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做事篇》03:在做事中瞭解事物的本質

大家好,我想我們接著講做人和做事。今天講做事篇的第三講:在做事中瞭解事物的本質。我想應該是沒有人去上廁所吧?上完廁所回來,你會問老師講課的主題是什麼啊?因為上廁所去了,所以錯過了。但是我告訴你,你看一下前面人家的打字,在做事中瞭解事物的本質。

掌握了方法僅僅是第一步

你知道很多人就停留在這個層面上了。比如說我是個刮大白的師傅,刮大白,颳了一間,又颳了一間,又颳了一間。你問他刮大白是怎麼回事兒,他基本上也說不太清楚,他颳了一輩子。能活,但是活得有點小鬱悶。為啥?因為他刮大白,他就是一直刮下去啊。一直刮下去,那是勞苦啊。他很難開心的。

你每天做同樣的事兒你試試看。今天做,明天做,後天做,天天做。哎呦我的天哪,人一輩子活得這個鬱悶啊。最後,颳了一輩子的大白啊。我想光我單單停留在這個層面,一生就把做人的這件事給糟蹋了。我再說一遍啊,一生停留在勞苦操作當中,就把做人這事兒給糟蹋了,白做了,這一輩子白做人了,就一直幹。

那其實應該怎麼做?一個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人,和受過很多教育有知識的人做事是不一樣的。
你比如說我可能會洗廁所。我洗廁所洗著洗著,我洗出規律來了。我不但掌握了方法,我還抓住了本質,我就瞭解了裡面的本質到底是啥。你說,老師洗廁所還有本質?有啊。人一旦找到了內在的本質,那就開心了。你為什麼不開心?因為一直在勞苦當中。

所以,人一輩子不是學了一個方法,而是學會了思考。其實思考這件事兒,是做人的一個關鍵因素。如果你不會思考,這輩子不白活了嗎?是不是白活了?所以我想解決問題很重要。做工那不過是人家給咱們一個平臺,那是恩典。

華人命定神學其實就是一個抓本質,瞭解事物的本質的神學體系。那怎麼了解的呢?開始建立教會,啥也不知道。幸虧我啥也不知道。如果學了那套傳統的神學體系,好像知道然後又被那套體系汙染了,壞了。就那麼過吧,反正也是一輩子。那幸虧我知道我不知道,所以在建立教會、在實踐當中,碰得鼻青臉腫。哎呀,我說這問題啊層出不窮。

因為我不是一般的小老百姓。能幹、使勁幹,乾得很痛苦,還是繼續幹,然後就以為是為主受苦,其實是沒有了解事物的本質。

在建立教會的過程中,有一點是我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我知道我不知道。我知道我不知道,然後我就去探索。哎喲,反覆地去了解《聖經》。實踐牧養,然後在這個事兒上有不斷的突破。這不就創立了華人命定神學?其實華人命定神學是一個牧養的神學。建立教會就建立有神榮耀教會的神學,牧養的神學。

那人享受不享受,喜樂不喜樂,全看本質了。如果你瞭解了本質,你就可以舉一反三。你不瞭解本質,那個東西看起來雜亂無章,然後就很多。我經常看到咱們弟兄姐妹跟我講,老師我的工作可多了。然後拿手比劃一下那個腦袋,好像是腦袋比大象腦袋還大似的,在這手滑了一個大圈兒,哎呀,東西老多了。我說哪有那麼多東西啊?

我說你幹啥的呀,她說,我是教跳舞的。我問,那你呢?她說,我是教彈鋼琴的。我說你這教彈鋼琴的,教啥啊?就那麼幾首曲子教會了他去考,是不是?那跳舞呢?就那麼幾個舞,然後教完了人家去考去。那有啥東西啊?讓我這一說呀,就把人家的專業都給貶低得不行,人家就覺著我瞎說。

