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神学
推荐评论
命定神学 关闭
【動手實驗室】如何教孩子高效的掃地

2019-02-27 5,383 Y134課程 - 動手實驗室

序言

很多媽媽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會有這樣的一個感受:孩子不聽話;很多孩子經常會處於這樣的一個狀態,對於家長所給予的意見和要求不去理會。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思考一下,孩子不聽話的本質原因是什麼?

原因可能有兩種,一種可能是:你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沒有很好地樹立起來。另一種可能是:孩子“聽不明白”你的指令——茫茫然不知所云~比如有的媽媽會告訴小孩,“你去安靜一點做自己的事”,但是發現孩子還是在自己身邊晃來晃去,動動這個動動那個。

針對於這樣的情況,有一招,只要堅持,可以把兩個方面的問題都解決掉,很簡單,就是【掃地】!

實踐·我的教育經歷

故事1

如果能夠教會孩子掃地,同時他能夠知道怎麼掃,又能夠享受自己的勞動,對於小孩和大人來說,都是兩全其美的事兒~

掃地這件事,聽起來很簡單,其實要想做到位,也是需要操練的!說一個實際的案例吧,有的孩子在家裡是不做事情的,只有在學校裡,才會參與集體的大掃除活動。這時候你就看到孩子們做事情的區別了。

有的孩子掃地是快速高效的,動作流暢自如,有的孩子看起來慢吞吞的,雙手無力,一點一點慢慢移動,終於掃完了,還是有一些地方掃不乾淨。

我自己這邊帶的學生,他們最重要的課程,就是做事的課程,不論是2歲的小孩,還是十幾歲的大孩子,掃地都是必備項目之一。

十幾歲的男孩FF,從小由爺爺奶奶照顧,寵愛有加,爺爺奶奶不捨得讓他做事,不管他做什麼,立刻就被攔下來,所以他從不認為自己可以做成一件事,以至於他長大了還是不會掃地。

我開始訓練他做事的時候,就先從掃地這個項目開始,他一邊掃,我在一邊觀察,掃把拿的不是很穩,掃地的時候,只掃一個部分,要麼跳躍性很大,往左往右看是不太會的,他的架勢是有的,再觀察他的動作,一小塊一小塊的移動,掃進簸箕這個動作就需要練習很多次。

一開始我在旁邊指導他要怎麼看,從哪裡開始掃,給他指出來哪裡漏掉了,需要怎麼辦?接著就讓他自己去思考。提示的時候,我儘量說的明確,具體,讓他養成這個習慣,每天都把這件事做了,做的好的時候,我會表揚,鼓勵他,表達對他的讚賞。

現在這個孩子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做事利索了很多!我們不僅訓練他做家務,還訓練他參與其他的項目,比如說設計啊,裝修啊,教學啊,無論大小都讓他參與,現在他整個人對於做事非常的有熱情,因為他能夠把事情做好了,他裡面有了強烈的成就感,就是信心!

這就反映出孩子在家裡受訓練的情況,不要覺得掃地這件事是小事,可做也可不做,對孩子不重要,孩子只要好好學習,能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掙大錢,將來就可以僱傭保姆來掃地,何必親自掃?

我們千萬不要把事情看得很簡單,要看到事情的本質,這件事的本質是什麼呢?是塑造孩子堅強的性格,訓練孩子做事的頭腦,讓孩子變得聰明,會做事!

一個人即使很有才華,如果沒有一個堅強的性格,不會做事,那麼將來是會遭遇很多身心的考驗的,但是如果你想要讓孩子成為卓越的人,那麼就從小事開始培養他,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你的孩子也許將來不做掃地這份工作,但是他一定是一個會掃地,會做事的人~

故事2

還有一個特別小的孩子,為了鍛鍊她的眼睛和手的靈敏程度,在她2歲的時候,我們就給她買了一個符合她的身高的小掃把,她的力氣剛好能夠拿得住,我在地上會刻意放一塊橘子皮,或者放一個小紙團,給她指出來地上有這個東西。

她一開始的時候,沒有把簸箕放在地上的概念,總會翹起來,所以地面的東西掃不進去,練習了一個多月,就熟練很多了!

現在她不僅知道東西不能隨便扔,要扔到垃圾箱裡,而且還知道工具用過了要歸還到原處!

