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乎別人的想法
教會要脫離宗教味
教會盡量要脫離一個宗教味兒,這個宗教味兒是什麼呢?他以為我喊哈利路亞喊得很大聲,然後我就會怎麼樣。其實什麼用都沒有,哈利路亞喊得很大聲,什麼也不能代表。如果一個人的生命當中還有很多懶惰的問題,你要去對付。自此肉體的惡習,他是一生之久的功課。似乎在基督耶穌的信仰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困惑,這個困惑,過去這些年我基本解決了。解決了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呢?就是我好好信主,但是我還得好好做事。你別以為你好好信主,你不做事,你就能怎麼樣。
我在聖經裡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這樣的解讀並不一定具有權威性,教會一開始搞了一段時間共產主義,就是大家把田產都賣了,把錢拿到教會,大家公吃公用,後來耶路撒冷的教會變得非常窮,窮到什麼程度呢?保羅需要募捐,為這個耶路撒冷的教會去籌錢去資助。如果一個人信主信對的話,我想《申命記》28章1到13節一定會成一個典範,所以我們就在想人應該怎麼樣活出神的話語,活出神的話語這件事,其實很明顯的,比如說,不能懶惰,你不做工就不能吃飯,這是保羅說的。
其實在耶穌的年間,沒有養成這個習慣,這個習慣是彼得帶領教會的時候,他在猶太人當中建立這個習慣,這個習慣卻不是個好的範例。其實在保羅的教導裡面,保羅不認為一個人應該是懶惰的,咱們回到聖經當中去,恢復神榮耀的形象,他一定不是一個懶惰的形象,是一個充滿活力,充滿創造力。
把神的話活在生活中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所處的這個世代,是恢復神榮耀,恢復神形象這樣的一個時代,如果要恢復神榮耀,恢復神形象的時代,除了醫病趕鬼除了傳遞神的話語,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神的話活在生活當中。我相信大家都不會反對我這樣的說法,如果咱們觀察一件事,或者是教會或者是一個基督徒,你不要觀察他的嘴巴說多少,你看他行多少,這就簡單多了是不是?如果你只會說,那過去這些年間會說的基督徒多啊,那說的一套套的可厲害了,但他行了多少?那就沒法說了,如果行的像不像耶穌那就更沒法說了,這些問題很令人困擾,怎麼辦呢?
從懶惰的惡習中走出來
其實還是得回到根本,根本就是要從懶惰的惡習中走出來,一個人懶惰,實際上是一個很惡劣的行為,非常惡劣的行為。那從懶惰到不懶惰,怎麼辦呢?這懶惰的人你知道最好的招是什麼呢?我觀察很多,如果是懶惰的人他怎麼做?你煮飯,我不會煮。你燙衣服,我不會燙。你擦地,我不會擦。你吃飯,我會吃。他就不會說我不會吃,你怎麼會吃飯呢?
我教大家一個功課,你在牧養的時候,你要小心,牧師我不會做,你不會做你不會學嗎?是不是?誰都是從不會到會的,是不是?所以不會做是個藉口,懶人他的藉口可多了,我想做,但我不會做,我會做,但是沒有條件。這就屬於典型的懶惰,我在公司管理的時候我最討厭員工就是老闆我不知道,沒有人告訴我呀?沒有人告訴我,那我怎麼做啊。聽起來是不是很有意思,後來我總結出來一個,我說我現在就問你,咱倆都不知道,你也不知道這事,我也不知道。然後我現在問你,你應該怎麼才能知道,我應該這樣這樣,那你怎麼不做呢?是不是,你把他弄知道了不就完了嗎?什麼東西都是從不知道到知道,從不會到會,是不是。