其實事實上,如果真抓住了本質,一下子就覺得整個東西透亮了,這東西沒多少啊。所以會做是一回事,會思考是另外一回事,抓住了本質,瞭解了本質,那更是另外一回事。
我不是講嗎,人都得有點哲學。那你沒有哲學其實就是沒有理論指導。那人活得肯定很累。我跟你講人活得累,就是經常在忙啊忙啊忙,然後啥也不知道。然後第二天又忙啊忙啊忙,啥也不知道,瞎忙。那我說的就是叫無頭蒼蠅。我翻譯成英文可不是沒有頭的蒼蠅,叫做沒有頭的雞。但是雞這個字在中國人裡面聽起來太難聽了。Hitler's Chicken。

關鍵是瞭解事物的本質

關鍵是瞭解事物的本質,絕對不是學了一個方法。你賣肉,你慢慢了解賣肉的本質。你如果說是照顧老人,你瞭解照顧老人的本質。如果你是個打掃衛生的,你瞭解打掃衛生的本質。什麼東西都必須瞭解,你瞭解完了你可了不得,關鍵就是這件事。

如果你說你幹得不喜樂,肯定是這事出了問題。為啥?你掌握了方法,你還不瞭解本質,你就覺得活特別多,你就覺得事特別亂,是不是?

那什麼東西是本質呢?就是事物的規律。事物的規律就是指導我們實踐的理論。我們小時候讀的東西是不是都還給老師了,有沒有?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是吧?理論是啥?實踐是啥?咱們學過沒有?哲學嘛,哲學有沒有學過?

沒學過的沒關係啊。咱們當中是有一些東西都學了,但是還給老師了。那東西很有用的啊,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所以你問我為什麼我活得挺好。因為我是一個有哲學思想的一個工程師。我就是喜歡抓事物的本質。

能夠指導時間的理論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指導就是好使。這個好使不好使,這才重要呢。聽明白了嗎?如果你用的東西都不好使,什麼指導啊?指導不了。不好使的東西是有問題的呀。你抓住了這本質,你再去指導實踐的時候是很清晰的脈絡。好像是東西很多,但實際上是不多的。

你比如說坐車,你就瞭解坐車的理論。當然,賣車是賣車的理論。坐飛機有坐飛機的理論,工程都有工程的理論,高鐵、高樓,所有這些事兒都必須有理論的指導,是不是啊?所以伴隨著對事物的本質的瞭解才能夠把事情做成啊。你沒有對事物的瞭解,你做不成的啊。聽明白了嗎?

那我們為什麼做得暈暈乎乎的?因為啥也不知道,就知道忙。如果一個人啥也不知道,就知道忙,壞了!我得告訴你,我非常非常不喜歡忙碌。你不要以為我不忙碌,以為我做的事兒少,我不忙碌,那我做的事兒多呀。直到現在,有一些事兒我還親力親為呢。

所以我瞭解事物的本質,你要讓我給你講講我過去這些年,我做這個電腦網絡,我把電腦網絡的本質弄得清清楚楚。很多時候工程師解決不了的問題我能夠解決。為啥?我知道這裡面的貓膩。後來做了管理,對管理我也做了很多的探索。那真的是好,那個知道的東西多,那玩的花樣也多啊。抓住了本質就可以指導實踐,就這麼回事。

我不是死記硬背那種人。那我就在想,做事兒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一直停留在做事兒,這一輩子就跑了一個龍套。所以做事兒幹啥呢?從做事兒中瞭解事物的本質,你就喜樂了。你為什麼不喜樂就這麼回事。我就看那些老師,哎喲,說的不好聽的,做的屁滾尿流的。我說做個老師能做成屁滾尿流的不挺奇怪嗎?是不是?奇怪啊。人就是不想花時間瞭解,這才可惡。

我就想改變你們的生活方式。你說我改不成咋辦,改不成,跟我也沒有什麼太大關係。我也是照樣喜樂。為啥?因為我很清楚,你的改變只有你自己願意才能做。你不願意就像牛不想喝水,給按到槽裡有啥用?沒啥用。所以我想告訴你,你是想喜樂嗎?在工作的崗位上想喜樂嗎?想喜樂,哎呀,誰不想開開心心做工啊?

