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神学
推荐评论
命定神学 关闭
【查經】腓立比書 1章 - 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

2025-09-03 29,112 腓利比書

相关经文

腓利比书01章-问候
  • 1 基督耶稣的仆人保罗和提摩太写信给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稣里的众圣徒,和诸位监督,诸位执事。
  • 2 愿恩惠、平安从 神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 3 我每逢想念你们,就感谢我的 神;
  • 4 每逢为你们众人祈求的时候,常是欢欢喜喜地祈求。
  • 5 因为从头一天直到如今,你们是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
  • 6 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
  • 7 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因你们常在我心里,无论我是在捆锁之中,是辩明证实福音的时候,你们都与我一同得恩。
  • 8 我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切切地想念你们众人;这是 神可以给我作见证的。
  • 9 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
  • 10 使你们能分别是非(或译:喜爱那美好的事),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
  • 11 并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叫荣耀称赞归与 神。
  • 12 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
  • 13 以致我受的捆锁在御营全军和其余的人中,已经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
  • 14 并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 神的道,无所惧怕。
  • 15 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
  • 16 这一等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
  • 17 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
  • 18 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
  • 19 因为我知道,这事藉着你们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终必叫我得救。
  • 20 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
  • 21 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
  • 22 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
  • 23 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 24 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
  • 25 我既然这样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间,且与你们众人同住,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
  • 26 叫你们在基督耶稣里的欢乐,因我再到你们那里去,就越发加增。
  • 27 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叫我或来见你们,或不在你们那里,可以听见你们的景况,知道你们同有一个心志,站立得稳,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
  • 28 凡事不怕敌人的惊吓,这是证明他们沉沦,你们得救都是出于 神。
  • 29 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他受苦。
  • 30 你们的争战,就与你们在我身上从前所看见、现在所听见的一样。

大家好,我們開始來看《腓立比書》。我看見大家在查經的時候,都在很努力地嘗試找到這個《腓立比書》第一章的主題。有人說:“同心合一的興旺福音”,有人說:“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們身上照常顯大”。還有很多其它的嘗試啊。

那我要再次提醒大家一下啊。怎麼找這個主題?找主題是一個很重要的查《聖經》的關鍵。如果找不到主題,你讀起來你就會一頭霧水。《腓立比書》的主題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上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

如何讀《聖經》

我想再說一下如何讀《聖經》。讀《聖經》千萬千萬別讀給作者,讀出作者要寫給我們的,那是不是寫給腓立比基督徒的?是的,那也是寫給我們的。通常人家寫一個東西給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讓你知道你要幹啥。如果你讀了一封信,都是寫一大堆像老孃們兒嘮嗑,那種話沒什麼意思。但是使徒保羅也好,我們的神也好,如果他要把話告訴我們,一定是要我們讀了神的話就去行。這才是關鍵。

所以我想大家已經深深得著這種查經方式的影響。那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第一章要讓我們幹啥呢?“要我們的愛心在知識上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那是寫給我們要我們做什麼,你以為好像是在激勵,誇獎一番。其實還是要讓你知道該怎麼做怎麼落實。

其實保羅在心裡都是非常惦記這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姐妹們。為什麼非常惦記啊?我告訴你,因為他們的愛心在知識和見識上不夠多。隨便來一群人,可能就把他們給忽悠了。其實我跟你講,基督徒很容易被忽悠的。遇到點事就困惑了,再遇到點事又困惑了,騙子來了就不困惑了,就跟著騙子走了。

我跟大家講,不但是使徒保羅的困惑,或者使徒保羅在心裡的掛慮、惦記。那其實也是我們神的惦記啊。這就是保羅說:我體會耶穌基督的心腸。切切地想念你們眾人。為什麼?因為你們在悟性上太差了。悟性上不好,是很多問題的根源。

我想這個主題,很有代表性的表達了這個如何讀《聖經》。千萬不要讀出來說:“哦,保羅很喜樂”。保羅很喜樂跟你沒關係啊,或者說:“保羅很喜樂,保羅已經看透生死”。保羅看透生死,人家很喜樂。跟你也沒關係,你的悟性在哪兒呢?

很多時候我們腦子裡想的東西,還是有點混亂的呀。那我想咱們教會過去這大概三年多四年的時間,一直在推著大家在悟性上成長。為啥?就是不希望弟兄姐妹這麼容易就被忽悠了,就被欺騙了。太多了,最近就好些個被騙的案例。我想咱們為了讀懂《聖經》要告訴我們的。

《腓利比書》的背景

這個腓利比教會是使徒保羅到了歐洲,在歐洲建立的第一個教會。在《使徒行傳》的第十六章記載,其實保羅在那待了沒多久,但是腓利比這些人挺好,尤其是有一個叫呂底亞的,是賣紫色布。大家知道什麼叫賣紫色布嗎?就是賣高檔布料,最高檔的布料叫紫色布。那如果是賣藍布呢?賣藍布大概是給死人用的。賣紫色布呢?是給達官貴族用的。這個呂底亞應該是一個很敬虔的婦人。

保羅到了腓利比,主日就參加了他們的禱告會,然後就住在這個呂底亞的家裡。就在呂底亞家那個地方建立了教會。這就是保羅說,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一的興旺福音。這個地方的人很有意思,保羅一去,人家就有禱告會了。這些人其實不是猶太人,大部分都是羅馬人、希臘人。然後保羅去了參加他們的禱告會,就跟他們分享。這個呂底亞一看,哇,保羅真的是知道福音啊。以前他們信的是《舊約》,現在跟著開始信耶穌。那這個信完了耶穌以後,我想這些人都得到很多的恩典,就跟神在我們當中所做的一樣。

那後來這個腓利比教會就支持保羅乾的各樣事工。比如說保羅在哥林多的時候,腓利比教會就支持保羅不少啊,給他很多的這個財務啊,和各方面的支持。那後來保羅坐牢了,然後腓利比人又打發一個叫做以巴弗提的人去到羅馬照顧保羅。結果這個以巴弗提生病,病得很重,差點要死。

我跟大家講,保羅如果看到以巴弗提真死了,哎呦,我的天哪,心裡的那滋味就很辛苦了。感謝主啊,那都是呼天喊地的禱告。哎,以巴弗提從這種要死的狀態裡頭活過來了。所以保羅就打發這以巴弗提回到腓利比去,好讓那裡的弟兄姐妹能夠得點安慰,免得那地方人也惦記這以巴弗提。

