工作,他没有办法活得好啊! **什么叫做享受呢?享受你的创造,那是你的创造力的体现**。我感谢我的神,神把这样的知识赐给我,所以我喜欢做新事,喜欢做有挑战的事。你问我累不累?累,但是累得很喜乐。我们中国人发明的词都很有意思。比如说“痛快”,没有痛哪里来的痛快。活着和干活都是个“活”,都是一个活,就是活着活着也是工作。 我讲的话大家听进去了吗?如果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来没有改进,从来不学习新东西,你应该是一个笨蛋,也应该是一个很不会生活的人,也没有喜乐。没有改进,哪里来的喜乐?

第一件事,要学会吃喝;第二件事,要学会享受;第三件事,要学会知足;第四件事,要学会工作,第五件事,就是要学会喜乐。有人体贴肉体的吃喝不叫做会吃喝,那不是一个东西。我现在讲学会喜乐。 喜乐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能不能控制?绝对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很多人不会控制,他们只会纠结。人家看你一眼,就难受了。你说:“你看啥?”人家回答说:”瞅你咋地?“这些都是无知的表现。咱们今天能不能学会如何喜乐呢?大家想知道如何喜乐吗?如何喜乐有多难呢?其实一点也不难。我就是要喜乐,那不是很简单吗? 为什么要纠结啊!我喜乐、开心不就完了吗?弟兄姐妹,**喜乐是一个内在的东西,不要让外在环境剥夺了你的喜乐**。我不敢夸口,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剥夺我里面的喜乐,因为我的喜乐是我的神赐给我一生的年日,这是神给我的份。我的那一份在神手里,我要学会接受神给我的那一份喜乐。 假如我是个约瑟,别人把我卖到埃及,咱们也控制不了啊!纠结还是喜乐?痛苦还是喜乐?我告诉你,约瑟到了波提乏的家里做奴隶,他就学习喜乐。好好做奴隶!你不好好做,也是奴隶,还不如好好做奴隶。结果做着做着,就做成了奴隶总管。除了波提乏的妻子,其他人都在他的管辖之下。

要喜乐啊!整天愁眉苦脸能好得了吗?记住,人要学会喜乐!不要让任何东西影响你的喜乐。**喜乐是学习来的**。雅各到舅舅拉班家,拉班十次减他的薪水,人家照样开开心心的做工。不会因为减了薪水或者增加了薪水而变得不喜乐。这是神的旨意。保罗就更不用提了,他写的《腓立比书》里讲: 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 (《腓立比书》 4:4) 保罗老让他们喜乐。因为他们不会喜乐,就教他们喜乐。保罗是在哪里让他们喜乐呢?保罗被抓到监狱里去了,他很喜乐,也告诉大家也要喜乐。保罗是一个什么样人呢?他是一个会活着的人,一个有知识的人才能做到这样,一个无知的人不可能这样。

所以弟兄姐妹,开始逐渐看见神在《圣经》里面所记载的这些伟大的人物,都是喜乐的典范。该隐、拉麦都是纠结的典范。**为什么我要把大家推到命定里去?为什么要让大家为神而活?因为这是喜乐的源泉。为什么要让大家开始建立荣耀的教会?因为那是喜乐的源泉**。 神赐人资财丰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份,在他劳碌中喜乐,这乃是 神的恩赐。 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为 神应他的心使他喜乐。(《传道书 》 5:19-20 ) 这是神的旨意。如果我把神搬出来,你还会跟我争论吗?这是神的旨意。所罗门研究的结果,原来神没有给我们造一个打油孔,好让人学会吃喝,好让人学会享受。神给人一双手,一个脑子让人学会工作,让人学会知足。 你的一份就好好用,学会了工作,学会了创造,学会了享受,学会了喜乐,然后人一生就活出神荣耀的形像。

我做个总结:一句话,就是这是神的旨意。如果一个人今天不喜乐,明天不喜乐,不知道哪一天癌症会找到你。所以不允许任何东西剥夺我们里面的喜乐。听明白了吗?这是神的旨意。 纠结是鬼在你身上的旨意,鬼是一种纠结的动物。所以,鬼一旦附在人身上,人就难受。但是如果神的灵降在我们身上,神的灵是喜乐的灵,我们常常被喜乐的灵充满。我们的灵就在耶稣基督里得着满足。大家清楚了吗? 愿神的旨意成就在大家的身上。阿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