瞭解事物的本質,你就一定會做事情條理清晰。如果將來有一天老闆問你這個,問你那個,那你回答的都是條理很清晰。為啥?你瞭解這些事物的本質。

那我問你,做老師是做啥呢?好多人不懂,做一輩子老師以為站在講臺,在那嘚不嘚嘚不嘚然後捲包就走。那都是有問題的呀。所以學生學得啥樣的?

感慨,是不是?老師在講臺上是幹這個事兒的嗎?當然我不想講這個教育的問題。我巴不得弟兄姐妹,不要在這人的一生當中,就跑了一個龍套。大家知道什麼叫跑龍套嗎?你知道這個演員騎著馬,然後攝像機在那兒拍著。在那兒騎著馬,那馬往前走,樹往後邊跑,結果人家拍戲的那可厲害了。整一群群眾演員,一人扛著一棵樹跑,那馬根本就沒走。

然後我跟你講,抱著樹跑,看著還有那個好笑,但咱們看的電影你還別說,電影還就是這麼拍出來的,你別看那樹,那馬往前跑。其實是一群群眾演員抱著一棵樹,一人抱著一棵樹往後跑,抱著個樹跑來的。哎呀,你說薪水高不高,那怎麼可能高呢,大街上抓一把來,你來抱著樹跑。所以說,那匹馬要跑,而人在攝像機前要捕捉,這多難啊。聽明白了嗎?攝像機要抓住在奔跑中的馬,這多難拍啊?那騎馬的人啊,上下顛簸的。一步也沒走,光那些跑龍套的跑了啊。聽懂了嗎?所以這一輩子千萬別再跑龍套。

千萬別再跑龍套,開始學會抓住事物的本質。你說我沒上過學,你這不是在那上學的嗎?你說老師我認識的字不多,我講的字都不用認識,都是簡單的字。我跟你講,我講的東西有一個特點,都是很簡單的字,特別粗糙的字。沒有那些聽起來誰也不知道的詞兒。

我媽沒上過幾天學,都聽得懂。她說,兒子,你講的我都能聽得懂。那不是我拽啊。我不拽!我不一整就拽一個大家誰也聽不懂的詞兒,我講的都是大家能聽得懂的詞兒。你別以為這個東西粗俗,這可不是粗俗啊。我講的都是粗俗話。但人家鄧小平的"黑貓白貓"理論多粗俗啊,但就是厲害,是不是啊。

如何瞭解事物的本質一: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這是個態度問題。你知道《聖經》有一句話很有意思啊。讀了神的話就去行,就是個聰明人。為啥?因為一去行,發現不對。
哎呀,這個不對啊。行出來的結果跟《聖經》裡的結果不一樣。那不一樣的是誰錯了?是《聖經》錯了還是你錯了?我猜大部分都是咱們錯了。知道自己不知道這是一個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一個觀念。所以這個傳統的神學,被我說的一無是處。為什麼呢?因為傳統的神學能說不能行。

耶穌說那些法利塞人不就是這麼說的,能說不能行。曾經有一個東西是很要命的,以經解經,大家聽過沒有?你覺得以經解經對嗎?以經解經,那東西要對,耶穌就不用說聽了神的話就去行了。解的就是以經解經,解完了以後就明白了,一試不對。那不對那你解出來的是個啥呢?是不是?行不出來。

所以我說,就是如果做了一個車,車不能跑,你還得擱手推著,那叫手推車,是不是?那如果造了個飛機不能飛,那不叫飛機,是不是?抓了個飛機能飛上去下不來,那叫活棺材啊,那叫能飛的棺材啊。是不是?那不要了命了嗎?你坐嗎?你敢坐啊?我是不坐啊。為什麼不做?一做就掉鏈子。飛機壞了是不是?