保羅體會耶穌基督的心腸

那《腓立比書》的這樣的一個背景,保羅要幹啥呢?就是這個腓立比教會的這些弟兄姐妹,裡面有很多很多在悟性上的困惑。你不要以為在誇獎腓立比教會,誇獎不過是個鋪墊,那說到真正的硬核的東西,就是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姐妹,裡面還有很多困惑。

所以說第三點是保羅體會耶穌基督的心腸,切切地想念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姐妹。為什麼體會耶穌基督的心腸呢?為什麼切切地想念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姐妹?後來甚至保羅說:

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的無比的。(《腓立比書》1:23

我知道我離開這個世界,好得無比與主同在,息了世上的勞苦。但是因為你們的緣故,我離開了世界以後,看起來好像你們不怎麼樣。千萬不要以為你們這些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姐妹,支持了我這個,支持了我那個,很有愛心,但是你們的愛心是否有知識,在見識上是否有足夠的見識?這感覺我有過,心裡都很苦。心梗的時候差點兒掛了,哎呀,這個心裡頭放不下呀,真的是放不下。

我知道我不怕死,我在乎那個幹啥呀,我離開世界與主同在好得無比。還好,活過來了。活過來了我就把心裡話,跟我這周圍的弟兄姐妹說。真的是掛慮啊,就按照你們現在的這種光景,你們跟鬼打仗能打贏啊?就你們這麼屬肉體,這麼屬世界,在悟性上真的是不太通啊。那我怎麼辦呢?所以我告訴你保羅就是這種感覺。

有很多事困惑啊,我保羅為了福音坐牢了,來到羅馬,要讓羅馬皇帝判我的案子,我現在在排隊等我的案子判決的結果啊,腓立比教會里的弟兄姐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兒了,到底怎麼了?然後一看:哎呦,保羅坐牢了。然後各幫各派,各傳各的福音,把福音都傳亂了套了。有的是為了結黨紛爭,哎呀,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姐妹說,神啊,保羅啊,你們都到哪兒去了,心裡頭就開始沒有底了。

所以保羅就開始說,這都是神掌權。然後真的是希望他們能夠在他們的愛心上,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找的這個主題是這個。那有的人受苦是為了受咒詛,那保羅受這苦是咒詛還不是咒詛啊?你說困惑不困惑?

然後在腓立比教會里頭也出來一些奇奇怪怪的聲音。有的就開始有不同的心志,然後心裡的也不安穩,對所信的福音也不那麼堅定。問題在哪兒呢?問題就在於人不知道神掌權,不知道神真的很厲害。其實神要人裡面有愛心。但是如果這種愛心是老好人的愛心,那就麻煩了。所以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當你裡頭有知識有見識,你知道這個東西是怎麼一回事,你就不再懼怕了。我們的神這麼厲害,你怕什麼呀?這是這個《腓立比書》裡面,保羅寫的很重要的一句話。

能夠分別是非

有人說:哎呀,老師啊,那能夠分別是非是不是識別善惡啊?如果你在愛神的事情上,有知識,有悟性,然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你這種分別是非啊,不叫做識別善惡。什麼叫做識別善惡呢?不是分對和錯就叫做識別善惡。按照神的標準分別是非那是正確的。按照人自己的標準那才叫做識別善惡。然後按照神的話,神的標準分別是非。那不是很正常的嗎?那很正常。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使你們能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腓立比書》1:9-10

這話講得是不是挺好啊?我們今天能分別嗎?去讀了一本書《稻盛和夫》就糊塗了。再聽了幾堂課,聽了什麼這些名人大師講的就開始被人騙了。這種事很奇怪啊,有的時候都被騙完了以後,跟他解釋的時候還在那糊塗呢,說:我覺得他講得挺好啊。人講得挺好,人目的是啥呀?目的就是要騙人錢呢。但是如果你真要告他的話,他可能會還給你一點,免得把事捅大了。因為他們乾的那個事本來就不太合法。

我想我們應該能夠分別是非啊,這是我心裡的一個痛。真的能夠分別是非嗎?我想我們很多時候,就分別得不清不楚,常常把騙子當做好人。然後把神的話放在一邊兒。所以不能夠分別是非,不按照神的標準分別是非,那是人生一大悲劇。

比如神說:你不能愛錢,你不能侍奉瑪門又侍奉神。你現在能分別了嗎?那你愛錢愛到一身債務,看著都難受。那有的時候我跟大家講,看這弟兄姐妹照顧孩子,體貼肉體,給孩子體貼到敗壞裡去了。好幾十歲了,除了啃老還是啃老。你看這累還是不累啊?那因為我們裡面分別不了是非,以為體貼肉體那是愛。

有人說:那我愛孩子有問題嗎?你愛孩子沒問題,但你愛的方法有問題啊。你那個愛,就不叫愛孩子,那是敗壞孩子呀。

所以說,能夠分別是非,一定要學習分別。那我親眼看見,眼睜睜的看見人被騙了,人被鬼騙,被鬼帶走。所以有的時候,有人說:老師啊,他到底發生了啥事兒呢?是不是背後有什麼隱情?我告訴你啊:啥隱情?人無知都會被騙。人不能夠分別是非,都是要被騙的,只不過是早晚而已。所以我呼天喊地的跟大家再一次說:這要在知識上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你能不能夠分別?你如果照著屬世界的邏輯體系去分別,我看那就離吃虧不太遠了。

結滿仁義的果子

並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神。(《腓立比書》1:11

人這一輩子結出來的果子到底是個啥呢?我們弟兄姐妹真的得問一問。結出來的是愁苦的果子,結出來的是難受的果子,沒有喜樂,只有難受,只有糾結,只有沮喪,你說這能好嗎?人家使徒保羅活得多喜樂,就是在捆鎖當中,在監牢裡面,也是喜樂的啊,就是為耶穌基督擺上性命也是喜樂的。為什麼?因為他在悟性上是通的,他知道神的話是怎麼說的,知道這樣做的結果是怎樣的。

所以要看果子,要結滿仁義的果子。仁義的果子那是討神喜悅的,那是榮耀神。所以叫榮耀稱讚歸給神。那我們做的事兒有榮耀稱讚歸給神嗎?這都是問題啊。我看啊,我們接下來的日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就是人心裡都不知道。人活在咒詛當中還不知道,然後活的那個糾結那個難受。

