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神学
推荐评论
命定神学 关闭
【課程】做人和做事 第02講 - 思考與實現

2019-06-09 5,639 Y132課程 - 職業策劃 落實 計劃 思考 戰略規劃 研究 探索

建立做事情前思考的好習慣

​有很多弟兄姐妹經常問我事情該該做什麼以及怎麼做,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幾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就是思考與實現要分開,計劃和落實要分開,科研和生產要分開。為什麼要分開呢?因為人一邊做事一邊思考問題是很難把問題思考清楚的,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做計劃,如果沒有計劃,沒有思考,沒有科研,後面的東西都是很亂套的。

過去這些年,我有一個習慣,我不清楚的事我不會大動干戈地去做,如果裝修房子還沒有圖紙,就衝進去直接做,把牆給砸了,結果該砸的沒砸,不該砸的給砸了,這就麻煩了,最後做得一塌糊塗,成本也很高。我的習慣是先在白板上畫圖,再不斷地去思考應該怎麼做,而且要醞釀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因為思考不是拍腦袋拍出來的,這個習慣要建立起來。

沒有計劃、想法,沒有把事情思考透,你是很難一邊做一邊想的。當然有些東西確實需要一邊做一邊思考,那是探索性的東西,比如說為什麼我非得要把牆砸錯了再補,為什麼我不能夠在白板上畫一畫,再去思考思考,那多容易啊。

所以,思考是哪怕是用紙剪出一個模型來,再畫都行,實在不行再找一個模型來做實驗,也比建了牆再拆牆好,這樣費錢費力何必呢?砸了以後花了七百多塊新幣請人丟這些建築垃圾,其實完全可以思考好了再去建牆,所以思考和實現要分開。

也是前些天,我在接電的時候,有一個步驟我想省事,沒把圖畫明白,就把線接上去,結果開關一開就冒火,當時太嚇人了!如果事先我畫好一個圖,我照著圖好好連不就好了,後來我又重新畫了個圖,思考清楚,把不該連的線給拆掉,就好了。

在做的時候看到那些線就會暈,但是把圖畫明白瞭然後再去做,就有一個清醒的思路,如果沒有思考就天下大亂了。所以我建議大家無論做什麼東西都要先想明白,如果想不明白也沒關係,可以做探索的,可以在白板上,或者是做點模型,反正就是不在現場弄,如果大樓建起來再拆就麻煩了。

人要常常做計劃

大家要養成一個習慣,就是思考和實現要分開,多習慣性地畫畫圖,把事情整明白了再去做,這樣基本上就不太容易出錯。人活著要常常去計劃,比如說接下來這段時間我就要計劃如何治死自己肉體的惡行,我有一個惡習就是我很難容忍人家不去思考,前一段時間,我的脾氣就發作了幾次,我就想著要計劃如何對付我這屬肉體的惡習,因為這東西不造就人,也不解決問題,還釋放了很多懼怕。

我的習慣是我會拿一個本子寫下我的計劃,很多事情都是想明白了再去做,計劃好了才去落實,如果有偏差再來糾正,再去落實,再去找偏差,這樣就會把事情做好,這是一個很典型的管理學的概念。

我也鼓勵大家開始計劃,計劃的時候如果腦袋都是漿糊,落實的時候就很亂套。怎麼幹,幹什麼,都把這些事計劃好。思考與實現分開,計劃與落實分開,科研與生產分開,科研是研究這事怎麼做。比如說:“接下來的5G商用市場,沒有科研,你生產什麼呢?生產完了都是廢品怎麼辦呢?”

人需要逐漸的學會做事的好習慣,養成這些做事的好習慣,我想對大家都是非常有益處的。這就回答了很多人問我“我該怎麼辦”的問題,養成一個好習慣,就變成一個有知識的人。學習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學習完了以後再去有計劃的做事,規範地落實,整個事情就變得非常的有效率。

學習如何做計劃

如何做計劃呢?計劃就是我們要做什麼?計劃分為幾種:第一種計劃比如五年的職業規劃,企業發展計劃,這屬於戰略性的規劃和計劃,解決了做什麼,回答了為什麼要做這事的問題,這事需要研究和探索,比較做哪個東西的回報最高。第二種計劃叫項目計劃,解決怎麼做、什麼時候做、誰來做以及使用到什麼資源做的問題。

如果我們有這樣的計劃,我們去落實,去落實的時候尚且還會有一些偏差,沒有這些計劃那是亂套。
為什麼有些人活到七五十歲,活得一蹋糊塗,因為他們都是拍腦袋拍出來的。上帝造了一個人,不是給你一個猴腦,是給你一個人腦。也就是說上帝造的這些人,是要學會學習規劃計劃,那是上帝的形象,落實的時候照著計劃一步一步去落實。