所以說,這事兒啊,還得把它行出來。一行就知道自己不知道,這就是問題所在。你比如說,咱們就說這個病得醫治這件事兒,那是咱們行出來的呀。實踐來實踐去,哎呦,好事兒絕對好事兒。是不是?所以說這事兒,都得把它做出來了。

那我怎麼做出來的呢?是一開始就認為自己不知道,我絕對不會說做一個車不會跑,車就這樣的。建了一個教會沒有神的同在,教會就是這樣的。做了一個飛機不能飛,飛機就是這樣的。我就給他一個詞兒,傻了吧唧。是不是?你得傻成啥樣這麼說。

所以說我告訴你,華人命定神學講這個瞭解事物的本質,順便說點這個帶點神學的貨啊。最重要就是行出來,是不是?有一個老師曾經講過一門課,我聽得挺好。你知道他這個人,他是專門教人教課、教做銷售的。他是個銷售人員出身。他有一個朋友就來找他,你說我做這個衣服吧,貨真價實,質量超棒,然後就是賣不出去,那才邪門兒。

他說你定價多少?三百九十九。我問你現在穿三百九十九塊錢衣服的人,是什麼人?大家說說看。後來他說你這個定價不對。為啥呢?因為你這個東西的設計,和整個的材料設計風格,和這個針對的人群對不上。結果他就回去改了這個樣子,也改了牌子,賣1699火爆。

他說那個老師啊,我要請你吃飯。為什麼呢?哎呀,我跟你說完了以後回去,我的東西就賣了。所以說這事兒啊,這定價這東西挺要命啊。你定價不對,是吧?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不對,你就在那挺著吧。最後就挺屍了,挺成屍體了,我就說這個事兒啊。但你要不要在拼多多上拼一個工程的工具?千萬別去那兒,那拼不了。
所以說這事兒啊,咱們都得知道咱自己不知道。咱們做任何東西,都要知道自己不知道。那我這個人就是喜歡琢磨。我這一輩子最聰明的地方就是,這事兒我還不知道。我幹得費勁我能不知道,是不是?我幹得費勁我鬧心,我能不知道?

那我知道啥呢?就是這個事兒我還沒把握好,掌握不了。你讓我去教人家怎麼做銷售,那是純扯淡。我做不了,我不知道。我幹不了,我沒幹過。是不是啊?但是隻要是我乾的活兒,我一定會把這活兒幹明白,從不知道幹到知道。

像建教會是吧?那我以前在做這個IT的那個最高的職位叫做CIO。那經常處理大量的甲方乙方的合同。我就是甲方,人家是乙方。這合同管理,那是複雜的課題,記住啊,那可不是開玩笑。

然後還有外包的,還有供應商,然後我要認識這外包的本質,我要了解供應商的本質,我要了解合同的本質,我要了解項目管理的本質,如果不知道,老慘了。那後來我整明白了,所以我每天上班下班,不怎麼加班的,雖然我幹很多。為啥我瞭解?有一次我一個同行打給我,他說:“老師你有沒有這個問題啊。”我說我沒有啊,他問:“那你怎麼能沒有呢?你怎麼沒有呢?哎呀,我都幹得焦頭爛額了。”
他內部有內部顧客,外部有供應商,內部的顧客不滿意,外部的供應商不能做。我跟你講,整天開會,跟這個開會,跟那個開會,一開開到晚上十點。那個累得小臉都綠了。那原因在哪兒呢?因為我在做我這個職位之前,我就想這事不能這麼幹哪。他們還那麼幹哪,到現在還那麼幹哪。我說不能這麼幹啊。

他說那問題的本質到底是啥呢?我告訴你,只要是說不清楚的,你就不能外包。記住你要想找一個供應商,你就得把所有的事兒都說清楚。這是個啥,那是個啥。聽明白了嗎?那你如果沒有這個知識,你肯定被欺負。因為合同是人家寫的嘛,是吧?說不清楚的不能外包。

比如說裝修的地磚,十二萬全包。那是什麼地磚呢?給你啥你就收著吧。就是最便宜的地磚,最便宜的地板、最便宜的門。聽明白了嗎?門外面是皮,裡面就是紙盒,就那樣。一百塊錢一個門,五百塊錢一個門,一千塊錢一個門,那能一樣啊?人家都有招啊。所以賣的永遠比買的精。我媽老早就告訴我,賣東西的人老精了,是不是?那我呢,我就不怕麻煩。為啥呢,我不想要麻煩,我就全包了,然後麻煩就不多。是不是啊,為啥?很多東西說不清楚。