有個姐妹,我們讓她蒙福都得冒著很大的風險。前好多個月過去了,就在奉獻這件事兒上,老也過不了這關。人就活得可糾結、可難受的,不蒙福啊。真的不是說教會很需要人的奉獻才講奉獻。如果教會為了你的奉獻才講奉獻,那我覺得那是不合乎神的話。教會不是缺錢才讓弟兄姐妹奉獻,是我們弟兄姐妹缺錢才需要神的祝福。

問來問去,問來問去,她說:我有奉獻。忽悠我們一聽就知道,一看那結果就知道啊。後來,關係開始逐漸上去了,我們的牧者得付很多的代價,才能把關係搞上去,也僅此而已啊。後來說實話,可憐的奉獻。那能蒙福嗎?那是最基本的信主的奉獻,不用說在愛心,你們的愛心在知識上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就在最基本的要求上,使自己蒙福的事情上還沒談到愛心呢。都很難過這一關。你說要命不?她的薪水三千多。生活費三千多,每個月空空的,啥也沒剩。

那最近還很有意思。在一線城市,她薪水六千多,生活費九千多。連租房子帶吃喝。結果她媽媽就說了:孩子啊,爸爸供你讀書的時候一個月給你一千五。現在你做工了一個月得供你三千多,真是供不起了。你說說這叫什麼邏輯?

你說這個世界是不是人很需要祝福啊?人太需要祝福了,這烏煙瘴氣的世界,沒有神的祝福怎麼過?哎呀,我跟大家講,要結滿仁義的果子。咱們還談不上那麼仁義,就是談一談使你蒙福。

我想弟兄姐妹凡是知道奉獻好處的人,絕對不會苛刻奉獻。我得告訴大家,我就是這麼開始的。我剛剛去教會,人家講見證可羨慕了。後來過了半年我要受洗,我要做基督徒。然後人家就給我上課,咱們那課比他那課深入。他們給我講的是很淺顯的一堂課,一個老頭給我分享。

哎呦,我的天哪,我一個月就能剩下兩百塊,如果再奉獻一百多,奉獻一百多的話。那還能剩下啥?哎呀,我這個糾結啊。我跟大家講,從教會往家走。那還沒談仁義的果子呢。只是想讓自己從貧窮里頭走出來。哎呀這個糾結,那動了心肝兒了。

後來我算了一筆賬,我每個月兩百塊錢存款。我問你什麼時候能富有?我說快拉倒吧。我呀,還是要走蒙福這條路。這個人哪,心裡的決定還是很厲害的。這也是蒙了神的恩啊。奉獻全都奉獻了吧!

我告訴大家啊。跟我一起信主的還有一些別的人啊。哎,他不奉獻10%,他奉獻5%。那你留下那5%要幹啥呀?我就很納悶。結果還真是不蒙福,找工作找得這個費勁啊。別吃虧,聽見沒有?要結滿仁義的果子,什麼叫仁義的果子?就是結滿信心的果子。

後來我告訴大家,我奉獻可不是跟著別人學的,就是我自己要怎麼幹。稅前公積金全算。如果你在歐美40%的稅,那你得奉獻多少?問題如果說是這玩意兒划算,那划算的為什麼不幹呢?當然了,除了奉獻之外,那結滿仁義的果子還要照著神的話去走,那不是奉獻而已,是以奉獻做一個開始,僅僅是個開始。

大家可能覺得我說的稅錢,有人說:那是新加坡稅低啊,新加坡交一點點的稅啊。那到了歐美交稅多。但是我告訴你,你如果知道這是個划算的,那你怎麼做決定?

所以腓利比人在奉獻這件事上那是過了關了。呂底亞是賣紫色布的商人,就是接待保羅去家裡的那個人,跟保羅的關係可鐵了。我問你她奉獻多少?《聖經》沒有記載。但是我告訴你,那些支持保羅,支持保羅服侍的,支持保羅的事工的。那錢都是從哪來的?那就是像呂底亞這些愛神的弟兄姐妹嗎?

那就算是這樣,保羅還說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上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多而又多。為什麼要多而又多?剛奉獻,那才是個起點。然後呢?然後再多一點,再多一點,永無止境,多而又多。那就是結滿仁義的果子啊。

保羅的遭遇是叫福音興旺

那裡頭還有困惑呢,你保羅這麼服侍怎麼就被抓了呢?我就問你一個問題,你說保羅是真信還是假信?這些如果是假信。一看,哎呀,那咱就別信了。我問你:保羅在這種遭遇還仍然堅持相信福音,而且他心裡是動真格的。為啥呀?因為他裡面的悟性是通的呀。他怎麼就通了呢?大家得琢磨這事兒啊。

《聖經》記載保羅他在在監獄裡:

弟兄們,我願意你們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腓立比書》1:12

這回他們真的知道嗎?要知道就不用說了。腓立比人是困惑。

以致我受的捆鎖在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中,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腓立比書》1:13

大家能讀出味道來嗎?就是他在看守所裡,然後看守那層監獄的叫御營全軍。那這個到底發生了啥事?我給你編故事,讀不出來,但是我可以編故事,我可以大膽的假設。這個御營全軍裡面其中有一個軍官,這個軍官突然間要死了,假如是得了一種奇怪的病。

下面的士兵說:這個使徒保羅可厲害了。他想了想,哎呀,醫院也治不了啊。在我們御營全軍那邊有一個囚犯,可厲害了。士兵說:他的手絹碰到人,碰到的人病就好了。我親眼看見的。哎喲,老闆啊。我的長官啊,試一下沒關係吧。結果就到了保羅那兒一試。神的大能在保羅的身上啊。神的大能那能力都是超出常人所能想象。好了!

保羅這名聲就在整個御營全軍裡頭就開始傳開了。這個囚犯可了不得,這是個神人啊!結果一傳倆,倆傳十,十傳百,御營全軍裡頭只要有人病了。就把他們給帶到這監獄裡頭來看保羅,保羅在那開診所啊。所以說那個地方經歷了這些,我問大家:那囚犯在監獄裡,能隨便來看呢?那不能隨便來看嗎?哎,但是人家保羅沒事,隨便來看。

那個御營全軍都成保羅的朋友了啊。你能理解嗎?保羅坐在牢裡,管監獄的那些人啊,獄警啊,全都開始跟著保羅信主了。哎呦,我的天哪!這事兒就是叫福音興旺。他很想把福音傳給羅馬的人。傳了沒有?傳了。結果很多當地的有信的有不信的,很多就都慕名而來了。

所以保羅在那兒受的捆鎖,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我跟大家講,身上戴著鎖鏈,身上戴著神的靈的人,鎖鏈是捆不住神同在的。而且神的同在,在人的身心上顯明出來,就更加寶貴,如同真金照耀,這是叫福音興旺,可是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姐妹還有困惑。這保羅在悟性上是通的呀。

保羅怎麼說呢?