有一次我的員工可懶了,懶得說髒話就是屁眼兒生蛆,他特別惡劣,用這種話形容一點也不過分。我做經理那年,我就說他的薪水停,不能再漲了,百分之一,不降就不錯了。他就敲門來找我了,老闆是不是你做老闆我的薪水就永遠不會漲,我說這話有意思啊,來來咱們可以談,咱們什麼都可以談,我說你告訴我過去這一個禮拜,你改進了什麼東西沒有?沒有。過去一個月你改進了什麼東西沒有?沒有。過去一年你改進什麼東西沒有?沒有。那我憑什麼漲你薪水啊,什麼都沒改,都是照本宣科原來怎麼幹現在怎麼幹。
我問你搞IT這個行業,你會不會用5年前的手機,有人用5年前的手機嗎?我發現連窮人都不用5年前的手機,所以問題就在這啊,5年前手機不能用啊,我說我帶你去看一下你乾的活,帶我去機房啊他該乾的活,看整個東西亂糟糟的,一堆啊,我的天啊。我說給你五分鐘,你告訴我這東西應該怎麼幹。老闆這個東西我該這麼這麼幹,我應該用什麼用什麼,人打電話進來一查,這個東西就是這樣,那樣,然後我說好啊,我說你不是不知道,你什麼都知道,我說你這麼幹幹了幾年了,他說五年了。
他也騙不了我,我從基層爬上去的,他那點小把戲我還不知道,他跟我一起幹活幹了這麼多年。我說你五年都沒改,你今天五分鐘就知道怎麼改。你這不是懶是什麼?是不是,那就是懶惰。你要對付你的懶惰啊,如果不對付你的懶惰我告訴你你是沒有未來的。所以我們當中這些兄弟姐妹不管你以前是什麼樣今天是什麼樣,但是明天一定要開始落實一些事情開始把懶惰的習慣改掉。
為什麼我們對別人的意見特別在意
主持人:今天我們的話題是為什麼我們對別人的意見特別在意。今天我們要傷害一箇中國人一直以來傷害很多的人,叫小明。我們把所有收集的案例都歸集到小明身上,今天我們做一個小小的嘗試,我跟牧師今天會是一個發問者,會提問,然後最後牧師會給一個權威的總結。也會請PL跟我們多互動,在這上面他應該有不少自己的看法。
牧師:我也可以提問是嗎?
主持人:可以。我們先看第一點,由淺到深。我們先看看有一類叫敏感這樣的狀況。剛回到家的小明疲憊不堪,可是他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無法入睡,為什麼呢?因為他想到了白天在公司裡發生的事情,他開玩笑的說出了幾句話,讓同事臉色立刻大變,但是同事立刻控制住了自己的表情,和平時一樣和小明聊起天來,小明還是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冰冷,就在想明天到公司是該跟他道歉呢還是不道歉呢,該用什麼方式道歉呢,還是發個短信道歉呢。
主持人:第二種敏感,小明的父母呢,總是吵得很厲害,父母經常給孩子固定的說法。每次吵架以後小明的媽媽總會跟小明說這樣的話,我是因為你才活著,你是我唯一的希望,我這樣活著幹嗎我,整天跟人吵架,小明覺得父母經常吵架是因為自己,因此他覺得自己是無法得到愛的孩子,生怕哪一天真事就發生了,他唯一能讓父母開心的事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學習。到了高中的時候就越來越懼怕考試,因為他知道每一次考試成績不好,回家就是一場大戰。
主持人: 我先提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對於別人的細節的動作很敏感的人有嗎?就是皺眉頭啊,眼神,就看一下就會覺得不舒服啊這樣子的狀況有嗎?很敏感的狀況。
特別在意別人表情的變化
PL:就是你非常容易留意到別人的表情的變化。
主持人:對,就是這些細節。
PL: 那我有。
主持人:底下觀眾朋友有嗎?遠距的弟兄姐妹有嗎?哇,遠距弟兄姐妹很多,LJ有,YL有,ZX有,ZM有。我們先問下PL老師,你會注意到別人什麼的細節動作?
PL:我會注意到他的表情。
主持人:比如同事老闆之類的。
PL:老闆這點還好,我會注意到我的學生。
主持人:比如什麼細節的動作呢?