我就把我所要做的東西都得說清楚,然後我外包。你給我做成我要的樣子。如果我說不清楚的我不做,聽明白了嗎?人家說你有這個問題,我說我沒這個問題。我把這事兒一句話就把合同管理說得清清楚楚。我不想說,哎呀,我不想麻煩,你們都做吧,做吧。我不想知道,哪有那體力整啊。後來麻煩就多呀。

哪一樣你讓他幹,你稍微改一點,人家就要加錢,再改一點加錢,人家又要再加錢,再改一點,把你臉都加綠了。那天我看我們家隔壁裝修,我去看了一下。我說你這地方有問題,還鬧心呢。十幾萬,十一二萬,十二三萬,十三四萬的合同,一直幹到二十多萬也沒幹完呢。

所以我告訴你啊,像這些供應商一看到我這樣的人,忽悠顧客的到我這兒來,轉身就走。這錢不好賺,不賺了。那真正想幹活的,就說這個顧客好,是吧?他東西都說得清清楚楚,幹完了,我給你錢,你給我貨,完事兒,是吧?這就是問題呀,是不是?

所以我們得知道我們自己不知道,這是一個很基本的態度。那你做出來才算數。是不是啊,問題就在這兒。好使還是不好使啊,就清楚了嘛。所以我跟你講,忽悠的人一到我這兒來,開完一個會,下次不用再找我了,我打電話人也不接了。賺這小子的錢太難了。那可不難嗎?你翫忽悠,那我能讓你忽悠啊,是不是?我花得起這錢,我丟不起這人呢,是不是?你要想翫忽悠,你到我這來就算了吧。

所以怎麼辦?我告訴你,一旦我不知道,我花大量的時間去探索。這就是第四點,如何瞭解事物的本質二,反覆琢磨。

如何瞭解事物的本質二:反覆琢磨

你聽了這反覆琢磨,像是個學術名詞啊?這怎麼好像老百姓似的,但它就是反覆琢磨,別的整了一大堆的聽不懂的名詞,沒用,我這東西就是比較粗俗。但是這知識不粗俗,好使,就得反覆琢磨呀。那怎麼琢磨呢?我告訴你,如果說這是個成熟的行業﹐我把這成熟行業的理論給挖出來。我反覆看啊。有的時候我們看了以後覺著他沒用,原因很簡單,因為它的理論的層次稍微有點抽象,離我們實踐的這個中間還距離很大。就拿《聖經》來說,離我們實踐距離是有相當大的距離。所以我有一個理論,大家聽過沒有啊。

讀經書嘛。經書一下子就讀明白了,那叫經書啊?一下子讀明白,那不叫經書,那叫小說。是不是?像我讀經書,我都讀得可仔細了。我帶你們查《聖經》,查的可仔細了。那一種書叫做經書,一下子是吃不透的。

還有一種東西叫做論。經和論差別很大。什麼叫做論呢?論就是如何把在經書裡說的東西行出來。我給你解釋,《孫子兵法》是一種經書。你要把《孫子兵法》解釋完了以後具體落實在戰爭當中,那個叫做論,就是經書的實踐叫做論,如何實踐經書裡的東西叫做論。但是經書還是很重要的。

我們講的這個銷售,四個P還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帶大家講道也好,查經也好,全是論。我這個地位很清楚的。我不像有一些人,他每個主日講道也好,查經也好,他還是停留在經書那上。

那我給大家講,如何瞭解事物的本質二反覆琢磨,琢磨啥,琢磨人家經書說的是啥。是不是?反覆琢磨那經書說的是啥,我說的這是一個成熟的行業。那不成熟的行業怎麼辦?不成熟的行業不多,你所涉獵的行業都基本上是成熟的行業。

我們就得知道這經書是不能直接用,經書是高度概括總結了事物的規律。所以它沒法用。那經過誰呢?經過這些論。寫論的人,把這東西寫出來,然後再讀就好用了。所以大家多讀經書,讀完了就去讀論。為啥我讓你讀《聖經》?為啥我讓你讀完了《聖經》,然後讀我的查經?因為我那個查的是論,經書是高度概括。《黃帝內經》是經書,張仲景寫的《傷寒論》,叫做論,聽明白了嗎?反覆琢磨啥?琢磨把理論重新挖出來。