並且那在主裡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鎖就篤信不疑,越發放膽傳 神的道,無所懼怕。有的傳基督是出於嫉妒紛爭,也有的是出於好意。這一等是出於愛心,知道我是為辯明福音設立的;那一等傳基督是出於結黨,並不誠實,意思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無論怎樣,基督究竟被傳開了。為此,我就歡喜,並且還要歡喜;因為我知道,這事藉著你們的祈禱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終必叫我得救。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腓立比書》1:14-20

哎呀,講得多好啊。我覺得這種受苦好啊,這種受苦有神的榮耀。那得了癌症受苦沒有什麼榮耀,那都是識別善惡愛世界愛出來的。人家使徒保羅,還有雅各的兒子約瑟,包括雅各,包括以撒,包括亞伯拉罕,那都是所付的代價都是值得的代價,是叫福音興旺。哎呀,這個人真厲害啊。難道神不能管嗎?神照樣能管。

記住在過去這歷史上,神的話立定在天,絕不改變。如果你傳錯了福音受咒詛,信錯了福音也一樣受咒詛。回到神的裡面,讓我們的愛心在知識上,和各樣的見識上多而又多。不要做一個固執的人,也不要做一個倔強的人。如果要做倔強,咱就在神的話上倔強。這就是保羅,無論走到哪兒,攔不住神的同在。

看透生死

一個信主的人如果看不透生死,就為了這個肉身活著而活著,真的是個悲劇啊。我問大家,你看見過死人嗎?你看見過多少死人啊?你沒看見你去火葬場去看去吧,天天都有,整天排隊的。然後你就看著啊,人抱著遺像,然後後面敲鑼打鼓的,就在那燒了,就出來一把骨灰。反正現在也不讓人看了,抓哪把骨灰也都搞不清楚了,就那麼地吧。有什麼意思呢?每次看見一把骨灰從火葬場裡出來。看見那人,死了以後,放在冰櫃里拉出來放在那塊兒,然後有個遺體告別儀式。

那新加坡的厲害啊,新加坡的遺體告別,告別三天,放在那塊兒,樓下在那支個帳篷,然後放在那兒,你可以天天去看啊,你看了好幾天。看完了呢?看完了以後是不是很醒腦啊?這一輩子躺在棺材裡的人,活著有口氣的時候就跟人鬥氣,一直到嚥了氣,鬥不了氣了,還是個鬥氣兒的人,這一生勞苦愁煩,不蒸饅頭爭口氣兒,結果啥也沒有,空空如也。

保羅他是看透生死的人啊。我得苦口婆心的勸大家,你若看不透生死,很慘的,很難喜樂的。我跟大家講,人一輩子如果是喜樂的活著,你就是喜樂的一生。但是喜樂的人少啊。尤其是念難唸的經的人多呀。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唸吧,唸吧。非要整啊,累得夠嗆啊,就是不好好地信主。人不好好地信主,喜樂都被鬼偷去了。剩下的都是愁苦和煩惱。你看那個那張臉長得就是醜,都跟苦瓜似的。什麼原因?看不透。

弟兄姐妹們,你如果真的看透生死,你一定會很喜樂的啊。這事咱也管不了,咱交給神了。那事咱也管不了,咱也交給神了。咱能管的啊,咱就好好管。這不能管的咱咋管呢?你看透了沒有?這必須是你們的愛心在知識上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呀,你得對照神的話。

這一生除了被騙就是被騙,一輩子欠債啊。那是欠債的一輩子啊。你說辛苦不辛苦?辛苦啊,怎麼可能不辛苦呢?人一輩子,我曾經跟人分享過,有兩件事很鬧心。第一,缺錢啊。第二有病啊。沒啥別沒錢,有啥別有病。但是怎麼能夠達成這個目標?大家說說看,你說的算嗎?你說的不算。“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但是人說的不算。你仔細看看,人說的不算啊。病來了你能說得算嗎?你說的不算。

所以問題來了。那什麼樣的人才能做到呢?我告訴大家,信靠神的人。如果你結滿了仁義的果子,你能夠分別是非,人一輩子少被騙,一次都不被騙,既不被人騙,也不被鬼騙。

人這一輩子被人騙一次回到解放前,看那個籌碼有多大,籌碼一百萬你的房子沒了。籌碼一千萬就窮極了,成了黑名單了。能夠分別是非。人如果兩次被人騙,回到創世以前的徹底的空虛混沌。那被騙三遍,你就乾脆進到,咱不用說十八層吧,起碼有一個五六層得下去了。那如果是一生常常被騙,你得傻成啥樣?

所以我心裡最近其實有點愁苦。什麼時候能夠使弟兄姐妹變聰明啊?變聰明瞭你跑別的教會去了,我也開心。你至少不被人騙了啊。怎麼才能夠不咬鉤啊?你像魚在水裡遊得挺好,咬一次鉤就被釣上去了。那你在這世上活著,你咬鬼的一次鉤就被釣上去,然後你上哪兒講理去?看透生死很難被騙的。看透活著這點小屁事兒,很難被騙的。

所以我心裡頭,有一個深深的盼望。盼望大家在悟性上,在知識上,在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呀。看透,人活著不過是虛空的虛空,活著活著就死了,最後就是一把灰。那我們糾纏啥呢?能不能開心一點兒,別憋屈啊。有人說:我要死,我想死。我就在想,有死的心沒有活著的心嗎?有帶著死就死的信心活著不就完了嗎?不要跳樓啊,要看透生死。

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該挑選什麼。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我既然這樣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間,且與你們眾人同住,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腓立比書》1:20-25)

保羅心裡頭那種掛慮,我特別有感受。我經常說的一句話,說給大家聽,大家別挑我毛病。我說:這是什麼腦子啊?我常常這麼講,給我急得夠嗆啊。所以我們要看透了生死!