PL:比如說你講他,他裡面開始就有負面,就很容易的覺察出來,上課的一舉一動啊。
主持人:學生的負面影響對你不會有影響吧。
PL:我懂了,你是說別人的表情會影響到我裡面的心情。這倒沒有,但是我會留意到我學生的一些反應,我要怎麼樣去跟進。
被敏感的話語所轄制
主持人:大家有嗎?我相信敏感的話對一些稚嫩的家庭還蠻嚴重的,父母會用這些“因為你我才活著,你是我唯一的希望”這些話,有過這樣類似的經歷嗎?父母跟自己說的這些話讓自己覺得因為我怎麼怎麼樣,所以我的家庭怎麼怎麼樣,有嗎?可以跟大家分享分享。
牧師:我幫你把這個問題重新規整一下,你在這個家裡有這樣的狀況的時候你裡面的感覺是怎麼樣的?他很在意你,你會怎麼樣,你的感覺是怎樣?你會盡力滿足他們是嗎?那就描述一下你裡面的感覺,這是個很屬靈的事情。
XY:其實我想包括我的生活和我小時候小夥伴的生活中,這種話應該不少見。尤其經常發生在父母吵架之後,然後往往媽媽會哭著,流著眼淚說孩子我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婚了諸如此類的話。當時我們聽到這樣的話我自己心裡面的感覺就是絕對不可以做違背媽媽的事情,不然媽媽就會太傷心了。
主持人:我說好像就是被轄制。對於考試考得好,就是人生不能犯錯誤,你只能這樣,如果你考試不考好,就會有些爭執。我自己就是這樣的,我可以說下自己的情況,考試考不好我爸媽不會吵,會冷戰,就會讓你不舒服,我爸爸自詡是個知識分子,很懂教育,回到家之後成績很爛,給他看,他就會裝作不在乎的表情,說自己很懂教育,知道不該生氣,但是他就會讓你不舒服。
牧師:我說個反面的例子可以嗎?我在家裡是一個沒有被要求的孩子,我覺得我從小長大,雖然我爸爸管我,但其他的就不怎麼管。我覺得我的成長過程很正常,但是我接觸過從小就在意這個在意那個在意很多東西,尤其我現在看到很多80後90後的孩子很在意他父母,做決定的時候不是考慮他自己要怎麼做決定,考慮他父母怎樣,他怎麼樣,這個怎麼樣,考慮的因素很多的,我看他活得好累啊。你有這樣的感覺累不累?
主持人:跟父母魂牽很緊密的弟兄姐妹可以聊一下。
從小到大懼怕爸爸
JN: 我爸爸就是什麼話就得聽他的。
主持人:不聽會怎麼樣?我們不是挑撥你逆反。如果有個事情你沒有按照你爸爸的話做,你爸爸會是什麼樣的反應呢?
牧師:就是在意和不在意這個東西。在意這個東西的時候你覺得你的成長正常嗎?
JN :很怕,從小到大就會很怕。雖然長大會好點,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飯桌上,我爸爸給我夾一個菜,但是我很不喜歡吃,我會憋著把它吃下去,怕到這種程度。
主持人:你要不吃他能怎麼地?
JN :不知道,就是從小他就是這種形象。
主持人:你爸爸不揍你對吧?
JN:不打我
主持人:那為什麼這麼害怕呢?
JN: 他就是很恐怖。這一段時間他會跟我講他以前那樣是不好的,他說他樹立那樣 的一個形象從小對我來說很不好。
主持人:我們對孩子是要有要求的,但是他給人的感覺是恐懼的時候,我親眼看見過你,你爸爸給你打完電話你整個人處於感覺被散架的狀況。
JN:因為他電話裡面很嚴厲,也很喜歡要求我,就是各種方面,比如他可以為了我不扎辮子,他可以每天講我,有一次我回國,因為這個事他訓了我老久了,我就在那哭了半個小時,我媽媽看不下去了。
主持人:我們可以跟遠距互動互動啊,JX弟兄可以上臺,LJ姐妹可以上臺,牧師有問題嗎?