那早些年間我在做這個網絡,和互聯網,那我幹互聯網那比人家馬雲還早呢。92年就開始整互聯網,那時候的互聯網老粗糙了,很難整,那個年代。整互聯網的時候,資料也不全,東西也不對,要解決那些問題可費勁了。我的天哪,那書跟讀那個什麼天書是的。下班就讀,老闆交給我的問題,我下班我就讀,終於把這個網絡這件事給整明白了。

這個TCP、IP,咱們每個人用的那個網絡的那些通訊協議啊,那個年代哪有現在這麼好,一點就好了,那個年代都沒有這個UI的。探索琢磨,琢磨把理論挖出來,後來有一個理論,叫做OSI 7 layer,我就把OSI 7 layer七個層次琢磨得老透了,這是網絡的基本概念。

現在我覺得那東西很簡單了,所以那個時候是不成熟的行業。不成熟的行業其實在那個時候也有經驗。然後我就把網絡理論搞明白了。所以我想,很多東西需要琢磨。為啥我們不會?因為不會做啊。有的時候會做,把東西整出來了、能跑了,也不知道為什麼能跑。

所以有時候我覺得工程師背景的人厲害。所以現在搞科研,你會發現很多科研實驗室在推動什麼?工程背景下的科研。如果搞科研就知道,我曾經參觀過很多美國的實驗室,像IBM、谷歌、思科,還有林肯實驗室。全是工程師的科研,叫做做出來才算數。

這些事兒都是反覆在理論和實踐當中探索。在理論和實踐當中探索,我們在觀察、探索、琢磨。我用琢磨這詞,總也找不著什麼詞能夠取代。我就覺得“琢磨”這詞好。你要問我,我是個喜歡琢磨的人,好幾年前我見到我同學,我同學就說,我這個老同學就愛琢磨。我這一輩子光琢磨事兒來的,不但琢磨事兒還琢磨人,把人也琢磨明白了,那就厲害了,是吧?人性!

所以說,這事都是在現有的理論上不斷延伸,不斷研究。經書叫經典,也要研究論。有的時候我們比較容易停留在表面。為什麼?停留在表面原因很簡單:缺少堅持的性格。你以為我寫的東西都是提筆成章,哪有這回事。你以為我寫《滕王閣序》啊?人家落霞與孤鶩齊飛,寫完了,挺好啊,也就挺好。

那玩兒能幹啥?我也不知道能幹啥。我也不太喜歡這玩意兒。我就覺得工程師真好。研究探索這個過程需要性格,性格的核心就是信心。那你問我缺啥,我到現在為止還缺信心,就是遇到困難需要堅持。

你會發現啊,我們大家都讀過我的這個101課程啊。我的101課程大家知道嗎?我憋了三個月寫出來的。憋得臉紅脖子粗,他們都以為我神經了,從辦公室走出來,轉了一圈又進去了,一會兒又出來了,一會兒又進去了,在幹啥,在琢磨呢。一會兒打開那資料看一看,一會兒怎麼覺得這些東西不行,反正那些現有的課程我也看不上,看不上還看。結果這個101課程我寫的老有性格了。人活出來的關鍵其中就有信心,所以這是性格的訓練,怎麼回事兒呢?就是在琢磨的過程當中訓練人。

那101課程,雖然在那個時候,我已經實踐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缺少理論。你問我會不會把鬼趕出去,會啊?你問我會不會建造人,然後建造人的信心,會啊?但是我總覺得缺點東西。

後來我熬了三個月,把101課程寫出來。熬了六個月,把201課程寫出來。老好了。所以說這事兒我是傳承哪兒呢?我是傳承《聖經》,我把聖經裡頭最關鍵的主軸給它放到我的101課程裡。那是琢磨出來的,那軟件開發,琢磨出來的,牧養是琢磨出來的。到現在我覺得我告訴你啊,我的這個牧養的琢磨還不夠。等我琢磨透了,我一定一定給大家看我的科研成果。這就是了解事物的本質反覆琢磨。