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

如果你信的是真道,你一定會喜樂。我告訴大家,用喜樂來衡量,絕對不會犯錯。人一輩子如果在所信的道上去長進,人一定會喜樂。為啥?你不回被騙。你看這是這麼回事,那是那麼回事。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這句話反覆唸完了以後,我總覺得這講得已經很清楚了。我還能講啥呢?我問你所信的道是不是躺平的道?不是。所信的道是在悟性上、知識上不斷長進,如果一個人沒有知識怎麼辦?很難的啊。

我在弟兄姐妹面前真的可以誇口,我真的很喜樂。你說:為啥很喜樂?財務上我不缺啊。我財務上怎麼就不缺呢?我跟大家說說:我自己的屋子自己裝修,人家十萬塊錢,我一萬塊錢搞定了。我會缺錢嗎?我不會缺錢。那九萬塊錢你得攢多少年呢?那很多年啊,不是開玩笑。

我的病我自己看,我有神,我一禱告我就好了。死裡逃生也能好過來啊。而且我也不怕死啊。有人說:你咋不去醫院呢?我去醫院幹啥啊?醫院能看的病我都能搞定。醫院不能看的病我也能搞定。我去醫院幹啥啊?我媽得老年痴呆我能給她搞好了。我媽癱瘓的腰我能給她搞好了。你說我好得無比啊!

那如果你沒我這本事,你得花多少錢呢?請個護工,再整這個,整那個,整一堆。哎呦,我的天哪!老年痴呆我都能治好啊。關鍵是不花錢啊。我們家的弟兄姐妹哪有人來跟我較勁。哎,你為什麼不把媽帶醫院,你要帶你帶啊。你要帶你花啊。全都閉嘴了。還敢問嗎?不敢問了。

所以說這得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有病我自己治,沒有軟件我自己寫,學東西我自己學,我也不交學費。我不像有一些弟兄姐妹學東西,非得給人幾萬塊錢去學。花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啊,但我不花錢都把問題都解決了。然後還可以訓練人。我講得清清楚楚。爽啊!多喜樂呀!沒有那個悟性怎麼能喜樂呀!

在所信的道上啥也不知道。除了不知道,還是不知道,哪有道,沒有道。然後又看不明白,又看不透人生人死,然後有了病又得去花錢去搞定,又搞不定又遭罪,管子往上一插,然後最後就很悲慘,瞪著眼睛嚥了氣兒。你說這幹啥呢?

你們大家來到咱們當中,我能給你最好的愛,我能給你最好的恩典,就是鼓勵大家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那人在知識上不斷的多而又多。你如果說你開個淘寶店,你能不能在知識上多而又多,別把店幹黃了呀。你幹黃了,把店幹黃的人多的是。

開始你別羨慕我的能力。我的能力是從神來的,從神的道來的。你要跟,就跟著神的道。在所有的《聖經》裡,所有的書當中。你必須讀懂《傳道書》。虛空的虛空。然後你如果讀懂了《傳道書》,你讀懂《創世記》。最近有一個弟兄在美國,夫妻倆。聽了我的《創世記》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他們說:哎呀,真好啊!那可真是寶貝!

如果你能把《創世記》的十五章全搞明白了,有了《傳道書》虛空的虛空。有了《創世記》得著命定。知道為啥而活,然後在真道上不斷地長進,這是根基。然後悟性上不斷的通透。不像我們那對夫妻跟我說的,哎呀,在福音派待了這麼多年,聽那些《聖經》。我也挺佩服的,我就說:你們能在那個地方堅持這麼長時間,好像懂的又好像不懂得。能堅持十幾年,二十年,你很厲害啊。他們也覺得很厲害。但是現在在真道上,又長進又喜樂。

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

當你開始明白的時候,原來靈界是太真實了。當你還是嬰孩的時候,神保守你,但是你不能一直做嬰孩啊。聽得明白嗎?要在真道上不斷地長進。然後你們的愛心要在知識上,各種見識上多而又多。長大了就要拿起屬靈的武器,開始打這場屬靈的爭戰。

魔鬼太壞了,所以大家開始不要以為:哎呀,我信主真好啊,哎呀這麼多恩典。那僅僅是個開始,那是神給你的恩典。接下來要不斷地對付自己裡面那種很邪惡的東西,屬肉體的東西,屬世界的東西。

你長著長著神就照著三歲,打醬油的要求要求你。長著長著長到七歲,就按照上小學的要求要求你。有人說:哎呀,神啊,能不能不這樣啊,我就覺著做個小寶寶多可愛啊。那你覺得可愛,神不覺得可愛。那你想啥也不長就年齡長,那多嚇人啊。小腿短短的,腦袋大大的。那不是麻煩了嗎?這長大成了一個巨嬰了,啥也不知道。

凡事不怕敵人的驚嚇,這是證明他們沉淪,你們得救都是出於 神。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你們的爭戰,就與你們在我身上從前所看見、現在所聽見的一樣。(《腓立比書》1:28-30

就是這樣,一個人,如果不能夠打仗,都不算數。《民數記》不能打仗的不算。今天要渴慕成為打仗的人,我跟大家講,打仗多好啊。攻城掠地,魔鬼盜取的都給奪回來啊。都是屬於我們的。我們都是打仗的,把這些魔鬼仇敵給擄掠了。這魔鬼仇敵把很多人的錢都給搜刮來了。你又把從魔鬼手裡給搶過來了。那你怎麼可能窮呢?

所以弟兄姐妹,你要在知識上,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然後又要穿上神所賜的全副軍裝。我的天哪!太豐盛了。神要在我們的仇敵面前擺設筵席,為我們開慶功會。這多好!人怎麼可能不喜樂?

《腓立比書》不是在講喜樂,你沒有知識和各樣的見識,你喜樂得了啊。別人說你一句,這邊就抓狂了。別人懟你一下,那邊就不行了,崩潰了。怎麼喜樂?沒有見識,沒有知識,沒有愛心,也沒有真道。想不想活出喜樂的一生。當我們蓋棺定論喜樂的一生。多好啊!沒有智慧喜樂不了,沒有知識喜樂不了啊。

大家下點功夫,對付我們自己裡面的那種懶惰。對付完了我們的懶惰,開始在知識上,愛心上,各樣見識上不斷地長進。這喜樂!多開心。

神啊!願你在我們弟兄姐妹的身上做奇妙的工作。興起我們,裝備我們。讓我們每一位弟兄姐妹都能夠成為一位精兵,都能夠擄掠仇敵,在這世上能夠活出神榮耀的樣子。阿們!看了很多弟兄姐妹都在打阿門。這就是阿們!

願神祝福大家!