牧師:咱們能不能突出一個主題,就是你在意這個東西對你的發展是一個什麼樣的影響。我們要注重結果才是重要的。這個結果不好的話,那實際上我們要學一個功課就是這個結果不好,為什麼不好?我們要深思,更深的發掘一下,真的就是講你裡面的感受。我知道一個小孩,他平時考試都特別好到了小六會考的時候,他本來能拿到270分,結果只拿到237分。因為大家對他的期盼非常高,父母對他的期盼非常高,所以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健康的。
主持人:我們來看看小明這個人物又招什麼罪。
“敏感”周圍人,會帶來負面情緒的影響
CW弟兄:小明同學非常怕別人給他一些盼望和責任,因為他認為自己的能力還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害怕把事情搞砸。他心裡有一種強迫的觀念,會逼著他自己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得著周圍人的愛和肯定,生怕別人看到他不足的一面,對他失望並且離開他。只要別人的視線從他身上一離開,沒有人去關注他,他就會陷到一種失去愛,被拋棄的情緒之中,並且認為自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CW弟兄:當然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但是在教會中,這種現象也時有發生。我在牧養的時候,就有這樣的經歷。我們知道,牧養的對象不是一成不變的,會相對應的進行調整。比如:牧養A的時候,B就會感覺到沒有人關注自己。反之,牧養B的時候,A也會有這樣的情緒,這個是牧者經常會遇到的事情。其實並不是牧者不關心你,只是視線暫時從你身上移開,去服侍別的弟兄姐妹了。
PL姐妹:我在牧養LJ姐妹的過程當中,其中就有一些情況非常切合CW弟兄所說的。比如說,她會一直給我和LL姐妹打電話,如果我們沒有接到她的電話或者沒有按照她的需要回應她,她腦海裡就會有一種直接的反應,覺得我們不愛她了,產生這樣一個錯誤的感知。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3個多月,我們從中就會發現:她非常依賴這種感受,就是必須要牧者來回應她。如果說我們沒有理她的話,她裡面就會出現一些負面的思想,比如在QQ群裡和牧者說“我想死了”之類的話語。
CW弟兄:我來問一個另外的問題,我們問問一對情侶。假設以前ZT姐妹給ZH弟兄發短信,他可能1個小時不回,2個小時不回,竟然3、4個小時後,還是沒有回覆,ZT姐妹那個時候你會怎麼想呢?
ZT姐妹:以前腦子裡就會想:他幹嘛去了?為什麼不回我信息呢?又在做什麼事情啊?
CW弟兄:據調查研究顯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女性,有過“奪命連環call和短信”的行為。
KX姐妹:如果我和媽媽打電話,她沒有及時的接,那麼我就會一直打到她接通為止。如果我打到三十個以上,她還是沒有接的話,那麼我就會發火了。因為我腦子裡想到的是,她沒接會不會是出了什麼事情。
CW弟兄:我們以一個男女朋友交往的過程來看,男女朋友之間,在安全感沒那麼強大的時候,雙方會有怎樣的想法呢?
ZT姐妹:在談戀愛的那個時候,就會想他是不是煩我了,討厭我了。
ZH弟兄:其實當時也是能回就回,有的時候真的是一直在忙,回不了也做不了什麼的。
牧師:JX弟兄、LJ姐妹都在臺上。
CW弟兄:LJ姐妹和大家說說,當時為什麼會有打個電話別人不接,就覺得別人不愛你了的那種情緒呢?
LJ姐妹:其實我自己也不太清楚。
CW弟兄:小明談戀愛的時候,如果女朋友說話做事不和他的心意,他就會很生氣。只要女朋友不回短信、電話打不通,他就要反覆的確認女朋友到底在哪裡,還是不是愛他。LJ姐妹你打電話給牧者的時候,她們沒有接可能是當時確實有事,我們知道教會的牧養特別的多,當你打了電話後她們沒有接,那時你腦子裡的本能反應是什麼呢?