如何瞭解事物的本質三:不斷的實驗

不斷的實驗這東西很厲害,王勃在藤王閣那個地方,喝了一壺酒,暈呼呼的,就寫了《滕王閣序》。但是如果他喝了一壺酒,做一個人工智能的駕駛他寫不出來,他不可能寫出來。聽明白了嗎?他不可能喝了半壺酒就寫了一個軟件,然後跑起來挺好。不斷的實驗,你琢磨出來一個實驗下,琢磨出來實驗一下,我告訴你,有一個東西叫做邏輯,你這個邏輯看上去它合理,邏輯要看上去合理,然後你去實踐。你不斷的實踐過程當中,有的好使,有的不好使。

為啥不好使?不好使因為它不合乎事物的規律。就這麼簡單的道理。那不合乎事物的規律,就是一個抓不住耗子的貓,沒有用。好使得留著,然後你就會發現,你突破了10%了,你突破了20%了,你突破了50%了,就這麼整來的。

你比如說如何講道,如何查經,我跟你講,我都是有方法論的。那為什麼叫有方法論呢?因為我總結出查經的本質是什麼,講道本質是什麼?大家聽出來了沒有,我告訴你查經就是講了一個如何把《聖經》裡的,這一章裡的主題找到,然後基本上圍繞著如何落實。

那圍繞著如何落實,找到了人家作者想要說的,然後我們去落實。我告訴你,神寫的信給我們,寫的《聖經》,沒有 for your information 的,都是for your Action。這是什麼意思?這是為了你的行動,請知悉,供參考。不是這樣的。不是告訴你就讓你知道,是讓你行。是為了你的行動,是讓你去落實的。

所以說當我不斷地實驗,這個好使,那個好使,好使的留著,不好使的繼續探索。結果你知道嗎?效率就不斷地提升,業績也不斷地提升。我告訴你,如果你聽我的這種方法去做,就算你是個賣肉的,你的肉會越賣越好;就算你是個打掃衛生的,你打掃衛生的水平也會越來越高。如果你是個銷售員,你的業績肯定會越來越好。為什麼?因為你不斷地在探索。

我告訴你,探索和尋求是一個很重要的性格。別拍腦袋。我不太喜歡當代基督徒,當代基督徒都以為他們整對了,都覺得他們有真理,覺得我走偏了,很多人都覺得我走偏了。事實呢?事實是我也常常覺得我自己沒整對!所以我要把事情整對。他們常常覺得自己都整對了,其實一直也整不對。

不斷地實驗。所以我跟你講,人家給你一個平臺,公司給你一份工作,你以為你在那做工,給公司做貢獻。不是。公司給你這個平臺是為了讓你有機會去實驗你所琢磨出來的東西。平臺是個恩典啊。是不是?人家不給你平臺你研究啥去?是不是?所以我每一份工作都好好做。做到,啊,原來事情是這樣的!是不是?所以咱們認真地去對待我們所做的事兒,做工是恩典啊。

所以在做實驗的時候,小規模進行,別大規模落實。就像中國搞改革開放,先在深圳是整個試點。如果你像我這麼幹,你還累嗎?不累了。開心嗎?開心了。是不是?那如果你開心了以後,結果怎麼著,你就有靈感去創造新的東西。

人家給你個平臺,你這麼幹,你還覺得累,為啥?老也抓不到本質,老也瞭解不了本質,那從現在開始,照著我所說的去做。你說老師我就是一個打掃衛生的,我說,打掃衛生,咱比劃一下,你也不一定能夠比劃過我。為啥?因為我是個比較愛乾淨的人,我很愛乾淨。所以我的東西我都整理得規規矩矩,闆闆正正。

那如果讓我打掃衛生,這一座樓,有福了。那些死角、堆在那些雜物的地方,我一點一點給它清理,今天清理一點,明天清理一點。我總有一天給它清理的乾乾淨淨,然後再次打掃的時候可快了,再打掃更快了。所以我想這事兒是啥呢?這事兒就是我們能不能有這種精神。那怎麼才能做不斷的實驗啊?在第六點。