為您推薦
关闭

保罗是真正强大的人,因他与神同在。一个人的看法与神的看法接近,才能拥有这种同在。若只固守己见,则难成大事,易受委屈和困难打倒。与神同在之人,内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喜乐。 人一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内心的感受。有了神,就不会感到缺乏,许多缺乏感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很多人杞人忧天,为未来的疾病和不幸担忧,终日愁眉不展。 保罗自信仰耶稣以来,始终喜乐。这喜乐源于神,无法被夺走。即使他曾流泪,也无法剥夺他内心的喜乐。这种喜乐并非来自外在,而是来自神。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保罗,与神同行,拥有从神而来的喜乐。

当我们的看法与神的看法接近时,我们内心的感觉便源自神,带来喜乐。神的灵是喜乐的灵,被神的灵充满,喜乐便会油然而生。这种喜乐并非源于外在事物,而是神灵内住的奇妙。 在牧师生涯中,我遇到许多纠结的人。我建议他们祷告,但常遭拒绝。一周后,他们带着更恶化的情绪再次求助。我再次建议祷告,这次他们接受了。一个简短的祷告后,他们感到舒畅,心口松开,重获喜乐。 人的感觉源自灵界,或是魔鬼的灵,或是神的灵。祷告是让神的灵充满我们的过程。保罗常常祷告,神的灵便常常充满他,使他自然充满喜乐。这种喜乐由内而外,纯粹而简单。拥有这种喜乐的人,怎能不变得强大呢?

保罗视死如归,渴望与基督同在。《创世记》的核心在于看透生死,约瑟的去世也印证了这一点。若能参透生死,必能拥有喜乐。然而,许多人执迷不悟,即使有人指点,仍旧难以领悟。他们容易动怒、受伤,因为他们看不透事物的本质。 世人过分看重物质,求而不得则痛苦,得到后也难长久喜乐,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明白。只有看透,才能与永恒的上帝同心。与神同在,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像保罗在监牢里、约瑟为奴时一样,心怀盼望,甚至行神迹。这样的人,无所不能。约瑟身处困境却充满希望,因为他心怀永恒,超越了世俗的局限。

当我们真正理解生与死,心中便会产生对永生的信念。拥有永生观念的人,会像保罗一样,视离世为一件美好的事情,从而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加安稳。很多人惧怕死亡,是因为他们不相信永生,认为死亡是终结。 真正相信永生的人,会专注于永恒的事物。保罗祷告的内容都与神的国度有关,这表明他坚信永生的真实性。我们祷告的内容决定了我们的信仰根基,也决定了我们是否能成为一个强大的人。如果祷告只关注物质财富,我们将永远感到匮乏。 我喜欢参加葬礼,这让我反思人活着时追求的是什么。曾经认识的一个人炫耀名牌车,但死后一切成空。后来我也买了名牌车,却发现很无趣。房子大小无所谓,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好;车子能开能代步就足够了。看透事物与否,人生境界截然不同。我最大的困惑是,与那些没看透的人沟通时,生怕刺痛他们的心。

我无意中流露了自己的价值观,我明白的,他们却不明白。他们看重的,我认为毫无意义。我并非自命清高,而是真的觉得那些东西不重要。他们不了解我的观念会带来何种结果:像保罗一样喜乐、安稳,无忧无惧地生活。 若我离世,便与主同在;活着时,我竭力为主而活,生活充满意义。神必会供应车子、房子。如此,祷告的内容将不再局限于日常生活,而在于神的国度。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也会随之改变,不再轻易受到外界影响。 我常遇到争吵的情侣,我会引导他们从永恒的角度看待世事。争吵多么无聊!信主必须达到一定境界,否则难以承受世间的苦难和问题,容易深陷其中。 例如,有弟兄前几天对我说“牧师我又不行了!”我便引导他来到基督面前,从永恒的角度看待问题。回来后,他发现自己的烦恼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人生难免遭遇难以预料之事,但我们内心应存有永恒的盼望,这盼望并非来自世俗,而是能使我们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喜乐。 这正是保罗书信的思想根基。保罗所写的内容,有时连他自己都需要凭信心接受,因此他在书信中多次使用“笃信不疑”、“确信”、“深信”等词语。 保罗的看见,除了最初的光照经历,之后他并非常常看见耶稣基督。他曾被提到天上,目睹三层天的奥秘,却对此保持缄默。 我们无从得知他究竟看见了什么,但我们看见了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人。若要成为内心强大的人,必须学习内心真正的思考方法。

一个人若总是挑剔他人,往往是因为内心缺乏盼望。建议这样的人去火葬场看看,思考生命的意义,不要像行尸走肉般活着。人要有灵性,从“死人”的状态中走出来,成为一个有灵的活人,活法才能彻底改变。 信仰的真假,可以从祷告的内容和内心的感受来判断。虚假的信仰会导致错误的内心感受和祷告内容。教会里的祷告应关乎神国度,这样的祷告能解决生命中的任何问题,因为它能将你带入保罗的思维模式,使你成为一个强大的人,任何事物都无法剥夺你内心的喜乐。 保罗一生很少抱怨、纠结。如果你经常抱怨、纠结、不开心,说明你可能需要从“笼子”里走出来,进入保罗的思想境界,你会发现这才是正路。当你走在活路上,工作、家庭、孩子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腓立比书》的主题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上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读经的关键在于理解作者要我们做什么,而不仅仅是阅读文字。保罗写信的目的,是希望我们读后能够付诸行动。因此,《腓立比书》第一章的核心在于指导我们如何增进爱心,使其在知识和见识上不断增长。这不仅仅是一种激励或赞扬,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具体的实践方法和方向。要深刻理解并落实“爱心在知识和见识上多而又多”这一主题,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信仰中。

保罗惦记腓立比教会的弟兄姐妹,因他们的爱心在知识和见识上不足,容易被他人误导。基督徒常因小事困惑,甚至被骗子欺骗。保罗的挂虑也是神的惦记,他体会耶稣基督的心肠,切切想念众人,原因在于他们在悟性上的欠缺,而悟性差是诸多问题的根源。 读《圣经》不应只关注保罗的喜乐,而要思考其背后的悟性。许多时候,人们的思维混乱。教会过去几年致力于提升大家的悟性,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弟兄姐妹轻易被欺骗。近期出现多起受骗案例,更凸显了提升悟性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理解《圣经》的教导。