LJ姐妹: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原因,就會覺得她們不愛我了,每次問:“你們不愛我了嗎?”,其實就是希望得到答案,你們還是很愛我的,我就安心,就會有安全感。
PL姐妹:一定要我們說,她才會相信。
CW弟兄:“LJ姐妹,我們很關心你”,如果沒有這樣子的表達,你就會覺得很沒安全感吧。
父母的要求帶來壓力及影響
CW弟兄:JX弟兄,你可以從兩個方面和我們分享,第一:“敏感”周圍的人這個話題。有的時候父母或是親人,或多或少會給我們一些莫名其妙的恐懼感,把一大推的責任歸在我們身上。比方說,給你夾個菜,你不喜歡吃,還硬要你吃下去,你不吃下去的話,就會覺得恐怖籠罩著你。這是一個情況,還有另一種就是,對方其實真的很關心你,他只不過暫時沒有時間騰出來。你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方面,你自己的經歷。
JX弟兄:第一個看法就是我上高中的時候,我父親是數學老師,他對於我的學習比我自己還要在乎。他不會要求我什麼,但是會用一種冷嘲熱諷的方式,給我一些壓力。我父母認為上大學是一個人必須要經歷的階段,對我的夢想就是要上個大學。我父親就經常發郵件給我,裡面基本上都是這樣的話:兒子,你還記得你的夢想嗎?你還記得爸爸的夢想嗎?你要知道考上大學什麼之類很煽情的話。看了之後就會覺得,如果不上大學,是不是就像犯了罪一樣,壓力也增大了,就會想要拼命的學習。可是自己又想先工作,先拿PR,覺得工作之後,讀個兼職也是不錯的選擇,可是父母不是這樣想的。其實到現在,我兼職都快畢業了,他們還是覺得如果有機會的話要去讀個研究生。
CW弟兄:為什麼呢?讀個大學,讀個研究生漲工資嗎?或許你的父親其實在潛意識裡認為有一個全職大學或者研究生的文憑,這或多或少關乎他的面子,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可能有一點過分了。
JX弟兄:其實對於我自己而言,我很在乎父母的看法。最近我和他們分享在教會學到的東西,其實我們做事情是要有效果的。我自己是這麼覺得的,對於現在來說我不太需要再去讀個書來提高我自己,我現在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可能在未來某一天需要的時候才會去讀,現在沒有熱情精力去做這方面,目前對於這個他們也差不多釋然了。但是之前,我是很在乎父母對我的想法,尤其我很害怕他給我寫的信,使得我壓力倍增。
CW弟兄:他給你這個壓力之後,你自己心理是怎樣想的呢?如果你已經規劃了以後的選擇,他再以這樣一種軟性強迫的方式要求你做一件不在你規劃中的事,那麼你心裡面真實的想法是什麼呢?
JX弟兄:會有煩躁混亂的情緒,馬上就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了,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在孩子看來是很要命的。每次回到家後,就是問:你對未來上學有什麼打算啊?如果我說還沒有打算,那麼他們就會覺得你前途黯淡了。
在意周圍負面的言語會帶來負面的情緒影響
牧師:其實還有許多的壓力,比如逼婚等等。那麼這些壓力在你們看來,有多少是健康的壓力,有多少是負面的壓力呢?對你的成長有健康地促進作用,還是對你的發展起著負面的作用呢?
CW弟兄:KX姐妹,在你的父母給你壓力的時候,會不會說要求考試要考到多少分呢?
KX姐妹:我沒有這樣的經歷,因為我的父母對我的成績一直都沒有要求。我記得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數學考過一次三十分。因為那段時間,我爸生病住院,我就沒有心思學習了,老師就很嚴厲的說我:“你這樣,你爸一定會死的,你爸那病是醫不好的。”這件事對我的影響很大,之後考試的時候,我就交了白卷。我媽有問我,為什麼你不做,我說老師都那樣說我了,那我還學什麼呀。自從那次之後就沒有學過數學了,過後再想起來,自己心裡也會覺得,不應該那樣,考個三十分,其實自己也會有罪惡感,心裡也在乎別人會怎麼樣看我。還有一次單元考試,考前我有很認真的複習數學,考了個九十八分,但是那個老師堅持說,我是抄來的。我也因為聽了這話賭氣,心想:那我就抄吧。班級考試的時候,我就專門挨著學習成績好的人坐,專抄襲別人的。
牧師: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或者是說作為一個牧師。你扮演的角色對一個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更重要的還是那個人本身。KX姐妹,經過教會里面的教導,如果再叫你重新面對這樣的事,你又會有怎樣的反應呢?