如果不會計劃怎麼辦?學習計劃,小規模的探索性瞭解。就拿人的職業規劃來說。昨天晚上有一位弟兄來找我,就談到了這些規劃的問題,我們談到一個重點就是人到了四十五六歲,做到管理人員是非常尷尬的,如果那個地方不太喜歡你,你也不太喜歡那個地方,你幹不下去的話,真就是高不成低不就,那就叫做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以後怎麼弄?這東西需要思考,所以我就給他思考和分析了做哪個事情的回報最高。我做事的一個原則:第一個,必須有積累;第二個,必須有持續性。

打工的人到了四五十歲,一般的人日子不好過,除非你是政府單位,離開這個崗位還真的不知道該做什麼。後來我逐漸瞭解到,很多做老闆的人,基本上沒有回去打工的意願,就算是充滿的挑戰也不會。最近天天新聞都是華為,華為的老闆任正非四十多歲沒了工作,欠了兩百萬。結果人家幹了一個華為,七十多歲還幹著呢?那李嘉誠八九十歲也還幹著呢?

總結

有一個事大家必須需要了解,是什麼呢?就是做一件事是否有持續性。比如找一份工作,有可能會被開除,這個風險需要考慮的。其實做什麼都不容易,竟然做什麼都不容易,那就做一個有持續性的,當然,這是我給他的建議。

計劃,包括職業上的規劃策劃,這都需要去思考,思考多了以後,會產生一個什麼果效呢?你去落實的時候,會有可持續性的發展。人在計劃的時候,要知道考慮哪些因素,哪些因素是不需要太多考慮的,很多人在做計劃的時候考慮不太相關的因素,他們自己認為很重要,但是卻不是很重要。

會計劃和不會計劃,最後活出來的結果天壤之別。有一次我的同學就跟我說:“我們的同學四十歲之前都幹得非常好,到了四十歲六七歲,就一個接一個趴下了。”都完蛋了,他觀察到這個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走的那條路就會是這樣。

感謝主,我覺得我們人能有一個長遠的規劃那是非常好的,沒有的話也沒有關係,就憑著信心走,遇到挑戰的時候,還是要規劃前面的路要怎麼走。有的人規劃三到五年的,有的規劃十年八年的,都是憑著信心來規劃。但有一些人就把這些計劃,寫的天花亂墜,結果怎麼樣呢?一個也落實不了,那叫很扯。

我想思考和實現分開,計劃和落實分開,這是很重要的分層次的概念,對自己的浪費和影響就減到最小,把東西弄清楚了再去落實,就變很容易。模糊的時候去做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在我們當中的弟兄姐妹當中還是比較大的,如果今天你能過記住計劃與落實分開,你就得著了,今天就分享到這,願神祝福大家!

為您推薦
关闭

​有很多弟兄姐妹经常问我事情该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思考与实现要分开,计划和落实要分开,科研和生产要分开。为什么要分开呢?因为人一边做事一边思考问题是很难把问题思考清楚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做计划,如果没有计划,没有思考,没有科研,后面的东西都是很乱套的。 过去这些年,我有一个习惯,我不清楚的事我不会大动干戈地去做,如果装修房子还没有图纸,就冲进去直接做,把墙给砸了,结果该砸的没砸,不该砸的给砸了,这就麻烦了,最后做得一塌糊涂,成本也很高。我的习惯是先在白板上画图,再不断地去思考应该怎么做,而且要酝酿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思考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这个习惯要建立起来。 没有计划、想法,没有把事情思考透,你是很难一边做一边想的。当然有些东西确实需要一边做一边思考,那是探索性的东西,比如说为什么我非得要把墙砸错了再补,为什么我不能够在白板上画一画,再去思考思考,那多容易啊。

所以,思考是哪怕是用纸剪出一个模型来,再画都行,实在不行再找一个模型来做实验,也比建了墙再拆墙好,这样费钱费力何必呢?砸了以后花了七百多块新币请人丢这些建筑垃圾,其实完全可以思考好了再去建墙,所以思考和实现要分开。 也是前些天,我在接电的时候,有一个步骤我想省事,没把图画明白,就把线接上去,结果开关一开就冒火,当时太吓人了!如果事先我画好一个图,我照着图好好连不就好了,后来我又重新画了个图,思考清楚,把不该连的线给拆掉,就好了。 在做的时候看到那些线就会晕,但是把图画明白了然后再去做,就有一个清醒的思路,如果没有思考就天下大乱了。所以我建议大家无论做什么东西都要先想明白,如果想不明白也没关系,可以做探索的,可以在白板上,或者是做点模型,反正就是不在现场弄,如果大楼建起来再拆就麻烦了。