腓利比教会是保罗在欧洲建立的第一个教会,由《使徒行传》第十六章记载。保罗在腓利比期间,结识了敬虔的卖紫色布的吕底亚,并在她家中建立了教会。腓利比教会从一开始就与保罗同心合一地兴旺福音,这群人主要是罗马人和希腊人,他们原本信奉《旧约》,后跟随保罗信耶稣,并经历了许多恩典。 腓利比教会一直支持保罗的事工,包括在他于哥林多时提供财务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后来,保罗在罗马坐牢,腓利比教会派遣以巴弗提去照顾他。以巴弗提在罗马生了重病,几乎丧命,经过祷告后奇迹般地康复。保罗为了安慰腓利比的弟兄姐妹,并让他们放心,就打发以巴弗提回到腓利比。

保罗写《腓立比书》的背景是腓立比教会的弟兄姐妹在悟性上存在许多困惑。保罗体会耶稣基督的心肠,切切地想念他们,甚至说自己正处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那是好的无比的。但他又因着腓立比教会的缘故,放不下心。保罗挂虑他们是否在见识上有足够的认识,爱心是否有知识。他担心腓立比教会的弟兄姐妹们属肉体、属世界,悟性上不通达,难以与鬼争战得胜。因此,保罗的心情十分沉重,希望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属灵上的问题。

保罗因福音在罗马坐牢,等待皇帝的判决,腓立比教会的弟兄姐妹因此感到困惑和不安。他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看到保罗坐牢后,教会内部出现纷争,各派传讲不同的福音,导致人心惶惶,对信仰产生动摇。 保罗安慰他们,强调神掌权,一切都在神的掌控之中。他希望腓立比教会的弟兄姐妹能在爱心、知识和见识上不断增长。保罗受苦并非受咒诅,而是为了福音的缘故。教会内部出现不同的声音,是因为人们不认识神的主权和能力。真正的爱心不是老好人式的,而是建立在知识和见识之上的。有了知识和见识,人们才能明白事理,不再惧怕,因为神是强大的。《腓立比书》中,保罗鼓励信徒坚定信仰,相信神的能力。

这段文字强调了按照神的标准来分别是非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仅仅依靠知识和见识来分辨善恶是不够的,真正的识别善恶是基于神的标准。许多人因为缺乏这种标准,容易被表面的言辞所迷惑,甚至被骗。作者表达了对人们常常无法清晰分辨是非的担忧,指出这是一种悲剧。他希望人们能够以神的标准为准绳,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是盲目听信他人的观点,最终导致受骗上当。这段话的核心是呼吁人们回归神的标准,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避免人生的悲剧。

这段话强调了区分是非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爱和金钱方面。作者引用圣经,指出不能同时爱神和金钱,否则会被债务缠身。同样,溺爱孩子会导致他们啃老,这是因为无法区分真正的爱和体贴肉体。爱孩子本身没有错,但爱的方式不当会适得其反,最终败坏孩子。 作者亲眼目睹许多人因无法区分是非而被欺骗,因此呼吁大家在知识和见识上不断增长,学习区分属世界的逻辑体系和真正的智慧,否则很容易吃亏。区分是非的能力至关重要,否则早晚会被欺骗。

人的一生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子?这值得我们深思。如果结出的是愁苦、难受、没有喜乐的果子,那是不好的。使徒保罗即使身处捆锁和监牢,依然喜乐,甚至愿意为耶稣基督献出生命。因为他在悟性上是通达的,明白神的话语,也知道行为的结果。 因此,我们要结满仁义的果子,因为仁义的果子是讨神喜悦、荣耀神的。我们所做的事情,有荣耀和称赞归给神吗?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人活在咒诅中却不自知,生活纠结难受。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努力结出仁义的果子,使荣耀和称赞归给神。

有个姐妹在奉献上一直过不了关,生活纠结难受。教会讲奉献不是因为缺钱,而是弟兄姐妹需要神的祝福。这位姐妹说自己有奉献,但实际上数额很少。她的薪水三千多,生活费也三千多,每月都花光。 最近她在一线城市工作,薪水六千多,生活费却高达九千多,入不敷出。她妈妈说,以前供她读书时每月才一千五,现在她工作了反而要供她三千多,负担不起。这反映出她在财务管理上存在问题,即使收入增加,也无法摆脱经济困境。最基本的奉献都难以做到,更不用说在爱心上有所付出,这直接影响了她获得祝福的可能性。

在这个乌烟瘴气的世界,人很需要祝福。奉献是蒙福的途径,那些知道奉献好处的人,绝不会吝啬。作者回忆自己刚去教会时,羡慕别人奉献蒙福的见证。受洗前,他面临奉献的抉择,当时他一个月只能存下两百块钱,如果奉献一百多,几乎所剩无几。 从教会回家的路上,他内心十分纠结,一心想摆脱贫穷。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算了一笔账,靠每月两百元的存款,根本无法致富。最终,他决定走奉献蒙福的道路,把大部分钱都奉献了出去。他认为,人内心的决定非常重要,而他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蒙了神的恩典。

这段话主要讲述了奉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奉献获得祝福。作者强调,奉献不仅仅是跟随他人,更应该发自内心,甚至要将税前公积金全算在内。他以不奉献足额的信徒找工作困难为例,说明奉献不足可能导致不蒙福。 作者进一步指出,奉献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要按照神的话语行事。他以腓利比人和吕底亚为例,说明奉献是支持教会事工的重要方式。吕底亚作为接待保罗的商人,其奉献行为对保罗的事工起到了关键作用。 最后,作者强调奉献要永无止境,要不断增加爱心和见识,达到“多而又多”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结满仁义的果子。奉献不仅是金钱上的付出,更是一种信仰的体现和实践。

保罗被捕入狱引发了人们的困惑:他如此虔诚地服侍,为何会遭遇这样的困境?这引发了对保罗信仰真伪的质疑。然而,保罗在狱中依然坚定地相信福音,这表明他内心的悟性是通达的。那么,他的悟性是如何通达的呢?《圣经》记载,保罗在监狱里说,他所遭遇的事实际上促进了福音的兴旺。腓立比人对此感到困惑,保罗进一步解释说,他的被捆锁在御营全军和其余的人中,已经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这意味着,保罗的苦难并非毫无意义,反而成为了传播福音的机会,让更多人认识到基督。保罗的经历提醒我们,信仰并非一帆风顺,即使遭遇困境,也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因为苦难有时也能成为福音传播的契机。