教孩子掃地的方法

第一步: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掃地

掃地的目的是為了保持一個良好的整潔的環境!生活在這樣井然有序,乾淨整潔的環境大家很舒服,這是人的好習慣!

第二步:教孩子去觀察,克服困難
掃地,掃的是地上的垃圾,塵土,不是在地上盲目的劃拉。

當然你的孩子如果只有一到2歲,那麼一開始確實要訓練他拿著掃把在地上劃拉,如果你的孩子已經6~7歲了,還不會看,那就是問題了

讓孩子看到地方哪裡有東西,有的東西可能不容易掃不出,有障礙物擋著,那你要指導他如何克服這個困難,想辦法把髒東西掃出來,而不是棄之不顧。

第三步:要有思路,有順序
掃地的時候,從哪裡開始掃,是隨便在一個地方就開始嗎?當然不是啦!教孩子有一個從裡到外,從後到前的順序,這樣不會落下每一個角落!

給孩子佈置掃地的任務

佈置任務的時候,不要太籠統,而是要明確!具體!

比如說:
把餐桌下面掃乾淨!
把掉在廚房地面上的菜葉子掃乾淨!
把你自己房間的地面上的橡皮碎屑掃乾淨!

而不是籠統的:“去把地掃了”。或是“你就不能做一點自己的事兒嗎?”

可以給孩子做一張掃地打卡表,每天完成一項就在打個勾!對孩子進行表揚!和鼓勵!

鼓勵大家重視起這件小事,不僅孩子會變聰明,而且還願意主動的“聽你的話”!

為您推薦
关闭

许多妈妈在与孩子相处时,常感孩子不听话,对家长的意见和要求置若罔闻。解决此问题需探究其本质原因:一是家长在孩子心中形象未树立;二是孩子未能理解指令。例如,家长让孩子“安静一点做自己的事”,孩子却仍在身边徘徊。针对此情况,推荐一个简单却有效的办法——扫地。通过扫地,家长可以身体力行,树立勤劳、整洁的榜样,从而在孩子心中建立良好形象。同时,扫地指令具体明确,孩子易于理解和执行。家长可与孩子一同参与,示范正确的扫地方法,并鼓励孩子独立完成。长期坚持,既能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责任感,又能有效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故事讲述了培养孩子做事能力的重要性,通过一个十几岁男孩FF的案例,展示了如何从扫地这样的小事入手,训练孩子做事。FF从小被爷爷奶奶溺爱,不会扫地,作者通过指导和鼓励,帮助他掌握了扫地的技巧,并逐渐参与到其他项目中。这不仅提高了FF的动手能力,更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和对事物的热情。 作者强调,扫地不仅仅是家务,更是塑造孩子坚强性格和做事头脑的关键。即使孩子将来不从事扫地工作,从小培养的做事能力和责任感也将使他们受益终身。因此,家长不应忽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应将其视为培养孩子成为卓越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了锻炼女儿的眼手协调能力,在她两岁时,我们给她买了小扫把。我会特意在地上放橘子皮或小纸团,让她清扫。起初她不懂得把簸箕放平,导致垃圾扫不进去。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她熟练掌握了技巧。现在,她不仅知道垃圾要扔进垃圾桶,还养成了工具用完归位的好习惯。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从小就培养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责任感,也锻炼了她的精细动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扫地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整洁的环境,让生活更舒适,这是好习惯的体现。教孩子扫地,首先要让他们观察地面,明确扫的是垃圾和尘土,而不是盲目划拉。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要引导他们发现并克服清扫障碍,想办法将脏东西扫出来。此外,还要教孩子掌握扫地的顺序,例如从里到外、从后到前,避免遗漏角落。通过观察、克服困难和掌握顺序,孩子可以学会高效地完成扫地任务,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责任感和对环境的关注。

明确指令对于孩子至关重要。模糊的指令如“去把地扫了”会让孩子不知所措,而具体的指令如“把厨房地面上的菜叶子扫干净”则更易于执行。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可以制作扫地打卡表,将任务细化,例如:清理餐桌下、清扫厨房地面、整理自己房间等。每完成一项任务,就在打卡表上打勾,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这种方式不仅能帮助孩子理解任务,还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完成这些小任务,孩子不仅能培养责任感,还能获得成就感,从而更愿意主动配合,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这些小事,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路得
这个方法好,整个流程也清晰,学习了,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