KX姐妹:應該不會那樣不懂事,不會賭氣了,會更加努力的學習,要對自己負責。
牧師:你看這就是一個人的成長,對事情的態度會發生轉變,不太一樣了。其實我們剛剛探討的題目:一個是別人對你的要求,你的反應;另外一個是你對別人的要求,在沒有達到的時候,你對別人的反應。其實這幾個反應對你的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
牧師:所以要做一個健康的人,健康的人會健康的發展,健康的小家長會建立一個健康的小家庭,健康的小組長會建立一個健康的小組,健康的區牧會建立一個健康的牧區,健康的牧師會建立一個健康的教會,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KX姐妹:我在做老師的時候,也知道,老師如果對學生沒有一個期待或者要求的話,其實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放任,但這是一個很大的學問,因為這個期待不是對所有人都可以複製成一樣的,因為每個學生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你要按照他自身的能力來設置這個期待。
但我也有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們在不斷帶領學生成長的時候,有的學生他很正面,但是有的學生他真的會選擇很負面,他會害怕失敗、會選擇放棄、心裡會有過重的負擔。也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第一個,作為老師確實需要按照他已有的,給他設置一步步的臺階;第二個,我們應該怎樣去正面回覆別人所給出的要求或未來成長的計劃。如果一個學生很在乎“這個老師怎麼這樣說我?”他的家庭也很體貼他的肉體,順著他的感覺,他就經常會這樣想“今天為什麼對我這麼兇?”就會有類似的負面情緒在,他就會很不喜歡你,一不喜歡就會更加負面,所以要開始清理掉他裡面的負面。
CW弟兄: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優等生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的狀況。我先把我找到的小明的資料跟大家說一下。如果自己的老闆認可自己的工作,他就會十分安心、有安全感,但是如果老闆對他的表現不置可否,他就會非常彷徨,覺得自己是不是犯了什麼錯誤。人都希望得到對方的肯定與稱讚,但為什麼會出現過分在意的狀況?這就好像是你對於認可、表揚已經到了一種上癮的程度。如果你的牧者沒有給你表揚,其實你做的不錯,你就會不斷尋求表揚,可能是在你的牧者面前表現一下,或者是心裡會有很多很奇怪的想法。而且基本上來講,所謂的優等生在考試時發揮失常都是這樣的心理狀況,他們會覺得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我會失去很多得到表揚的機會,我會得到我不應該有的批評。對有些學生來講,老師的表揚就像續命稻草一樣,不給的話他就不行了,人就變得像一顆炸彈,啪得就爆了。
KX姐妹:有一些優等生會介意,你表揚了其他人而沒有表揚他,他很在意另別人得到了稱讚,而自己卻沒有得到重視。
CW弟兄:如果你稱讚了其他人沒有稱讚他,他沒有把情緒表現出來,隱忍著自己,這種情況看得出來嗎?
KX姐妹:看得出來,一定會看得出來,他就會避開你,遠離你了,說你偏心。
CW弟兄:小明十分希望有一個理解他、接受他的人,只要他認可了一個人,會跟這個人特別特別親近,對這個人推心置腹,但是隻要對方稍稍把目光從他身上移開,或者對他表示一些厭煩,他就會變得非常非常失望,跟這個人老死不相往來,其實只是一件小事,但因為他付出了很多可能是情感上的寄託吧,對方稍把目光移開,就會覺得偏心啦等等。
牧師總結分享:我們在教會里,做的一件工作就是使人成為健康的人。
對事情的反應表明你的健康狀況
健康的人是什麼樣的人?我舉個例子,比如像ZT姐妹和ZH弟兄這對夫妻,有一天有個姐妹在微信裡給ZH弟兄發了很小的一支玫瑰花,ZT姐妹就有點兒崩潰了。我就在想,這樣一朵小玫瑰花就崩潰了,大玫瑰花還不得完蛋了,但是感謝神,很快她就從這裡面走出來。我們要看到,人對事情的反應是一種健康的標誌,你對事情的反應是什麼樣,代表了你這個人的健康狀態。在教會里人要成為一個健康的人,按我的話來說,就要把他塑造為泥溝裡的泥鰍。泥溝裡的泥鰍,有一點水它也能活;有很多水它也能活;水很乾淨它也能活;水很髒它也能活。如果人被塑造成這樣一種狀態,你可以影響很多人,因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讓你生命崩潰。這就是保羅所寫的,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參《羅馬書》8:38-39),就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剝奪他裡面喜樂的狀態。