保罗在监狱中,因神迹医治了御营全军中的一位军官,他的名声迅速在军中传开,许多士兵纷纷前来寻求医治,监狱俨然成了保罗的诊所。虽然囚犯不能随便探视,但保罗却能自由地与御营全军的人交往,甚至狱警也开始信主。保罗虽身处捆锁,但他的锁链却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福音因此得以兴旺。许多当地人慕名而来,有信的也有不信的。保罗身上带着锁链,也带着神的灵,锁链无法捆住神的同在,神的同在在他身上显明出来,如同真金照耀。尽管如此,腓立比教会的弟兄姐妹仍然感到困惑,但保罗在悟性上是通达的。

保罗在捆锁中,弟兄们越发笃信不疑,放胆传道。有人出于嫉妒纷争,有人出于好意,但无论动机如何,基督被传开了,保罗为此欢喜。他深信,藉着腓立比信徒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他终必得救。他切慕凡事放胆,或生或死,总叫基督在他身上显大。 与此对比,因爱世界而受苦并无荣耀。保罗、约瑟、雅各、以撒、亚伯拉罕所付的代价,是为了福音的兴旺。神的话语永不改变,传错福音或信错福音都会受咒诅。因此,要在知识和见识上增长爱心,不要固执己见,而要在神的话语上坚定。保罗无论走到哪里,都拦不住神的同在。

信主之人若看不透生死,仅为肉身而活,实乃悲剧。火葬场景象触目惊心,遗体告别仪式令人醒脑。有些人一生争强好胜,最终却空空如也。保罗看透生死,劝诫众人。若看不透生死,则难以喜乐。一生喜乐之人甚少,多数人饱受愁苦烦恼,皆因看不透。不好好信主,喜乐被夺,徒留愁苦。面容愁苦之人,皆因看不透。因此,信徒应看透生死,追求喜乐,方能拥有美好人生。

看透生死,将无法掌控之事交托给神,专注于自身可控的事务,这是喜乐的源泉。人生的苦恼在于缺钱和疾病,但人的意志无法完全掌控这些。唯有信靠神,才能结满仁义的果子,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从而避免受骗。信靠神的人,能够拥有真正的智慧和喜乐,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通过在知识和见识上不断增长爱心,对照神的话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真谛,活出有意义的生活。

人生若被骗一次,损失可能巨大,如房产尽失或负债累累。若多次被骗,则可能陷入更糟糕的境地。因此,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至关重要。我担忧信徒们容易受骗,希望他们变得更聪明,即使因此离开教会也无妨,只要能避免受骗就好。 如同鱼儿不应轻易咬钩,人们在世上也不应轻易被欺骗。看透生死的人不容易被骗,因为他们明白人生的短暂和虚空。我盼望大家在悟性、知识和见识上不断增长,看透人生的本质,活得更开心自在,不要纠结于琐事。 有人想死,为何不能以同样的决心好好活着?带着随时赴死的信心,认真地生活,看透生死,就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迷惑。

保罗在《腓立比书》中表达了他对生死的心志。他切慕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都让基督在他身上显大。他认为活着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处。然而,他在肉身活着,若能成就事工的果效,他便难以抉择。他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那是极好的。但他更深信,为了腓立比信徒的益处,他仍要活在世上,与他们同住,使他们在信仰上更加长进和喜乐。保罗的心情复杂,既渴望与基督同在,又挂念信徒的属灵成长。这反映了他对基督的忠诚和对信徒的深切关怀。作者对保罗的心情感同身受,表达了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

真正的信仰会带来喜乐,这是衡量信仰是否正确的标准。在所信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人会因不被欺骗而喜乐。信仰不是让人躺平,而是在悟性和知识上不断进步。 我个人就非常喜乐,因为我不缺财务。例如,我装修房子只花了一万元,而别人可能要花十万元。我也不怕生病,因为我相信神,可以通过祷告痊愈,甚至能从死亡边缘逃生。医院能治疗的病,我能解决;医院不能治疗的病,我也能解决。我甚至能治好老年痴呆,而且不花钱。 我家里的弟兄姐妹没有人敢质疑我为什么不把母亲送去医院,因为他们知道我能照顾好她,而且能省下大笔费用,比如请护工的钱。老年痴呆我都能治好,关键还不花钱。

要在所信的道上不断长进,才能真正获得喜乐。有些人学习需要花费大量金钱,但我选择通过自学解决问题,不仅省钱,还能训练他人。缺乏悟性,就难以体会真正的喜乐。 如果对所信的道一无所知,对人生和死亡也看不透彻,生病时只能花钱解决,最终可能痛苦地离世。 我希望大家来到这里,能够得到最好的爱和恩典,鼓励大家在所信的道上不断成长,获得喜乐。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否则可能会面临失败。例如,经营淘宝店也需要具备足够的知识,才能避免经营失败。

我的能力源于神之道,关键在于领悟《传道书》的虚空本质。若能深谙《传道书》,再研读《创世记》便能豁然开朗。有弟兄听后感叹受益匪浅,如获至宝。通透《创世记》十五章,明白生命意义,在真道上不断精进,这是根本。悟性通达至关重要。有夫妻在福音派多年,似懂非懂,却能坚持,实属不易。如今,他们在真道上不断成长,满怀喜乐。掌握真道,生命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灵界真实存在,信主是恩典的开始,而非终点。我们需要在真道上不断长进,爱心在知识和见识上增长,拿起属灵武器,参与属灵争战。魔鬼邪恶,信主后要对付内心的邪恶、属肉体和属世界的东西。 神对我们的要求会随着成长而提高,不能永远停留在婴孩状态。只长年龄不长进,会成为一无所知的“巨婴”。 《腓立比书》1:28-30 提醒我们,不要惧怕敌人,因为得救是出于神。我们蒙恩,不仅要信服基督,还要为他受苦,参与属灵争战,正如保罗所经历的一样。

这段文字强调了基督徒需要具备属灵的战斗力,成为能够“打仗”的精兵。作者引用《民数记》中不能打仗的人不算数的例子,鼓励信徒渴慕成为战士,夺回被魔鬼盗取的一切。他认为,在知识和见识上增长,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在仇敌面前享受神的筵席和庆功会,从而活出喜乐。 作者进一步指出,缺乏知识和见识难以真正喜乐,容易因外界的言语而崩溃。因此,他呼吁信徒努力克服懒惰,在知识、爱心和见识上不断进步,从而活出喜乐的一生。最后,他祷告神兴起并装备每一位信徒,使他们成为精兵,掳掠仇敌,在这世上活出神的荣耀。
听到10:55,就不能听下去了,软件问题吗?
网站小助手
回复LG:听到10:55,就不能听下去了,软件问题吗? 正在修复!谢谢回馈!
@LG: 听到10:55,就不能听下去了,软件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