如何瞭解事物的本質四:在實踐中不斷的計劃和反思

在實踐中不斷的計劃和反思,有這種習慣的人特別少啊。你有這習慣嗎?你應該沒有這習慣。有的人他不會了解事物的本質,在實踐中不斷的計劃和反思。那這個計劃和反思,有的人說老師我不會反思,因為你沒有去做,你反什麼思,是不是?你比如說我明天我要做一個實驗,今天這事兒,這問題不知道在哪裡,反正就是不對。然後你知道嗎?我明天我要這麼做,我要這麼做,我要這麼做,滿腦子在做計劃,第一點、第二點...

就是有計劃有的時候還經常卡卡斷斷,沒計劃那就徹底完蛋。所以計劃啥?計劃我明天我要怎麼去做這些事兒。做完了以後發現不對,這塊還不對,那塊不對,我昨天想的那個辦法好像無效,回來再反思。

你想你要把事整對的,那要反思很多東西的。所以養成計劃和反思的習慣,那是至關重要的。很多人不會反思無病呻吟。那為啥?因為他也不去落實,他也不去實踐,他也不去琢磨,他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然後就那麼地吧,一輩子跑龍套,綁著一棵樹自己使勁跑。是不是,人可不是這樣的嗎?

那像我這個活法,它不是挺好嗎?是不是,我就喜歡把這些東西教給大家。但是我教的這個主要還是一個框架,雖然有很多具體的例子。但是還是停留在一個框架當中。但我這個框架一旦建好了,你看啊,這個常在勞碌中喜樂,做事中喜樂,很重要啊。人活著不是喜樂嗎?人活著不喜樂,工作不喜樂,不是扯淡了嗎?是不是?怎麼才能喜樂呢?一定要抓住做事的方法。

然後抓住做事的方法以後,就瞭解事物的本質。那瞭解事物的本質之後,我就要在做事中發揮創造力。能發揮創造力那就是創新了。那創新完了呢?然後就在做事中與人交往。這是另外一個層面。是不是?與人交往。你想想看,你要跟人交往的時候,你沒有事談,就像我上次講的,吃了嗎?吃了,喝了嗎?喝了,每天談這些你不煩吶?是不是很煩的。

所以說咱們就開始朝著這個方向走啊。這個具體的,你比如說銷售還有很多東西要做啊。將來我會逐漸的完善這些課程。我雖然不太懂,但是我們當中有明白的人,有在那個行業裡乾的,然後把這些東西一點一點都完善起來。你比如說像有些人很厲害的,你可以研究怎麼做科研,是不是?科研有科研方法,有方法論的。所以這些東西都是很深很深的學問。

我就講了一個框架。那將來在這個地方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個不太忙碌但做事有效率的人,不是那種神經兮兮地忙碌。有的人一下子賺錢了,不知道怎麼賺的,賠錢也不知道怎麼賠的。這不是這一輩子不知道咋整,一整就被套牢了。

我想這是我們講的這個課程。其實前面這段時間我找了很多課程,那些課程的都是在操作層面。所以我就想了辦法,我說我不行,我得把這個東西建立一個框架。我看很多那些做人、做事這方面的課。我覺得還是自己來一套吧。

但沒關係,這個版本不好,下一個版本再改進。繼續做科研好嗎?咱們當中的弟兄姐妹,不管你是哪行哪業,就算是你是個公務員,能不能做一個很優秀的公務員,不是坐著坐著把公務員給做黃了;做公務員有的人就把國家給做黃了;有的人在公司裡打工,把人家公司給打黃了,那你多厲害啊。你去哪兒哪兒就黃,咱們要調整我們自己,咱們就在哪兒哪兒興旺,是不是?咱們到哪兒哪兒興旺。

我跟你講,好好悶頭做實事做科研。感慨吧,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你怎麼做人,怎麼做一個像神一樣的人。好吧,我們的課程就到這兒。願神祝福大家!

發表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