大家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思考和实现要分开,多习惯性地画画图,把事情整明白了再去做,这样基本上就不太容易出错。人活着要常常去计划,比如说接下来这段时间我就要计划如何治死自己肉体的恶行,我有一个恶习就是我很难容忍人家不去思考,前一段时间,我的脾气就发作了几次,我就想着要计划如何对付我这属肉体的恶习,因为这东西不造就人,也不解决问题,还释放了很多惧怕。 我的习惯是我会拿一个本子写下我的计划,很多事情都是想明白了再去做,计划好了才去落实,如果有偏差再来纠正,再去落实,再去找偏差,这样就会把事情做好,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管理学的概念。 我也鼓励大家开始计划,计划的时候如果脑袋都是浆糊,落实的时候就很乱套。怎么干,干什么,都把这些事计划好。思考与实现分开,计划与落实分开,科研与生产分开,科研是研究这事怎么做。比如说:“接下来的5G商用市场,没有科研,你生产什么呢?生产完了都是废品怎么办呢?” 人需要逐渐的学会做事的好习惯,养成这些做事的好习惯,我想对大家都是非常有益处的。这就回答了很多人问我“我该怎么办”的问题,养成一个好习惯,就变成一个有知识的人。学习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学习完了以后再去有计划的做事,规范地落实,整个事情就变得非常的有效率。

如何做计划呢?计划就是我们要做什么?计划分为几种:第一种计划比如五年的职业规划,企业发展计划,这属于战略性的规划和计划,解决了做什么,回答了为什么要做这事的问题,这事需要研究和探索,比较做哪个东西的回报最高。第二种计划叫项目计划,解决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谁来做以及使用到什么资源做的问题。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计划,我们去落实,去落实的时候尚且还会有一些偏差,没有这些计划那是乱套。 为什么有些人活到七五十岁,活得一蹋糊涂,因为他们都是拍脑袋拍出来的。上帝造了一个人,不是给你一个猴脑,是给你一个人脑。也就是说上帝造的这些人,是要学会学习规划计划,那是上帝的形象,落实的时候照着计划一步一步去落实。 如果不会计划怎么办?学习计划,小规模的探索性了解。就拿人的职业规划来说。昨天晚上有一位弟兄来找我,就谈到了这些规划的问题,我们谈到一个重点就是人到了四十五六岁,做到管理人员是非常尴尬的,如果那个地方不太喜欢你,你也不太喜欢那个地方,你干不下去的话,真就是高不成低不就,那就叫做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以后怎么弄?这东西需要思考,所以我就给他思考和分析了做哪个事情的回报最高。**我做事的一个原则:第一个,必须有积累;第二个,必须有持续性。** 打工的人到了四五十岁,一般的人日子不好过,除非你是政府单位,离开这个岗位还真的不知道该做什么。后来我逐渐了解到,很多做老板的人,基本上没有回去打工的意愿,就算是充满的挑战也不会。最近天天新闻都是华为,华为的老板任正非四十多岁没了工作,欠了两百万。结果人家干了一个华为,七十多岁还干着呢?那李嘉诚八九十岁也还干着呢?

有一个事大家必须需要了解,是什么呢?就是做一件事是否有持续性。比如找一份工作,有可能会被开除,这个风险需要考虑的。其实做什么都不容易,竟然做什么都不容易,那就做一个有持续性的,当然,这是我给他的建议。 计划,包括职业上的规划策划,这都需要去思考,思考多了以后,会产生一个什么果效呢?你去落实的时候,会有可持续性的发展。人在计划的时候,要知道考虑哪些因素,哪些因素是不需要太多考虑的,很多人在做计划的时候考虑不太相关的因素,他们自己认为很重要,但是却不是很重要。 会计划和不会计划,最后活出来的结果天壤之别。有一次我的同学就跟我说:“我们的同学四十岁之前都干得非常好,到了四十岁六七岁,就一个接一个趴下了。”都完蛋了,他观察到这个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走的那条路就会是这样。 感谢主,我觉得我们人能有一个长远的规划那是非常好的,没有的话也没有关系,就凭着信心走,遇到挑战的时候,还是要规划前面的路要怎么走。有的人规划三到五年的,有的规划十年八年的,都是凭着信心来规划。但有一些人就把这些计划,写的天花乱坠,结果怎么样呢?一个也落实不了,那叫很扯。 **我想思考和实现分开,计划和落实分开,这是很重要的分层次的概念,对自己的浪费和影响就减到最小,把东西弄清楚了再去落实,就变很容易。**模糊的时候去做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在我们当中的弟兄姐妹当中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今天你能过记住计划与落实分开,你就得着了,今天就分享到这,愿神祝福大家!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