你的未來取決於你在意什麼
你在意什麼或你不在意什麼,這決定了你的未來,決定了你的健康狀況。比如我剛剛收到的信息,“牧師,你對我不信任”我憑什麼信任你,這是我的精明,你不要以為我在傷害你,我真的是憑什麼信任你,我沒有必要學會這種信任來滿足你的需要,但是對於我說的那句話,健康人和不健康的人的反應是不一樣的。你是否在意這件事決定了那幾天你是不是一直泡在這件事情裡面,有的人一糾結就是三天,三天什麼也做不了,心裡一直在想“牧師不信任我,牧師怎麼能不信任我?不就因為這點小事嗎。”不是事大事小,是我的習慣,不要以為這種習慣不好,我也希望你有這樣的習慣,你憑什麼信任那些人。比如說在網上來到我們教會的,我也希望你告訴我:“我憑什麼信任你,劉牧師?”你說了這句話,我什麼反應都沒有,我會認為你是個精明的人。對於精明的人我很放心,因為他知道什麼事情該怎麼做,該怎麼處理。
信任不是什麼,是你證明給那個人看,贏取他的信任。亞伯拉罕在神面前的信任,不是因為神選擇先信任亞伯拉罕,是亞伯拉罕經過三番五次的試驗,因為他把以撒獻上,他獻上以前誰也不知道他會不會獻,但經過試驗之後,耶和華說:“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參《創世記》22:17)所以你在意和不在意一件事的狀態,決定了你的健康狀況。我提醒大家,當你在意一些無所謂的東西時,要反思。
所在意的會成為你的捆綁
比如,一個姐妹發給CW一個信息,第二天CW在講一個東西時,講漏了,說道三點鐘時正在幹什麼事兒。這個姐妹就想“我兩點鐘發的信息,為什麼我給你發信息你不回?”就抓狂。這就證明一件事兒,靈命不健康。你要求這個做什麼呢?回就回,不回就不回,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剝奪我裡面的喜樂。如果你不健康,你怎麼建造教會、怎麼建造牧區、小組,所以我鼓勵弟兄姐妹開始從這些惡習中走出來,你在意一件東西,就會被那件東西捆綁,在意一個人,那個人就成為你的捆綁。
《聖經》裡有一句話很多人不太理解,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親、母親、妻子、兒女、田地的,必要得著百倍,並且承受永生。(參《馬太福音》19:29)你撇下這些東西,說明你不介意,沒感覺。誰撇不下,誰活不好,誰撇下誰得百倍,誰沒撇下誰得轄制。這句話給很多人很多誤解,這是一種心理上的撇下,你不受它的轄制,但不是說什麼也不管了。
在意靈命成長,提升生活層次
如果你的生命中總是在意那些無關緊要的東西,你腦子裡充滿了這些沒意義的東西,整天糾結這些,我可以大膽地發一個預言:你肯定活不好,除非你改變。你能不能在意那些讓你生命成長的東西?保羅說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參《哥林多後書》4:17)你能否改變自己,只在意一件事,就是你生命的成長。我真的很想教導大家如何做一個聰明人,聰明人會在意應該在意的,愚蠢的人就在意那些不應該在意的,你如果在意那些使你生命成長的東西,你的生命一定會成長,無論如何不要說“我就這樣”,你就這樣,那你就會這樣下去。我講這些話可能會刺激一些弟兄姐妹,但我覺得這樣的刺激是對你有好處的。
你在意什麼不在意什麼,決定了你生活的層次,如果你的層次很低,你在乎的東西都是很低的層次。你發一個信息,人家回就回,不回就不回,整天糾纏這些東西,其實是代表了一個人的狀態。第一,他是否健康;第二,他屬靈生命的層次。當你進入到屬靈生命的高層次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東西你不在意了,這樣你會是一個健康的人。在做牧師的過程中,發現常常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在意和不在意,要找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兒的話,永遠都找不完。我裡面也有不好的感覺,當我被人冤枉的時候我也很辛苦,約瑟被人賣到埃及做奴隸也是很辛苦的,但是你必須管理,如果你放縱你的感覺讓它像脫韁的野馬,你的一生就毀在這種感覺當中。
勝過感覺,做得勝的基督徒
像JY姐妹,總是看言情小說,被魔鬼轄制的時候,你是要順著魔鬼走,還是不順著他走?要得勝,還是要打敗仗?做基督徒就要做得勝的基督徒,其實整個耶穌基督的信仰,根本就沒有得救和不得救這回事兒,只有得勝和不得勝這回事兒。我在聖經裡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得勝的肯定得救了,沒得勝的得救沒得救,他們發生了什麼事兒?聖經裡面沒有清楚寫,有可能去到神的面前,有可能沒去,這很難說。如果讓我做選擇的話,無論如何我要做一個得勝的基督徒,勝過裡面的那種感覺,其實不得勝是很危險的,有一些人不得勝,但是他說:“我得救了。”我不知道他的得救是什麼意思,天國裡沒有奴才,天國裡都是王子和公主,如果不得勝還是個奴才的話,豈不是很要命。
選擇放下不該在意的東西
在意的東西,我鼓勵大家開始學會放下,你不願意放下,不願意做出改變,還是糾結那些事兒,你很難有出息。但如果你很想改變,那我們可以幫助你一起改變。所以問題的關鍵是,你要做一個什麼樣的選擇。如果你選擇“我就要在意這些”,沒有人能幫你,就是耶穌來了也幫不了你,因為那是你的選擇。鬼好趕,人沒辦法趕,雖然我是牧師,但我不能控制你的選擇,又不能替你做選擇,只能告訴你怎麼做出正確的選擇。作為一個基督徒,你裡面選擇介意還是不介意很重要。當你開始不再介意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你開始得勝,上了一個臺階,再接下來,你能否再上一個臺階,連被冤枉也不介意。我經常看到一些人,他的牧者或者區牧發了一個信息給他,是冤枉的,我也知道他是真的被冤枉的,但是每次我看到他們冤枉下面的弟兄姐妹的時候,我就心想“幹得好”。然後看回復過來的信息很負面,說明這個人還需要進步。
人被冤枉後,才知道這個人能不能用,他的層次在哪裡,就透過在意和不在意來試試。所以,在教會里我們確實很愛你,但是我們更在意你的生命是否健康,你是否還在意那些不應該在意的東西。其實我在工作崗位上被冤枉的情況很多,為什麼我的職場生涯一直往上走,因為我不在意被冤枉,我效法約瑟,效法保羅,保羅盡心、儘性地服侍哥林多教會一年半,但哥林多教會冤枉他貪財、圖好處,其實半點兒好處都沒拿到,保羅流血流淚服侍還被冤枉,但這就是一個人生命的狀況。今天你的生命要不斷的登高,如果在神的山上不斷的登高,很多東西都改變了。
棄絕識別善惡,效法耶穌基督
你如果到了一個程度,現今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參《加拉太書》2:20),連釘十字架,你也不用在乎,耶穌釘十字架時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參《路加福音》23:34)這句話我在被冤枉的時候也常常說,“原諒他們,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是我們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你的生命你要負責任。如果你遇到這種狀況,你說牧師我很想不在意,但是我做不到,很辛苦。就說明你裡面還是一顆識別善惡的心,你認為這事不應該那樣。弟兄姐妹不是事情應該怎樣,是我們選擇放下。約瑟被賣到埃及是真的,但是他選擇不介意,他裡面憑著信心抗過去。那種難受的感覺來的時候很辛苦,所以約瑟給他長子起名叫瑪拿西(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參《創世記》41:51)
鞭子抽在耶穌身上是真痛,釘子釘在耶穌身上是真痛,因為他也有血有肉,你和我也都有血有肉,不是沒有感覺,但是我們定義不去在意那些東西,你的生命一定會健康。如果你老闆對你說幾句話,你就負面,那麼你沒有未來;如果你的牧者冤枉了你、批評你幾句,修理你幾下,你承受不起,你的生命不夠健康。如果你的生命越來越健康,你就越來越不在意,看所有的東西都是好的。
比如你的牧師訓了你一通,你會想“感謝神,神透過牧師教導我,因為祂愛我。”比如你的牧師對你說:“我憑什麼相信你?”你會想“對啊,他憑什麼相信我,我就要證明給你看,我是值得信任的。”我們要開始改變我們的觀念,改變我們的看法,擺脫現在愚昧的狀態,做聰明人。我真的巴不得透過教會每一次的試驗、訓練,使教會的弟兄姐妹成為精明、聰明的人。要做貴重的器皿,不是做卑賤的,全在於你是否在意。我鼓勵大家,活出神的形象,像耶穌一樣,像約瑟、保羅一樣,那世界上就散發著耶穌基督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